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感受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好幾年前的一次失戀經驗後,經過了二年多,我仍未能從失戀的傷痛中離開,在這個傾向快速、有效率的社會,復原速度如此緩慢,令我不知該如何是好?理智上,我分析了為什麼會發生?對我造成了什麼影響?但除了這些,似乎還有一些還沒碰觸、還未了解的地帶。

對於情緒,我並沒有太多的恐懼,但在情緒的表露上屬於比較外顯、激烈的,例如生氣的時候,會甩門、丟東西來表現,身邊的人相當排斥,並不接納這樣的反應,久而久之就習慣把情緒壓抑下來,然而我想走出傷痛,唯一的方式就是去「感受」那些積壓已久的情緒。

「感受」情緒不等於「表達」情緒,感受是一種內在體會;表達必須考慮環境和後果。若誤以為「感受」情緒等於「表達」情緒,很容易造成毫無顧忌的發泄。而未經完全感受的情緒,會被壓抑、否認、埋藏、轉移、逃避等,結果造成生命中的陰影部分。

情緒是在面對生活中的人、事、物,所產生的反應,情緒來自於我們自己,在身體裡可以感覺到它們,像我感覺到悲傷時,胸口覺得緊繃沉重,流淚的時候有時會感到灼熱,因為哭泣身體會顫抖,雙手會不自覺放在胸口上。當悲傷流瀉出去,身體不再揹著這些包袱,也騰出了空間讓復原可以緩慢進行。

如果我們不敢靠近情緒,就害怕感受情緒,將情緒與自己隔開來,也就失去了與自我和生命的連結。不願意經歷悲傷恐懼,也就無法經驗開心喜悅,因為與真實的自己切斷了聯繫。有了感受,我們才能體會情緒賦予每個人生活的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alia療心畫愛的沙龍
29會員
200內容數
一段療癒重生的旅程, 關於我, 與愛同行, 歡迎你。
2024/10/20
學習靈氣療育課程,你會經歷一些轉變,可以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壓力的減少,更會隨著持續的練習,逐步提升自我價值、情緒接納能力和健康狀態。 接納情緒、紓解壓力:靈氣能量能幫助你釋放生活壓力,接納並理解情緒,增加自我穩定感,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平靜與放鬆。 身體健康:靈氣能量促進身體自癒功能,放鬆身心,
Thumbnail
2024/10/20
學習靈氣療育課程,你會經歷一些轉變,可以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壓力的減少,更會隨著持續的練習,逐步提升自我價值、情緒接納能力和健康狀態。 接納情緒、紓解壓力:靈氣能量能幫助你釋放生活壓力,接納並理解情緒,增加自我穩定感,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平靜與放鬆。 身體健康:靈氣能量促進身體自癒功能,放鬆身心,
Thumbnail
2024/10/03
本文探討身體、情緒與意識之間的關係,通過比喻將身體比作馬車,情緒比作馬匹,分析為何保持與身體的連結對於情緒管理至關重要。身體的感受可以作為情緒的線索,透過觀察這些感受,我們能夠意識到潛在的情緒問題,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緒能量。本文也提供一些實用的練習來幫助讀者重建與自身身體的連結。
Thumbnail
2024/10/03
本文探討身體、情緒與意識之間的關係,通過比喻將身體比作馬車,情緒比作馬匹,分析為何保持與身體的連結對於情緒管理至關重要。身體的感受可以作為情緒的線索,透過觀察這些感受,我們能夠意識到潛在的情緒問題,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緒能量。本文也提供一些實用的練習來幫助讀者重建與自身身體的連結。
Thumbnail
2024/09/06
文章探討療育過程中自我責任的重要性,強調純粹依賴神聖存有或療育師不能解決個人的內在問題。只有在願意負起責任的情況下,療育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若你準備好開始這段旅程,歡迎預約諮詢。
2024/09/06
文章探討療育過程中自我責任的重要性,強調純粹依賴神聖存有或療育師不能解決個人的內在問題。只有在願意負起責任的情況下,療育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若你準備好開始這段旅程,歡迎預約諮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對於我們的靈魂來說,無論哪一種體驗和情緒,快樂、喜悅、痛苦、悲傷、憤怒....等等,都是珍貴的,靈魂透過每一世、每一次選擇和扮演的角色以及劇本,接收這些經驗而得以成長和完整,而我們心的感覺和頭腦的想法念頭,則是存在我們
Thumbnail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傷痛沒有特效藥,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對於我們的靈魂來說,無論哪一種體驗和情緒,快樂、喜悅、痛苦、悲傷、憤怒....等等,都是珍貴的,靈魂透過每一世、每一次選擇和扮演的角色以及劇本,接收這些經驗而得以成長和完整,而我們心的感覺和頭腦的想法念頭,則是存在我們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情緒, 你有因情緒而苦而痛而活嗎。 人類的情緒有很多種 快樂 激動 驚喜 興奮 滿足 期待 得意 感動 驕傲 自信 幸福 愛 痛苦 絕望 焦慮 憂鬱 失望 矛盾 愧疚 自卑 恐懼 憤怒 悲傷 沮喪 厭倦 不安 嫉妒 孤單 恨 動盪的社會 思緒交雜的世界 情感交織的宇宙 你出不來 也動不了 所以啊
Thumbnail
情緒, 你有因情緒而苦而痛而活嗎。 人類的情緒有很多種 快樂 激動 驚喜 興奮 滿足 期待 得意 感動 驕傲 自信 幸福 愛 痛苦 絕望 焦慮 憂鬱 失望 矛盾 愧疚 自卑 恐懼 憤怒 悲傷 沮喪 厭倦 不安 嫉妒 孤單 恨 動盪的社會 思緒交雜的世界 情感交織的宇宙 你出不來 也動不了 所以啊
Thumbnail
這會是一個系列,在這個聊天室中,我會跟自己的各種情緒/感受對話來更加貼近自己和完整自己的感受,有興趣的你歡迎持續追蹤。 你有多久沒有跟你的情緒/感受對話了呢?其實情緒對一個人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這會是一個系列,在這個聊天室中,我會跟自己的各種情緒/感受對話來更加貼近自己和完整自己的感受,有興趣的你歡迎持續追蹤。 你有多久沒有跟你的情緒/感受對話了呢?其實情緒對一個人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情緒要能覺察,需要先能承接與安撫,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喜愛自己」或「相信有人愛自己」是前提,才會有動機及力量學習與情緒共處。如果你學會了愛自己,就能明白情緒承接與安撫的意義──你相信自己的情緒是有道理的,是要被看見與受理的,你從情緒看見自己的需要,並且有些行動。
Thumbnail
情緒要能覺察,需要先能承接與安撫,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喜愛自己」或「相信有人愛自己」是前提,才會有動機及力量學習與情緒共處。如果你學會了愛自己,就能明白情緒承接與安撫的意義──你相信自己的情緒是有道理的,是要被看見與受理的,你從情緒看見自己的需要,並且有些行動。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敢靠近情緒,就害怕感受情緒,將情緒與自己隔開來,也就失去了與自我和生命的連結。不願意經歷悲傷恐懼,也就無法經驗開心喜悅,因為與真實的自己切斷了聯繫。有了感受,我們才能體會情緒賦予每個人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敢靠近情緒,就害怕感受情緒,將情緒與自己隔開來,也就失去了與自我和生命的連結。不願意經歷悲傷恐懼,也就無法經驗開心喜悅,因為與真實的自己切斷了聯繫。有了感受,我們才能體會情緒賦予每個人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過去,我看過不少關於童年受傷、情緒調整的書籍,雖然在書籍當中很多說法與分析都讓我覺得很有道理,獲益良多,但是總覺得這些很有道理的分析跟自身還有一段難以跨越的距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思想是頭腦的語言而感受是身體的語言。」這些困窘才覺得看到了出路。原來,思想的運作和情感、情緒的運
Thumbnail
過去,我看過不少關於童年受傷、情緒調整的書籍,雖然在書籍當中很多說法與分析都讓我覺得很有道理,獲益良多,但是總覺得這些很有道理的分析跟自身還有一段難以跨越的距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思想是頭腦的語言而感受是身體的語言。」這些困窘才覺得看到了出路。原來,思想的運作和情感、情緒的運
Thumbnail
有時候會突然特別想做點與他人連結的事來「逃離」痛苦, 這些都沒有錯,但是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感受一下「痛苦」。
Thumbnail
有時候會突然特別想做點與他人連結的事來「逃離」痛苦, 這些都沒有錯,但是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感受一下「痛苦」。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情緒在人類文明裡變得避之唯恐不及,當我們再說一個人有情緒時就好像在責備他,只有平靜、穩定的人才是健康的,甚至還會覺得這個人很了不起!然而平靜穩定的人是真正的面對情緒後的穩定,還是掩藏情緒假裝看不到?今天這篇文章想帶大家看見情緒背後真正的目的與價值!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情緒在人類文明裡變得避之唯恐不及,當我們再說一個人有情緒時就好像在責備他,只有平靜、穩定的人才是健康的,甚至還會覺得這個人很了不起!然而平靜穩定的人是真正的面對情緒後的穩定,還是掩藏情緒假裝看不到?今天這篇文章想帶大家看見情緒背後真正的目的與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