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生物學中的探索實驗(3)現代生物學初期(1980s-1990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既布里恩之後,生物學哲學家開始思考是否生物學也有類似布里恩說的探索實驗?富蘭克林(Laura Franklin)注意到,當代生物學家使用能處理巨量資料的「寬」裝置(“wide” instrumentation),使生物學家以有別於以往用傳統、近乎手工的方式進行實驗研究,更能獲得科學進展,她認爲,這讓人認識到當代生物學中的探索實驗樣貌。
富蘭克林在2005年於《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期刊上發表〈探索實驗〉一文。富蘭克林的分析相當細緻,她先區分培根式的實驗方法與波普式的實驗方法有何不同。如前面幾節所言,培根式的實驗方法標榜科學家在操作實驗前,不帶有任何一點預先存在的想法,實驗先於理論化活動﹔反之,波普式的實驗方法是主張實驗必定在理論成形之後,實驗本來就是為了檢驗理論而被設計存在的。
接著,富蘭克林舉兩個同為研究酵母菌基因體如何調控組蛋白產稱數量的實驗。一個實驗在1980年代,另一個在1990年代。1980年代的實驗由希瑞芙(Lynna Hereford)主持,當時她與研究團隊使用北方墨點法(The Northern Blot)來測量酵母菌mRNA的生產數量,北方墨點法是傳統沿用下來的測量方法。
為調查控制組蛋白數量的基因調控機制,希瑞芙當時心中有兩個理論,一個是組蛋白mRNA的轉錄與穩定度會隨細胞週期變化而被調控產生出不同產量(T1),另一個理論則假設,組蛋白mRNA數量在整個細胞週期間都是穩定的,其濃度會有波動變化是受到基因轉錄速率的變化而有波動(T2)。富蘭克林提到,以當時生物學界較流行的想法是相信組蛋白濃度是在組蛋白mRNA轉錄後才被調控的,換言之,是上述後者的理論(T2)(T1, T2是筆者自己為方便讀者理解而做的標記)。
希瑞芙研究團隊在酵母菌不同的細胞週期用北方墨點法測量組蛋白mRNA濃度,結果證實,組蛋白數量是受到組蛋白mRNA濃度波動而被調控的,也就是證實上述第一個理論為真。我們不在這裡詳述希瑞芙的實驗細節,回到富蘭克林的脈絡,她以這個實驗探討理論在實驗設計上扮演了何種角色。姑且不去爭論該實驗是否檢驗了兩個理論中的其中一個,但很清楚地,北方墨點實驗法確實幫助科學家在兩個候選理論中作出了選擇。
富蘭克林認為,希瑞芙的實驗有受到「理論指引(或譯為理論導向)」(theory-directed)。這裡所謂的「指引」是科哲家瑞德(Hans Radder)所說的意義,也就是,一個實驗可以受到某個理論的指引(甚至說「主導」也無妨),因為,說一個實驗受到某個理論的指引,未必就一定得認為它是為了檢驗理論。瑞德所謂的「理論指引」是指,科學家在計畫、設計、操作實驗過程中,理論確實在其中扮演提供「理論觀點」(the perspective of theories)的角色(Radder 2003)。換言之,說實驗與理論有關,未必一定要連結到檢驗功能。
隨著瑞德的想法,富蘭克林對「理論指引」進一步區分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從分子生物學所累積形成的系統化知識以及常會被用來作可能機制的經典案例(如乳糖操控組),這些可利用的理論資源或知識,能幫助生物學家對感興趣研究的現象產生理論假說,正如希瑞芙的例子,她從當時主流的理論想法中,延伸提出自己的理論假設,富蘭克林將當時流行於科學社群中的想法稱為「理論背景」(theoretical background)(Franklin 2005: 891)。
「理論指引」的第二個層次是,能對研究者所關注的研究對象指引出物質將會有怎樣的特定行為,例如希瑞芙秉持某些理論上的理由(theoretical reasons)以及她自己掌握到一些相關的經驗證據,提出組蛋白應該是隨著細胞週期變動而跟著被調控的,富蘭克林將此稱為「局部理論」(local theory)。對富蘭克林而言,希瑞芙是把當時的理論背景和自己提出的局部理論結合起來形成新理論。
接著,富蘭克林舉第二個實驗是1990年代由斯培爾曼(Paul Spellman)所主導的實驗。斯培爾曼在一開始於實驗設計和實驗裝置上就和希瑞芙不同。原因是,從1990年間起,所有研究與基因表現主題相關的生物學家都紛紛從北方墨點實驗法轉換為DNA微陣列實驗裝置。理由是,北方墨點實驗法一般只能測量mRNA一到兩種基因表現,而DNA微陣列測量裝置卻可以測量mRNA所有的基因表現。因此,雖然兩種裝置都在測量mRNA,但「寬度」差很多,後者的寬度是前者的千倍以上,這也就是為什麼DNA微陣列後來有「寬」裝置(“wide” instrumentation)之名。
根據富蘭克林,雖然斯培爾曼和希瑞芙都在調查酵母菌的基因調控機制(斯培爾曼在論文一開始就提到希瑞芙的研究),但他的企圖更大,他想知道的是酵母菌裡所有基因體在細胞週期間的調控情形。如此,斯培爾曼不去想當時有什麼相關理論假說,他就是用DNA微陣列實驗對酵母菌基因體進行全面、地毯式的「掃描」,企圖透過大規模調查,建立出一組基因目錄,為酵母菌在不同細胞週期的各階段建立出一套類似「邏輯電路」(“logical circuitry”)的機制模型(Franklin 2005: 893)。
斯培爾曼與團隊於1998年出版論文中,呈現用DNA微陣列裝置產生酵母菌的基因表現圖。
富蘭克林認為,雖然斯培爾曼在操作DNA微陣列實驗時,腦中或許沒有預設一個特定理論,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他的微陣列實驗與理論完全無關。至少,在理論指引的第一層次上,斯培爾曼和希瑞弗一樣,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理論背景的指引。因為有理論背景指引,實驗者才能在實驗過程的某些微小階段中,進行因果推理。斯培爾曼較希瑞弗沒有的是局部理論,也就是他的DNA微陣列實驗不存在第二層次的理論指引。
回到培根式與波普式實驗的區分,富蘭克林認為,真正使斯培爾曼實驗被視為培根式或探索實驗,不在於有沒有局部理論的差別,因為認真講起來,兩人的實驗都與理論背景有關。她認為,真正的差異在於,斯培爾曼用寬裝置找到了過去從未見過但有趣的生物活動模式,這幫助斯培爾曼團隊形成新的假說,特別是過去想都沒想過的新假說(因為看到的資料與過去完全不同)。寬裝置對當代生物學實作重要,不只是因為它們精密、準確、快速而已,更重要的是它能產生的巨量資料能帶給科學家啟迪性(heuristics),使他們從實驗資料中看出窄裝置無法顯現的規律性,進而形成有別於當時理論背景、競爭對手的新假說,而且是可行、可落實的新假說,這才是探索實驗真正本質之所在,也才是真正符合培根精神的地方。
到此,富蘭克林已觸及科學實驗哲學另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到底決定科學實驗方法價值的方法是什麼?該如何評價一個科學方法是更適當的?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科學哲學認為科學方法的目標在追求真理(truth),而實驗存在的目的就是使理論所能表徵的真理達最大化,但富蘭克林用當代生物學實驗實作的例子讓我們看到,生物學家使用「窄」裝置和「寬」裝置對科學發現的影響有多大,畢竟,裝置可測量資料的寬度決定科學實驗的進行速度,這使得當代科學方法評價不能只重視「真理」的表徵及其理論證成,現在更要顧及「功效」(efficiency)。因為,真正第一線在實驗枱工作的科學家,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真理,而是他們現在就要。對他們而言,真正有幫助的實驗方法是既不浪費時間,也不浪費資源的有效方法(Franklin 2005: 894-896)。
總之,富蘭克林透過這篇論文,讓我們知道,當代生物學中,高通量的實驗裝置,不僅符合布里恩對探索實驗的刻畫,符合「以技術為主」、「不受特定理論指導」的特性,寬裝置真正受科學家喜愛是因為它所能「跑」出來巨量資料,能引領科學家得出新想法、新實驗設計,這才是讓他們向科學發現邁出探索步伐的重要動力。
① Radder, Hans (2003). “Technology and Theory in Experimental Science.” In Hans Radder (e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ation.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② Hereford, Lynna, Mary Ann Osley, J. Richard Ludwing II, and Calvin S. McLaughlin (1981). “Cell-Cycle Regulation of Yeast Histone mRNA.” Cell 24: 367-375.
③ Spellman, Paul T., Gavin Sherlock, Michael Q Zhang, Vishwanath R Iyer, Kirk Anders, Michael B Eisen, Patrick O Brown, David Botstein, and Bruce Futcher (1998.)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of Cell Cycle-Regulated Genes of the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y Microarray Hybridization.”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9: 3273-3297.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生物學真的邁入分子化前,許多生物學家是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如形態學(morphology)、生理學(physiology)、細胞學(cytology)、胚胎學(embryology)、生化學(biochemistry)、與遺傳學等,進行著各自的研究。隨著若DNA分子結構被解開將會翻開生物學劃時代新頁
雖然新機制論在許多方面都提出與傳統以物理化學為研究對象的科哲各種不同的看法,但對於實驗與機制假說的關係,嚴格地說,仍維持在「實驗是為檢驗(testing)假說為目的」的看法。原因是,他們所提出來各種發現機制之實驗策略總離不開「框架例示」(schema instantiation)這個大主軸。所謂「框
培根說,實驗是引導科學家認識自然並建立科學理論的「開拓者」(pioneers)(Bacon [1627] 2002: 486)。新機制論延續培根實驗哲學的基本精神,將實驗視為發現新機制的重要工具。最開始,生物學家會先對現象的起因提出一個機制框架(也就是機制假設),框架內有些內容已知,有些內容未知。為
傳統實驗方法學主要關注的是:如何推論因果依賴(causal dependency)。比較近期的哲學發展其中有一支是從「新機制哲學」(the New Mechanical Philosophy)發展而來。什麼是「新機制哲學」?簡單講,就是一種用構成現象的成分(新機制論者稱「存有物」(entities)
(1)實驗生物學中的彌爾方法 生物學家常要從實驗資料中「推導」出隱藏在現象底層的因果關係,而他們最常使用的推理方法可追溯到十九世紀的哲學家彌爾(John S. Mill)的方法論,後人直接稱為「彌爾方法」(Mill’s Methods)。 (照片來源:網路) 彌爾方法源自人類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推論方式
跟傳統科學哲學一樣,生物學哲學最早是從關心理論開始的,那時最常被討論的生物理論就是演化論,甚至有一段時間,只要提起生物學哲學,就等同是在講演化論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evolutionary theory),也就是在討論「物種」概念為何、其本質為何等類的問題。 就生物學哲學而言
在生物學真的邁入分子化前,許多生物學家是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如形態學(morphology)、生理學(physiology)、細胞學(cytology)、胚胎學(embryology)、生化學(biochemistry)、與遺傳學等,進行著各自的研究。隨著若DNA分子結構被解開將會翻開生物學劃時代新頁
雖然新機制論在許多方面都提出與傳統以物理化學為研究對象的科哲各種不同的看法,但對於實驗與機制假說的關係,嚴格地說,仍維持在「實驗是為檢驗(testing)假說為目的」的看法。原因是,他們所提出來各種發現機制之實驗策略總離不開「框架例示」(schema instantiation)這個大主軸。所謂「框
培根說,實驗是引導科學家認識自然並建立科學理論的「開拓者」(pioneers)(Bacon [1627] 2002: 486)。新機制論延續培根實驗哲學的基本精神,將實驗視為發現新機制的重要工具。最開始,生物學家會先對現象的起因提出一個機制框架(也就是機制假設),框架內有些內容已知,有些內容未知。為
傳統實驗方法學主要關注的是:如何推論因果依賴(causal dependency)。比較近期的哲學發展其中有一支是從「新機制哲學」(the New Mechanical Philosophy)發展而來。什麼是「新機制哲學」?簡單講,就是一種用構成現象的成分(新機制論者稱「存有物」(entities)
(1)實驗生物學中的彌爾方法 生物學家常要從實驗資料中「推導」出隱藏在現象底層的因果關係,而他們最常使用的推理方法可追溯到十九世紀的哲學家彌爾(John S. Mill)的方法論,後人直接稱為「彌爾方法」(Mill’s Methods)。 (照片來源:網路) 彌爾方法源自人類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推論方式
跟傳統科學哲學一樣,生物學哲學最早是從關心理論開始的,那時最常被討論的生物理論就是演化論,甚至有一段時間,只要提起生物學哲學,就等同是在講演化論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evolutionary theory),也就是在討論「物種」概念為何、其本質為何等類的問題。 就生物學哲學而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錯誤地將「Idea」簡單化為「靈感」: - 許多碩博士生在研究初期,常常將「Idea」僅僅理解為靈感或創意點子,這導致他們忽視了「溯因推理」(Abduction)這一重要的研究思維方式。「溯因推理」是指根據觀察到的事實,推測可能的原因,從而提出有潛力的假說。當學生將「Idea」簡化為靈
Thumbnail
基因表現,就是讓位於我們基因體裡面的基因,透過轉錄與轉譯產生蛋白質。 轉錄需要轉錄因子,而轉錄因子上面有些重要的區域,如轉錄活化區域,並不是很容易發現,更不用提研究。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新方法來研究轉錄活化區域,很厲害喔!
28歲之前,我也曾認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然而,隨著我在美國普渡大學的求學經歷,這一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回顧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統計所的七年時光,確實感覺基礎研究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然而,博士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追尋許多重要問題的源頭,逐漸理解到有價值的基礎科學研究,最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不同類型的理論,讓研究者理解這些理論在研究的應用及其意義。說明了分析型理論、解釋型理論、預測型理論、解釋與預測型理論、設計與行動型理論,以及使用理論時的考量和如何使用理論進行研究的五步驟。
Thumbnail
Dana 說:「知識都是虛妄的」 所有學問都是因為顯化法則而來,因此皆為自證閉環 這句話困擾我許久,因為我前不久考上了研究所,這番論點使我認為我在研究所所學的內容 可能沒有意義 但我也明確感知到,我對顯化法則有興趣 而我也某種程度上認為,心理諮商的理論,與顯化法則有異曲同工之妙
Thumbnail
  前面說明了所謂「假設檢定」的邏輯,也就是推論統計的基礎。但前面都還只是概念的階段,目前沒有真正進行任何的操作──還沒有提到推論統計的技術。   這篇其實有點像是一個過渡,是將前面的概念銜接到下一篇t分數之間的過程,也可以說是稍微解釋一下t檢定怎麼發展出來的。
Thumbnail
富蘭克林是DNA雙股螺旋結構的重要貢獻者。這篇文章深入介紹了富蘭克林在這一歷史事件中的貢獻和遭遇,突顯了她在科學界中的地位和性別歧視的問題。
之前談論功能整合(FI)的進行有提到一個問題:「老師們是如何用雙手達成與學生的神經系統連結?(如果是阿凡達應該就是用髮辮)」,通常費登奎斯老師會以「韋伯-費希納定理」來說明,節錄維基百科如下: 韋伯定理:在同類刺激之下,其差異閾限的大小是隨著標準刺激強弱而成一定比例關係的,K=ΔI/I K為常數。
Thumbnail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Thumbnail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本書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而產生新的信念、新的理論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錯誤地將「Idea」簡單化為「靈感」: - 許多碩博士生在研究初期,常常將「Idea」僅僅理解為靈感或創意點子,這導致他們忽視了「溯因推理」(Abduction)這一重要的研究思維方式。「溯因推理」是指根據觀察到的事實,推測可能的原因,從而提出有潛力的假說。當學生將「Idea」簡化為靈
Thumbnail
基因表現,就是讓位於我們基因體裡面的基因,透過轉錄與轉譯產生蛋白質。 轉錄需要轉錄因子,而轉錄因子上面有些重要的區域,如轉錄活化區域,並不是很容易發現,更不用提研究。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新方法來研究轉錄活化區域,很厲害喔!
28歲之前,我也曾認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然而,隨著我在美國普渡大學的求學經歷,這一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回顧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統計所的七年時光,確實感覺基礎研究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然而,博士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追尋許多重要問題的源頭,逐漸理解到有價值的基礎科學研究,最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不同類型的理論,讓研究者理解這些理論在研究的應用及其意義。說明了分析型理論、解釋型理論、預測型理論、解釋與預測型理論、設計與行動型理論,以及使用理論時的考量和如何使用理論進行研究的五步驟。
Thumbnail
Dana 說:「知識都是虛妄的」 所有學問都是因為顯化法則而來,因此皆為自證閉環 這句話困擾我許久,因為我前不久考上了研究所,這番論點使我認為我在研究所所學的內容 可能沒有意義 但我也明確感知到,我對顯化法則有興趣 而我也某種程度上認為,心理諮商的理論,與顯化法則有異曲同工之妙
Thumbnail
  前面說明了所謂「假設檢定」的邏輯,也就是推論統計的基礎。但前面都還只是概念的階段,目前沒有真正進行任何的操作──還沒有提到推論統計的技術。   這篇其實有點像是一個過渡,是將前面的概念銜接到下一篇t分數之間的過程,也可以說是稍微解釋一下t檢定怎麼發展出來的。
Thumbnail
富蘭克林是DNA雙股螺旋結構的重要貢獻者。這篇文章深入介紹了富蘭克林在這一歷史事件中的貢獻和遭遇,突顯了她在科學界中的地位和性別歧視的問題。
之前談論功能整合(FI)的進行有提到一個問題:「老師們是如何用雙手達成與學生的神經系統連結?(如果是阿凡達應該就是用髮辮)」,通常費登奎斯老師會以「韋伯-費希納定理」來說明,節錄維基百科如下: 韋伯定理:在同類刺激之下,其差異閾限的大小是隨著標準刺激強弱而成一定比例關係的,K=ΔI/I K為常數。
Thumbnail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Thumbnail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本書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而產生新的信念、新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