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的力量,可以安定人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話是每天都在做的事,而說對話卻是一生都需要學習做的事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連結:Pexels
身為一位護理師,每天相處的不外乎是病人及家屬,除了基本的照護外,還要教導他們回家後該怎麼照護自己或是家人,衛教的內容,不用看單張就能倒背如流,最害怕的是,就算我們講了100次,病人或家屬還是像第一次聽到一樣,這讓我非常無力而且無奈。
疫情開始的時候,醫院就按照政府的政策,宣導一位病人只能有一個陪伴者,但有一床的爺爺,每天總是來很多家人看他,不管護理師怎麼說,他們總是回答:「我們知道,我們看一下就會走了」這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傷腦筋的一件事。
一天早上,輪到我照護這位爺爺,進到病房內,果不其然,又是一堆人圍著他,但真正做事的只有外傭,於是我請家屬們跟著我到護理站填寫資料,他們不情不願地跟我走了出來,一邊填寫資料時,一邊宣導,不能有那麼多家屬來探視,只能留下一位陪伴者而已,這些話他們應該聽了上萬遍,所以每個人都敷衍地回應我,甚至語氣還聽得出不悅,我的內心真的充滿了無奈,這麼做的初衷,確實是為了保護大家,為什麼不能遵守規定呢?
陪他們回病房的路上,我說:「等下只能留下一位跟外傭換班的家屬,其他人必須離開,我是今天照顧爺爺的護理師,有問題都可以來找我,我會幫忙你也會教你怎麼處理,不用擔心。」講完這句話,所有的家屬不停跟我道謝,鬆一口氣的說:「這樣我們就放心了,護理師謝謝你,也麻煩你了。」接著交代留下的家屬有問題要趕快找我,之後便都離開,沒有想到這樣的一句話,對他們來說有這麼大的效果,原來他們只是不放心,原來他們只需要這樣小小的保證,原來我只是做我份內的事,對他們來說竟如此重要,好像溺水的人,好不容易抓到浮木一樣,從那天之後,爺爺的旁邊只剩下一位陪伴者,再也沒有發生多人陪伴的情形。
而我也從這天之後,反思自己身為護理師的初衷是什麼?只是發藥、換藥,告訴他們衛教單上的內容嗎?答案顯而易見,工作久了,產生了倦怠感,產生了很多不耐煩,其實病人跟家屬,需要的只是這樣微不足道的關心,而且這本來就是身為護理師該做的事,不是特別大的事,卻是讓人安心的小事,我們在無形當中,默默地成為別人的貴人,這無法使用有形的方式計算,卻真實存在,不要小看一句話的力量,我只是一個小小的護理師,也能擁有安定人心的能量,期許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成為許多人的"貴人",把這樣的善良傳遞下去。
avatar-img
0會員
14內容數
二寶媽咪,紀錄與2小隻的生活小事,分享童言童語,聊聊日常,聊聊從孩子身上學到的驚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iola的日常讀語 的其他內容
COVID-19肆虐的現今,身為護理人員的我們責無旁貸,堅守我們的崗位,不求甚麼,只希望黑暗將盡,黎明初現....
看了聊姐了解-女人的計畫中艾莉絲篇,好喜歡她面對事情的態度,很多時候都希望自己擁有正面能量、正向思考,但久了好像變成一種口號,或是一種自我安慰,但今天看到他所說的內容,突然明白所謂的正向是什麼........。
COVID-19肆虐的現今,身為護理人員的我們責無旁貸,堅守我們的崗位,不求甚麼,只希望黑暗將盡,黎明初現....
看了聊姐了解-女人的計畫中艾莉絲篇,好喜歡她面對事情的態度,很多時候都希望自己擁有正面能量、正向思考,但久了好像變成一種口號,或是一種自我安慰,但今天看到他所說的內容,突然明白所謂的正向是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我可以料想你們請到的看護是好的。」以前去做臉,會與美容師H閒話家常,她提到:「客人來這裡都會講家務事,那些愛挑三揀四、我們私下歸類為是奧客的客人,幾乎都遇不到滿意的看護,反而是親切又好相處的那些客人,總會碰到很好的看護。」
Thumbnail
近日的上班壓力過大,其實都會湧上心頭一些前塵往事,我覺得護理工作裡面,真的很留不住人的第二大主因因,除了太過廉價以外,就是護理師會為難護理師,這個真的是一個很兩難的職業。就讓我回憶一下這些年我們做了甚麼樣的人生吧!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
Thumbnail
在照顧病人時發現病症變化時,需要好好溝通家屬,提醒家屬及時帶病人去看醫生,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合作與溝通是保障病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前面談了照服員,現在來說家屬。 在面談完照服員後接到一通要聘照服員的電話, 通常我們接應業務電話的都會先問服務地點 後問病情及相關事宜。 但家屬對我問的問題都不回應,只是一直強調, 我們的病人很好顧,看護來這裡沒有什麼事好做, 很輕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我可以料想你們請到的看護是好的。」以前去做臉,會與美容師H閒話家常,她提到:「客人來這裡都會講家務事,那些愛挑三揀四、我們私下歸類為是奧客的客人,幾乎都遇不到滿意的看護,反而是親切又好相處的那些客人,總會碰到很好的看護。」
Thumbnail
近日的上班壓力過大,其實都會湧上心頭一些前塵往事,我覺得護理工作裡面,真的很留不住人的第二大主因因,除了太過廉價以外,就是護理師會為難護理師,這個真的是一個很兩難的職業。就讓我回憶一下這些年我們做了甚麼樣的人生吧!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每次你來我們家,媽媽就特別開心。」「你來了之後,我們鬆一口氣,終於有了解的人了。」以上這些話,真實地發生在照顧的家庭裡。除了提供實際的照顧專業服務,照服員的來訪,對於許多長輩與家屬而言,都是默默支持的力量。
Thumbnail
在照顧病人時發現病症變化時,需要好好溝通家屬,提醒家屬及時帶病人去看醫生,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合作與溝通是保障病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前面談了照服員,現在來說家屬。 在面談完照服員後接到一通要聘照服員的電話, 通常我們接應業務電話的都會先問服務地點 後問病情及相關事宜。 但家屬對我問的問題都不回應,只是一直強調, 我們的病人很好顧,看護來這裡沒有什麼事好做, 很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