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鼠老師復耕茶園 陪伴孩子快樂長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一天我們從北埔知名的老頭擺餐廳旁的產業道路一路往上,經過了顛駁的道路來到目的地,這裡的茶園景緻跟一般印象中的茶園不太一樣,茶園旁長著矮矮的雜草、還有蝴蝶翩翩飛舞,而今天的主角紹忠正揮汗背著除草機,為我們闢出一條道路。
紹忠管理維護美麗的野兔茶園   圖/陳致中

紹忠管理維護美麗的野兔茶園 圖/陳致中

陳紹忠,人稱「飛鼠老師」是參與荒野保護協會所取的「自然名」,自幼在山林成長喜愛大自然生態的紹忠,2003年從新竹科學園區的工作離職回到家鄉北埔南外社區,重返山林自然生活一方面打造「油點草生態農場」;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陪伴當時自己年幼的三個孩子快樂長大,當時看見家鄉因為開採矽砂砂石車進出頻繁溪水黃濁,多數居民已經深受其害,其不忍純樸的客庄長輩及孩子生活在塵土飛揚、交通安全堪慮的地方,因而加入南外社區發展協會,與地方夥伴一同投入社區營造活動,從阻擋開採矽砂的礦場到發展社區農村再生計畫、守護地方歷史建築五子碑、修復千段崎古道及天空之城姜家大院,直到現在大坪國小育英樓的保存運動,一路走來紹忠始終如一,堅持的就是希望為在地孩子打造一個充滿文化歷史、自然生態環境,可以快樂長大的環境。

北埔南外社區發展蝴蝶生態特色(紹忠左下紅衣) 中時電子報 2008/8/2

北埔南外社區發展蝴蝶生態特色(紹忠左下紅衣) 中時電子報 2008/8/2

回憶起復耕茶園的初心,紹忠說當時社區剛開始進行農村再生,正在尋找社區產業,他心想社區產業一定必須跟歷史文化有深刻的連結,那我就來作先鋒吧!紹忠想起了自家荒廢已久的山田,這塊田地是當初祖先留下來的,日據時期祖先是北埔姜家的佃農,在南坑這片山林裡築炭窯燒制木炭,姜家感念祖先的辛勞,贈予了這片土地開始耕種茶葉,陳家祖先開始種植青心大冇並摘採膨風茶,提供姜家所成立「永光公司」製造與外銷,當時與茶相關的事業在北埔到達高峰極盛一時,但二戰後國外開始大量栽種茶葉,台灣茶工成本過高競爭力低,大片茶園因而開始轉作當時高經濟價值的黃柑,雖然黃柑帶給家族比較好的收入,但這產業須勞力密集的噴灑大量的農藥已防止病蟲害,且後期家中長輩年紀漸長,科學園區崛起年輕一輩也都轉往從事工業、科技業,柑橘價格也因為廣泛種植,價錢也沒那麼好了,最後這塊土地閒置長滿雜草。

紹忠不希望走回過去的老路,以後讓兒子跟著他一起噴灑農藥,也希望找回過去繁盛的茶金歲月,當時下定決心復耕茶園時,媽媽還一直再三確認說:「作茶很辛苦喔!你要想清楚喔」!紹忠說當時還不懂,頭一低就拼命作,帶著家人、兒子們手工去除園地上高的跟人一樣的雜草以及原來的柑橘樹,將這片坡地花一年的時間整理,找回老茶樹並種下新的茶苗,重新的把這片茶園復耕回來。

由於沒有參與到過去摘種茶葉的過程,紹忠除了問當地製茶的老師傅外,自己也騎著摩拖車到處去北埔、峨眉的茶園看看別人都是怎麼管理吸取相關知識,由於愛護生態的理念,紹忠的茶園不噴農藥、也不施肥料,除草也是親自背著除草機來割草,他的茶園並不會像一般茶園走道噴除草劑或割的乾乾淨淨,而是保留一些雜草,讓生物躲藏以及涵養水分,因此土地較為保水鬆軟,這樣也比較可以對抗現在一下大雨一下又乾旱的極端氣候,採茶時節到處征戰的採茶阿嬸團還說:「紹忠你的茶園泥土跟別的地方很不一樣耶好有彈性」,紹忠說聽到這句話還挺開心的。

也因為不施藥茶園裡根本是動物裡的快樂天堂,紹忠兒時常見的鰱鯉(穿山甲)、錦蛇、𧊅仔(青蛙)、噪鵲、鷂婆(老鷹),都是園子裡的常客,而剛開始復耕茶園時,總是在除草時,會發現草地上有一堆青草做成的小丸子,當時心想到底是誰的傑作?後來一次夜晚巡茶園時,拿著手電筒終於才看見,原來是額頭上有月牙記號的野兔,因為這個有趣的發現,紹忠便將這片茶園生產的茶稱為「野兔茶」,也希望兔子可以常常久久的陪伴茶園一起長大,而因為園子裡動物很多,還有朋友笑他你乾脆變成動物園收門票好了。

茶園裡豐富的生態樣貌,與大自然共生共存   圖/陳紹忠 提供

茶園裡豐富的生態樣貌,與大自然共生共存 圖/陳紹忠 提供

隨著紹忠製茶技術的進步,現在也開始「野兔茶」也開始有膨風茶的出產,膨風茶約在端午節前後開始進行採摘,主要採收只採一心二葉的茶菁、發芽7天內受到浮塵子(小綠葉蟬)叮咬的茶葉,受叮咬的茶葉外型會產生捲曲、枯黃現象,這樣的茶菁製作後會散發甜香,風味會特別的棒,但於此同時,也是茶蚊子(茶角盲椿象),一種絕對會讓種茶人聞之色變的生物爆發的時刻,盲椿象體型像蚊子,不同於小葉綠蟬被牠叮咬過的茶芽會成紅褐色,等到要採茶時,一片有如燒過的茶芽,膨風已成幻影,紹忠說「膨風茶」是很病態的產業,一下子希望小綠葉蟬盡量咬、一下又希望茶蚊子不要咬,相當的吃人力與管理,但也因為管理技術高,售價相對的也相當的高,一經評鑑得獎這一批茶收入可能比一般茶人作一整年的收入還高。

圖左 圓圈處超小的小葉綠蟬 圖右上 茶角盲椿象  圖右下小葉綠蟬咬過捲曲的茶葉 圖/陳紹忠

圖左 圓圈處超小的小葉綠蟬 圖右上 茶角盲椿象 圖右下小葉綠蟬咬過捲曲的茶葉 圖/陳紹忠

紹忠製作的野兔茶 用油點草來呈現農村之美 圖/陳紹忠

紹忠製作的野兔茶 用油點草來呈現農村之美 圖/陳紹忠

除了膨風茶,紹忠還有製作「番庄茶」與主力的「野兔紅茶」,「番庄茶」跟「膨風茶」的製作方法相同,只有採收季節的差別,非端午節前後小葉綠蟬爆發時期外,採收的一心二葉茶菁製作的茶葉都稱為「番庄茶」,而此說法是過去在地老人家留下來的,一說早期摘採一心二葉的毛茶運抵大稻埕茶棧,是為了出口給洋人(當時俗稱紅毛番)的國家,因此稱「番庄茶」,二說,因為毛茶出口前必需在「番庄館」再經過一道烘焙與揀茶的精製過程再包裝出口,故又稱為「番庄茶」。

復耕茶園的這幾年,紹忠體會到茶產業的博大精深,生長環境、茶園管理、採茶姑娘、製茶師父每一個步驟都馬虎不得,「茶」字 - 草木之間有個人,這之間的互動關係真是奧妙,但紹忠也說回來後心態調整很多:「住在農村花費不多收多少就賣多少,這些是大自然給予你的,善待土地大自然便會慢慢回報你」。


協助紹忠採收的採茶姑娘們 圖/陳紹忠

協助紹忠採收的採茶姑娘們 圖/陳紹忠

回鄉10多年紹忠除了照顧農場、茶園及陪伴自己的孩子體驗大自然外,也帶著在地的孩子一起認識地方文化生態,每年暑假都會舉辦「飛鼠夏令營」讓參與的孩子們認識北埔的歷史,親近環境生態,體驗及享受跟他兒時一樣的寶貴經驗,2019年更串連在地居民成立了自發陪伴學童的非正式組織「穿山甲小隊」,不僅協助學童課後輔導,更透過以自然探索、文化傳承、節氣相應的生活實作,更長期並有系統性的帶領孩子認識在地客庄的每一寸土地及孕育的文化,所以喝一杯野兔茶,不只是支持北埔生態環境守護,也支持了在地孩子快樂學習的場域喔!

大坪國小穿山甲小隊學習整理田地 圖/陳紹忠

大坪國小穿山甲小隊學習整理田地 圖/陳紹忠

每年秒殺飛鼠夏令營是孩子們最快樂的童年回憶 紹忠的孩子也都可以擔任助教了 圖/陳紹忠

每年秒殺飛鼠夏令營是孩子們最快樂的童年回憶 紹忠的孩子也都可以擔任助教了 圖/陳紹忠

台三線上內還有許多農業達人喔!橫山喜市希望能陸續為大家介紹,這些在地默默耕耘、辛勤努力的小故事與分享台三線上品質優良的農特產品給大家。

想更認識我們歡迎搜尋 橫山喜市FB粉絲團

清晨天光採茶姑娘們上工囉!圖/陳紹忠

清晨天光採茶姑娘們上工囉!圖/陳紹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橫山喜市的沙龍
0會員
10內容數
橫山喜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3
文圖/ 橫山喜市 林祐德
Thumbnail
2022/05/23
文圖/ 橫山喜市 林祐德
Thumbnail
2022/05/11
文圖/ 橫山喜市 林祐德 我問大哥你不怕嗎? 夏季也即將到來,在從事戶外休閒活動時,大家除了享受大自然的芬多精外,還是要注意觀察聆聽四週狀況,亦有發現相關虎頭蜂蹤跡,先停下觀察再競速遠離現場,若已被蜂群攻擊應快跑離開並保護頭部避免叮咬。
Thumbnail
2022/05/11
文圖/ 橫山喜市 林祐德 我問大哥你不怕嗎? 夏季也即將到來,在從事戶外休閒活動時,大家除了享受大自然的芬多精外,還是要注意觀察聆聽四週狀況,亦有發現相關虎頭蜂蹤跡,先停下觀察再競速遠離現場,若已被蜂群攻擊應快跑離開並保護頭部避免叮咬。
Thumbnail
2021/08/13
文圖/橫山喜市 陳致中、林祐德 竹編為早期農家傳統必備生活技能之一 斗笠、茶簍、竹籃、竹篩等  打底的基礎編法,自製打底工具 竹編為早期農家傳統必備生活技能之一,小到一般竹籃編織,大至各式生活家具,可看見各式各樣的竹製用品,顯示傳統務農生活與竹子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Thumbnail
2021/08/13
文圖/橫山喜市 陳致中、林祐德 竹編為早期農家傳統必備生活技能之一 斗笠、茶簍、竹籃、竹篩等  打底的基礎編法,自製打底工具 竹編為早期農家傳統必備生活技能之一,小到一般竹籃編織,大至各式生活家具,可看見各式各樣的竹製用品,顯示傳統務農生活與竹子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一次育雛期,阿鳶抓了一隻田鼠,站在棲架上,結果牠居然開始想要吃。遠方一直聽到非常響亮的哨子音,鳶夫人在遠處不停呼喚。阿鳶會回個幾聲,但還是不動於衷。不久後,你猜接下來怎麼了?接下來你就會看到鳶夫人從樹林裡筆直衝向棲架,哨子音一直很響亮,沒有斷過,接著你就會看到阿鳶低著脖子,一副很委屈的樣子。鳶夫人
Thumbnail
有一次育雛期,阿鳶抓了一隻田鼠,站在棲架上,結果牠居然開始想要吃。遠方一直聽到非常響亮的哨子音,鳶夫人在遠處不停呼喚。阿鳶會回個幾聲,但還是不動於衷。不久後,你猜接下來怎麼了?接下來你就會看到鳶夫人從樹林裡筆直衝向棲架,哨子音一直很響亮,沒有斷過,接著你就會看到阿鳶低著脖子,一副很委屈的樣子。鳶夫人
Thumbnail
陳毓芝如往常一般,每個月往返崁頂衙門到陳阿修社一次,卸貨裝貨後,則與芭達鋯共遊社裡各處。到後來逐漸在社裡住個幾日,原因是芭達鋯提議帶陳毓芝到傳統領域學打獵。 陳毓芝似乎很喜歡老vuvu唱的古謠,每聽一首新的,非要當場學下來不可。自從學了該社的語言之後,陳毓芝認為最快學習的方法,就是學歌。
Thumbnail
陳毓芝如往常一般,每個月往返崁頂衙門到陳阿修社一次,卸貨裝貨後,則與芭達鋯共遊社裡各處。到後來逐漸在社裡住個幾日,原因是芭達鋯提議帶陳毓芝到傳統領域學打獵。 陳毓芝似乎很喜歡老vuvu唱的古謠,每聽一首新的,非要當場學下來不可。自從學了該社的語言之後,陳毓芝認為最快學習的方法,就是學歌。
Thumbnail
可能比起研究、紀錄物品的年代與刻紋,我還是比較喜歡和人聊天,更享受在人與人之間的對話與情感的流動。所以這次上舊好茶,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不是壯觀的石板屋聚落,而是一位令我敬佩的人-小獵人。 以下就是於2022/12/2-12/5前往舊好茶時的故事。
Thumbnail
可能比起研究、紀錄物品的年代與刻紋,我還是比較喜歡和人聊天,更享受在人與人之間的對話與情感的流動。所以這次上舊好茶,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不是壯觀的石板屋聚落,而是一位令我敬佩的人-小獵人。 以下就是於2022/12/2-12/5前往舊好茶時的故事。
Thumbnail
2020.9.16 沒想到黑翅鳶的香米田就在我們家附近 昨天想說人都到霧峰了,就去找找黑翅鳶香米田好了,查了地圖發現在五福里,騎進去亂繞一圈,終於讓我們發現位於後溪底福德祠旁的稻田中立了幾支老鷹棲架,此時有一個人從屋子的方向走來,聊了之後才知道他是第九班班長胡大哥,就是7年前與其他人一起率先試驗自然
Thumbnail
2020.9.16 沒想到黑翅鳶的香米田就在我們家附近 昨天想說人都到霧峰了,就去找找黑翅鳶香米田好了,查了地圖發現在五福里,騎進去亂繞一圈,終於讓我們發現位於後溪底福德祠旁的稻田中立了幾支老鷹棲架,此時有一個人從屋子的方向走來,聊了之後才知道他是第九班班長胡大哥,就是7年前與其他人一起率先試驗自然
Thumbnail
「精靈草莊園」座落在某處的高山森林裡,若不是熟門熟路的,幾乎沒有人知道在這個小小的台灣,還有如此美如仙境的地方。在這網路發達的今日,也無法查到,因為,創辦人一直有一個理念,她不需要網路行銷,也無須大量遊客進駐,能發現此處的人,就是與這莊園有緣的人。
Thumbnail
「精靈草莊園」座落在某處的高山森林裡,若不是熟門熟路的,幾乎沒有人知道在這個小小的台灣,還有如此美如仙境的地方。在這網路發達的今日,也無法查到,因為,創辦人一直有一個理念,她不需要網路行銷,也無須大量遊客進駐,能發現此處的人,就是與這莊園有緣的人。
Thumbnail
這一天我們從北埔知名的老頭擺往上,經過了一路的顛駁來到,一處蝴蝶翩翩起舞的茶園,這跟一般印象中的茶園不太一樣,今天的主角紹忠正揮汗背著除草機在為我們闢出一條道路。 紹忠管理維護美麗的野兔茶園  陳紹忠,人稱「飛鼠老師」是參與荒野保護協會所取的「自然名」,自幼在山林成長喜愛大自然生態的紹忠,2003年
Thumbnail
這一天我們從北埔知名的老頭擺往上,經過了一路的顛駁來到,一處蝴蝶翩翩起舞的茶園,這跟一般印象中的茶園不太一樣,今天的主角紹忠正揮汗背著除草機在為我們闢出一條道路。 紹忠管理維護美麗的野兔茶園  陳紹忠,人稱「飛鼠老師」是參與荒野保護協會所取的「自然名」,自幼在山林成長喜愛大自然生態的紹忠,2003年
Thumbnail
部落餐廳的老闆娘教我們剝愛玉子洗愛玉,原本怕小孩子七手八腳弄翻水盆,要大人接手洗愛玉子,家長堅持讓小朋友參與,小朋友們就自己協調好一人搓十五下後換人,輪了兩圈,皆大歡喜。
Thumbnail
部落餐廳的老闆娘教我們剝愛玉子洗愛玉,原本怕小孩子七手八腳弄翻水盆,要大人接手洗愛玉子,家長堅持讓小朋友參與,小朋友們就自己協調好一人搓十五下後換人,輪了兩圈,皆大歡喜。
Thumbnail
我們看到鳥吃稻穀,認為牠是害鳥,卻忘了自然界漫長時光所形成的食物鏈,每個物種的存在,保持一種動態平衡是最健康的。  二0一五年「老鷹想飛」的電影上映,梁皆得導演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長期追蹤外號叫「老鷹」的沈振中老師,透過這個傳奇人物的眼中看見老鷹,以及台灣生態環境的問題。  說沈振中老師是傳奇人物一點也
Thumbnail
我們看到鳥吃稻穀,認為牠是害鳥,卻忘了自然界漫長時光所形成的食物鏈,每個物種的存在,保持一種動態平衡是最健康的。  二0一五年「老鷹想飛」的電影上映,梁皆得導演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長期追蹤外號叫「老鷹」的沈振中老師,透過這個傳奇人物的眼中看見老鷹,以及台灣生態環境的問題。  說沈振中老師是傳奇人物一點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