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他們|不丹佛學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隱身在南亞Punakha深山裡的那瀾陀 不丹佛學院 (Nalanda Buddhist Institute)擁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曾經,龍樹菩薩也在這裡待過數年,因此不丹人都視這裡為文殊菩薩的淨土。

raw-image

在這些偏遠山區,寺院往往承擔著該地區教育的重任。德內儿的志工們曾分別在2016年,2018年和2019年來到這裡。每當天氣晴朗時,自佛學院眺望群山和雲景,遼闊的視野能為心理上帶來平靜。


raw-image

在這裡,生活環境非常的簡樸。坐落於山區的佛學院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時常下雨,到佛學院的道路經常因為多雨的緣故導致路上滿是落石和泥濘,有時甚至連路都被土石掩蓋了。長年有雨的氣候伴隨而來的不僅是交通上的不便,也導致了佛學院屋頂漏水的問題。此時,所有的學僧們就會全體動員。疫情下的他們從混泥開始到最後的修補工作,仍然全都由佛學院學僧們一同完成,讓人佩服他們即使身處偏遠地區,擁有的資源並不富裕,加上現今情勢上所帶來的種種限制,卻依舊努力團結,學習與大自然相依共存的精神。

raw-image

目前,那不丹佛學院裡共有150位學僧。平時學僧們就在一間窄小的教室裡上課,且礙於空間的限制,學僧們只能肩倚著肩席地而坐。老師用的是教室前方的一塊小白板,所有的重點都擠在上頭。

其中,還有35位年齡較小的小學僧每天必須步行2公里的路程到山下的學校和一般的學生一同學習語言,數學等科目,並在傍晚課程結束後徒步回佛學院。我們很難想像這麼艱辛的上學路,卻是這些學僧們的日常。

raw-image

因此我們託付了佛學院的老師代我們在當地購買筆記本、水壺和雨傘等文具及日常用品給學僧們,希望在這困難的時期持續給他們一些物質上的幫助。感謝一直以來默默支持的朋友及善心人士。期盼世界盡快步回正軌,我們能親自將資源送到學僧手裡。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德內儿國際兒童助學會的沙龍
10會員
131內容數
社團法人德內ㄦ國際兒童助學會是一個非營利的慈善組織,致力於推廣偏鄉孩童的助學計畫。這些年走過偏鄉,我們看見了當地有著資源不足、師資匱乏、缺少文化刺激等難題。因為深信教育是改變一切的根本,每個孩子都能擁有被愛及接受平等教育的權力,因此我們不斷地替孩子們尋求資源,期盼透過多方的投入,讓孩子們的未來能有更多選擇。
2025/04/28
這個週末,德內ㄦ第七屆種子老師培訓課程即展開。今年有近25位種子老師將於暑期跟著我們前進偏鄉服務。榮原校長以一句「除了陪伴,你還能帶給孩子什麼?」開啟課程,鼓勵學員將這份思考轉化為行動,帶進偏鄉教室。隨後,校長以五種語言引導學員理解108新課綱所著重的「閱讀素養」
Thumbnail
2025/04/28
這個週末,德內ㄦ第七屆種子老師培訓課程即展開。今年有近25位種子老師將於暑期跟著我們前進偏鄉服務。榮原校長以一句「除了陪伴,你還能帶給孩子什麼?」開啟課程,鼓勵學員將這份思考轉化為行動,帶進偏鄉教室。隨後,校長以五種語言引導學員理解108新課綱所著重的「閱讀素養」
Thumbnail
2025/04/18
德內ㄦ受邀至台灣惠普總部舉辦 偏鄉教育 分享會,分享偏鄉孩子面臨的挑戰與德內ㄦ的助學行動。HP同仁以實際行動響應,親手打包學習文具和祝福小卡,為偏鄉孩子注入學習動力,展現企業對 偏鄉教育 的關注與行動力。德內ㄦ將接力這份心意,親自將文具送往偏鄉學校,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陪伴與力量。
Thumbnail
2025/04/18
德內ㄦ受邀至台灣惠普總部舉辦 偏鄉教育 分享會,分享偏鄉孩子面臨的挑戰與德內ㄦ的助學行動。HP同仁以實際行動響應,親手打包學習文具和祝福小卡,為偏鄉孩子注入學習動力,展現企業對 偏鄉教育 的關注與行動力。德內ㄦ將接力這份心意,親自將文具送往偏鄉學校,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陪伴與力量。
Thumbnail
2025/04/11
杜杜老師踏上尼泊爾旅程,原以為是為了孩子們而來,卻在被滿滿的愛包圍後,心境大轉變。孩子們的純真與期待讓每一刻都彌足珍貴。透過台灣善心人士的支持,德內ㄦ團隊將物資與關懷帶到尼泊爾,這不僅是個人的付出,而是集結眾人善念的行動,實踐「個人善雖小,集眾人之力,大願可成」。
Thumbnail
2025/04/11
杜杜老師踏上尼泊爾旅程,原以為是為了孩子們而來,卻在被滿滿的愛包圍後,心境大轉變。孩子們的純真與期待讓每一刻都彌足珍貴。透過台灣善心人士的支持,德內ㄦ團隊將物資與關懷帶到尼泊爾,這不僅是個人的付出,而是集結眾人善念的行動,實踐「個人善雖小,集眾人之力,大願可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隔岸千里,心卻藉著教育相連 我們與尼泊爾創古佛學院相隔兩千多公里的距離,慶幸的是今年有許老師的常駐。我們才有機會更貼近佛學院所發生每個微小、卻令人心起漣漪的日常。   這裡的學僧們不僅修持經文,佛學院也時常舉辦藏文、尼泊爾文、英文的演講比賽。多元的學習安排,顯示「終身學習」是所有人共同追崇
Thumbnail
隔岸千里,心卻藉著教育相連 我們與尼泊爾創古佛學院相隔兩千多公里的距離,慶幸的是今年有許老師的常駐。我們才有機會更貼近佛學院所發生每個微小、卻令人心起漣漪的日常。   這裡的學僧們不僅修持經文,佛學院也時常舉辦藏文、尼泊爾文、英文的演講比賽。多元的學習安排,顯示「終身學習」是所有人共同追崇
Thumbnail
駐尼泊爾進行海外教學 教育之所以偉大,在於老師永遠在用盡全力、協助他人成長。而目前德內ㄦ正有一位老師持續地待在尼泊爾,為Namo Buddha創古佛學院的學僧們帶來充實的中文課程。   尼泊爾佛教聖地Namo Buddha Namo Buddha是尼泊爾三大佛教聖地之一。這塊聖地的起源來
Thumbnail
駐尼泊爾進行海外教學 教育之所以偉大,在於老師永遠在用盡全力、協助他人成長。而目前德內ㄦ正有一位老師持續地待在尼泊爾,為Namo Buddha創古佛學院的學僧們帶來充實的中文課程。   尼泊爾佛教聖地Namo Buddha Namo Buddha是尼泊爾三大佛教聖地之一。這塊聖地的起源來
Thumbnail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奉菩薩指示:往後每日一篇憨山大師的事蹟與修行故事,以學習效仿他的精神與作為。請您除了每日定課與奉行斷惡修善外,也要多多參考本篇故事案例,並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往後亦將製作相關影片:(以下取自網路後編輯分享)   文章目錄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
Thumbnail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奉菩薩指示:往後每日一篇憨山大師的事蹟與修行故事,以學習效仿他的精神與作為。請您除了每日定課與奉行斷惡修善外,也要多多參考本篇故事案例,並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往後亦將製作相關影片:(以下取自網路後編輯分享)   文章目錄頁面:http://mouniassn.pixnet
Thumbnail
突然,我會心一笑。 我可是被文殊菩薩和佛祖留了三個多鐘頭的客人呢!
Thumbnail
突然,我會心一笑。 我可是被文殊菩薩和佛祖留了三個多鐘頭的客人呢!
Thumbnail
2015.10.8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勸安老病僧文曰: 「貧道嘗閱藏教,諦審佛意,不許比丘坐受無功之食。生懶墮心,起吾我見。 每至晨朝,佛及弟子持鉢乞食,不擇貴賤,心無高下。使得福者,一切均溥。 後所稱常住者,本為老病比丘,不能行乞者設,非少壯之徒可得而食。 逮佛後,正法世中,亦復如是。
Thumbnail
2015.10.8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勸安老病僧文曰: 「貧道嘗閱藏教,諦審佛意,不許比丘坐受無功之食。生懶墮心,起吾我見。 每至晨朝,佛及弟子持鉢乞食,不擇貴賤,心無高下。使得福者,一切均溥。 後所稱常住者,本為老病比丘,不能行乞者設,非少壯之徒可得而食。 逮佛後,正法世中,亦復如是。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1.05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祖庭秋晚①,林下人②不為囂浮者,固自難得。 昔真如住智海。嘗言在湘西道吾時,眾雖不多,猶有老衲數輩,履踐此道。 自大溈③來,此不下九百僧,無七五人會我說話,予以是知得人不在眾多矣。 《實錄》 【注釋】 ②林下人:指叢林中人。 【演蓮法師譯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1.05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祖庭秋晚①,林下人②不為囂浮者,固自難得。 昔真如住智海。嘗言在湘西道吾時,眾雖不多,猶有老衲數輩,履踐此道。 自大溈③來,此不下九百僧,無七五人會我說話,予以是知得人不在眾多矣。 《實錄》 【注釋】 ②林下人:指叢林中人。 【演蓮法師譯
Thumbnail
位於青海玉樹囊謙的邊倩寺由第四世年桑傑年巴仁波切所建,是傳承的祖寺。第十世桑傑年巴仁波切在90年代初重建了邊倩寺。位處於玉樹最美草原旁的佛學院,目前有60位學僧在學習。這裡也是我們長期協助的佛學院之一。 由於邊倩寺佛學院位在海拔4493.4公尺之青藏高原上,全年無四季,只有冷、暖季之分⋯⋯
Thumbnail
位於青海玉樹囊謙的邊倩寺由第四世年桑傑年巴仁波切所建,是傳承的祖寺。第十世桑傑年巴仁波切在90年代初重建了邊倩寺。位處於玉樹最美草原旁的佛學院,目前有60位學僧在學習。這裡也是我們長期協助的佛學院之一。 由於邊倩寺佛學院位在海拔4493.4公尺之青藏高原上,全年無四季,只有冷、暖季之分⋯⋯
Thumbnail
2020年起德內ㄦ新添了一款LED兩用照明燈,提供給位於中國偏遠山區佛學院的學生。在山裡的佛學院因電力不足,經常會遇到學習中停電的情況。有時為了能得到足夠的光線學習,學僧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我們挑選了一款輕巧便攜,又能充電使用的LED兩用照明燈。
Thumbnail
2020年起德內ㄦ新添了一款LED兩用照明燈,提供給位於中國偏遠山區佛學院的學生。在山裡的佛學院因電力不足,經常會遇到學習中停電的情況。有時為了能得到足夠的光線學習,學僧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我們挑選了一款輕巧便攜,又能充電使用的LED兩用照明燈。
Thumbnail
隱身在南亞Punakha深山裡的那瀾陀 不丹佛學院 (Nalanda Buddhist Institute)擁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曾經,龍樹菩薩也在這裡待過數年,因此不丹人都視這裡為文殊菩薩的淨土。 在這些偏遠山區,寺院往往承擔著該地區教育的重任。
Thumbnail
隱身在南亞Punakha深山裡的那瀾陀 不丹佛學院 (Nalanda Buddhist Institute)擁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曾經,龍樹菩薩也在這裡待過數年,因此不丹人都視這裡為文殊菩薩的淨土。 在這些偏遠山區,寺院往往承擔著該地區教育的重任。
Thumbnail
在一個團體裡,生活作息一致,五堂功課及上課、誦戒等一切僧團運作,都與大眾和合,那麼當下就是持戒,也不斷的增長定、慧,如是依法而修,佛教僧才自然如春筍般輩出。過去祖師曾講:末法時代,你能夠安住道場,朝夕都將身心供養三寶,所謂:「將此身心奉塵剎」,每天為三寶、為常住做事,藉事練心,那一定會有成就的。
Thumbnail
在一個團體裡,生活作息一致,五堂功課及上課、誦戒等一切僧團運作,都與大眾和合,那麼當下就是持戒,也不斷的增長定、慧,如是依法而修,佛教僧才自然如春筍般輩出。過去祖師曾講:末法時代,你能夠安住道場,朝夕都將身心供養三寶,所謂:「將此身心奉塵剎」,每天為三寶、為常住做事,藉事練心,那一定會有成就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