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0 · 原來媽媽都是這樣被討厭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為什麼兒女對母親的抱怨,永遠比對父親多?而且打從太陽升起,作娘的都會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嘮叨個沒完…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最近在抽獎方面一直屬於〝非洲人〞等級,臉色越抽越黑,越抽越辛酸的家政夫,終於從『媽媽經』獲得雙語繪本『Brave勇敢傳說』,這是部2012年由迪士尼製作上映的動畫電影,老實說,當時家政夫並沒有很感興趣,但如今再見到它,卻格外對封皮上〝母親的愛〞這四個字,覺得揪心、五味雜陳!


聽眾朋友不妨隨便找幾個孩子來問問,就能發現他們對母親的抱怨,永遠比對父親多,而且打從太陽升起,作娘的都會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嘮叨個沒完。


但媽媽們難道不辛苦嗎?


raw-image


用開玩笑的方式說,大部分的女性都無法一心多用,卻可以在話匣子打開之後,邊炒菜邊翻舊帳,邊洗衣服邊說預言,彷彿眼珠子已經不在陽台,跳離開洗衣機,拐了好幾個彎之後,親眼目睹誰誰誰在房裡偷懶,誰誰誰還握著動電不放。這種選擇性的超能力令人驚艷,而且只要老公、小孩敢頂嘴,〝母親的愛〞便會化成石頭,將對方砸個半死。


因此,在閱讀『勇敢傳說』的故事給小朋友聽時,家政夫特別找來妻子陪著,因為書裡的內容除了很適合兒童之外,更爆出許多親子間的問題,像是:


一、有歷史眼界的孩子,才能夠扛起責任。

書中的梅莉達公主,被賦予了用婚姻交換盟約的任務,這種把公主或王子送出去結盟的事,在古代見怪不怪,但那是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所以能夠說得心平氣和,要是大人從同理心出發,會不會想給孩子更多時間去適應呢?

拿讀書和考試成績來說,我們有沒有鼓勵孩子思考將來?或者有說,卻不想等他們消化,就急著推去才藝班、補習班,然後送出〝你如果怎麼樣怎麼樣,我就怎麼樣怎麼樣〞的物質承諾?

充滿物質利誘的愛,很容易失去彈性,且留下更多爭鬧和咄咄逼人。


二、越是出於善意,就越令對方作嘔、壓力大、想逃走。

一個沒有歷史眼光的政客,只會在名譽與財富之間打轉。一個沒有歷史眼光的孩子,即便是跟老師面對面一對一教學,也會想盡辦法魂游向外,敷衍了事。 還來不及消化王后命令的公主,便是這樣順著脾氣大發雷霆,把母女關係搞得沸沸揚揚,完全不想聽見或看見對方。



raw-image



三、別對叛逆的青少年絕望,因為至少他們沒有成為媽寶。

其實每個爸媽都可以把兒女教得很好,只是錯誤和疏離會像滾雪球般越演越烈。人類有個天性,就是犯錯之後會被良心控告,被逼著勇敢承擔,或趕緊推卸責任粉飾太平。

由於梅莉達的勇敢,使母親見識到女兒不光是舞刀弄劍,把自己搞得像個男人婆,其實還充滿面對錯誤、解決困難的勇氣,雖然這位小公主真的不夠聰明,但這不正是王后可以安慰女兒,幫助女兒的好機會嗎?


四、非要等到失去之後,才會有同理心?

家政夫經常留意孩子玩電動時的模樣,那種手舞足蹈、興奮、害怕、生氣和大笑,是平常很少見的。如果〝家〞是個快樂、放鬆的地方,為何兒女跟爸媽在一起時,很少出現那種模樣?

我們真的在乎孩子的想法嗎?還是只想逼著對方趕快接受我的想法,然後卸下家長的身分,窩回房間滑手機?

梅莉達公主和母親在森林裡相處的畫面雖然很少,但你能想像跟一隻大黑熊溝通有多難嗎?耐心、坦白、不肯放棄的態度,這三項一樣都不能少,而這部動畫所展現的,便是坦承面對,花時間面對,用同理心面對之後,任何傷痕都能修補的一種精神!


以色列的拉比〈老師〉常說:「愛能遮掩許多的罪。」這句話讓我想到梅莉達劃破的那塊…最後也……哈哈哈!家政夫必須暫停賣個關子,因為答案得留給聽眾朋友們自己去看,現在還等甚麼?趕快去把『勇敢傳說』租來,搭配雙語繪本跟孩子一起享受,一起學英文喔!


這裡,是家政夫在雲端的收聽頻道,如果喜歡,記得去臉書搜尋「家政夫的悄悄話」並留下回應,下次見,掰掰!


想知道更多三寶爸的故事,立即訂閱【家政夫的悄悄話】Podcast: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xG72kN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artstar0401/ep5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家政夫的悄悄話的沙龍
29會員
81內容數
我常說妻子是太陽,自己是月亮,因為一個白天起床工作,一個只有等到夜深人靜才會精神百倍。 這種作息、性格南轅北轍的兩個人,在共組家庭又養育三個兒子之後,究竟該如何生活?會爆出什麼樣的火花,燒盡雅馬遜雨林呢? 馬上去「家政夫的悄悄話」看看吧!偷偷告訴你,三個孩子都是奶爸帶大的。
2022/02/16
與其憂慮太多睡不著,讓孩子看見一張愁眉苦臉,還不如大人自己先學會面對挫折,如何用喜樂迎向挑戰,才能引導孩子面對複雜的未來,不是嗎?
Thumbnail
2022/02/16
與其憂慮太多睡不著,讓孩子看見一張愁眉苦臉,還不如大人自己先學會面對挫折,如何用喜樂迎向挑戰,才能引導孩子面對複雜的未來,不是嗎?
Thumbnail
2022/01/02
為何就是有些家庭能不經常暴走,早上走出家門時都有說有笑?當被轟炸式的狂催狂念叫醒,誰會不翻出一張臭臉、死臉、彷彿你欠我三百萬的模樣嗆爸媽呢?
Thumbnail
2022/01/02
為何就是有些家庭能不經常暴走,早上走出家門時都有說有笑?當被轟炸式的狂催狂念叫醒,誰會不翻出一張臭臉、死臉、彷彿你欠我三百萬的模樣嗆爸媽呢?
Thumbnail
2021/12/19
明明是他出軌,卻還推託是因為我在床上像條死魚,努力不夠,我當初是瞎了嗎?為什麼要嫁給他?為什麼沒有人阻止我?
Thumbnail
2021/12/19
明明是他出軌,卻還推託是因為我在床上像條死魚,努力不夠,我當初是瞎了嗎?為什麼要嫁給他?為什麼沒有人阻止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媽媽有交代要照顧弟弟,還有弟弟的小孩也要一併照顧。」女兒說。 「什麼?為什麼姊姊就要照顧弟弟?弟弟難道不能自己獨立嗎?」主持人訝異問道。 「因為從小媽媽這樣教我們,這也是一種孝順吧!」女兒面露微笑地說著。 在談話性節目中,媽媽解釋說因為兒子個性較為內向也不擅長人際關係,姊姊天性聰穎也較會賺錢,所以
Thumbnail
「媽媽有交代要照顧弟弟,還有弟弟的小孩也要一併照顧。」女兒說。 「什麼?為什麼姊姊就要照顧弟弟?弟弟難道不能自己獨立嗎?」主持人訝異問道。 「因為從小媽媽這樣教我們,這也是一種孝順吧!」女兒面露微笑地說著。 在談話性節目中,媽媽解釋說因為兒子個性較為內向也不擅長人際關係,姊姊天性聰穎也較會賺錢,所以
Thumbnail
用偉大去形容母親這個角色,太過沉重,很贊同李安導演說的,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我不會用「孝順」去道德勒索我的孩子,必須順從我;我也不會屈從於文化裡,對母親角色的刻板印象,犧牲奉獻到沒有自我。母親只是我眾多角色中的其中一個,我是母親,也不只是個母親。
Thumbnail
用偉大去形容母親這個角色,太過沉重,很贊同李安導演說的,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我不會用「孝順」去道德勒索我的孩子,必須順從我;我也不會屈從於文化裡,對母親角色的刻板印象,犧牲奉獻到沒有自我。母親只是我眾多角色中的其中一個,我是母親,也不只是個母親。
Thumbnail
「小孩會脾氣這麼差,肯定就是被妳影響的。」 「妳難道不知道小孩會被媽媽影響情緒嗎?為什麼妳還繼續這樣?」 母親的掌控慾 母親的話語 母親的慾望 母愛的毒性 母親的怨念 母親的關愛
Thumbnail
「小孩會脾氣這麼差,肯定就是被妳影響的。」 「妳難道不知道小孩會被媽媽影響情緒嗎?為什麼妳還繼續這樣?」 母親的掌控慾 母親的話語 母親的慾望 母愛的毒性 母親的怨念 母親的關愛
Thumbnail
母愛,是與生俱來的嗎? “所有的母親,都會用生命愛著自己的孩子,不是嗎?”
Thumbnail
母愛,是與生俱來的嗎? “所有的母親,都會用生命愛著自己的孩子,不是嗎?”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這是「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封,道盡一個媽媽可能的恐懼。沒有感受到的愛,怎麼給?就像看著嗷嗷待哺的女兒哭鬧討奶,但是媽媽還沒泌乳一樣,擔心無法滿足女兒的焦慮,與自己滿身的疲累,情緒的張力,通通在這個沒有辦法,卻一定要想到辦法的媽媽身上。 這本書的閱讀契機,來自於一個需要幫忙的邀請,我試著從旁
Thumbnail
這是「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封,道盡一個媽媽可能的恐懼。沒有感受到的愛,怎麼給?就像看著嗷嗷待哺的女兒哭鬧討奶,但是媽媽還沒泌乳一樣,擔心無法滿足女兒的焦慮,與自己滿身的疲累,情緒的張力,通通在這個沒有辦法,卻一定要想到辦法的媽媽身上。 這本書的閱讀契機,來自於一個需要幫忙的邀請,我試著從旁
Thumbnail
為什麼兒女對母親的抱怨,永遠比對父親多?而且打從太陽升起,作娘的都會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嘮叨個沒完…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最近在抽獎方面一直屬於〝非洲人〞等級,臉色越抽越黑,越抽越辛酸的家政夫,終於從『媽媽經』獲得雙語繪本
Thumbnail
為什麼兒女對母親的抱怨,永遠比對父親多?而且打從太陽升起,作娘的都會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嘮叨個沒完…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最近在抽獎方面一直屬於〝非洲人〞等級,臉色越抽越黑,越抽越辛酸的家政夫,終於從『媽媽經』獲得雙語繪本
Thumbnail
在家庭議題當中,「母女之間」是女性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之一。母親與女兒是鏡射關係、是糾纏的共生關係,也是對話關係。 並不是每個女性都應該,或者適合成為母親,我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不適合成為母親,也的確做得不「好」,但她始終認為自己「應該」要成為母親,一個「好的」母親。
Thumbnail
在家庭議題當中,「母女之間」是女性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之一。母親與女兒是鏡射關係、是糾纏的共生關係,也是對話關係。 並不是每個女性都應該,或者適合成為母親,我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不適合成為母親,也的確做得不「好」,但她始終認為自己「應該」要成為母親,一個「好的」母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