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每天都在做的事,而說對話卻是一生都需要學習做的事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連結:Pexels
身為一位護理師,每天相處的不外乎是病人及家屬,除了基本的照護外,還要教導他們回家後該怎麼照護自己或是家人,衛教的內容,不用看單張就能倒背如流,最害怕的是,就算我們講了100次,病人或家屬還是像第一次聽到一樣,這讓我非常無力而且無奈。
疫情開始的時候,醫院就按照政府的政策,宣導一位病人只能有一個陪伴者,但有一床的爺爺,每天總是來很多家人看他,不管護理師怎麼說,他們總是回答:「我們知道,我們看一下就會走了」這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傷腦筋的一件事。
一天早上,輪到我照護這位爺爺,進到病房內,果不其然,又是一堆人圍著他,但真正做事的只有外傭,於是我請家屬們跟著我到護理站填寫資料,他們不情不願地跟我走了出來,一邊填寫資料時,一邊宣導,不能有那麼多家屬來探視,只能留下一位陪伴者而已,這些話他們應該聽了上萬遍,所以每個人都敷衍地回應我,甚至語氣還聽得出不悅,我的內心真的充滿了無奈,這麼做的初衷,確實是為了保護大家,為什麼不能遵守規定呢?
陪他們回病房的路上,我說:「等下只能留下一位跟外傭換班的家屬,其他人必須離開,我是今天照顧爺爺的護理師,有問題都可以來找我,我會幫忙你也會教你怎麼處理,不用擔心。」講完這句話,所有的家屬不停跟我道謝,鬆一口氣的說:「這樣我們就放心了,護理師謝謝你,也麻煩你了。」接著交代留下的家屬有問題要趕快找我,之後便都離開,沒有想到這樣的一句話,對他們來說有這麼大的效果,原來他們只是不放心,原來他們只需要這樣小小的保證,原來我只是做我份內的事,對他們來說竟如此重要,好像溺水的人,好不容易抓到浮木一樣,從那天之後,爺爺的旁邊只剩下一位陪伴者,再也沒有發生多人陪伴的情形。
而我也從這天之後,反思自己身為護理師的初衷是什麼?只是發藥、換藥,告訴他們衛教單上的內容嗎?答案顯而易見,工作久了,產生了倦怠感,產生了很多不耐煩,其實病人跟家屬,需要的只是這樣微不足道的關心,而且這本來就是身為護理師該做的事,不是特別大的事,卻是讓人安心的小事,我們在無形當中,默默地成為別人的貴人,這無法使用有形的方式計算,卻真實存在,不要小看一句話的力量,我只是一個小小的護理師,也能擁有安定人心的能量,期許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成為許多人的"貴人",把這樣的善良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