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王寺-古都與冬之花

祇王寺-古都與冬之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窗外新綠,室內明月。

祇王寺 2020.6.1攝影

平家物語中的愛恨情仇,權勢如日中天的平清盛寵愛白拍子(註釋)祇王,安排她與母親和妹妹居住西八条殿,享盡榮華富貴,受盡世人羨慕。三年後,另一位白拍子16歲的美少女,仏御前 (1160~1180)到來,技壓全場的美貌及舞姿,祇王很快被冷落趕出宅邸,徹底失寵。

她黯然與母親及妹妹前往嵯峨野往生院(如今的祇王寺)出家,年僅21歲,妹妹祇女19歲,母親45歲,姐妹正是大好年華,悄然落髮為尼。

不到幾年風水流轉,當初橫刀奪愛的仏御前,竟也失寵遭受冷落,17歲的仏御前尋到祇王寺中,看破紅塵出家。

幾名女子間曾有猜忌妒恨,時過境遷而安然同居於寺中,徒留「悲戀尼寺」引人蹉跎,其中因果耐人尋味。

「虹之窗」

往生院由法然上人弟子良鎮創建,而後荒廢,祇王像由大覺寺代為管理,1895年(明治28)大覺寺的楠玉諦大師深感可惜而提案重建,京都府知事北垣國道深表贊同,並主動從別墅移建茅葺屋頂的草庵寄贈,庵內圓形吉野窗,光影下有若彩虹顏色,又稱「虹之窗」,依循季節時分變化的美感。

室內供奉本尊大日如来、清盛公、祇王祇女姐妹,母刀自、仏御前等人木像,祇王祇女雙目鑲嵌水晶,推測為鎌倉末期所作,作者不詳。

成排木像一字排開,平清盛被美女夾在中間,凝望祇王及仏御前,死後還要和生前糾纏不清的男人擠在一處供奉,無法苟同的不以為然,轉念又想她們幾個都看破紅塵,應該是達到我這個俗人不懂的高度。

青苔種類繁多

祇王寺內青苔碧綠如洗,全靠寺方細心打理照料,每日清早從6點起穿梭在小小境內,澆水不能粗魯淋傷脆弱的青苔,需要花2小時細心維護,結束後清理落葉,呈現整片青苔晶瑩透亮。

不只是青楓紅葉美如仙境,四季各有千秋,比起平家愛恨情仇,文壇大家及畫家各自展露頭角,兩位天才的忘年之交,更加觸動心弦。

(註釋)白拍子:平安末期到鎌倉時代時期,女子穿著帥氣男裝,白色水干及紅袴,頭戴烏帽子,受邀在宴席上演歌舞。

有名的白拍子必須要提,一曲舞姿名動天下的靜御前。

文豪與畫家是忘年之交

古都與冬之花。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第一位諾貝爾文學奬得主的小說家,文學作品「古都」展現擁有纖細審美,他曾對畫家東山魁夷說道:「你要畫京都,還得把握趁現在。」面對昭和時期急速近代化發展,憂心京都獨有景致逐漸消失,現在看來有如應證預言的請託。

畫家東山魁夷(1908-1999)譽為畫壇天才,自小傾心文學,年紀比川端康成小9歲,文豪及畫家彼此互相敬重,相知相惜的友人。

康成獲得文化勳章獎,1962年魁夷以畫作≪冬之花≫祝賀,而後康成榮獲諾貝爾文化獎,1968年他又贈與≪北山初雪≫。

川端康成用心為東山魁夷畫冊寫各種序文,小說「古都」翻開第一頁的插畫正是「冬之花」,足見他對魁夷的敬重。

魁夷因友人一句話,獨自踏上旅程,造訪京都四季美麗風景,之後發表畫作「京洛四季」為兩位天才的友情證明。

魁夷造訪時,正好進入晚春時候,平家物語聞名的祇王寺春櫻逐漸飄零,化為點點雪花鋪滿嫩綠青苔,作品「春逝」敲響季節餘韻悠長,另一種輪迴後愁傷的樣貌。

祇王寺 秋2020.11.25攝影

庵內圓形吉野窗,光影下有若彩虹顏色,又稱「虹之窗」

2020.11.25再訪

清早開門前只見三兩老伯扛著器材,倒也習慣了,拿著高檔攝影器材愛拍照的早起積極的老人家們,已是京都固定光景。

色彩紛呈

煙花一樣的嵯峨菊

嵐山再訪系列終於差不多寫完了,兒時懵懂匆匆走馬看花,當時若有誰能給我講述就好,只覺得除了紅葉沒深入了解的太多,再訪彌補多年遺憾。

春櫻秋楓、夏花冬雪都很美,無法用雙眼所見的過往也是,願你們在看待滿目蕭條時,也能想起曾經聽到的諸多敘事而心境愜意。

遍地青苔楓紅鮮明對照

又想起昭和時代的畫家東山魁夷,川端康成對他感慨的說:「你要畫京都就趁現在。」為了摯友這句話立刻動身,旅程中畫下了京洛四季,一景便在祇王寺。

猶如時事心境轉折,睽違已久的嵐山,數十年未見祇王寺晚秋的剎那,有若搖醒褪色舊夢,人們忙著讚嘆連發按下快門,紅葉也是,忙著散落、忙著接應不暇的慕名前來。

正在凝望出神時,打掃的寺方人員好心說:「等到有光線照落在青苔上更好看,你要是有時間、便等等。」

我點頭致謝,進入室內參拜,從吉野窗目送開門短暫數十分鐘的清閒,人潮陸續在狹小走道魚貫而入聚集,抬頭眼見天光未明,想來是等不到那好看的光線,卻已是很知足了。

散落的蕭索無聲

文豪與畫家,康成和魁夷是忘年之交,彼此敬重才華,他們都經歷至親相繼死別的悲慟,深諳舉世不解的孤獨,我想著他們必定也是、比起如日中天的烈焰,更傾心散落的蕭索無聲。


而這受世間追捧、遍地青苔楓紅鮮明對照,不過是為讓冬日踏路尋來。



相關延伸閱讀:<物語千年>白拍子祇王 祇園精舍鐘聲響,訴盡人世終無常

【嵐山系列】

嵐山-大晦日雪中的渡月橋

嵯峨天皇 大覺寺-大沢池的湖光山色

野宮神社-源氏物語登場的黒木鳥居

天龍寺-七朝帝師夢窓疎石

御髮神社-庇佑頭髮的神社

嵐山小火車-飛馳保津川上的露天車廂

檀林寺-檀林皇后的逢魔時刻

祇王寺-古都與冬之花

常寂光寺-角倉了以開鑿運河期間,日禛默默加入隊伍支援

二尊院-如出一徹的兩尊雙子佛像

【古今人物】日本水運之父-角倉了以,懸於山中的千光寺




祇王寺

參拜時間:9:00~17:00(最終入場16:30)

參拜費用:300円

交通:市公車「嵯峨釈迦堂」徒步15分

祇王寺官網:http://www.giouji.or.jp/


嵐山的歷史關鍵字「角倉了以、百人一首、小倉山~~~」現實三好是「路好遠、樓梯好多、寺院好大」多年未靠近嵐山菜市場喚醒恐怖如斯記憶,需要出租一雙鐵腿和天狗翅膀。

一路上沒什麼店家,不想被自販機搶錢,乾糧飲水帶充足後就可以走完:千光寺→落柿舍→常寂光寺→二尊院→檀林寺→祇王寺


*寺院神社莊嚴之地,務必遵守參拜禮儀,嚴禁喧嘩及飲食,卡位以及拉扯摘取花木*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翻譯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出處及連結*

【你們的支持鼓勵,是我前行的動力】https://liker.land/riverbankflo/civic

avatar-img
泉 燈行的書齋
82會員
395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泉 燈行的書齋 的其他內容
1964年(昭和39)為緬懷檀林皇后重建的寺院,本堂和靈寶館展示相關古物,嚴格說並沒有寺院實質機能,勉強算是寺院風的古董收藏處。
建仁寺的塔頭之一靈源院「甘露庭」,庭內種滿的甘茶花是繡球花變種,乍看極其相似,但是山繡球有毒不能食用,甘茶葉進行乾燥發酵加工後,茶中蘊含自然的甜味。
平家在壇之浦一戰海上全軍覆沒,平清盛的女兒德子獲救後在長樂寺出家,滿寺楓紅猶如隨浪吞噬的平家旌旗,無數將士自盡成為海底亡魂,長伴沉眠的年幼天皇左右。
「我們要去哪裡?」年僅八歲的安德天皇抬頭問,祖母二位尼含淚答道:「陛下,海底深處也有都城,我們與你一同前往。」建禮門院在昏暗燈光細縫衣物,黃櫨染磨損褪得發白,所看所想都是海中濃重的窒息悲慟。
賴山陽眺望鴨川寫下『日本外史』,後來幕末到明治時期第一名的暢銷書。山陽晚年重病之餘依然忙於撰寫工作,斷氣前還維持戴著眼鏡、手還握著筆寫稿的模樣,依照遺囑墓所建在長樂寺,一覽東山風光。
近代宮廷畫師安川如風花費3年時間,在東京明治宮殿內、復原江戶畫師柴田是真「千種之間」夢幻的天井畫,重現在京都的大雄院紙門上。
1964年(昭和39)為緬懷檀林皇后重建的寺院,本堂和靈寶館展示相關古物,嚴格說並沒有寺院實質機能,勉強算是寺院風的古董收藏處。
建仁寺的塔頭之一靈源院「甘露庭」,庭內種滿的甘茶花是繡球花變種,乍看極其相似,但是山繡球有毒不能食用,甘茶葉進行乾燥發酵加工後,茶中蘊含自然的甜味。
平家在壇之浦一戰海上全軍覆沒,平清盛的女兒德子獲救後在長樂寺出家,滿寺楓紅猶如隨浪吞噬的平家旌旗,無數將士自盡成為海底亡魂,長伴沉眠的年幼天皇左右。
「我們要去哪裡?」年僅八歲的安德天皇抬頭問,祖母二位尼含淚答道:「陛下,海底深處也有都城,我們與你一同前往。」建禮門院在昏暗燈光細縫衣物,黃櫨染磨損褪得發白,所看所想都是海中濃重的窒息悲慟。
賴山陽眺望鴨川寫下『日本外史』,後來幕末到明治時期第一名的暢銷書。山陽晚年重病之餘依然忙於撰寫工作,斷氣前還維持戴著眼鏡、手還握著筆寫稿的模樣,依照遺囑墓所建在長樂寺,一覽東山風光。
近代宮廷畫師安川如風花費3年時間,在東京明治宮殿內、復原江戶畫師柴田是真「千種之間」夢幻的天井畫,重現在京都的大雄院紙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