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郭強生・尋琴者(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個月底,我剛好在聯合報讀到對今年聯合報文學獎首獎的介紹,郭強生的《尋琴者》作為一部中篇,是今年的首獎。
《尋琴者》關於音樂與樂器的描寫很多,從小聽曲、唱曲的強生,有著善於審音的聽覺,他寫了一個聽覺小說,讓感情更純粹與空靈。這本書在談藝術,更在談創造小說的敘述藝術,然而愛情總是他作品中的終極藝術,因為不完美,甚至千瘡百孔,更能說明細微純粹的情愛更是藝術。
                    周芬伶(作家)
「每個音都準,音律卻不準。」交織業內秘辛與業外敘事,準與不準之間,《尋琴者》捕捉了微妙曖昧難言的情感音調,呼喚讀者的悠長共鳴,聽到琴韻也感受心聲。
                   焦元溥(樂評人)
除了評審講評,也有作者的自述,幾個關鍵字和我心中的意象勾結串連起來,中篇小說如同“鋼琴奏鳴曲”的濃縮表現、琴聲衍伸自我認同的想像,勾起了我的興趣,手起刀落上網點選一下,馬上展卷閱讀。
篇幅的安排確實有趣。故事關乎一位剛喪妻的60多歲商人,相差20歲的妻子是鋼琴家,商人再婚,與鋼琴家是老夫少妻的組合,鋼琴家放棄演奏之後,開了一間鋼琴教室,鋼琴需要調音,甚或琴音必須因為調音、整音始得到可能,主角中年調音師如是登場。整篇故事就是這兩個男人的互動。就像一首鋼琴奏鳴曲,大約可分三個部分,前面兩個章節的情節濃度和情緒份量加總起來,差不多就是第三章節。
第一部分交代商人與鋼琴家妻子的結合,這中間,加入調音師的第一人稱自述,逐漸帶入他過往的生命歷程,是為第二部分,隨著前面的鋪陳醞釀,樂音起伏,進入第三部分,也堆疊出商人與調音師的互動頻率與聲道。
我想暫時歇筆至此,相關的分析和感想留待下篇再續。以下摘錄書中部分精彩的文句,作為一個紀錄。
談音樂的初始。
起初,我們都只是靈魂,還沒有肉體。當神想要把靈魂肉體化的時候,靈魂們都不願意進入那個會病會老,而且無法自由穿越時空的形體裡。於是,神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天使們開始演奏醉人的音樂。
談調音與琴的關係。
即使有光,仍無法改變世上的每一架鋼琴都有音差的事實。然而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仍繼續相信他們聽見的每個音符都是標準且完美的。這就是文明的力量。
談調音的理想。
每個人都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共鳴程式,有人在樂器中尋找,有人在歌聲中尋找,也有人更幸運地,能夠就在茫茫塵世間,找到了那個能夠喚醒與過去、現在、未來產生共鳴的一種振動。
談音色。
一般的耳朵總以宏亮悠揚為美,但是音色的層次卻往往不僅於此,有的宏亮如鑽石帶了一點尖銳,有的如珍珠多了一絲甜美。悠揚是要如陽光般輕快?或是帶有水聲般的抒情?
談夢想。
這些年我常跟我系上的同學說,夢想不是要去追逐的,也不是要你去擁有或征服的。它像是你的良心,你心裡最真的旋律,而非身外之物。
avatar-img
14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Quuu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來談談靜妃。 靜妃隨著靖王一同登場,越看越發現他們母子的脾氣個性不太一樣,但是周遭環繞的氣氛是差不多的,也許也是因為後宮鏡映著朝堂的鬥爭,當太子與譽王在前朝鬥得你死我活時,後宮的越貴妃也與皇后爭得死去活來,像是同步的平行世界,也像是因果關係,而靖王因為過去的疙瘩、直言不諱的脾氣,始終不得父皇喜愛,
我想談談譽王。 追劇來到下半場,譽王透過秦般若牽線,與夏江聯合謀劃,追捕赤焰舊人、離間靖王與梅長蘇的同盟,誘導並構陷靖王的事已然敗露,譽王的結果好像就快呼之欲出了,心中除了感到有些遺憾,也不禁思考,他的失敗從何而來,很像是他原先握有一手好牌,最後落得一敗塗地。 好牌在於,他有梁帝的欣賞與喜歡,他多
我想談談背叛。很多事情,如果可以先知道,先想到,先感受到,就不會讓人覺得是背叛了。 前半段鋪陳濃重的一段情感是跟遺憾有關,霓凰郡主知道了梅長蘇的身份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林殊哥哥,卻無法隨心所欲、長相廝守。人活著的時候,自己情繫於他,以為失去他了,卻也長久徘徊在失落、痛苦中,她被事實打碎了,花了很長的
談談說服這件事。我開始在想,梅長蘇作為一個謀士,都在做哪些事,又、需要哪些能力;他需要掌握各種消息來源,查實得虛,分析利弊得失,洞察先機,計算結果,預作準備,甚至造局佈局,創造時勢。他大部分時候是情理並進,說之以理與動之以情,兼而有之,情與理,不常單獨存在,而牽涉到的情感,多半是對方的情感,所依據
今天來寫寫新舊的糾葛吧。 往日叛將之子林殊化身謀士梅長蘇深入皇室的鬥爭,奪嫡之路,檯面上是太子與譽王白熱化的爭搶,梅長蘇則襄助大家都不看好的靖王景琰;他刻意、用力地對眾人隱瞞過去的身份,也常常在旁人快要察覺的時候,盡力遮掩,理由都是過去的情感會成為阻礙或干擾,或是幾番利益對照之下,揭露真相並沒有好
三級警戒月餘,只好重啟網飛帳號,從前、忙著攀岩的生活不再,轉換成各種墊上、地板運動的居家模式,終於有時間補些影集的進度,神劇眾多,我們隨機挑選,都是上上之作。於是、從〈瑯琊榜〉看起。
我來談談靜妃。 靜妃隨著靖王一同登場,越看越發現他們母子的脾氣個性不太一樣,但是周遭環繞的氣氛是差不多的,也許也是因為後宮鏡映著朝堂的鬥爭,當太子與譽王在前朝鬥得你死我活時,後宮的越貴妃也與皇后爭得死去活來,像是同步的平行世界,也像是因果關係,而靖王因為過去的疙瘩、直言不諱的脾氣,始終不得父皇喜愛,
我想談談譽王。 追劇來到下半場,譽王透過秦般若牽線,與夏江聯合謀劃,追捕赤焰舊人、離間靖王與梅長蘇的同盟,誘導並構陷靖王的事已然敗露,譽王的結果好像就快呼之欲出了,心中除了感到有些遺憾,也不禁思考,他的失敗從何而來,很像是他原先握有一手好牌,最後落得一敗塗地。 好牌在於,他有梁帝的欣賞與喜歡,他多
我想談談背叛。很多事情,如果可以先知道,先想到,先感受到,就不會讓人覺得是背叛了。 前半段鋪陳濃重的一段情感是跟遺憾有關,霓凰郡主知道了梅長蘇的身份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林殊哥哥,卻無法隨心所欲、長相廝守。人活著的時候,自己情繫於他,以為失去他了,卻也長久徘徊在失落、痛苦中,她被事實打碎了,花了很長的
談談說服這件事。我開始在想,梅長蘇作為一個謀士,都在做哪些事,又、需要哪些能力;他需要掌握各種消息來源,查實得虛,分析利弊得失,洞察先機,計算結果,預作準備,甚至造局佈局,創造時勢。他大部分時候是情理並進,說之以理與動之以情,兼而有之,情與理,不常單獨存在,而牽涉到的情感,多半是對方的情感,所依據
今天來寫寫新舊的糾葛吧。 往日叛將之子林殊化身謀士梅長蘇深入皇室的鬥爭,奪嫡之路,檯面上是太子與譽王白熱化的爭搶,梅長蘇則襄助大家都不看好的靖王景琰;他刻意、用力地對眾人隱瞞過去的身份,也常常在旁人快要察覺的時候,盡力遮掩,理由都是過去的情感會成為阻礙或干擾,或是幾番利益對照之下,揭露真相並沒有好
三級警戒月餘,只好重啟網飛帳號,從前、忙著攀岩的生活不再,轉換成各種墊上、地板運動的居家模式,終於有時間補些影集的進度,神劇眾多,我們隨機挑選,都是上上之作。於是、從〈瑯琊榜〉看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音樂是無形的,卻是由有形的樂器所發出。情感是無形的,卻被困在有形的肉體中。不論是音樂還是情感,人們都更重視無形的東西,但愈是追求,就愈會發現自己被困在有形的牢籠中。這種柏拉圖理型論式的隱喻構成了整個故事的基調,也是郭強生《尋琴者》最主要的魅力。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當真能譜曲,但都是些簡易的小曲,多半是輕快的調子,旨在使人明白音律的好處。」歸終回答歌塵的疑問。   歌塵看上去依舊不甚高興,她說:「妳說,聽我撫琴時能感受其中意境,共感於心,那是因為譜寫曲子時,我費心將自身情感灌注其中,曲子代表的是作曲人所欲傾訴之事,是情感和故事的體現。」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你以前學彈琴有沒有很喜歡古典音樂? 最近在 IG 看到要看見一些管弦樂團演奏,深深被他們迷住了,於是在 YouTube 瘋狂看鋼琴家彈鋼琴,然後愛上了中國鋼琴家王羽佳,好型好勁。然後又看了郎朗成長故事,一個天才音樂家看來天生就是天才,原來他以前也是多年苦練過來的。 我正在學色士風嘛,我決定要繼續
Thumbnail
  「起初,我們都只是靈魂,還沒有肉體。當神想要把靈魂肉體化的時候,靈魂們都不願意進入那個會病會老,而且無法自由穿越時空的形體裡。於是,神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天使們開始演奏醉人的音樂。   那樂聲實在太令靈魂們陶醉了,都想要聽得更清楚一點。然而,能夠把那音樂聽得更清楚的方法,只能透過一個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水那一方〉這是我收藏的第一首鋼琴曲,就像是從一個人的自我對話到無聲的淚流。每一個小節都帶來深刻情感的轉折,勾起珍藏回憶。透過故事和回憶,讓我們找到共鳴,感受當下的心情。一首歌,一段情誼,一個故事,兩個人的回憶,你也因為這樣的聲音,而想起了那個誰嗎?
Thumbnail
色彩是琴鍵,雙眼是打擊的槌,靈魂是有多根弦的琴。藝術家是那一隻彈奏的手,總能輕觸琴鍵與靈魂共鳴。-- 康丁斯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音樂是無形的,卻是由有形的樂器所發出。情感是無形的,卻被困在有形的肉體中。不論是音樂還是情感,人們都更重視無形的東西,但愈是追求,就愈會發現自己被困在有形的牢籠中。這種柏拉圖理型論式的隱喻構成了整個故事的基調,也是郭強生《尋琴者》最主要的魅力。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當真能譜曲,但都是些簡易的小曲,多半是輕快的調子,旨在使人明白音律的好處。」歸終回答歌塵的疑問。   歌塵看上去依舊不甚高興,她說:「妳說,聽我撫琴時能感受其中意境,共感於心,那是因為譜寫曲子時,我費心將自身情感灌注其中,曲子代表的是作曲人所欲傾訴之事,是情感和故事的體現。」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你以前學彈琴有沒有很喜歡古典音樂? 最近在 IG 看到要看見一些管弦樂團演奏,深深被他們迷住了,於是在 YouTube 瘋狂看鋼琴家彈鋼琴,然後愛上了中國鋼琴家王羽佳,好型好勁。然後又看了郎朗成長故事,一個天才音樂家看來天生就是天才,原來他以前也是多年苦練過來的。 我正在學色士風嘛,我決定要繼續
Thumbnail
  「起初,我們都只是靈魂,還沒有肉體。當神想要把靈魂肉體化的時候,靈魂們都不願意進入那個會病會老,而且無法自由穿越時空的形體裡。於是,神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天使們開始演奏醉人的音樂。   那樂聲實在太令靈魂們陶醉了,都想要聽得更清楚一點。然而,能夠把那音樂聽得更清楚的方法,只能透過一個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水那一方〉這是我收藏的第一首鋼琴曲,就像是從一個人的自我對話到無聲的淚流。每一個小節都帶來深刻情感的轉折,勾起珍藏回憶。透過故事和回憶,讓我們找到共鳴,感受當下的心情。一首歌,一段情誼,一個故事,兩個人的回憶,你也因為這樣的聲音,而想起了那個誰嗎?
Thumbnail
色彩是琴鍵,雙眼是打擊的槌,靈魂是有多根弦的琴。藝術家是那一隻彈奏的手,總能輕觸琴鍵與靈魂共鳴。-- 康丁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