Netflix《有求必應日》(Yes Day)|一部大概是母親出資贊助的家庭劇情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評分:普普偏呃…

一開始很喜歡這種類似《沒問題先生》(Yes Man)的劇情設定,尤其主角是老媽(珍妮佛嘉納 Jennifer Anne Garner飾),多希望可以看到老媽成長的一面,結果,沒有。不,是小孩不夠貼心。小孩不夠成熟。放任小孩自由結果就是闖下許多大禍。爸爸媽媽是對的。

這種價值觀我真心覺得不優,另一方面,就劇情安排來說,電影並沒有完成自己提出的前提,這讓我感到頗失望。我就在以為老媽會意識到自己需要成長,以及以為電影會完成自己的前提的雙重失落中,結束觀影。

-我還以為是《怪奇物語》的弟弟。

這部導演是米格奧提塔 Miguel Arteta,編劇賈斯汀馬輪 Justin Malen。

演員有珍妮佛嘉納 Jennifer Anne Garner 飾演母親,艾格雷米瑞茲 Édgar Filiberto Ramírez Arellano 飾演父親,珍娜奧蒂嘉 Jenna Ortega 飾演小姊姊,朱利安樂納 Julian Lerner 飾演弟弟。

乍看之下,演弟弟的Julian Lerner,看起來真的很像《怪奇物語》裡小孩四人組之一的達斯汀(蓋頓·馬塔拉佐 Gaten Matarazzo),他們如果不露齒微笑的話,那頭捲髮真的很容易讓人搞混。

Gaten Matarazzo

Julian Lerner

-關於片頭。

《有求必應日》是圍繞著一個前提,也就是有求必應日Yes Day而產生:父母親承諾,在這一天之內,任何要求都要說好(當然前面有一些條件,例如避免緊急危難之類)。

《有求必應日》一開始,電影要取得觀眾對主角的認同,所以故事從老媽年輕時開始,簡短的帶到老媽年輕時,可跟年輕老爸一樣,什麼都說好!是個敢冒險、生活豐富的女人!但生了小孩之後,一切都轉變成,不、不行、不可以、不准,熟悉各種不的同義詞與狀聲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改變呢?因為當媽媽了啊!

故事就從這樣的轉變開始,但相信已經取得大部分觀眾的認同了。

如果故事從老媽說不可以的情節開始,那整部片的老媽角色都會很惹人厭。

-關於老媽角色的成長。

媽媽的成長這部分,只有一小小小點而已,微幅成長,以大眾電影可以達到的角色轉變幅度來說,老媽角色的轉變根本微乎其微,有如電視影集一般的改變幅度。

老媽在演唱會時跟女兒相擁,老媽只說,噢,放手讓你長大真的不容易。這句話在高潮點之後聽起來,有那麼點替自己開脫的意味。

她說這句話之前,原本採取的方式是,搶上表演舞台大聲疾呼,並把女兒照片投影在舞台上。有個人問她,如果孩子恨你一輩子的話呢?老媽也完全沒在考慮的要一意孤行。站上台後,也不確定是嚇到說不出話來,還是替女兒的面子著想,幸好最後結果是老媽唱了一首歌,而且女兒剛好真的需要幫助。

這也很難讓人信服,媽媽在此前完全沒掙扎這樣會毀了女兒的形象,怎麼會在站上台之後突然改變?


-關於爸爸角色。

《有求必應日》中,有幫媽媽找一個理由說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的「不」媽媽,原因是爸爸都專心當小孩玩伴,扮白臉就好,搞得媽媽只能扮黑臉。

劇情這樣設計,似乎就一直在強化一種價值觀。媽媽怎麼會錯呢?錯的是小孩不夠成熟、不夠體貼、不夠長大懂事。錯的是老公沒有幫忙照顧小孩。我這麼努力當媽媽,我怎麼可能錯?

所以劇情就以,媽媽沒錯,是老公沒有扮黑臉,是小孩不夠成熟真的出包了吧還是需要媽媽收爛攤子,作為結尾。

-結局

所以有明顯改變的角色,是除了主角媽媽以外的其他人!

我的天啊。這就像你看《神力女超人》,壞人好人最後通通自動原地懺悔,黛安娜從天堂島出來的信念到她在美國冒險後,信念從來沒有改變過,「一切都是阿瑞斯惹的禍」,那多可怕啊。

《有求必應日》中媽媽的改變是被動的,因為老公開始扮黑臉,孩子們通通都說對不起,所以,媽媽終於可以開始不再對所有人事說不,她也可以開始說好了,並非她自己真正領悟到什麼。

我不買單啦,所以媽媽所有的擔心和控制都沒錯嗎?小孩反抗、老公沒有扮黑臉,媽媽就可以以愛為名的控制狂嗎?我是無法認同啦。

-總點評

我必須說,一開始塑造觀眾對角色的認同感時,是很成功的。故事一直發展到中段為止,都滿有趣的,有驚喜、有刺激、有溫情。

但這個老媽角色一直到最後我看了會覺得有點頭痛,越來越讓人難以苟同。尤其是媽媽從來不給小姊姊親自去試,小姊姊第一次自己跟朋友出去玩當然沒經驗了,還要在隱瞞/對抗父母的情況下,又要玩又要保護自己,怎麼可能表現好!

大家的第一次通常都馬笨手笨腳,然後媽媽就這樣吃了小孩豆腐,劇情設計成證明小孩的確是需要父母的。呃,這種論證。

原本一開始看,本來以為這部會像《沒問題先生》(yes man)一樣,強調積極正向認同,我還想說想說全世界的媽媽都應該看這部片。結果看到後來覺得,不,全世界的媽媽還是看《甄嬛傳》可能還比較好,起碼甄嬛最後有放給她兒子拿回當皇帝該有的權力,知道自己作為母親,也不該介入太多。人家封建時代都做得比你更有教育意義呢,這……

所以我文章標題才說,這部片大概是(認同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的)母親出資贊助的一部片吧。

私心還是比較喜歡《沒問題先生》。

★ 更多電影故事:

👉網站:木凱創作道
👉FB:木凱創作道
👉IG:mukaiword
👉網頁好讀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木凱 Mukai的沙龍
19會員
54內容數
以解析文學獎作品為主,我較關注有助於創作的部分,例如,可以從作品中學習到寫作技巧或創作者心法。偶爾會從讀者端來看作品,但重點是在創作者如何創作。 因此,會一定程度省略一般詮釋、賞析、簡介等,屬於介紹,或個人心得感受的分享。
木凱 Muk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8
這類型很男性群體、陽剛、型男的電影,近十年大概少有了吧,這也代表了某種時代意義。另外,如果要學習講團體故事,上一個年代的電影或許瞞天過海系列就是個參考指標(這個年代的指標應該是漫威無誤)。
Thumbnail
2021/06/08
這類型很男性群體、陽剛、型男的電影,近十年大概少有了吧,這也代表了某種時代意義。另外,如果要學習講團體故事,上一個年代的電影或許瞞天過海系列就是個參考指標(這個年代的指標應該是漫威無誤)。
Thumbnail
2021/05/03
《天空侵犯》的開頭像《進擊的巨人》一樣hardcore,要死人都非常俐落與容易,結果中途變成熱血打鬥王道漫,結尾結得莫名草率。所以今天這部改編成動畫在Netflix上映,我最好奇的其實是,所以你們會改結尾嗎?
Thumbnail
2021/05/03
《天空侵犯》的開頭像《進擊的巨人》一樣hardcore,要死人都非常俐落與容易,結果中途變成熱血打鬥王道漫,結尾結得莫名草率。所以今天這部改編成動畫在Netflix上映,我最好奇的其實是,所以你們會改結尾嗎?
Thumbnail
2021/03/29
埋了超多伏筆,但第一季的主線仍很清楚地在主角們想要藉由駕駛機甲,跨海找尋爸媽,途中遇上謝恩阻礙、遇上宿命怪獸對決的阻礙,都有把握到故事焦點。
Thumbnail
2021/03/29
埋了超多伏筆,但第一季的主線仍很清楚地在主角們想要藉由駕駛機甲,跨海找尋爸媽,途中遇上謝恩阻礙、遇上宿命怪獸對決的阻礙,都有把握到故事焦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還以為他們能自己好好長大,所以才給了上等的肥料。」說出這句台詞的,是一位痛失女兒的母親,是一位麻木照顧著女兒留下的盆栽的母親,是一位忙於工作疏忽女兒而失去摯愛的母親。電影並未描繪這段背景,僅從這位母親的台詞與失落,可以見到,雖然因爲女兒離開後,她懂得不過度執著於工作了,但還是一直沒弄懂養育與關愛
Thumbnail
「我還以為他們能自己好好長大,所以才給了上等的肥料。」說出這句台詞的,是一位痛失女兒的母親,是一位麻木照顧著女兒留下的盆栽的母親,是一位忙於工作疏忽女兒而失去摯愛的母親。電影並未描繪這段背景,僅從這位母親的台詞與失落,可以見到,雖然因爲女兒離開後,她懂得不過度執著於工作了,但還是一直沒弄懂養育與關愛
Thumbnail
無論母親、孩子,都何其無辜,電影不帶批判,以更為冷靜、宏觀的視角,記錄下一個移民家庭的成長歲月,每一個角色都因各自的選擇走向各異的人生,卻又彼此牽絆,但不煽情,就連那些悲劇性的,也被幽微地放在溫暖、飽和的顏色裡傳遞,生命的處境沒有解答,選擇的對錯亦然,但某些關於結構的、制度的刺仍然扎心。
Thumbnail
無論母親、孩子,都何其無辜,電影不帶批判,以更為冷靜、宏觀的視角,記錄下一個移民家庭的成長歲月,每一個角色都因各自的選擇走向各異的人生,卻又彼此牽絆,但不煽情,就連那些悲劇性的,也被幽微地放在溫暖、飽和的顏色裡傳遞,生命的處境沒有解答,選擇的對錯亦然,但某些關於結構的、制度的刺仍然扎心。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來自俄羅斯的動畫短片《臍帶》, 完美詮釋了親子間的「掌控」, 最終造成了母子兩人一生悲劇的動畫。 現在的人孩子生得少, 對於孩子的關注又比以往來得更多了。 特別是媽媽這個角色……。 一個女人, 在生了孩子後, 就容易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給了孩子和家庭, 忘了自己的需求。 像個陀螺每天轉不停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來自俄羅斯的動畫短片《臍帶》, 完美詮釋了親子間的「掌控」, 最終造成了母子兩人一生悲劇的動畫。 現在的人孩子生得少, 對於孩子的關注又比以往來得更多了。 特別是媽媽這個角色……。 一個女人, 在生了孩子後, 就容易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給了孩子和家庭, 忘了自己的需求。 像個陀螺每天轉不停
Thumbnail
📷 從開拍就看到很多相關消息 結果拖了好久才終於定檔~ 卡司蠻強題材也蠻新的 但因為看片名就知道是喜(鬧)劇所以不敢抱太高期望😂 不過呢整體而言還蠻喜歡的👍 整部戲圍繞在三母女之間 以女性視角描述了不同年紀/職位/角色 所抱持的不同心態及成長 女人長大之後就一定要結婚嗎? 失婚之後還能勇敢追求
Thumbnail
📷 從開拍就看到很多相關消息 結果拖了好久才終於定檔~ 卡司蠻強題材也蠻新的 但因為看片名就知道是喜(鬧)劇所以不敢抱太高期望😂 不過呢整體而言還蠻喜歡的👍 整部戲圍繞在三母女之間 以女性視角描述了不同年紀/職位/角色 所抱持的不同心態及成長 女人長大之後就一定要結婚嗎? 失婚之後還能勇敢追求
Thumbnail
近年看了不少探討親子關係的電影及戲劇,例如:電影《血觀音》、日劇《惡毒女兒、聖潔母親》、陸劇《小捨得》…,都相當好看,探討的議題主要與"控制及"情緒勒索"相關,想來這也是親子關係的常見問題。原本以為Netflex上架的2022年法國戲劇《完美母親》應該也是百變不離其宗,沒想到觀賞後倒讓我耳目一新!
Thumbnail
近年看了不少探討親子關係的電影及戲劇,例如:電影《血觀音》、日劇《惡毒女兒、聖潔母親》、陸劇《小捨得》…,都相當好看,探討的議題主要與"控制及"情緒勒索"相關,想來這也是親子關係的常見問題。原本以為Netflex上架的2022年法國戲劇《完美母親》應該也是百變不離其宗,沒想到觀賞後倒讓我耳目一新!
Thumbnail
《克拉瑪對克拉瑪》 (涉及些許劇情內容,請斟酌閱讀) 如果是常駐在NETFLIX的各位影迷們,肯定對兩年前赤裸裸探究婚姻本質的《婚姻故事》毫不陌生,昔日幸福美滿且真心相愛的絕配夫妻,是如何走向互打離婚官司爭奪監護權的狼狽姿態,其充滿犀利的爭吵橋段與強迫製造對立的法庭攻防,都一再衝擊著觀眾對於愛情與婚
Thumbnail
《克拉瑪對克拉瑪》 (涉及些許劇情內容,請斟酌閱讀) 如果是常駐在NETFLIX的各位影迷們,肯定對兩年前赤裸裸探究婚姻本質的《婚姻故事》毫不陌生,昔日幸福美滿且真心相愛的絕配夫妻,是如何走向互打離婚官司爭奪監護權的狼狽姿態,其充滿犀利的爭吵橋段與強迫製造對立的法庭攻防,都一再衝擊著觀眾對於愛情與婚
Thumbnail
為什麼兒女對母親的抱怨,永遠比對父親多?而且打從太陽升起,作娘的都會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嘮叨個沒完…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最近在抽獎方面一直屬於〝非洲人〞等級,臉色越抽越黑,越抽越辛酸的家政夫,終於從『媽媽經』獲得雙語繪本
Thumbnail
為什麼兒女對母親的抱怨,永遠比對父親多?而且打從太陽升起,作娘的都會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嘮叨個沒完…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最近在抽獎方面一直屬於〝非洲人〞等級,臉色越抽越黑,越抽越辛酸的家政夫,終於從『媽媽經』獲得雙語繪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