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著鏡中的女人,都會因滿意而笑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好嗎? 走近一點,望著鏡中自己的眼睛,定定的看著自己的臉,我常常就會有答案。有時看了淚水不自主的就留下來,有時是一個轉頭突然看到鏡子,都能看到那閃爍的眼睛和滿意自己的笑容。 你呢?都好嗎?”
大家常照鏡子嗎?
很多正向心理學常說,每天早上看著鏡中的自己微笑,就會增加自信30%。

但有那麼幾回在生命低潮的時候,
不論工作感情所產生的抑鬱感蔓延全身,
早上換上衣服就出門,晚上忙完摸黑就爬回床上,
混沌度日早已不復返那些睡前自我對話的習慣,

大腦也很自動的略過鏡子的存在,甚至連自己好不好都不想知道,
更別說鏡中那不願別人知道和刻意隱藏的傷疤,
有時真一不小心看了,我淚水潰堤看著鏡中那閃耀笑容的女人,
想說:「為什麼? 我會變成這樣?」

在這些的狀態的日子裡,我習慣在黑夜中舔著自己的傷口,
是我從小遇到狀況處理的方式,依稀記得稚氣之年
多次,玻璃碎裂聲、木門的甩門聲、鋁鐵門的撞擊聲、
父母在寂靜夜晚街上的爭執互相恥笑聲。
而我獨自在棉被中哭泣,就連最後父親進房說抱歉離去時,
我也選擇假裝睡著眼角流著淚,隔天若無其事的上學、做好副班長的責任。
這也是後來我發現自己在感情既逃避也焦慮卻也安全的原因。
(這另一篇在說 暫定:發現自己依附感情的綜合體)

後來等狀態好一點時探索的過程中,發現當自己抑鬱感蔓延全身時,
通常是我對生活沒有了控制感、沒有了規律性。
現在發現「控制感」是我的內在需求

控制感是像是我對於生活掌握度的「自我評分」,
當分數高時我是充滿自信、有活力、有夢想企圖的,
但是當我低分的時候,我是焦慮、感到自己沒價值、無力,
當生活中的控制需求無法被滿足的時候,
我會躲在黑暗中或透過大吃增加自己對生活的「主控權」。
規律是重要的,混亂會從不規律開始,失去控制就會發生。
可能工作不是照著進度進行;
可能主管總是不按常理出牌我卻能力不足因應不了;
可能你按時付出的,沒有照時程收割;
可能規律的日常因另一半而改變;
可能安排想做的事情卻都沒有做到;
而這些的種種,都造成我可能失去控制感。

現在邊寫也邊整理,發現過去一次次走出來找回生活的控制感,
那一不小心看到鏡中的自己,都能滿意地笑出來覺得自己好棒的時刻,
是在心理學談的是安全感,是對自己有信心,既能保護好自己和满足自己需求,
又能被他人和社會環境所尊重、接纳、需要和喜爱。

1.好的狀態
【我是被愛的】
這也是最底層的控制感,就是在自己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人類能有最根本的保障。
而現在的我不再是從另一半,而是要從家人、朋友、上司,
可以經營好然後走一輩子的關係。

探索中發現我慣性從另一半身上,
去看對自己是關注的、接纳、欣賞和喜愛的,才感覺自己是被愛的。
而在工作上,因為工作能力很不錯,所以總是能從上司那得到欣賞和喜愛,
或許因為工作相比之下是自己能掌控的,所以才會特別被感情所影響?(我覺得是)

但現被愛的的對象要優先次序換掉:家人>姐妹淘>朋友>對象
2. 好的思緒
【一個信念:相信自己可以的】
尼采說過:「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堅強!」
我不是做不到,也不是不值得;
我,正在路上,我正在擁有中!


3.好的區隔
【有自己人生的方向和意義】
必須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和時間,花時間跟自己對話,
檢視自己這段時間的成長與調整成更好的自己,
發現自己更加認識了自己,更夢想靠近了!


而在這整個過程裡面,我充分感受到我可以控制

現在我習慣,提前兩個禮拜約時間,前一個禮拜幾乎安排妥當好下個禮拜的時間。
我會留時間給自己也會安排學習活動,提升自己的能力並與他人互動交流,
讓自己是有能力和有價值的,是被社會市場所需要的,
找得到自己的位置,且逐漸越往金字塔高端走,讓自己擁有更好的環境與生活。

我也積極面對和適應生活新事物,
透過觀察和模仿前輩好的地方、好的方法,熟練和獲得經驗。

過去幾個禮拜,確實又因為另一伴打亂了規律。
但這也是學習,知道問題在哪,就知道怎麼修正了。
有時我平常生活中刻意隱藏的難過和傷,
我的氣色、我的表情、我的不快樂和壓力,
其實統統都映照在我的面貌上,那低頻的能量無所遁形。
所以要有好機會就要有好的能量,讓好能量充滿自己的生活,
從感恩生活,感恩自己被愛;
從規律生活,獲得控制感;
從學習環境,擁有充實感;
擁有控制感X支持感X充實感

從思想到行為再到結果,而這一切是我們能創造的!
妳才是世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妳是世上自己的創造者!
所有的一切都記錄在你身上,所以也要好好運動、好好保養自己。

當妳再一次照鏡子時,讓妳都會不自覺愛上鏡中的自己,
對自己說 妳好棒!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史料中的CBA球迷看P.League+會滿意嗎?-無緣現場跪求轉播的台北羅同學(3)「如果文」系列〈史料中的CBA球迷看P.League+會滿意嗎?〉已經來到第三篇,紙箱以1994年CBA職籃熱身賽後球迷的投書〈職籃怎樣才能熱騰騰〉作為分析藍本,分析他們(以前CBA的球迷)為何當時有這些投書? 這次我們要分析的對象是台北淡水羅同學,這位淡水羅同學對於CBA又有什麼建言呢?
    Thumbnail
    avatar
    啾巴老師
    2021-02-11
    史料中的CBA球迷看P.League+會滿意嗎?-台北林姓教師的課後娛樂(2)史料中的CBA球迷看是一系列的「如果文」從以前CBA球迷看熱身賽的投書抱怨,來推測他們若觀看今天的P.League+會如何呢? 若還沒有看過此系列文的朋友們,可以先看上一篇〈史料中的CBA球迷看P.League+會滿意嗎?-揣測地方媽媽的心理(1)〉,我們這次要分析的是台北新店林老師的案例。
    Thumbnail
    avatar
    啾巴老師
    2021-02-02
    史料中的CBA球迷看P.League+會滿意嗎?-揣測地方媽媽的心理(1)最近爬梳CBA時期的資料時翻到一則CBA第一季季前熱身賽的球迷的抱怨回饋資料,覺得滿有趣的,想說台灣現在再度又有職籃P.League+看過CBA的球迷朋友,今天再看P.League+會有什麼想法呢?就讓紙箱以1994年〈職籃怎樣才能熱騰騰〉的球迷投書來說分明吧!
    Thumbnail
    avatar
    啾巴老師
    2021-01-26
    【活下去的參考提案】數度迴盪在自殺邊緣,我卻因「他人為何會快樂?」而停止「自殺」這兩個字,簡直如影隨形的跟在我的人生當中。直至目前我也沒有停止過自殺這個想法。 我真的很好奇「在我看來一文不值的世界,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因為快樂而選擇活著?」但是我在等待,那個屬於我的快樂。 我想與你分享,如何與「自殺」兩個字共處的活著。
    Thumbnail
    avatar
    綺忻
    2021-01-18
    據說每個人的命運都會隨著自我中心的轉變而改變改變心態.. 人們, 當他們窮的時候, 心靈特別好, 但只是一點點錢然後放手. 據說每個人的命運都會隨著自我中心的轉變而改變.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 外面的人不多. 一個乞丐在加熱橋下燃燒葉子. 在他的身體上, 只有一件薄弱又破碎的衣服. 在他旁邊是每日儲存單位. 即使如此, 乞丐們燒了葉子, 嘴裡一
    Thumbnail
    avatar
    Lee Charity
    2020-10-21
    《蟬王子》劇評:每個人都有著存在的意義,你是值得被愛的。這部講述女主由香與要報恩的蟬一起在這七天的時間裡與周遭的人做了改變的療癒型故事。 在這美好且短暫的七天裡,空蟬屋也因為有了蟬雄的出現,增添了許多歡樂和不一樣的改變,像是大家決定一起共享早餐、一起喝茶吐露心事等,彼此的距離更加拉近,也更像是一家人...
    Thumbnail
    avatar
    Rita的評論手札
    2020-07-20
    為什麼我的愛店都會離我而去?你不知道的經營者困境。「我超喜歡的店要結束營業了啦!」 擁有幾個口袋名單是很幸福的,它帶來絕佳的消費體驗、減少自己決策的成本、還能提升自己的社交形象。 而失去它們的情況雖然不常在生活中非常頻繁的發生,但一旦發生了,總是會
    Thumbnail
    avatar
    我是文案
    2018-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