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第二 08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4.11.05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湛堂曰:

祖庭秋晚①,林下人②不為囂浮者,固自難得。

昔真如住智海。嘗言在湘西道吾時,眾雖不多,猶有老衲數輩,履踐此道。

自大溈③來,此不下九百僧,無七五人會我說話,予以是知得人不在眾多矣。

《實錄》

【注釋】

①秋晚:喻佛法到了末法時期,像深秋的風霜吹拂落葉一般蕭條、淒涼。

②林下人:指叢林中人。

③大溈:即大溈山。位於湖南長沙寧鄉縣西。


【演蓮法師譯文】

湛堂文准禪師說:值此法門凋零之時,叢林中的出家人能夠安分誠實、不至於喧

囂浮薄,已經算是很難得了。

從前真如慕喆禪師住在智海寺時曾說:「我往年住在湘西道吾寺時,雖然僧眾不

多,還可以看到有幾位老僧行持此道。

自大溈遷來智海寺時,寺眾多達九百餘人,其中大概只有五六個人能領會我說的

話。」

我因此明白叢林不在於住眾多,關鍵是要有真實修行的人。

raw-image

良因贊曰:

修行的過程當中,同行善知識很重要。

可是遇到真能相伴、相扶持的道友,那就極為不容易了。

因此若得相值,當彼此珍惜、守護。

兵在精不在多,與同參道友攜手,共同超越生死海;

不必尋求熱鬧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岩島子-avatar-img
2022/05/13
兵在精不在多,與同參道友攜手,共同超越生死海,感恩受教!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若人會得,不妨有箇入處;若也不會,莫道不疑好。
Thumbnail
若人會得,不妨有箇入處;若也不會,莫道不疑好。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以下是倓虛老法師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間的兩篇開示: 他先介紹佛法綱要,其次即談到淨土宗。因為老法師親眼看到二十多位念佛往生的,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因此他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勸導大家下定決心,念佛求往生淨土。願大家真能一切放下,明白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障礙我們往生的。
Thumbnail
以下是倓虛老法師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間的兩篇開示: 他先介紹佛法綱要,其次即談到淨土宗。因為老法師親眼看到二十多位念佛往生的,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因此他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勸導大家下定決心,念佛求往生淨土。願大家真能一切放下,明白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障礙我們往生的。
Thumbnail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詩是從一位駐紮在偏遠縣城的政府官員的角度來寫的,他想念他住在山上的道士朋友。這首詩以其意象和象徵的運用而聞名。冰冷的縣衙、蜿蜒的小溪、落葉、空山的意象,都烘托出詩中
Thumbnail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詩是從一位駐紮在偏遠縣城的政府官員的角度來寫的,他想念他住在山上的道士朋友。這首詩以其意象和象徵的運用而聞名。冰冷的縣衙、蜿蜒的小溪、落葉、空山的意象,都烘托出詩中
Thumbnail
懺雲法師認為修行的道場分為三種,山林道場是最適合修行,儘管這樣的地方在都市道場中比較難找。一個小廟在祖父時期符合山林道場的特質,然而這個道場擴展成香火廟。作者在文中探討了此事情的原因和動機。
Thumbnail
懺雲法師認為修行的道場分為三種,山林道場是最適合修行,儘管這樣的地方在都市道場中比較難找。一個小廟在祖父時期符合山林道場的特質,然而這個道場擴展成香火廟。作者在文中探討了此事情的原因和動機。
Thumbnail
今天上午佛陀召開會議,邀請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幾位尊者,籌備靈鷲山上即將舉辦的法華大會,阿難負責會議記錄。因此,原來上午舍利弗尊者教授的「成佛之道」,調整為自修。自修課安排做什麼好呢?打坐?思惟?還是複誦?窗外陽光明媚,我決定到祇園的蓮花池畔打坐。   祇園的蓮花池是由尼提尊者照顧,白色、粉色
Thumbnail
今天上午佛陀召開會議,邀請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幾位尊者,籌備靈鷲山上即將舉辦的法華大會,阿難負責會議記錄。因此,原來上午舍利弗尊者教授的「成佛之道」,調整為自修。自修課安排做什麼好呢?打坐?思惟?還是複誦?窗外陽光明媚,我決定到祇園的蓮花池畔打坐。   祇園的蓮花池是由尼提尊者照顧,白色、粉色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Thumbnail
老法師說,天堂很寬敞,因為人少,走來走去都碰不到,相對的,地獄場場爆滿,像人間的夜市,黑壓壓一片。老法師說,因為造善業的人少,造惡業的人多,造善業要有慈悲心,要能捨,現代人捨不出去,只想從別人那邊得,得不到就起邪念,偷搶拐騙,造成受害人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那個果報《地藏經》寫得非常清楚。
Thumbnail
老法師說,天堂很寬敞,因為人少,走來走去都碰不到,相對的,地獄場場爆滿,像人間的夜市,黑壓壓一片。老法師說,因為造善業的人少,造惡業的人多,造善業要有慈悲心,要能捨,現代人捨不出去,只想從別人那邊得,得不到就起邪念,偷搶拐騙,造成受害人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那個果報《地藏經》寫得非常清楚。
Thumbnail
南投縣國姓鄉大慈禪寺 ,由達傳長老開山。地址在:「南投縣國姓鄉大長路584之20號」 現在為第二任住持真智法師接棒弘法利生。 全寺採用仿唐式建築風格。 設計寧靜幽雅 二樓大殿供奉華嚴三聖: 註:華嚴三聖,又稱釋迦三尊,指佛教《華嚴經》中華藏世界的三位佛、菩
Thumbnail
南投縣國姓鄉大慈禪寺 ,由達傳長老開山。地址在:「南投縣國姓鄉大長路584之20號」 現在為第二任住持真智法師接棒弘法利生。 全寺採用仿唐式建築風格。 設計寧靜幽雅 二樓大殿供奉華嚴三聖: 註:華嚴三聖,又稱釋迦三尊,指佛教《華嚴經》中華藏世界的三位佛、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