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精神生活

更新於 2022/08/05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一、前言
一個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質以外,還有很重要的精神存在,所謂精神,就是一個人的思想見解,一個人內心的認識,所以學佛的人如何過自己的精神生活,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精神生活是要從心裡的空間去開拓,也就是要開擴我們自己的心胸。佛法描寫一個人的心量,空間之大,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不論什麼人,如果能夠叫自己的心裡空間不斷的擴大,就能夠如大海一般的容納百川,如泰山一般的承受土壤,對一切人事的糾紛,世俗的困擾,就有了承受的精神力量。
凡夫俗子所要追求享受的快樂,是由感官得來的,用眼睛看電影、看電視,感覺得很快樂;用嘴吃山珍海味感覺很快樂;用耳朵聽好音樂感覺很快樂,但是從感官得來的快樂,容易過去,有時候甚至會樂極生悲,唯有向內心追求的精神快樂,才是最究竟的快樂。
古來很多大德,都是在精神生活中超越物質生活的欲望,所以無論住高樓也好,住茅蓬也罷,每一個時辰,每一個地方,都會得到稱心滿意的生活安樂。為了要引導大家在任何時空都能夠安住在這份稱心滿意的生活安樂中,今日我想要提供給大家三點建立「佛教精神生活」的修養。

二、從佔有超越到奉獻
第一點,要有從佔有超越到奉獻的修養:
在日常生活之間,煩惱的來源,並非完全外來,多半來自自己內心的佔有欲,但是一般人總是以為有外力在束縛自己,不斷向外在追尋解脫的法門,所以有一句話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古德道信禪師有一日請教僧璨禪師:『甚麼叫做解脫門?』
僧璨禪師反問:『誰人束縛你?』
道信禪師回答:『沒人束縛我。』
僧璨禪師就引導道信禪師反照自心:『既然沒人束縛你,為什麼要向外追求解脫呢?』
我們從上舉古德探究解脫之道,就能夠發現佛教的精神生活,在自修自度上佔有非常重要的課題。
佛教的主要精神,是提高我們自悟的能力,來超越佔有欲的束縛,使心靈進入無住的境界,在無得而修的生活形態下,去奉獻生命力,成就心包太虛的生活福祉。
人生在世,一旦有了奉獻的修養,「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一切紛紛擾擾的分別妄想,就不會緣生出來。一般人,凡事往往都以佔有為前提,只想接受,不想付出,所以對「施比受更有福」的生活福祉,往往都掌握不住。
有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次,閻羅王對著兩個小鬼說:『我判決讓你們到人間去投胎做人,一個有東西都要給別人,一個時常可以從別人處獲得東西,隨你們選擇,願意投胎做什麼樣的人。』
小鬼甲聽說,趕快跪下來說:『閻王老爺!我要做那個可以從別人處得到東西的人。』
小鬼乙默默無言,聽候閻羅王的安排。
最後閻羅王宣判說:『下令小鬼甲投胎到人間做乞丐,可以處處向人乞討東西;小鬼乙投胎富裕人家,可以時常布施周濟別人。』
一般人的心境,就是像小鬼甲,被佔有欲所縛,結果反而掌握不住自己的福祉。學佛的人要培養奉獻的修養,必然要在知足與感恩的生活精神中去體認「施比受更有福」的意義,古來佛門大德,就是知道在知足與感恩中去體證佛法的精神生活,所以就是在勞苦中也生活得很快樂,也會感覺人生活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
印光大師二十一歲出家,在一家寺院裡掛單,擔當水頭的職事,每天燒熱水供應給全寺的大眾使用,沒柴可燒,還要親自上山砍柴,但是印光大師卻是非常感謝常住安排給他這個職事,成就他和大眾結緣的機會,他時常向人表示:『常住對我太好了,給我的恩德實在太大了,我要感恩圖報,把熱水供應得無間斷。』
印光大師就是有知足與感恩的生活精神,所以雖然做的是粗重的苦勞,卻也能夠逍遙自如。
古德因為有「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的胸懷,所以在奉獻的苦勞中生活,自然就有稱心滿意的生活安樂。凡夫俗子,人對他施以九十九分的恩惠,只有一分不如意,他就會永遠記恨人,所以永遠也得不到稱心滿意的生活安樂。可見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寬大;施者所獲的快樂,比受者更豐富。
知足與感恩,是幫助我們從佔有超越到奉獻的生活精神,也是學佛者必然要擁有的佛法精神,有這份精神,生活在人間,自然可以獲得和諧和美滿。
三、從多情超越到無情
第二點,要有從多情超越到無情的修養:
記得我出家以後,第一次回家,我的二伯母對我說:『你真是鐵打的心腸,這樣無情拋下父母,就自己去出家了。』
一般人對出家的行為都認為是無情,那麼,世人在多情多愛的兒女私情中生活,究竟是為自己和別人帶出多少幸福?有一句話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這就是在描寫兒女私情的苦惱。佛經上說「愛不重則不生娑婆」,所以超越不出情絲糾纏的人,只有活在痛苦的深淵中。
世俗人的多情,所發揮的愛,究竟有什麼建設?有一則警人的故事:
有一個富翁,非常寵愛他的獨生子,捨不得讓孩子吃半點苦,穿衣服要這個做父親的幫他穿,吃飯也要這個做父親的一瓢一瓢餵給他吃,像這樣一直嬌生慣養到三十歲,這孩子的生活,要什麼有什麼,一切都不必要勞動自己的手,什麼事也不必要做。
有一天,富翁過五十歲的壽誕,特地請了一位算命先生來推算自己和孩子的壽命,才知道自己的陽壽活到八十歲,兒子的陽壽只能活到六十二歲。富翁還來不及替他兒子傷心,兒子就傷心得向富翁哭訴說:『老爸呀!你只能活到八十歲,那時我才六十歲,還有二年的日子可活,可是那個時候,你已經到棺材裡睡覺了,誰來養活我呀?我要怎麼穿衣吃飯呀?』
這就是世俗人多情所造就出來的「愛的建設」。
出家的行為看似無情,在無情中也有情愛,我們來看看無情的情愛是如何表現的?
地藏菩薩應化在九華山修行的時候,有一個童子和他在山中修行。有一天,這個童子住不慣深山,想要下山去,地藏王菩薩就送童子下山去,並且贈送給童子一首詩,我們可以從這首詩的內容,看出無情的情愛。
詩的內容是:
『空門寂寂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佛門的生活太寂寞,所以讓你想念起家鄉,現在你告別了像雲一樣高的禪房要下九華山去了。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童子呀!你喜歡回去和小孩騎竹馬遊戲,不要留在這個黃金寶地堆聚金沙建立修行功德。
『瓶添澗底休拈月,缽洗池中罷弄花。』
這兩句的意思是說:你回去以後,如果拿花瓶到有水的溪澗邊去換水,不要去撈澗水中的月影。這句話就是在叮嚀童子,下山以後要認識人間的真象,人間是虛幻的,不是真實的,你面對生活的時候,看到世間的種種情景,要將它當作如同水中月,不要以為是真實的現象,去執取不捨。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你好好去過你的生活,不必要為你我的分別流淚,我住九華山上,有在大自然中輕飄的雲霞陪伴我過修行的生活。
像這樣的情愛,在無情中所流露的愛,比起世俗人多情的愛,有更加深遠的建設性。所以有建設性的愛,必然要從多情超越到無情,才能夠發揮出愛的精神力量,對天下蒼生才能夠付出無盡的關愛。
大禹是我們中國古代的賢者,當時天下的老百姓正受著洪水的災苦,他奉命治水,解除天下蒼生的痛苦,十三年在外督導治水工程,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不曾入門探望眷屬,這種無情的行為,卻深深流露出「慈悲的愛」在關懷老百姓的生活福祉。
佛教教化世人,要將情愛建立在「怨親平等」上,這是一份無情的慈悲情愛,在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缺少了這份無情的慈悲情愛,所以世俗人付出的多情的情愛,有時如盲引盲,步步都走不出黑暗的天地。但願人人共同來發揮「無情的慈悲情愛」,以這份情愛,將自己帶入佛教的精神生活中,才有對天下蒼生付出無盡關愛的精神力量。

四、從有緣超越到無緣
第三點,要有從有緣超越到無緣的修養: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就正等正覺,佛陀究竟覺悟了什麼?就是覺悟我們宇宙人生最根本的真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這個「緣起論」,是我們佛教的真理。有一句話說「有緣千里來相逢、無緣對面不相識」,為了要緣起教化無緣眾生的因緣,諸佛菩薩總是提倡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去和眾生廣結善緣,這就已經說明,如果要教化眾生,必然要從有緣眾生教化到無緣眾生,立場要從有緣超越到無緣,才能夠去和合廣度眾生的因緣。
那麼,人與人之間的緣,既然「有緣千里來相逢、無緣對面不相識」,又如何去結無緣緣呢?下面我提供三個方向給大家去建立:
第一,我們可以從時間方面去緣起結無緣緣的因緣。
譬如:毫無關係的陌生人,今日兩人相見對面不相識,我主動向對方點頭微笑,和他結一個「現在緣」,幾天之後,你又看到他,又主動含笑向他打招呼,這又進一步結下「他日緣」,說不一定從這個微笑開始,你和一個對面不相識的人,結下無緣緣的因,將緣起生生世世的「未來緣」。
第二,我們可以從空間方面去緣起結無緣緣的因緣。
譬如:過去我們在佛學院中讀書的時候,有幾位馬來西亞的僑生,和我們在臺灣結下「此方緣」。畢業後,他們回馬國去,有一次有位僑生同學,邀請臺灣的同學到馬來西亞為籌募施醫贈藥的慈善基金啟建梁皇法會,臺灣的同學應邀馬來西亞作一場梁皇法會,結下「遠方緣」。從「此方緣」結到「遠方緣」,無形中就播下結無緣緣的因,往後馬來西亞的信徒到臺灣來旅遊,便會想到昔日在馬國結過緣的師父,找到道場拜訪,更進一步成就了未來的「十方緣」。
第三,我們可以從人間方面去緣起結無緣緣的因緣。
譬如:佛門對人命終極的助念關懷,在人間結下了很溫馨的無緣緣,佛門的助念結緣,確實是從有緣人的關懷超越到無緣人的關懷,很深刻發露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慈悲精神,給人感受到「佛情」比「人情」還要溫暖的事實。
有一對學佛的夫妻,每日要照顧一位因中風全身癱瘓的老母,要給她餵飯,也要為她翻身、洗身,乃至處理大小便,十年如一日,這對夫妻都無怨、無悔,而且照顧得全身沒有一處長褥瘡。
老人將要壽終的時候,這對夫妻就集合家屬來商量料理後事的問題,兄弟各執一見,這對夫妻希望以佛教的禮儀來為老母料理喪葬的後事,其他兄弟都堅持要以道教的禮儀料理老母的喪葬後事。
這對學佛的夫妻,拗不過兄弟的意見,最後以一種很無奈的心情,向其他兄弟宣佈說:『老母病在床上十幾年,你們沒人想要老母,一直都是我們夫妻在照顧,活的老母你們既然不要,這麼重視死的母親,死後的母親我就讓出來給你們去孝敬,我們夫妻一概隨順你們的意思,請問老母壽終以後,遺體要搬運去那一個兄弟的家中去料理喪葬後事?』
想不到所有兄弟聽到這個宣佈,你推給我,我推給你,沒有一個人願意接受母親的遺體,最後決議隨順這對學佛夫妻的意見,由這對夫妻以佛教的禮儀來為老母料理後事。
老人捨報的時候,有很多佛教徒接到助念的通知,自動去到這對夫妻的家中,關懷亡者的冥福,在亡者遺體之前,為亡者捨報的冥福助念,反而喪家那一些沒學佛的家眷,要來老人的靈前守靈都感覺很不自在。
我們以佛教徒對人命終極的助念關懷,和世俗人的親情關懷做比較,便能感受到「佛情」比「親情」更加溫暖。佛教徒抱著幫助臨終的人安祥捨報,並建立亡者往生淨土冥福的愛心,有可能突破冥陽之間的種種忌諱,無條件自自在在去到一個陌生人的遺體之前助念,這是一般世俗人的親情也流露不出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
所以不管是在時間或在空間或在人間結緣,要融合「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佛教生活精神,必定要從有緣人的關懷超越到無緣人的關懷,這樣才能夠在廣結眾生緣的因緣中,更進一步引導眾生結下佛緣,做為生生世世的依皈。

五、結語
佛教的精神生活是在超越的自悟能力中建立,我出家三十多年的修行生活,都是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保守觀念中度過,普門學苑所從事的慈善服務及文化工作,是眾緣和合逼迫我去面對,今日能夠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保守觀念中帶出些許服務成果,我自已在面對現實因緣中,「從佔有超越到奉獻、從多情超越到無情、從有緣超越到無緣」的自悟超越修養上,也下過很大的努力工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問︰普門慈幼慈善會以何宗旨開辦兒童夏令營? 答︰想以佛法的慈悲喜捨道理,去培養孩子些許「知足常樂」的善根,以防孩子被現時代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給誘惑到犯罪的邊緣。 二、問︰普門慈幼兒童夏令營的學員有無特定對象? 答︰有。我們普門慈善會在社會上有家扶兒童認養服務,這些家扶兒童的家長,因為正面對著苦難
    《華嚴經》上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這句經偈告訴我們「心生萬法生」的道理,所以「心力」是我們成就一切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流活泉。那麼對一個修出離行的修行者來說,若要以出離心,行入世的菩薩道行,要如何來建立上求下化的心力呢? 這就要從《金剛經》所提示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力做建立,有這
    昨日和大家共勉菩薩上求下化的心力,向大家提示要從「無所住心」去做上求下化的心力建設。建立心力也要有護法因緣,什麼是我們心力的護法因緣呢? 過去我曾發願禁足四年閱藏,雖然始終沒有完成這個願行,但在台中建立普門學苑以來,多年來的生活,和禁足也差不多,能夠這樣安心的過著修行日子,除了自心要有內護力量以外,
    記得以前我剛面對十期市地重劃逼拆普門學苑房舍的因緣時,向市府申請房舍原地保留的人事週旋壓力;道場遷建或重建計畫的經濟壓力;生活作業反常的忙碌壓力,逼得我不知如何適從,為了準備一條後退之路,在容不得考慮的因緣逼迫下,我為道場貸款,在台中大坑風景區買一塊一千坪多的山坡地,準備假使無法爭取到房舍原地保留的
    七月是佛教的「孝親月」,有兩個孝親因緣典故,建立了「孝親月」的存在意義,一是盂蘭盆法會,另一是地藏法會。 盂蘭盆法會,結合有佛弟子目犍連救母出離餓鬼道的孝親因緣,地藏法會則結合有釋迦牟尼佛為母說法的孝親因緣。釋迦牟尼佛應化人間修行成佛當生,始終都是以孝親為其修行軌則,在其成佛六、七年之後,為度父親淨
    佛化生活是要我們的身、口、意三大業都能得到自在,那麼要怎樣才能得到自在呢? 深山裡,有個老和尚在那兒修行,老和尚很精進,天天都在打坐參禪。有一天,一個魔鬼想來干擾老和尚的清靜,妨礙他修行。魔鬼打定主意後就開始變、變、變!變個沒眼睛的怪物站在老和尚的面前。 老和尚一看,對著他說:『咦!你是什麼東西?怎
    一、問︰普門慈幼慈善會以何宗旨開辦兒童夏令營? 答︰想以佛法的慈悲喜捨道理,去培養孩子些許「知足常樂」的善根,以防孩子被現時代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給誘惑到犯罪的邊緣。 二、問︰普門慈幼兒童夏令營的學員有無特定對象? 答︰有。我們普門慈善會在社會上有家扶兒童認養服務,這些家扶兒童的家長,因為正面對著苦難
    《華嚴經》上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這句經偈告訴我們「心生萬法生」的道理,所以「心力」是我們成就一切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流活泉。那麼對一個修出離行的修行者來說,若要以出離心,行入世的菩薩道行,要如何來建立上求下化的心力呢? 這就要從《金剛經》所提示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力做建立,有這
    昨日和大家共勉菩薩上求下化的心力,向大家提示要從「無所住心」去做上求下化的心力建設。建立心力也要有護法因緣,什麼是我們心力的護法因緣呢? 過去我曾發願禁足四年閱藏,雖然始終沒有完成這個願行,但在台中建立普門學苑以來,多年來的生活,和禁足也差不多,能夠這樣安心的過著修行日子,除了自心要有內護力量以外,
    記得以前我剛面對十期市地重劃逼拆普門學苑房舍的因緣時,向市府申請房舍原地保留的人事週旋壓力;道場遷建或重建計畫的經濟壓力;生活作業反常的忙碌壓力,逼得我不知如何適從,為了準備一條後退之路,在容不得考慮的因緣逼迫下,我為道場貸款,在台中大坑風景區買一塊一千坪多的山坡地,準備假使無法爭取到房舍原地保留的
    七月是佛教的「孝親月」,有兩個孝親因緣典故,建立了「孝親月」的存在意義,一是盂蘭盆法會,另一是地藏法會。 盂蘭盆法會,結合有佛弟子目犍連救母出離餓鬼道的孝親因緣,地藏法會則結合有釋迦牟尼佛為母說法的孝親因緣。釋迦牟尼佛應化人間修行成佛當生,始終都是以孝親為其修行軌則,在其成佛六、七年之後,為度父親淨
    佛化生活是要我們的身、口、意三大業都能得到自在,那麼要怎樣才能得到自在呢? 深山裡,有個老和尚在那兒修行,老和尚很精進,天天都在打坐參禪。有一天,一個魔鬼想來干擾老和尚的清靜,妨礙他修行。魔鬼打定主意後就開始變、變、變!變個沒眼睛的怪物站在老和尚的面前。 老和尚一看,對著他說:『咦!你是什麼東西?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專注產生內在察覺力,當我們頻繁地出現某些情緒或行為時,就是「挖掘課題」的最佳時機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掀起「月薪25萬與月薪3萬的煩惱」討論,有人認為不管收入多少煩惱都是一樣多的,重點在於對於生活感恩知足的心態。有人則認為收入越高對於生活的選擇更多,比較下來可以不用煩惱開銷,當然比較快樂。 兩邊講的都有道理。然而不論收入多少,我們一定有追求的目的,這個是什麼呢?
    Thumbnail
    在她的媽媽歷經最小的兒子養大後竟被下蠱拐走,這無處宣洩的傷痛使她的媽媽開始吃齋唸佛,有了所謂的信仰。 那แสง(Saeng)呢?不好意思問她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信仰,或許小時候就是了,也或許和媽媽一樣,是從某一次的傷痛開始,我只能在心中如此猜想著。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或同事提到我是佛教徒時,對方都會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嘴上還會說出:「你完全看不出來!」此時就不禁讓我心想,現在大家對佛教徒的偏見有多重啊? 仔細一看會發現身邊其實有不少佛教徒,但還是很多人對於佛教有很多迷思跟誤解,因此我決定寫一篇簡單的文章來破解這些迷思。
    Thumbnail
    台灣出生,成長於德國的張友馨,是兩個男孩的母親,自2013年定居於瑞士。在多語的瑞士裡,德語是她最嫻熟流利的語言,而在孩子的教育裡她不忘了置入中文學習。第二代的移民如何教第三代遠方的母語是鮮少的案例,如何走出家庭,跨入群眾推廣,需要無比毅力。 母親節快到了,你記得母親為你做的事嗎?有些事是一輩子的
    2019年最震撼的消息不亞於2012年傳來鳳飛飛死訊的消息─林清玄的死訊。 林清玄可以說是台灣的散文大家,在他離開職場之後一直都在文壇發光發熱,創造不少文學作品,他的文學作品也提升不少台灣社會向上的心靈,根據報導林清玄30歲上山修行讀佛法,下山出版佛法生活書。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菩提系列叢書。這些書籍不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專注產生內在察覺力,當我們頻繁地出現某些情緒或行為時,就是「挖掘課題」的最佳時機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掀起「月薪25萬與月薪3萬的煩惱」討論,有人認為不管收入多少煩惱都是一樣多的,重點在於對於生活感恩知足的心態。有人則認為收入越高對於生活的選擇更多,比較下來可以不用煩惱開銷,當然比較快樂。 兩邊講的都有道理。然而不論收入多少,我們一定有追求的目的,這個是什麼呢?
    Thumbnail
    在她的媽媽歷經最小的兒子養大後竟被下蠱拐走,這無處宣洩的傷痛使她的媽媽開始吃齋唸佛,有了所謂的信仰。 那แสง(Saeng)呢?不好意思問她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信仰,或許小時候就是了,也或許和媽媽一樣,是從某一次的傷痛開始,我只能在心中如此猜想著。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或同事提到我是佛教徒時,對方都會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嘴上還會說出:「你完全看不出來!」此時就不禁讓我心想,現在大家對佛教徒的偏見有多重啊? 仔細一看會發現身邊其實有不少佛教徒,但還是很多人對於佛教有很多迷思跟誤解,因此我決定寫一篇簡單的文章來破解這些迷思。
    Thumbnail
    台灣出生,成長於德國的張友馨,是兩個男孩的母親,自2013年定居於瑞士。在多語的瑞士裡,德語是她最嫻熟流利的語言,而在孩子的教育裡她不忘了置入中文學習。第二代的移民如何教第三代遠方的母語是鮮少的案例,如何走出家庭,跨入群眾推廣,需要無比毅力。 母親節快到了,你記得母親為你做的事嗎?有些事是一輩子的
    2019年最震撼的消息不亞於2012年傳來鳳飛飛死訊的消息─林清玄的死訊。 林清玄可以說是台灣的散文大家,在他離開職場之後一直都在文壇發光發熱,創造不少文學作品,他的文學作品也提升不少台灣社會向上的心靈,根據報導林清玄30歲上山修行讀佛法,下山出版佛法生活書。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菩提系列叢書。這些書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