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在中國大陸放五一假期參加了香港的study trip, 從行前就對即將到來的行程抱持著期待,一路下來參訪了許多偉大的機構(如彭博、貝恩顧問公司等等)。過程中與講者的互動,與同行新朋友的討論激盪出許多火花,令我驚訝的是不論是在地鐵上,馬路旁還是旅館裡,幾乎醒著的時間大家都在討論職涯發展和交流想法,言談的內容深度也高過於一般同儕,讓人由衷感到這兩天很值得!
Day1 上午參訪彭博,由來自台灣的Jennifer學姊接待,公司使用terminal來收集及提供數據讓公司做決策
DAY 1
Day 1 下午在共用空間參觀了Pickupp公司,co-founder Paco Chan在2016年創辦Pickupp,Pickupp是一個集合不同運輸模式的電子運輸平台,利用步行者搭乘交通工具、摩托車、貨車等,用一個優惠的價格在任何時間地點運送任何貨物,主打在4個小時內可將貨物送達香港各處,偏重使用to B的商業模式,避免經營to C時需要投入大量金錢做heavy marketing換取送貨量。也使用AI來計算路線及用演算法來增加一次可以運輸的數量(10包)。從一個3人的小公司做到獲得阿里巴巴投資,這樣的成就是不容易的。
Paco的職涯起點是由P&G的三年開始的,他特別談到P&G 是一家對於員工期許很高的公司,也擁有好的制度和文化。他談到大公司有資源可以做事,而startup則要親力親為的做everything,因此鼓勵新鮮人在剛畢業時可以先到大公司歷練,站在比較高的平台上去學習專業和歷練。提問時我問到了公司未來的三年經營策略是什麼?Paco回答他的經營新法是擁有『長期願景』跟『短期目標』,並專注於執行每一個短期的目標來取代長期的策略,我認為這樣的方法不論在經營公司還是用在生活上都是非常實用的。
另一場session 的分享裡面,Gina、Alice和Wesley分享了P&G快速消費品產業的心路歷程以及對年輕人的職涯建議。其中Gina在新加坡的歷練讓我感到非常深刻,從在台灣P&G做SK2的行銷到新加坡負責看12個市場,她每三個月就到亞洲各國市場了解消費者需求和最新趨勢,再帶回總部做 concept develop 和腦力激盪。也特別提到了在總部可以參與的決策和擁有的資源都是regional office所不能及的,因此若只關注台灣市場的話成長性其實有限,知道「Where to play」比「How to Win」來得更重要,同樣的兩個人放在不同的市場裡他的exposure跟價值就會不一樣!
另外台灣人在報告時往往太過害羞和謙虛,明明有100分的功勞講完後別人聽起來只有60分,而像印度人可能只有50分卻因為擁有很強的story telling能力講到120分,這會影響台灣人在國際職場的能見度,因此也得好好注意。
Alice 和Wesley都提到:「China is too big to ignore」,亞洲很多產業市場已經慢慢的超越歐美市場,在中國大陸工作可以感受到市場跟生活的變化和速度,人口威力(每個人給你1$就有13億)。
在異地工作,要能夠接地氣,從公司的立場想想自己為何會「被需要」,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海外市場立足。另外Wesley也提到:「你想當池塘裡的大魚還是大海中的小魚?」其實沒有對錯,只是單純看你的自我定位跟期許,要找到自己的best bet。
Alice, Gina跟Wesley分享了FMCG及亞太區工作經驗
DAY 2
第二天行程非常緊湊和高強度,是參訪兩家管理顧問公司(Oliver Wyman & Bain company)和金融產業的經驗分享。
管理顧問業是許多商科學生和優秀人才爭相想進入的行業,專注於協助世界五百強企業在短時間內解決營運和策略方面的複雜問題,這次參訪的公司在台灣都沒有辦公室,因此這是個寶貴的經驗。
Oliver Wyman大中華區主要聚焦在財金, 零售跟數位領域。
對於Oliver Wyman來說,MBA並非必須,可透過實習開始10個星期的專案來參與並晉升為正職。Entry level的顧問主要從事研究, 建立模型, 和分析。在演練case的時候我們學到了必須要有自信的去結構化我們的論點,並要提出至少三個supporting point來強化論點,不應該只是敘述僵化的數字,而是把它講成一個生動的故事。若對方高階主管或CEO突然走進來時也要能夠提煉出insight跟結論。
Oliver Wyman的辦公室相當優雅,還提供膠囊咖啡機和免費咖啡。
貝恩顧問公司成立於1973年, 在全球擁有57個辦公室, 在大中華區 有三百多名諮詢顧問, 強項在於私募基金的顧問諮詢項目。若從industry 與 function 兩維度看consulting industry, Oliver Wyman 做的最多的是Financial services 跟Digital, Technology & Analytics (DTA)。
貝恩的升遷路線為:Associate consultant — senior consultant — case team leader — Manager principal
在貝恩,許多有成就者在做到senior consultalt 後離開貝恩( 小紅書創辦人, 可口可樂全球CEO), 推測原因可能是已累積到經營者相關思維和技能,並對自身職涯有一些想法想去嘗試不同的可能, 例如創業或投入特定產業擔任高階主管等等。
我們從分享中學到兩個很有用的方法論:「Future back」和「Profit pool」,Future back 是協助企業用10 年後的眼光和角度來看待今天所做的決策,在現今迭代快速的商業速度,一旦企業沒有跟上時代趨勢或是需求,則相對容易被淘汰。套用在個人身上也是一樣,要以十年後可能的狀況來思考現在自己本身可以透過哪些行動來做改變。而「Profit pool」利潤池是指行業價值鏈個鏈結點所產生的利潤總和。可通過利潤池判斷哪家企業賺最多,可分析和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策略。
而談到中國大陸和歐美顧問市場的區別,由於歐美市場已經是相對成熟的市場,而中國大陸還在發展當中,因此所做的項目比較有趣,發展性高,上海的projects一般來說也相較香港的多樣。
在Q&A部分我提了兩個問題:
Q1: 工作上遇到最大的挑戰:
A:顧問須在幾天或者極短的時間之內學習及了解一個陌生領域的知識(如IC設計) 來為企業做輔導和決策。這其實相當不容易,因此顧問的學習能力要很強。
Q2: 公司的料庫是如何建立的?
A:除了參考第一層市場調查機構的數據之外, 也會融入貝恩自己內部所做的市場調查資料來做整合,再來做後續的決策。(由於我對於策略決策的根源感到好奇,所以提出這個問題)
管理顧問業參考書單和網站資源:
- Case in point: https://www.amazon.com/Case-Point-Complete-Interview-Preparation/dp/0971015880
- Case interview secrets: https://www.amazon.com/Case-Interview-Secrets-Interviewer-Consulting-ebook/dp/B007XWFZSA
- Victor Cheng 的網站:https://www.caseinterview.com/victor-cheng
第二天晚上型男Andrew分享了自身的求職經驗跟金融業在大中華區的情況。由於自身對於投資理財有興趣,因此決定投入金融業。他談到台灣是一個很好的市場,但金融業的未來發展空間真的不大。
另外也提到Sales tips:站在顧客的角度去思考,他在乎什麼?我賣的不是產品,我賣得是服務和顧問。Andrew也建議我們專注在Soft skill的提升,當大家專業都差不多時候,軟實力跟溝通技巧就是脫穎而出的關鍵。
由於我在大陸工作,也習慣了一鍵支付無現金的便利,因此向他提問兩岸三地數位金融的發展,他談到中國數位金融是發展最好的地方,跳過了信用卡的階段。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非常強大,除了可訂車票、飯店、支付、理財都無往不利。
到香港後Andrew也非常努力,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大陸金融市場發展、看微信公眾號上的文章,此外風土民情還有金融市場都需要多下苦功學習。所以如果要拿到一個很好的位置,就要比別人更努力。在異地工作真的比較孤單(感同身受),也必須要用比較open minded的心態來面對,年輕時的挫折和跌倒都是養分!
最後真的要謝謝主辦人Rosa、Louise和Charlie.
總結這次香港參訪經驗,橫跨了快速消費品、管理顧問業、金融業和新創等等,以往來香港都是旅遊,站在遠處拍著五光十色的摩天大樓,真實走進這些辦公室,看到有這麼多跨國專業人士選擇在這裡打拼工作,著實讓我大開眼界。參訪之餘的時間,我們也走進大街小巷去吃當地的菠蘿油、腸粉和鴛鴦奶茶等等,非常過癮。而大家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專業背景,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切入跟思考議題,對於人生經驗的提升真的非常有幫助。在香港這彈丸之地看到這麼多默默在各行各業努力的人才,也要激勵自己時時尋找自己的定位,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