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排組07:音樂與書(中)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張繼高先生說:「音樂是一種語言,要用點心思學習才能聽懂它。」那麼對於像我這樣的非音樂科班門外漢來說,該如何學習音樂這種感覺起來似乎有一點抽象,卻讓人一輩子心甘情願浸泡在其中、為之深深沉醉且無法自拔的「語言」?

本文分享我喜愛的幾本「另類」音樂書,所謂另類,就是書中內容並不訴諸「一言堂」式的「音樂導覽」,卻透過作者的筆觸,讓人感受到對音樂的真摯之愛。當闔上書頁,讀者甚至感受到心中好像有條引線被點燃了,對音樂投以更深的情感,對於音樂的語言又多了更深、更廣的領會。


《好音樂的科學》、《好音樂的科學II》,John Powell著

raw-image

這套書是我目前看過最淺顯易懂又引人入勝的音樂知識書!作者John Powell是物理學博士與音樂作曲碩士,但細讀這套書時,完全不會感覺讀的是複雜的理論,反而運用許多助於理解的比喻與舉例,幫助讀者走進音樂的天地。

舉例來說,在《好音樂的科學》中,作者談到「和弦」和「和聲」,我們知道「一連串的和弦即形成和聲」,但作者進一步用「和弦與和聲之間的關係,類似於單字與句子間的關係」來做說明,就更能讓讀者理解了。正如作者在〈前言〉所言:「你不需要具備音樂或科學素養,就能理解本書所說的一切。」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筆實在厲害!

這一套兩本的書籍內容定位上有些區別。

好音樂的科學》花了比較大的篇幅在介紹音樂的基礎構成知識,例如:音樂是什麼?噪音與樂音的差別、樂器發聲的基本原理等,也提供一些樂曲片段做舉例,具體說明想要說明的重點。

好音樂的科學II》對一般讀者來說,讀起來則更輕鬆有趣(不僅是內容,也可能是翻譯更平易近人)。例如:

  • 你相信一個人喜歡的音樂類型與人格特質有關嗎?
  • 音樂對情緒會造成什麼影響?為什麼我們會愛上音樂?
  • 音樂能讓你的孩子更聰明嗎?(書中提到實驗錯誤的推論:莫札特效應)

我特別喜歡《好音樂的科學II》的第四章〈重複、驚喜和雞皮疙瘩〉,提到有些樂曲讓我們特別有感覺是因為具備一些元素,作者提出的觀點跟《尋找創意甜蜜點》有一些雷同,但深度上更讓我大開眼界。

第十四章〈音樂人如何觸動我們的情緒〉是我花最長時間看完的一章,內容提到作曲家、演奏者、爵士樂手、歌手等音樂人如何運用各式各樣的技巧(或是即興演奏),讓樂曲產生最大的情緒渲染效果,相當精采!

作者舉出Bob Dylon的〈Make you feel my love〉和英國歌手Adele唱的版本,在歌詞前三句的最後兩個音唱法不同。親自感覺一下聆聽時的情緒感受吧!



回到本書。我個人覺得這套書除了內容扎實,很難得的是翻譯,譯者能把作者本人幽默的語氣與個性做非常好的傳達,使得這套書不僅具有知識性,更大大提升了可讀性。相當推薦!


《手塚治虫古典音樂館》,手塚治虫、小林準治著


你有沒有想過,音樂這種語言該如何用繪畫的方式來傳遞?我指的不是畫家畫出彈奏的手指動作或是製造出的聲響,而是如何用畫筆表達音樂的形狀與情感。

曾經在Peter Sís的繪本《Play, Mozart, Play!》裡看到,他運用不同的符號與圖像呈現構成音樂的各種元素,讓人不由得一邊讀一邊嘴角上揚,實在有趣極了!也在大塊文化出版的《一起演奏吧!》(Wszystko Gra),在圖像裡聽見聲音。但是音色呢?究竟如何用畫筆傳達出音樂予人的感受呢?

raw-image

話說前一陣子疫情停課期間,我們家瘋狂追MOD上的《怪醫黑傑克》。實在太好看了!有幾集甚至讓我激動落淚,於是回頭挖出十幾年前購買的《我的漫畫人生:手塚治虫》(星月書房出版,Mini&Max書系)。這本書後來再版,換了紅通通的新封面,不過我個人還是較偏愛初版封面的質樸手繪感(下圖左)。

raw-image

疫情時期讀手塚治虫相當合適,因為他的作品中最關切的核心之一,就是「生命的尊嚴」。在《我的漫畫人生》書中,手塚也寫道:「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可以活到200、300歲,觀看世界是如何流轉變遷的;如果無法如願的話,至少要在人生數十年歲月中,竭盡全力活得痛快!」然而令人遺憾的,這位日本漫畫之神最後因胃癌而英年早逝(享年60歲),實在是非常讓人惋惜。

話說回來,《我的漫畫人生》主要針對手塚對人生的回顧與創作的理念,卻完全沒有提到他相當喜愛音樂這件事。因此後來當我從圖書館發現《手塚治虫古典音樂館》(上圖右)時,實在感到太震驚(自己也太無知)!作者小林準治(手塚治虫旗下的動畫師)不僅將手塚作品中的音樂元素逐一做整理與解析,也側寫漫畫大師收藏音樂與彈鋼琴的樣貌,可說為廣大的手塚迷補足大師的另一種面貌。


想要用言語來形容音樂所描繪的意象與蘊含的情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麼運用平面印刷的漫畫這種方式,又該如何表現呢?作者小林準治在這本書中用圖文並茂的方式一一做介紹(如下面幾張圖),並且這樣形容手塚治虫:「這是一個對音樂喜愛得無可救藥的人所展現出來的手法!」


raw-image


raw-image

喜愛手塚治虫但對於大師作品認識有限的讀者,可以藉由這本書中介紹的其他作品做進一步延伸閱讀。本身喜愛古典音樂的讀者,也可以透過書中手塚治虫寫作的音樂隨筆,了解手塚對於音樂的想法。

raw-image


(本篇閱讀排組未完,待續。下篇預告,喜愛音樂的三位作家:村上春樹、石黑一雄、依坂幸太郎。敬請讀者繼續支持、批評指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按下愛心給我一點鼓勵。也歡迎你追蹤我,一起用閱讀充實生活。表達更實質的支持,請留言給我,或點贊助鼓勵我,我會繼續努力地寫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誰說編輯不讀書 | reading & ______
311會員
178內容數
可能讀起來有點奇怪,但絕對少不了對書、音樂、電影滿滿的愛。
2022/02/28
閱讀一本傳記有如與人交往,需要花時間,當然也需要用心並抱持好奇心。能夠跨越時空與傳主相遇的緣分不僅珍貴,更是回味無窮。這篇就來分享我目前讀過最喜愛的三本翻譯傳記
Thumbnail
2022/02/28
閱讀一本傳記有如與人交往,需要花時間,當然也需要用心並抱持好奇心。能夠跨越時空與傳主相遇的緣分不僅珍貴,更是回味無窮。這篇就來分享我目前讀過最喜愛的三本翻譯傳記
Thumbnail
2022/02/13
這次介紹三位思想界與文壇先進:齊邦媛的《巨流河》、王鼎鈞的《碎琉璃》、韋政通的《異端的勇氣》。這三本很「老」的書在時下的閱讀氛圍下,可能格外顯得不合時宜或過於落伍,但或許偶爾我們也不妨回過頭,讀讀這些「過時」卻雋永的珍寶。
Thumbnail
2022/02/13
這次介紹三位思想界與文壇先進:齊邦媛的《巨流河》、王鼎鈞的《碎琉璃》、韋政通的《異端的勇氣》。這三本很「老」的書在時下的閱讀氛圍下,可能格外顯得不合時宜或過於落伍,但或許偶爾我們也不妨回過頭,讀讀這些「過時」卻雋永的珍寶。
Thumbnail
2022/02/03
一位書評家曾這麼形容:「閱讀康拉德需要勞心勞力,而這種事在今天足以勸退任何人。但可以很確定的是,康拉德成名在望,只要他的太陽一升起,就再也不會落下。我不是在說他會變得很受歡迎,……我說的是,他會被人發自心底崇敬。」
Thumbnail
2022/02/03
一位書評家曾這麼形容:「閱讀康拉德需要勞心勞力,而這種事在今天足以勸退任何人。但可以很確定的是,康拉德成名在望,只要他的太陽一升起,就再也不會落下。我不是在說他會變得很受歡迎,……我說的是,他會被人發自心底崇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 曾聽過一個有趣的說法: “你的音樂品味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 結論指出「流行音樂愛好者通常喜歡社交又誠實坦率」、「喜歡饒舌音樂?你可能相當活潑外向!」、「鄉村音樂的粉絲也許較為勤奮保守」、「金屬搖滾樂迷通常較不擅或不喜歡社交」⋯ 那麼喜歡古典音樂的人呢? 如果你聽到答案是「
Thumbnail
━━━━━━━━ 曾聽過一個有趣的說法: “你的音樂品味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 結論指出「流行音樂愛好者通常喜歡社交又誠實坦率」、「喜歡饒舌音樂?你可能相當活潑外向!」、「鄉村音樂的粉絲也許較為勤奮保守」、「金屬搖滾樂迷通常較不擅或不喜歡社交」⋯ 那麼喜歡古典音樂的人呢? 如果你聽到答案是「
Thumbnail
  其實我也不太確定,純音樂這個詞用的精不精準,簡單來說,我喜歡的音樂是沒有人聲參雜其中的,隨著各種樂器的結合,隨著樂音的起伏,音樂所帶給我的一切是一幅幅的精美而魔幻的畫作。   從前我就不太喜歡有人聲的音樂,也不是討厭,就只是無法到熱愛的程度,而在某一天與一位會彈鋼琴的同事聊天,我問他為何喜歡聽音
Thumbnail
  其實我也不太確定,純音樂這個詞用的精不精準,簡單來說,我喜歡的音樂是沒有人聲參雜其中的,隨著各種樂器的結合,隨著樂音的起伏,音樂所帶給我的一切是一幅幅的精美而魔幻的畫作。   從前我就不太喜歡有人聲的音樂,也不是討厭,就只是無法到熱愛的程度,而在某一天與一位會彈鋼琴的同事聊天,我問他為何喜歡聽音
Thumbnail
我鍾情於『聽覺』藝術多於『視覺』藝術,當然花在『音樂』的層面 ,要比文字多很多。對流行曲方面的見識,亦多於文學。並且我有自 信儼如專業人士那樣,可以滔滔不絕談論演奏樂,因為我的人生就是 花了很多時間去享受這種嗜好。 我亦深明『獨斷獨行』的意思,就是自有個性、喜好,不會理會別人 的想法,因為我在享受自
Thumbnail
我鍾情於『聽覺』藝術多於『視覺』藝術,當然花在『音樂』的層面 ,要比文字多很多。對流行曲方面的見識,亦多於文學。並且我有自 信儼如專業人士那樣,可以滔滔不絕談論演奏樂,因為我的人生就是 花了很多時間去享受這種嗜好。 我亦深明『獨斷獨行』的意思,就是自有個性、喜好,不會理會別人 的想法,因為我在享受自
Thumbnail
去年一段從新竹通勤到臺北工作的日子,只要下班一上了車,我都會播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因為時間很剛好,只要聽見第四樂章的女聲獨唱,睜開眼睛就是新竹街景。現在再聽這首樂曲,彷彿會聞到客運皮椅的氣味,還有迎向自由時間的心情。
Thumbnail
去年一段從新竹通勤到臺北工作的日子,只要下班一上了車,我都會播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因為時間很剛好,只要聽見第四樂章的女聲獨唱,睜開眼睛就是新竹街景。現在再聽這首樂曲,彷彿會聞到客運皮椅的氣味,還有迎向自由時間的心情。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聲音關掉的影片? 無聲的恐怖片似乎不再駭人,而寂靜的喜劇片也似乎沒有那麼好笑。的確,音樂是影響我們情緒最直接有效的媒介。 任何一個空間,只要音樂一響起,整個氣氛就改變了,因此在日常生活裡,善加利用適當的音樂來搭配一天的作息,是形塑美好生活最容易也最方便的工具。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聲音關掉的影片? 無聲的恐怖片似乎不再駭人,而寂靜的喜劇片也似乎沒有那麼好笑。的確,音樂是影響我們情緒最直接有效的媒介。 任何一個空間,只要音樂一響起,整個氣氛就改變了,因此在日常生活裡,善加利用適當的音樂來搭配一天的作息,是形塑美好生活最容易也最方便的工具。
Thumbnail
張繼高先生說:「音樂是一種語言,要用點心思學習才能聽懂它。」那麼對於像我這樣的非音樂科班門外漢來說,該如何學習音樂這種感覺起來似乎有一點抽象,卻讓人一輩子心甘情願浸泡在其中、為之深深沉醉且無法自拔的「語言」?
Thumbnail
張繼高先生說:「音樂是一種語言,要用點心思學習才能聽懂它。」那麼對於像我這樣的非音樂科班門外漢來說,該如何學習音樂這種感覺起來似乎有一點抽象,卻讓人一輩子心甘情願浸泡在其中、為之深深沉醉且無法自拔的「語言」?
Thumbnail
聽音樂對於許多人來說應該是再日常不過的事。但在這些「好音樂」的背後,你有想過它們是怎樣產生的嗎?為什麼有些聲音就很悅耳,有些聲音卻讓你巴不得摀住耳朵?
Thumbnail
聽音樂對於許多人來說應該是再日常不過的事。但在這些「好音樂」的背後,你有想過它們是怎樣產生的嗎?為什麼有些聲音就很悅耳,有些聲音卻讓你巴不得摀住耳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