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感想:申命記12-19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2章描述了一個文化上的變化,預告了定居之後的一些變革。
首先要毀掉原本當地的偶像……這當然是文化浩劫,不過那個年代這樣做並不奇怪就是了,現在這樣做只是單純的邪惡而已。
接下來是指定敬拜的場所,這一點很關鍵,因為本來可以「隨意敬拜」,因為在流浪啊!現在定居了,要有一個指定的聖所作為敬拜場所。同時也因為人口變多,要全都聚在一起不大可能,所以有分出各地敬拜場所。
這部份直到今日,當然就變成各地的教堂了,但耶穌之後其實敬拜方式也有了不同,因為身體即祭壇,萬民皆祭司,這又是另一次宗教改革。
我不斷強調,過去這樣做的理由在於因為當時人們不知道怎樣敬拜是合宜的,所以有了規格化的儀式,但當規格化的儀式本身成為偶像,耶穌就將其破除了。如今教派的多樣化,其實反倒回到原始型態,但卻又有所差異,畢竟如今有聖經可以遵循,文化多樣性反倒成為優點。
所以我才說現在如果你回頭稿文化滅絕,反倒是邪惡。
再來一個差異是食物,本來不吃野生動物的,現在可以吃了,這跟公共衛生也有關係,以前要在聖所統一宰殺,現在不用,因為定居以後環境衛生可以獲得改善的緣故。
之後再次警告不能拜偶像……這真的是三申五令。
再來又重複了各種禮儀、節期的規矩,又針對新設立的審判官做了告誡,尤其是亞舍拉女神的木柱……這要提一下,我說過過去各國文明作法都一樣,就是打贏後把對方的神變成邪神,又或者變成眷屬神,地位擺在下面(這一點看中國最明顯,一整個就是官場,其實都是國家戰爭與政治輕軌廝殺之後的結果)。
巴力既然是男神的形象,被打為邪神是一定的,但亞舍拉女神以巴力妻子的形象出現,就當年最正常的作法就是搶你太太來,等於宣告了主權(因為女人是物品)。
但這是一般國家的作法,而上帝禁止以色列這樣做,也就是禁止把亞舍拉當成祂的妻子這種普遍的方式(這有助於族群融合……),因為神是「唯一而獨一」的,不會有第二為神,管你是不是配偶神。
當然,這種觀念不因此消失,實際上後來的天主教就是依著同樣的想法把瑪利亞神格化的……這是為了配合帝國皇后的信念……
其實就算到了現代,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這種方式來處裡衝突,但上帝告誡我們凡事都有底限存在就是了。
17章有個重要的「預告」,關於立王這件事情。
以色列原本是徹底的神權國家,唯一的王是上帝本人,但一個有固定領土的國家,在那個年代如果沒有一個中央集權體制,老實說什麼事情也沒法做,因為會亂成一團。別忘記雅典的民主是因為他只是個城邦,而且城邦裡的「自由民」人數其實不多,只有成年男子,而且「非奴隸」(基本上都是中產階級以上),基本上比較接近貴族議會啊!只要國家開始擴展,行政系統就會指數膨脹,而所謂行政系統,只的就是大批「專職官僚」,於是除了祭司一族領十一奉獻作為生活經濟來源以外,等於還要另外負擔王家(及政府)的稅收,這一點是過去以色列人沒有過的(在埃及只是奴隸,更沒有繳稅的問題)。
其實以色列人又撐了幾百年才接納國王,而且果然迎來最大災難……
因為王的後宮……但那是政治聯姻,以那個年代來說幾乎無可避免。
18章禁止算命……不過其實類似的概念不是沒有,以色列祭司求取神諭的方式跟擲交很類似……因為能直接跟上帝溝通的祭司沒幾個,幾乎都要用擲交的……後來大家玩起塔羅牌也似乎心安理得就是了,不過正常來講基督徒是不算命的,除非鬧著玩。用翻聖經抽經節決定自己該怎麼做,祈求神諭的作法其實還不少基督徒會做,所以問題還是出在心態,還有你求的到底是什麼……總之如何祈求可是很有學問的,這個我會另外專文解說。
也因為上帝知道民眾總是需要一個看得到的人來指引他們,所以藉著摩西曉諭民眾,將會有先知興起,這可以讓民眾安心許多。
於是在祭儀上有祭司,但祭司本身只是是執行者,他們還需要更高的意志代言人,也就是先知,再加上軍事上的將領,也就是約書亞,然後是行政上的各長老,這樣一來以色列的政治架構就完備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7會員
920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申命,顧名思義,就是重申命令的意思,簡單說就是摩西這老頭死前要再一次交待遺言,把以前沒交待清楚的再說一次。 首先,他選派行政長官,這裡特別指審判官,這也是岳父葉忒羅給他的建議,但因為摩西可以直接跟上帝講話,想來大家還是喜歡找他……這真的會過勞死。 之後開始講古給新一代的以色列人聽,有關他們離開埃及,
36章開頭上帝要以色列人出兵了,還順便預告摩西會死…… 這對摩西還真有點殘忍,或者說,是個解脫,畢竟他領導這群機車民眾四十年了,整天被背刺,一定超級不爽的。 於是他們在上帝的協助下,實現了巴蘭的預言,獨獨留下女人。 是說,古代那場戰爭不是為了搶糧搶女人,以色列人也照做了。 但這可是聖戰……對,後來伊
22章一位有趣的人物登場--先知巴蘭。 巴蘭在新約的名聲其實不大好,但其實傢伙還滿有趣的,跟約拿一樣很有個性。 對了,大家可以注意到,隨著以色列人流浪的時間拉長,想來摩西的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大概已經過世了,總之現在米甸人首領對以色列人沒什麼好感……跟當年在埃及一樣,還真是顧人怨……別忘記葉忒羅可也
16章開頭講了叛變的事件,有關自己被分別為聖之後,卻忘記自己應該把自己非別為聖的事情。 是這樣的,利未人被分別為聖,這當然很光榮,但這是「被動」的,其實你該戰戰兢兢,而不是自己以為了不起,而當你字以為了不起,你「自己不把自己分別為聖」。 然後有些人很白目的跳出來,以為自己很厲害,跟一些晚節不保前台派
耶穌在世界各種宗教裡有種特殊性,這也是他被列入著名哲學家的原因,就是他提出來的宗教見解非常不同,整個人類歷史上,在目前已知的範圍裡,只有釋迦摩尼的論述能有同樣影響力,差別在於,佛教經典是經過長年辯論後的產物(早在釋迦之前印度教就開始,但最早的佛經卻是佛陀死後四五百年才出現),但耶穌則是自己一個人掀起
民數記的意思就是數人民的數量,也就是人口統計的意思,所以開頭就有了發動戶口普查的情節。要注意的是,只統計「能上戰場的男性」數量,簡單說,這是兵力統計,而以色列人實際數量自然是遠多過個數字(那個年代女性數量正常來說會遠多過男性,而況還有幼童與老人),而全是祭司職分的利未人不被列入戰士當中(但不表示不用
申命,顧名思義,就是重申命令的意思,簡單說就是摩西這老頭死前要再一次交待遺言,把以前沒交待清楚的再說一次。 首先,他選派行政長官,這裡特別指審判官,這也是岳父葉忒羅給他的建議,但因為摩西可以直接跟上帝講話,想來大家還是喜歡找他……這真的會過勞死。 之後開始講古給新一代的以色列人聽,有關他們離開埃及,
36章開頭上帝要以色列人出兵了,還順便預告摩西會死…… 這對摩西還真有點殘忍,或者說,是個解脫,畢竟他領導這群機車民眾四十年了,整天被背刺,一定超級不爽的。 於是他們在上帝的協助下,實現了巴蘭的預言,獨獨留下女人。 是說,古代那場戰爭不是為了搶糧搶女人,以色列人也照做了。 但這可是聖戰……對,後來伊
22章一位有趣的人物登場--先知巴蘭。 巴蘭在新約的名聲其實不大好,但其實傢伙還滿有趣的,跟約拿一樣很有個性。 對了,大家可以注意到,隨著以色列人流浪的時間拉長,想來摩西的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大概已經過世了,總之現在米甸人首領對以色列人沒什麼好感……跟當年在埃及一樣,還真是顧人怨……別忘記葉忒羅可也
16章開頭講了叛變的事件,有關自己被分別為聖之後,卻忘記自己應該把自己非別為聖的事情。 是這樣的,利未人被分別為聖,這當然很光榮,但這是「被動」的,其實你該戰戰兢兢,而不是自己以為了不起,而當你字以為了不起,你「自己不把自己分別為聖」。 然後有些人很白目的跳出來,以為自己很厲害,跟一些晚節不保前台派
耶穌在世界各種宗教裡有種特殊性,這也是他被列入著名哲學家的原因,就是他提出來的宗教見解非常不同,整個人類歷史上,在目前已知的範圍裡,只有釋迦摩尼的論述能有同樣影響力,差別在於,佛教經典是經過長年辯論後的產物(早在釋迦之前印度教就開始,但最早的佛經卻是佛陀死後四五百年才出現),但耶穌則是自己一個人掀起
民數記的意思就是數人民的數量,也就是人口統計的意思,所以開頭就有了發動戶口普查的情節。要注意的是,只統計「能上戰場的男性」數量,簡單說,這是兵力統計,而以色列人實際數量自然是遠多過個數字(那個年代女性數量正常來說會遠多過男性,而況還有幼童與老人),而全是祭司職分的利未人不被列入戰士當中(但不表示不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先知以西結與耶利米是同一時代的人,都經歷過耶路撒冷被毀、猶太人被擄的事件。不同的是耶利米是在耶路撒冷擔任先知,而以西結則是在被擄之地被呼召作為先知。在聖經裡面,以西結也是第一位在被擄之地的先知,而這樣的意義也說明,即使猶太人亡國被擄,但上帝卻從未棄祂的選民不顧……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神在平凡的日子拜訪亞伯拉罕,這段寶貴的經歷強調了神與人的親密互動,以及亞伯拉罕信心和順服的表現。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考驗後,神加速了應許的實現,啟示亞伯拉罕成為神的朋友,展現了信仰的力量和生命改變的價值。全文探討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與神的同在和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任何帝國都有許多黑暗面,拜占庭帝國也不例外。其中一個面向,就是帝國利用基督教實施的宗教壓迫。 隨著帝國在宗教上越來越趨於「一尊」,基督教的其他教派、其他的宗教等等,生存空間也就越來越小。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希臘、羅馬多神教的消失。 希羅多神教是很昌盛的。即使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基督教化後,多神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介紹了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抽象事物的詮釋和觀點。文章中談及了舊約聖經對於統治權力和家庭價值的看法,以及猶太人經歷的國家興衰。透過深入瞭解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耶戶在以色列中消滅巴力的故事,以及他的行為如何在神的眼中評價。文章指出耶戶剷除巴力的同時,卻沒有完全遵守神的律法,並提出人的罪性,神的主權以及觀察到的一些現象。最後,文章提出應用,呼籲讀者離開罪惡,相信真神,不以自己的聖靈恩賜為自誇,並求神給予教訓。
Thumbnail
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
Thumbnail
祭改,又稱祭解、改運,是一種台灣的民俗儀式。祭改意思是:「祭」祀事主、「改」掉厄運。 傳統上,華人的生活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規範,讓人們去依循。曾經,我在年少時不太相信拜拜求神這回事,總覺得這就是流傳下來的風俗,沒什麼科學根據
這次的感受,是根據聖經提到,以色列,是主選的國家。 由此可知,今天的以色列,在世界末日的倒數計時,反而感到屬人的軟弱,更是需要主的幫助了。 甚至,在停頓的過程,也有因為以色列的內部紛亂。導致在以色列的主兒女對主呼求。 如今,我在想,要是這是以色列的老百姓所具有的〝懲罰〞呢? 因為,我不沒多想
先知以西結與耶利米是同一時代的人,都經歷過耶路撒冷被毀、猶太人被擄的事件。不同的是耶利米是在耶路撒冷擔任先知,而以西結則是在被擄之地被呼召作為先知。在聖經裡面,以西結也是第一位在被擄之地的先知,而這樣的意義也說明,即使猶太人亡國被擄,但上帝卻從未棄祂的選民不顧……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神在平凡的日子拜訪亞伯拉罕,這段寶貴的經歷強調了神與人的親密互動,以及亞伯拉罕信心和順服的表現。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考驗後,神加速了應許的實現,啟示亞伯拉罕成為神的朋友,展現了信仰的力量和生命改變的價值。全文探討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與神的同在和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任何帝國都有許多黑暗面,拜占庭帝國也不例外。其中一個面向,就是帝國利用基督教實施的宗教壓迫。 隨著帝國在宗教上越來越趨於「一尊」,基督教的其他教派、其他的宗教等等,生存空間也就越來越小。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希臘、羅馬多神教的消失。 希羅多神教是很昌盛的。即使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基督教化後,多神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介紹了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抽象事物的詮釋和觀點。文章中談及了舊約聖經對於統治權力和家庭價值的看法,以及猶太人經歷的國家興衰。透過深入瞭解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耶戶在以色列中消滅巴力的故事,以及他的行為如何在神的眼中評價。文章指出耶戶剷除巴力的同時,卻沒有完全遵守神的律法,並提出人的罪性,神的主權以及觀察到的一些現象。最後,文章提出應用,呼籲讀者離開罪惡,相信真神,不以自己的聖靈恩賜為自誇,並求神給予教訓。
Thumbnail
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
Thumbnail
祭改,又稱祭解、改運,是一種台灣的民俗儀式。祭改意思是:「祭」祀事主、「改」掉厄運。 傳統上,華人的生活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規範,讓人們去依循。曾經,我在年少時不太相信拜拜求神這回事,總覺得這就是流傳下來的風俗,沒什麼科學根據
這次的感受,是根據聖經提到,以色列,是主選的國家。 由此可知,今天的以色列,在世界末日的倒數計時,反而感到屬人的軟弱,更是需要主的幫助了。 甚至,在停頓的過程,也有因為以色列的內部紛亂。導致在以色列的主兒女對主呼求。 如今,我在想,要是這是以色列的老百姓所具有的〝懲罰〞呢? 因為,我不沒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