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懼說出內心感受的人很多,你也是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一直都覺得溝通可以解決很多事,但是說的容易做得難,因為溝通不只需要技巧,也需要耐心,要讓另一個人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是非常困難的事,我想這可以分成幾個階段:

(1) 回想整件事件之始末。

(2) 反省自身之過錯

(3)思考自己感受不好之緣由是否合理。

(4)思考對方個性適合之溝通方案。

(5)考慮所說之話語是否傷人及是否合適。

(6)選擇適合之時機及地點進行初次溝通。

(7)溝通後,捫心自問內心情緒是否得到紓解。

※若無得到紓解,上述步驟重複進行至二次溝通。

※切記勿以訊息或電話(無法直接觀察表情)之方式,應選擇面對面、平靜情緒下進行溝通。

※在進行溝通時應注意對方之反應。


==================================================

我自己是個比較憋不住氣的人,我生氣不講出來反而會讓自己悶出更不好的情緒,以前會為了避免衝突而忍耐,結果都是氣到自己,現在一直在訓練不要委屈自己,而是選擇講出自己不開心的點,這樣做了之後發現不只自己開心,別人也可以更了解我的地雷,之後也會避免去隨意踩踏。

當然,講出來有時候也會有一些不好的結果,譬如別人會覺得我很多問題、難相處,一開始聽到這樣的反饋,我確實有受到影響,進而反映在我面對衝突的處裡方式,會猶豫是否該誠實說出感受,因為害怕別人會偷偷扣我在他心中的印象分,我想這也是大家會選擇忍讓的原因吧!但若因為這樣就畏懼溝通,只會使自己的情緒無法得到紓解,也無法得到更融洽的關係。

我目前還沒辦法做到我心中最好的狀態,因為現實和想像總是有所出入,遇到的人百百種,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有些可以接受直話直說;有些卻需要委婉再委婉得向他表達自己感受;有些甚至無法接受任何對自己的批評,所以面對不同人,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和情緒去表達自己感受,免得在表達感受的同時卻傷害了朋友。


敢於說感受,快樂過每晝


喜歡按讚給予我鼓勵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Y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在這裡我會發表許多小說,也許是短篇也許是長篇,如果大家有看到喜歡的文章,請不要吝嗇給予按讚唷! 當然也期待各位留言和我互動! 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是否經常想說的話說不出口,說出口的話,卻經常不是本意? 原因會是什麼?害怕對方無法理解,經過幾番思考後,說出來的話卻更糟糕,或是在表達時,沒有辦法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好好的表達出來,這個部份每個人的原因都不一樣,而我們需要找出自己的原因。
Thumbnail
是否經常想說的話說不出口,說出口的話,卻經常不是本意? 原因會是什麼?害怕對方無法理解,經過幾番思考後,說出來的話卻更糟糕,或是在表達時,沒有辦法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好好的表達出來,這個部份每個人的原因都不一樣,而我們需要找出自己的原因。
Thumbnail
第三章起,讓我們談談 account 最重要的技巧:溝通。不論是對內或對外、對上或對下,都需要溝通。然而只說自己想說的話,並不算溝通。本文將分享我認為學習溝通前最重要的準備:心態。
Thumbnail
第三章起,讓我們談談 account 最重要的技巧:溝通。不論是對內或對外、對上或對下,都需要溝通。然而只說自己想說的話,並不算溝通。本文將分享我認為學習溝通前最重要的準備:心態。
Thumbnail
從認識自己開始 學習與他人溝通 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多了解自己一點 因為沒有誰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 但相對的因為別人不夠了解你 所以你的一言一行別人不一定能夠理解 人跟人最重要的就是溝通 學會理解他人 溝通並不是為了爭執 而是把你在意的傳達給對方 其實很多時候我也覺得溝通是件疲憊的事
Thumbnail
從認識自己開始 學習與他人溝通 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多了解自己一點 因為沒有誰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 但相對的因為別人不夠了解你 所以你的一言一行別人不一定能夠理解 人跟人最重要的就是溝通 學會理解他人 溝通並不是為了爭執 而是把你在意的傳達給對方 其實很多時候我也覺得溝通是件疲憊的事
Thumbnail
最近聽到關於許多「溝通不良」的事件和抱怨,不禁感嘅,簡單的「溝通」二字,為何做起來總是那麼難?用字典查詢兩個字的定義:「溝」為「挖通、疏通」之意、「通」則表示「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的。」溝通的基本定義,便是在對話的過程中,雙方的想法可以精準地傳達給對方。
Thumbnail
最近聽到關於許多「溝通不良」的事件和抱怨,不禁感嘅,簡單的「溝通」二字,為何做起來總是那麼難?用字典查詢兩個字的定義:「溝」為「挖通、疏通」之意、「通」則表示「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的。」溝通的基本定義,便是在對話的過程中,雙方的想法可以精準地傳達給對方。
Thumbnail
女孩說:我以為我的隱忍,是讓他知難而退。我討厭傷害別人,說出口就是難聽的話,也怕別人受傷。 善良的你知道嗎?沉默,也給了對方很多猜測。   人類,最容易誤解他人意思,即使說出口,還是會誤會。活著,就無法逃避關於人的問題。   我們該學的是,好好說出口,清楚表達自己的態度,勇敢讓對方理解。   抱怨
Thumbnail
女孩說:我以為我的隱忍,是讓他知難而退。我討厭傷害別人,說出口就是難聽的話,也怕別人受傷。 善良的你知道嗎?沉默,也給了對方很多猜測。   人類,最容易誤解他人意思,即使說出口,還是會誤會。活著,就無法逃避關於人的問題。   我們該學的是,好好說出口,清楚表達自己的態度,勇敢讓對方理解。   抱怨
Thumbnail
       我一直都覺得溝通可以解決很多事,但是說的容易做得難,因為溝通不只需要技巧,也需要耐心。
Thumbnail
       我一直都覺得溝通可以解決很多事,但是說的容易做得難,因為溝通不只需要技巧,也需要耐心。
Thumbnail
平時你會跟你的家人,朋友表達你的感受嗎?就像說我很開心,我很不開心,這種簡單的表達方式,你經常做嗎?
Thumbnail
平時你會跟你的家人,朋友表達你的感受嗎?就像說我很開心,我很不開心,這種簡單的表達方式,你經常做嗎?
Thumbnail
我猶記著有一次在社團的夥伴溝通時,我用文字打出很直接的要求,結果導致我那個夥伴直接退出整場活動,這讓我非常困惑以及不解,我非常平靜打出了一段平鋪直敘的文字,卻造就對方的憤怒,為什麼呢? 我要怎麼說話,才能把我的意思真正表達清楚且不會造成誤會呢?而對方的
Thumbnail
我猶記著有一次在社團的夥伴溝通時,我用文字打出很直接的要求,結果導致我那個夥伴直接退出整場活動,這讓我非常困惑以及不解,我非常平靜打出了一段平鋪直敘的文字,卻造就對方的憤怒,為什麼呢? 我要怎麼說話,才能把我的意思真正表達清楚且不會造成誤會呢?而對方的
Thumbnail
說出心裡話,對你來說,是困難的嗎? 仔細回想,我好像也不常表達出自己的純粹感性的那面,在面對人際最需要的感性交流,往往我們選擇了純理性分析,導致雙方有了分界,如果沒人讓步,就會導致我們的裂痕。 說出感受,是要請你對當下的客觀事實,表達出你的感覺,不帶著批評、責備,純粹說出你可能有點失落、受傷、感
Thumbnail
說出心裡話,對你來說,是困難的嗎? 仔細回想,我好像也不常表達出自己的純粹感性的那面,在面對人際最需要的感性交流,往往我們選擇了純理性分析,導致雙方有了分界,如果沒人讓步,就會導致我們的裂痕。 說出感受,是要請你對當下的客觀事實,表達出你的感覺,不帶著批評、責備,純粹說出你可能有點失落、受傷、感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多少都會有內向的表現,面對不同人事物 、 場合 , 不敢跟別人分享自己 , 或是深怕與人接觸 , 怕開口講話 , 不知道自己的想法  別人會不會接受 , 我算是怕不被接受而害怕開口說話的內向 , 我國中跟人聊天的次數可能不超過一百個字 呢。   不敢跟人聊天 , 也不擅言詞容易害羞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多少都會有內向的表現,面對不同人事物 、 場合 , 不敢跟別人分享自己 , 或是深怕與人接觸 , 怕開口講話 , 不知道自己的想法  別人會不會接受 , 我算是怕不被接受而害怕開口說話的內向 , 我國中跟人聊天的次數可能不超過一百個字 呢。   不敢跟人聊天 , 也不擅言詞容易害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