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屋從創業江戶初期,位於愛宕山下、嵯峨鳥居本的一之鳥居旁,自古庇佑火除的信仰深厚,平野屋提供參拜者茶點及休憩,作為門前的宿場町(旅館驛站街)繁盛,江戶時期往來參拜的人們絡繹不絕。
至今四百年的母屋內部保持維持原樣,新建的座敷也在天保年間(1831-1845)歷史悠久,茅草屋外觀也深受來客的喜愛,內部天井懸掛醒庇佑商業繁盛的恵比壽的竹枝,還是要說京都十日恵比寿用的是真竹葉!竹葉隨著時間變色,越看越有風情,同樣是三大恵比寿之一、神戶西宮神社的竹葉塑料感慘敗啊⋯⋯。
裡面房間分隔,比外觀看起來還要深且寬敞,床之間掛著香魚畫軸,以及女性散文作家白洲正子的書籍。
由於靠近保津川,運送香魚的人以前稱為「鮎もちさん」捕獲的新鮮香魚,會放置一晚讓牠們好好休息,吐出肚子裡的砂子變得更好吃後,隔天一大早送來料亭下貨,平野屋夏天以各種烹調香魚的饗宴聞名,春山菜,秋松茸,冬牡丹鍋(豬肉鍋)。
現在十四代女將也是每天早上用竈生火,開始忙碌的一天,平野屋有名的點心「志んこ」,造型獨特,女將一早升灶蒸煮點心原料米粉,肉桂、茶及原味三色,灑上黃豆粉,捏出愛宕山「九十九折(つづらおり)」蜿蜒坡道,平野屋的「志んこ」製作規矩跟今宮神社門前名物一樣,代代由女性手作擔任。
參拜者來到從一之鳥居,再往前是山道而打起精神,等到參拜回來後,端上茶點讓人們能充飢。
黒文字楊枝(茶席和菓子時用的竹籤)很新奇,少見很原生樣式,吃完後興味盎然把玩,終於想起像什麼,長得真像牛蒡。
初夏仍提供櫻花漬茶,墊在下方的餐紙使用精緻和紙,夏天金魚風情,毛筆字很可愛的寫著「たで喰う虫も好き好き(人各有所好)」。
顛覆印象的甜鹹醬汁煮出的魚肉扎實,和一般的茶泡飯一樣,先嚐一口配飯再加湯汁,配上清爽的鮮筍山菜,送餐的姐姐穿著和服,溫柔親切地與客人對答。
最裡面的房間能眺望清澈池水,我不禁聯想到貴船川床料理的夏日風情,平野屋彷彿是隱於世外的寧靜,難得一見的各種美味的香魚料理更是讓人食指大動,平野屋雖然會席價格高貴,仍為修學旅行的學生及旅人提供平價茶點,不忘初心、實至名歸的老字號店舖。
順帶主觀毒舌大實話,某些老店完全會給人一種光靠名氣賣招牌的感覺,待客不行就算了,又拿不出能讓人忍受待客品質的驚艷料理,說的就是多年前龍馬造訪的雞肉鍋、有名的歷史老店鳥某三,運氣不好碰上臭臉,瘋狂勸酒勸菜的絲毫不掩飾衝業績爆棚,收的價格只拿出這般水準,讓歷史粉看著舉高閃亮招牌淚目,還不如直接收參觀門票錢。
當然正如同那句人各有所好,畢竟兩百年老店招標,也許是運氣不好或已改善吧!還是推薦大家存錢親自吃一次才客觀。
再訪見識秋季層次感。
屋頂厚重青苔分佈不一的農家風,屋簷京城町眾商家的瓦片規律羅列,茅草、屋瓦的比例平衡,兩張緋色毛氈長椅,平野屋是貨真價實的古董、守護傳承四百年的文化。
店前擺放「登り亀石」摸摸後能順利爬上愛宕山參拜。旁邊碑上「鮎を食べ 思いを馳せる ふるさと」讚美香魚及鄉愁。
欣賞無遮蔽的朱紅鳥居和茅草屋建築,比起中午後,容易遇到開車前來的客人,挑早晨通常會有許多送貨車停在店前,通常等一下就會開走。正好看到老店森嘉豆腐開車給香魚老店送貨,幾百年的交情鮮明地在眼前駛來。
悠晃從各個角度眺望屋頂,紅葉隨風隨光透光,苔蘚鮮綠穩厚,堆疊生長覆蓋,保護茅草屋頂。切妻造屋頂飄出裊裊炊煙,晨光中有如白霧,女將一早以竈生火,煤煙也能強化茅草構造,長年煙燻防蟲腐蝕,佇立在外也似乎能見到裡面忙進忙出的身影。
悠閑的是旁邊小門敞開、蹲著的狗狗,瞥見紙上張貼「會咬人不要觸碰」想起千光寺的柴犬,也是不太樂意給摸的一張標語。
和夏季來時不同,招牌、屋樑到處掛的橙色植物很難不引入注目。沈思大概是像佛手柑討吉利,一問之下是名為「烏瓜(からすうり)」,地下塊根、只在夜間開花,白花形狀如網很特殊。
俗話「カラスウリは鳥も食わない(鳥也不知烏瓜)」看來並不好吃,秋天顏色鮮豔的果實作為緣起物的觀賞用,據說將種子裝麻袋,秘密藏在床底會成為錢人。
烏黑種子三面凸起像是大黑天肚子,放在錢包保佑財運。之後還會慢慢變成金色(實際是深褐色),像是大黑天手上拿的打ち出の小槌」寶物錘,總之就是象徵財源滾滾的好兆頭。
所以店家把漂亮的烏瓜果實掛在門口、招牌上。順著看旁邊有個迷你裝飾的千木屋頂,也掛上一串的忙碌,大屋子小屋子都要嚴謹佈置的一應俱全。
每次看到房舍掛著草鞋和蓑衣,油然而生的懷念感,說不清的奇妙感受,刻在靈魂裡的古代人。和落柿舍一樣,以前蓑衣草鞋掛在門外時,代表主人在家,臨時順路造訪的訪客看了必定鬆口氣欣喜吧。
享用茶點能選擇室內室外席次,室內桌子秋冬能打開中央的設計,囲炉裏(炭爐)架有五德鐵架。之前研究五德太入迷,現在看到腦內都自動和丑時詛咒參拜綁定,示範正確用法,不是戴在頭上。
坐下來細看後,驚訝的是注意門柱貼滿「千社札(せんしゃふだ)」。江戶後期參拜時的大流行,百姓在社寺屋樑貼自己的名字紙張、作為參拜紀念,現在為保護文化財通常被禁止。
浮世繪風情的貼紙當成收藏趣味,舞妓和歌舞伎會作為代替名片交換用。我也很少在店家看到,也許是平野屋是愛宕神社門前歇息處,古時人們參拜時也貼個紀念,現在是舞妓和歌舞伎造訪的常客居多。發現一隻刷存在感的熊本熊。
小春日和的好天氣,坐在毛氈椅上只有店家灑水開店、細碎走動帶起的砂石,不久後起身離開。車輛停在店前,身穿和服的婦人們魚貫下車,裡頭出來迎接、互相寒暄。
欣賞的已是心滿意足、轉身順著坡道往下走,想像白洲正子喜愛的香魚全席是怎麼樣的好滋味,流淌朱紅、鮮綠的曠寂長街,空氣在熱忱的朝陽中仍是冷冷淡淡的,彷彿不曾受到驚擾,無論過了多久。
百看不膩的美麗建築~
紅葉隨風隨光透光,苔蘚鮮綠穩厚,堆疊生長覆蓋,保護茅草屋頂。
千社札
神社寺院樑柱或門上的貼紙「千社札(せんしゃふだ)」。
印上名字出身的參拜紀念,「千」不是具體數字,意指很多之意。
起源來自江戶時代(1603~1868年)百姓參拜神社寺院貼上自己的名字而大流行。由於當時飢荒頻發,庇佑五穀豐收、生意興隆的稲荷神社廣受信仰。
起初每次參拜時奉納木牌紀念,這時出現的奇人武士天愚孔平(てんぐこうへい)(1733~1817)傲慢作風被揶揄天狗,自稱孔子後代而合體的大名。
他在參拜時在牆柱塗鴉,後來又嫌麻煩,乾脆印製大量自己名字用貼的,大家一看哇這很酷炫,於是掀起跟風效仿的大流行。
當時的「千社札」風潮也從手寫,單色印刷到採用浮世繪設計豐富。使用「続飯(ぞくい)」蒸熟米粒磨成糨糊,並非合成物質不會損傷腐蝕社寺木材。經時就算紙掉了,字也會印到木頭上。
貼的時候必須注意不貼蓋在別人的千社札上面。神社本殿天井、樑柱、門、鳥居等等場所,高處還會用專門的「振り出し竿」舉高對齊。選在引入注目明顯處「人見」,貼在遮風擋雨處防止風化稱為「隠し張り」。
江戶時代盛行的千社札,現在多用於愛好者之間交換,收集的樂趣。
現代千社札通常已被禁止,神社寺院大多是全力維護建築外觀,嚴禁亂貼。特別注意會因損害建築器物被問罪,要是貼到文化財,更會違反文化財保護法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30萬元以下罰款。
2018年就有個傢伙,因在京都任和寺二王門貼了自己的千社札,被請去警局喝茶的事件。
手癢就去收集朱印,或者務必跟神社寺院確認是否能張貼。雖然目前在京都真的很少看到能張貼的社寺了,好像只要嵐山庇佑才藝的車折神社被貼的琳琅滿目。
京都花街的舞妓、歌舞伎會製作繽紛的千社札、代替名片交換,稱為「花名刺」。
浮世繪風情的小小長方形貼紙,有店家推出製作自己獨一無二的千社札,當成紀念樂趣貼在自己的文具物品上是沒問題的。
茶點及香魚泡飯能當日入店享用,其他會席料理必需事前預約。
【嵐山系列】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出處及連結*
*造訪輕聲細語不擾民,攝影遵循店家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