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郭強生・尋琴者(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上個月底,我剛好在聯合報讀到對今年聯合報文學獎首獎的介紹,郭強生的《尋琴者》作為一部中篇,是今年的首獎。

《尋琴者》關於音樂與樂器的描寫很多,從小聽曲、唱曲的強生,有著善於審音的聽覺,他寫了一個聽覺小說,讓感情更純粹與空靈。這本書在談藝術,更在談創造小說的敘述藝術,然而愛情總是他作品中的終極藝術,因為不完美,甚至千瘡百孔,更能說明細微純粹的情愛更是藝術。
                    周芬伶(作家)
「每個音都準,音律卻不準。」交織業內秘辛與業外敘事,準與不準之間,《尋琴者》捕捉了微妙曖昧難言的情感音調,呼喚讀者的悠長共鳴,聽到琴韻也感受心聲。
                   焦元溥(樂評人)

除了評審講評,也有作者的自述,幾個關鍵字和我心中的意象勾結串連起來,中篇小說如同“鋼琴奏鳴曲”的濃縮表現、琴聲衍伸自我認同的想像,勾起了我的興趣,手起刀落上網點選一下,馬上展卷閱讀。

篇幅的安排確實有趣。故事關乎一位剛喪妻的60多歲商人,相差20歲的妻子是鋼琴家,商人再婚,與鋼琴家是老夫少妻的組合,鋼琴家放棄演奏之後,開了一間鋼琴教室,鋼琴需要調音,甚或琴音必須因為調音、整音始得到可能,主角中年調音師如是登場。整篇故事就是這兩個男人的互動。就像一首鋼琴奏鳴曲,大約可分三個部分,前面兩個章節的情節濃度和情緒份量加總起來,差不多就是第三章節。

第一部分交代商人與鋼琴家妻子的結合,這中間,加入調音師的第一人稱自述,逐漸帶入他過往的生命歷程,是為第二部分,隨著前面的鋪陳醞釀,樂音起伏,進入第三部分,也堆疊出商人與調音師的互動頻率與聲道。

我想暫時歇筆至此,相關的分析和感想留待下篇再續。以下摘錄書中部分精彩的文句,作為一個紀錄。

談音樂的初始。

起初,我們都只是靈魂,還沒有肉體。當神想要把靈魂肉體化的時候,靈魂們都不願意進入那個會病會老,而且無法自由穿越時空的形體裡。於是,神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天使們開始演奏醉人的音樂。

談調音與琴的關係。

即使有光,仍無法改變世上的每一架鋼琴都有音差的事實。然而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仍繼續相信他們聽見的每個音符都是標準且完美的。這就是文明的力量。

談調音的理想。

每個人都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共鳴程式,有人在樂器中尋找,有人在歌聲中尋找,也有人更幸運地,能夠就在茫茫塵世間,找到了那個能夠喚醒與過去、現在、未來產生共鳴的一種振動。

談音色。

一般的耳朵總以宏亮悠揚為美,但是音色的層次卻往往不僅於此,有的宏亮如鑽石帶了一點尖銳,有的如珍珠多了一絲甜美。悠揚是要如陽光般輕快?或是帶有水聲般的抒情?

談夢想。

這些年我常跟我系上的同學說,夢想不是要去追逐的,也不是要你去擁有或征服的。它像是你的良心,你心裡最真的旋律,而非身外之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Quuut的沙龍
14會員
21內容數
Quuu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30
奧運賽事期間,比賽接踵而來,一場接著一場,我是桌球大外行,能追到球就不錯了,很難細看選手的戰略、技巧或特色,但還是想談一下前天看莊智淵打16強的一些聯想。
Thumbnail
2021/07/30
奧運賽事期間,比賽接踵而來,一場接著一場,我是桌球大外行,能追到球就不錯了,很難細看選手的戰略、技巧或特色,但還是想談一下前天看莊智淵打16強的一些聯想。
Thumbnail
2021/07/27
(微雷)。 這是一部2017的影集,目前在netflix播到第四季,好評不斷,也頻頻獲得各種獎項加持,即將在八月初迎來第五季。故事的走向和整個影集的生命呈現內外平行、相互呼應的感覺,故事在前兩季是第一樁搶案,一個段落,而影集在西班牙本國播完第二季之後,因為不被看好,面臨停播。
Thumbnail
2021/07/27
(微雷)。 這是一部2017的影集,目前在netflix播到第四季,好評不斷,也頻頻獲得各種獎項加持,即將在八月初迎來第五季。故事的走向和整個影集的生命呈現內外平行、相互呼應的感覺,故事在前兩季是第一樁搶案,一個段落,而影集在西班牙本國播完第二季之後,因為不被看好,面臨停播。
Thumbnail
2021/07/26
開始之前,想了一下,「我到底要從哪裡入手談這部我正在追的劇?」「而且、我可能不只談一次?」我回顧方格子主編的類群指引,編輯建議我們盡量不要只是介紹劇情、描述情節,以爆雷為樂(誤),若可以分析劇情鋪陳手法、角色情感個性,進一步帶到社會文化的思考,相關的可能議題,我進一步延伸,若我們因此有各種聯想、連
Thumbnail
2021/07/26
開始之前,想了一下,「我到底要從哪裡入手談這部我正在追的劇?」「而且、我可能不只談一次?」我回顧方格子主編的類群指引,編輯建議我們盡量不要只是介紹劇情、描述情節,以爆雷為樂(誤),若可以分析劇情鋪陳手法、角色情感個性,進一步帶到社會文化的思考,相關的可能議題,我進一步延伸,若我們因此有各種聯想、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Thumbnail
曾經,我是一名演奏音樂的人。打從四歲開始便埋首於五線譜中,我最好的朋友是鋼琴,直到考上音樂班後又多了長笛與中國笛兩個好朋友,我已不記得在課業上投入多少時間,但絕不可能忘記在琴鍵上所流下的汗水與淚水。 或許是古典樂佔據了我所有的童年歲月,於是我也渴望在其他的音樂類型中找到自我,每年的壓歲錢雖然很少,但
Thumbnail
曾經,我是一名演奏音樂的人。打從四歲開始便埋首於五線譜中,我最好的朋友是鋼琴,直到考上音樂班後又多了長笛與中國笛兩個好朋友,我已不記得在課業上投入多少時間,但絕不可能忘記在琴鍵上所流下的汗水與淚水。 或許是古典樂佔據了我所有的童年歲月,於是我也渴望在其他的音樂類型中找到自我,每年的壓歲錢雖然很少,但
Thumbnail
縮圖:讀樂網站〈莫札特教我的10件事上〉
Thumbnail
縮圖:讀樂網站〈莫札特教我的10件事上〉
Thumbnail
書名:古典音樂之王[重生] 作者:莫晨歡 版區:耽美小說 世界背景【自分類】:現代 主題分類【自分類】:音樂圈 關鍵字【自分類】:重生、古典樂、強強、復仇、爽文 評分【滿分5顆星】:5顆星 心得: 此文是作者簽約後第三本,作者的文字細膩、文筆流暢,有時帶點風趣詼諧,品質始終保持在中上程度,文筆也隨著
Thumbnail
書名:古典音樂之王[重生] 作者:莫晨歡 版區:耽美小說 世界背景【自分類】:現代 主題分類【自分類】:音樂圈 關鍵字【自分類】:重生、古典樂、強強、復仇、爽文 評分【滿分5顆星】:5顆星 心得: 此文是作者簽約後第三本,作者的文字細膩、文筆流暢,有時帶點風趣詼諧,品質始終保持在中上程度,文筆也隨著
Thumbnail
在重重限制的框架中,勾勒出天馬行空的自由。寫一床琴,曲調清雅閑靜,聞者出神忘憂。
Thumbnail
在重重限制的框架中,勾勒出天馬行空的自由。寫一床琴,曲調清雅閑靜,聞者出神忘憂。
Thumbnail
張繼高先生說:「音樂是一種語言,要用點心思學習才能聽懂它。」那麼對於像我這樣的非音樂科班門外漢來說,該如何學習音樂這種感覺起來似乎有一點抽象,卻讓人一輩子心甘情願浸泡在其中、為之深深沉醉且無法自拔的「語言」?
Thumbnail
張繼高先生說:「音樂是一種語言,要用點心思學習才能聽懂它。」那麼對於像我這樣的非音樂科班門外漢來說,該如何學習音樂這種感覺起來似乎有一點抽象,卻讓人一輩子心甘情願浸泡在其中、為之深深沉醉且無法自拔的「語言」?
Thumbnail
在我的青春歲月裡,這本《必須贏的人》像是一扇明亮的窗戶,讓我在沉重的升學考試壓力下,可以面向外面的世界自在的呼吸;在親身學習樂器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逐漸感受到音樂裡的溫暖與光亮...
Thumbnail
在我的青春歲月裡,這本《必須贏的人》像是一扇明亮的窗戶,讓我在沉重的升學考試壓力下,可以面向外面的世界自在的呼吸;在親身學習樂器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逐漸感受到音樂裡的溫暖與光亮...
Thumbnail
古琴,偶爾一聲弦動,內心仍如靜聽天籟。
Thumbnail
古琴,偶爾一聲弦動,內心仍如靜聽天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