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隧道症候群沒有想像中的單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次寫了《板機指沒有想像中的單純》就有人敲碗要看腕隧道症候群,然而腕隧道症候群在診斷上面的學問又更複雜了(我知道網路上有很多文章寫得很簡單,可是如果耐心地看完這篇,你就會知道為什麼這是一個復健科”比較”會看的疾病),一不小心就拖到了現在才寫完。

腕隧道症候群本身相對單純,指正中神經(Median nerve)從手臂走向手掌時,在腕隧道受到擠壓。

Wikipedia的示意圖,正中神經於腕隧道受到壓迫

Wikipedia的示意圖,正中神經於腕隧道受到壓迫

復健科醫師會幫你用超音波掃一下正中神經,看看有沒有在手腕受到壓迫。

這是我的左手,圈起來的是正中神經,箭頭指的是橫腕韌帶(Carpal ligament)

這是我的左手,圈起來的是正中神經,箭頭指的是橫腕韌帶(Carpal ligament)

正中神經支配範圍是從拇指到第四指的一半(所以都問三指半),如果在這範圍感到麻,或開始有了無力感,甚至肌肉開始萎縮了,臨床上醫生就會跟你說你這是腕隧道症候群。(這是醫師國考送分題,不過是在骨科的範圍QQ)

raw-image
但是真實世界不是這樣跟你玩的。很少會出現上面那種”典型”的腕隧道症候群。在診斷跟治療腕隧道症候群的時候要考慮的遠遠不止於正中神經在腕隧道被壓到。

醫師要考慮的問題很多 (這篇就講診斷,不說治療)

  1. 這是腕隧道症候群嗎?
  2. 如果是,為什麼這個病人會有腕隧道症候群?

這是腕隧道症候群嗎?

即便超音波已經很普遍了,腕隧道症候群的黃金診斷標準還是採用肌肉神經電學檢查,肌肉神經電學檢查包含了兩個面向神經傳導+肌電圖,做做肌肉神經電學檢查可以知道正中神經只有在手腕的地方傳導比較慢,還是全部正中神經都有問題;可以知道只有正中神經有問題還是其他神經也有問題;可以知道除了正中神經有問題之外,頸椎神經是否也有問題。除了上面舉的例子之外,偶爾也會有些意外的發現。

正中神經如果不在腕隧道被壓到,在上游一點也可以在壓到,被旋前圓肌(Pronator teres)壓到,旋前圓肌症候群(Pronator teres syndrome)跟腕隧道症候群在臨床上很難區分,但是肌肉神經電學可以區分。超音波一樣能看到正中神經遊走於旋前圓肌的兩頭(尺骨頭與肱骨頭)之間。

圈起來的是正中神經,走在兩頭之間。

圈起來的是正中神經,走在兩頭之間。

如果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其他神經也有問題的時候,有機會抓到其他疾病,最常見的是糖尿病導致的,即便罕見疾病如遺傳壓力敏感性神經疾病(HNPP),在我住院醫師時期都抓過兩個。

頸椎神經合併腕隧道症候群叫做雙重壓迫症候群(Double crush syndrome),這其實違背了我們臨床上的看病的原則,就是單一症狀單一疾病,然而雙重壓迫症候群確實存在。腕隧道症候群至少有10%以上合併了頸椎神經壓迫,然而不做肌肉神經電學,通常不會發現病人頸椎也同時有問題。

有些很嚴重的疾病其實剛開始的症狀是腕隧道症候群,像是台灣人盡皆知的漸凍人。早期發現,早期用藥,預後較佳。

為什麼會有腕隧道症候群?

這要分兩個層面探討,腕隧道自己的問題跟身體的問題。

腕隧道自己的問題包含了,手腕比較小(這也是為什麼女性比男性多),病人比較肥胖(腕隧道裡面肌鍵太粗、脂肪太多擠壓到正中神經),掌骨骨折、腱鞘囊腫進而擠壓到腕隧道等問題。

身體的問題就有多種可能了,是否有糖尿病(使得正中神經容易受損),是否是風濕類疾病(神經會很容易發炎,發炎的神經會腫起來使得腕隧道相對神經變得狹窄),是否經歷停經要來還是處在懷孕狀態(身體全面的水腫同樣會擠壓到腕隧道),甲狀腺、洗腎等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容易產生腕隧道症候群。

過度壓迫與使用你的手腕也會,有些職業別(ie. 工程師)特別容易發生腕隧道症候群,但是不應在診斷的過程中,直接歸因於就是因為做這個工作所致。

結語

  1. 腕隧道症候群其實沒有那麼單純,通常打針治療都會有改善,但是沒有找到原因,腕隧道症候群就會一直來煩人。
  2. 肌肉神經電學檢查,依舊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黃金診斷標準,如果一直治療不好,應該要去接受這個檢查(但是這檢查要做得好不容易)。
  3. 還是那句老話,正確的診斷才能有正確的治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復健醫師John的沙龍
616會員
13內容數
2022/08/25
為什麼風溼(免疫疾病)的病人要運動?這篇文章從生理層面著手說明,並依照目前證據給與洽當的運動建議。
Thumbnail
2022/08/25
為什麼風溼(免疫疾病)的病人要運動?這篇文章從生理層面著手說明,並依照目前證據給與洽當的運動建議。
Thumbnail
2022/06/15
復健科病人很容易跟免疫疾病的病人重疊,臨床上會遇到很多免疫疾病的病人,在診斷出之後,迎面而來的就是各種問題。 該怎麼吃、有什麼要忌口的,大家都愛問,這篇文章會慢慢的成長、更新,依據證據回答。 閱讀這篇之前要清楚「食物無法代替藥物,食物如果有療效就會被做成藥物」
Thumbnail
2022/06/15
復健科病人很容易跟免疫疾病的病人重疊,臨床上會遇到很多免疫疾病的病人,在診斷出之後,迎面而來的就是各種問題。 該怎麼吃、有什麼要忌口的,大家都愛問,這篇文章會慢慢的成長、更新,依據證據回答。 閱讀這篇之前要清楚「食物無法代替藥物,食物如果有療效就會被做成藥物」
Thumbnail
2022/05/06
鈣不只是骨頭不可或缺的角色,鈣也是血液中的重要離子,心臟、肌肉與神經都仰賴著鈣離子才能正常運轉。 飲食是鈣最好的來源,當飲食無法提供足夠的鈣時,可以考慮由鈣片、鈣乳等方式補充。 然而,補鈣並不是有益無害的,水喝多了都會水中毒,鈣當然也會有問題,這篇文章會帶大家重新認識鈣的角色。
Thumbnail
2022/05/06
鈣不只是骨頭不可或缺的角色,鈣也是血液中的重要離子,心臟、肌肉與神經都仰賴著鈣離子才能正常運轉。 飲食是鈣最好的來源,當飲食無法提供足夠的鈣時,可以考慮由鈣片、鈣乳等方式補充。 然而,補鈣並不是有益無害的,水喝多了都會水中毒,鈣當然也會有問題,這篇文章會帶大家重新認識鈣的角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五十幾歲的王女士從年輕就知道有二尖瓣逆流的狀況,由於沒有明顯症狀,也就沒放在心上。 有天下午,正在上班的王女士突然感到肢體無力而被緊急送到急診室。陳紹緯醫師指出,檢查確定患者有腦中風,而中風的原因與心臟有關。
Thumbnail
五十幾歲的王女士從年輕就知道有二尖瓣逆流的狀況,由於沒有明顯症狀,也就沒放在心上。 有天下午,正在上班的王女士突然感到肢體無力而被緊急送到急診室。陳紹緯醫師指出,檢查確定患者有腦中風,而中風的原因與心臟有關。
Thumbnail
你是否還記得...... 學生時代那個坐在你身後、總是用藍筆在你背後點畫的女孩。 下課鐘響, 被從講台不斷傳來的視線折磨了45分鐘的小鹿正隨著鐘聲撞擊你得的心牆, 於是你華麗旋轉上半身,就在四目相交的那一刻,一陣酥麻湧上心...... 嗯?小指頭! 肘隧道與蓋氏管道 尺神經由臂神經叢分支而來,
Thumbnail
你是否還記得...... 學生時代那個坐在你身後、總是用藍筆在你背後點畫的女孩。 下課鐘響, 被從講台不斷傳來的視線折磨了45分鐘的小鹿正隨著鐘聲撞擊你得的心牆, 於是你華麗旋轉上半身,就在四目相交的那一刻,一陣酥麻湧上心...... 嗯?小指頭! 肘隧道與蓋氏管道 尺神經由臂神經叢分支而來,
Thumbnail
腕隧道症候群在診斷上面的學問又更複雜了(我知道網路上有很多文章寫得很簡單,可是如果耐心地看完這篇,你就會知道為什麼這是一個復健科”比較”會看的疾病) 正確的診斷才能有正確的治療。
Thumbnail
腕隧道症候群在診斷上面的學問又更複雜了(我知道網路上有很多文章寫得很簡單,可是如果耐心地看完這篇,你就會知道為什麼這是一個復健科”比較”會看的疾病) 正確的診斷才能有正確的治療。
Thumbnail
最近上班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拇指、食指、中指一直有麻麻刺刺的感覺,甚至有時候會麻到痛,剛開始甩一甩就好了,後來慢慢的甩手都無法緩解,甚至拿東西有拿不住的感覺,我是怎麼了⋯⋯
Thumbnail
最近上班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拇指、食指、中指一直有麻麻刺刺的感覺,甚至有時候會麻到痛,剛開始甩一甩就好了,後來慢慢的甩手都無法緩解,甚至拿東西有拿不住的感覺,我是怎麼了⋯⋯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你是哪根神經出了問題,做了檢查,明明沒有病,整天都在緊張兮兮?」,於是醫生會在診斷上,給你一個診斷:「慮病症」。其實,很少人會告訴你,其實,你真的有根神經出了問題,而且是又粗,又大,又長的「第十對腦神經」出了問題!
Thumbnail
我們常常說:「你是哪根神經出了問題,做了檢查,明明沒有病,整天都在緊張兮兮?」,於是醫生會在診斷上,給你一個診斷:「慮病症」。其實,很少人會告訴你,其實,你真的有根神經出了問題,而且是又粗,又大,又長的「第十對腦神經」出了問題!
Thumbnail
跟很多軟組織受傷一樣 媽媽手並沒有專屬於媽媽 而是只要長期使用或急性撕裂這條肌腱、韌帶、關節囊 還有「肌腱鞘」,就有高機率會得到的病  
Thumbnail
跟很多軟組織受傷一樣 媽媽手並沒有專屬於媽媽 而是只要長期使用或急性撕裂這條肌腱、韌帶、關節囊 還有「肌腱鞘」,就有高機率會得到的病  
Thumbnail
腕隧道症候大概是現代人除了媽媽手、板機指之外最熟的手部疾病 因為常常發生在使用滑鼠的手,所以又稱「滑鼠手」 這種會造成「正中神經麻痺」的問題相信有去做過物理治療的居民應該知道會被開「超音波」治療 但,就拿我自己待的診所裡的案例 其實大部分都是媽媽、阿姨、阿杯 他們都不太用電腦的
Thumbnail
腕隧道症候大概是現代人除了媽媽手、板機指之外最熟的手部疾病 因為常常發生在使用滑鼠的手,所以又稱「滑鼠手」 這種會造成「正中神經麻痺」的問題相信有去做過物理治療的居民應該知道會被開「超音波」治療 但,就拿我自己待的診所裡的案例 其實大部分都是媽媽、阿姨、阿杯 他們都不太用電腦的
Thumbnail
淑儀是我一年前曾因肩頸疼痛困擾來求診的患者,一個月前她又透過約診進來找我。「這次怎麼啦?」「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手機拿太久,最近手腕很痛,特別是不小心要做撐的動作或扭毛巾時最痛。」我覺得怪怪的
Thumbnail
淑儀是我一年前曾因肩頸疼痛困擾來求診的患者,一個月前她又透過約診進來找我。「這次怎麼啦?」「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手機拿太久,最近手腕很痛,特別是不小心要做撐的動作或扭毛巾時最痛。」我覺得怪怪的
Thumbnail
某天睡覺時,志強突然半夜麻醒,他動一動翻個身,覺得沒事也就繼續睡了。沒想到狀況日漸惡化,自己覺得肩頸越來越緊繃不好入睡,就算一入睡沒多久也又會麻醒,身體也愈來越疲勞。
Thumbnail
某天睡覺時,志強突然半夜麻醒,他動一動翻個身,覺得沒事也就繼續睡了。沒想到狀況日漸惡化,自己覺得肩頸越來越緊繃不好入睡,就算一入睡沒多久也又會麻醒,身體也愈來越疲勞。
Thumbnail
我在臨床工作這幾年,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老師,我來這裡做這麼久怎麼還不會好」他們通常是肩頸痛、手肘痛、臀部痛……之類常常被診斷成肌肉發炎、韌帶扭傷等等的症狀。但畢竟健保體制下的醫療院所沒有這麼多時間讓我們評估病人狀況,很多時候治療通常是熱敷電療疼痛部位,最多是加上超音波跟雷射。  
Thumbnail
我在臨床工作這幾年,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老師,我來這裡做這麼久怎麼還不會好」他們通常是肩頸痛、手肘痛、臀部痛……之類常常被診斷成肌肉發炎、韌帶扭傷等等的症狀。但畢竟健保體制下的醫療院所沒有這麼多時間讓我們評估病人狀況,很多時候治療通常是熱敷電療疼痛部位,最多是加上超音波跟雷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