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波斯密語》│平庸之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1. 雖然這套電影聲稱受歷史事件啟發,但還是令人匪夷所思;主角用猶太人的名字去自創語言不是易事,所以他其實是個超乎常人的記憶和語言天才(雖戲中沒有明說他淪為階下囚前的職業)!
  2. 《波斯密語》中展現猶太人主角(囚犯)跟德國軍官的權力轉變細膩而有趣
    最初他們的坐位是上對下,建立關係後變為平起平坐,主角甚至可以優閒地(?)在軍官眼前一邊吃飯、一邊工作
    在語言方面,由最初上對下的命令語句,逐漸他們很自然地用假波斯語對答,主角甚至會大膽詢問軍官的家事、後來軍官更希望主角以名字相稱……可以稱得上是十分工整的關係展現描寫手法(?)
  3. 可能是我腐眼看人基,但我覺得這套有暗示軍官單方面對和主角之間的同性情誼lol
    綜觀全戲,軍官對主角的著緊程度已超越對一般老師(至少在我心目中),尤其那一幕在夜晚無人時份,軍官叫主角用假波斯語教他說「我愛你」和詢問對方應如何回應時,我真的嚇了一大跳──他不會是在跟主角調情吧?lol
    不過正經地說,導演利用這一幕開始帶出軍官人性化的一面;在軍官眼中,主角更可能是在整個冰冷的軍營裡,是唯一代表著希望(a.k.a 學會波斯語後逃往德黑蘭找弟弟)的「朋友」 (然而對主角來說,他們絕對沒可能建立友誼)
  4. 軍官是「平庸之惡」的典型代表
    他出身基層;他擁有平凡的夢想;他對主角(大部分時間)以禮相待;他只是集中營的主廚、沒親手殺過任何人──但他對納粹的極惡本質視而不見,平常與德軍一起行惡、但出事時卻逃離德軍一心遠走高飛 ……這種人,香港人都非常熟悉吧?比起戲中盲信納粹的無知年輕士兵,這種人更令人心寒
  5. 軍官最初強調主角欺騙他沒好下場,我本以為是為了增加緊張感 + 為主角之後的遭遇埋下伏線;及後看了其他影評後,我才想到一個可能性──其實這可否解讀為軍官在虛張聲勢?
    主角顯然是個天資聰慧的讀書人,相反軍官是個出身基層的廚師,因此其知識水平/才智也許不高,所以才能被主角的假波斯語成功矇騙?他們的命運和身份的對比,亦相當矛盾而有趣
  6. 雖然《波斯密語》以殘酷的二戰歷史為題材,但部分情節很dramatic,其中男女軍官針對主角和感情戲,真是狗血又意義不明(也許唯一用途是增加笑點www) ,而且主角遇到的不同危機,設計感也略嫌有點重
  7. 比起最後主角誤打誤撞記下數千名犧牲同胞的名字,更打動我是是主角一句「厭倦了害怕
    不過我希望大家不要會像主角一樣決定跟其他營友交換身份去送死,而是走另一條路
  8. 戲中的假波斯語由俄羅斯語言學家發明,我很好奇主角作為德國生活的猶太人 + 以名字創造語言系統的思路,可惜linguistics不是這套的重點,不會著墨太多(笑)

P. S. 這套戲令我想起深綠野分的著作《戰場上的廚師》,小說的主角跟這套的軍官身份有點類近,是二戰時期的美國前線食勤兵;而這是一部溫情與殘酷交織的戰場日常輕推理小說(?),私心推薦一下xd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WI's FILM MURMUR
22會員
239內容數
🇭🇰閒來無事,偶爾留下自我流的電影小嘮蘇 歡迎DM聊電影或其他合作~ 📧filmiwi@outlook.com
IWI's FILM MURMUR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19
兩套電影都有我很感興趣的哲學思辯主題,但一套過於娛樂化,一套虎頭蛇尾,有點可惜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5/04/19
兩套電影都有我很感興趣的哲學思辯主題,但一套過於娛樂化,一套虎頭蛇尾,有點可惜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5/04/08
《粗獷派建築師》的片長看來非常驚悚,但上半場實測(笑)節奏明快且易入口,儘管戰後移民/異鄉人的故事在影史上皆有,還是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穩定的鏡頭、仰目的攝影角度、尖銳的配樂構成了不安的張力,彷如體驗主角生活於異鄉的戰戰兢兢;至於下半場……便要出動畫馬meme圖了(喂)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5/04/08
《粗獷派建築師》的片長看來非常驚悚,但上半場實測(笑)節奏明快且易入口,儘管戰後移民/異鄉人的故事在影史上皆有,還是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穩定的鏡頭、仰目的攝影角度、尖銳的配樂構成了不安的張力,彷如體驗主角生活於異鄉的戰戰兢兢;至於下半場……便要出動畫馬meme圖了(喂) (下有劇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這部電影真的是在測試觀眾的道德底線,很像在看《罪與罰》一般,那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噁心想吐。邪惡在某些人眼中,是選擇性的,不是義務性的不該做,但這些人竟然把邪惡當作自然性。做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情,心裡也可以一絲的罪與罰都沒有。電影還是真人真事,還是重要歷史。  
Thumbnail
這部電影真的是在測試觀眾的道德底線,很像在看《罪與罰》一般,那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噁心想吐。邪惡在某些人眼中,是選擇性的,不是義務性的不該做,但這些人竟然把邪惡當作自然性。做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情,心裡也可以一絲的罪與罰都沒有。電影還是真人真事,還是重要歷史。  
Thumbnail
其實,俄羅斯雖然以「好戰不善戰」、「殘暴」、「不講信用」…等出名, 但是,還是出現了很多偉大的文學家和藝術人物。 比如「果戈里」,比如「托爾斯泰」, 畫家有「列賓」,音樂家有「柴可夫斯基」…等等, 有一位現代的電影導演「梁贊若夫」,我認為也是值得一提的。 尤其是他導演的「辦公室的故事」
Thumbnail
其實,俄羅斯雖然以「好戰不善戰」、「殘暴」、「不講信用」…等出名, 但是,還是出現了很多偉大的文學家和藝術人物。 比如「果戈里」,比如「托爾斯泰」, 畫家有「列賓」,音樂家有「柴可夫斯基」…等等, 有一位現代的電影導演「梁贊若夫」,我認為也是值得一提的。 尤其是他導演的「辦公室的故事」
Thumbnail
佛洛伊德認為,父子之間的衝突是天生的,遲早要發生的: 「弑父是人類的,也是個人的一種基本的和原始的罪惡。」 《德語課》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不用弑父, 不用毀掉上一代留下來的東西,只要我們能夠保持懷疑。
Thumbnail
佛洛伊德認為,父子之間的衝突是天生的,遲早要發生的: 「弑父是人類的,也是個人的一種基本的和原始的罪惡。」 《德語課》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不用弑父, 不用毀掉上一代留下來的東西,只要我們能夠保持懷疑。
Thumbnail
提到有關「集中營」的電影,你會想到哪些影視作品?也許是反省歷史浩劫的人道主義之作《辛德勒的名單》,或是讓殘酷戰亂從兒童視角出發、諷刺戰爭中荒謬現象的《穿條紋衣的男孩》 ,現在你可以在你的清單裡新增一部佳作,正是這部以真人真事的集中營經歷為基底,在其中增添體育競技元素的波蘭傳記電影《大獲拳勝》。
Thumbnail
提到有關「集中營」的電影,你會想到哪些影視作品?也許是反省歷史浩劫的人道主義之作《辛德勒的名單》,或是讓殘酷戰亂從兒童視角出發、諷刺戰爭中荒謬現象的《穿條紋衣的男孩》 ,現在你可以在你的清單裡新增一部佳作,正是這部以真人真事的集中營經歷為基底,在其中增添體育競技元素的波蘭傳記電影《大獲拳勝》。
Thumbnail
文取自 #說話的品格(目前剛開始看)及 #平庸的邪惡補充資料 #忙 #想很久 #發文起來 #夭壽的文筆
Thumbnail
文取自 #說話的品格(目前剛開始看)及 #平庸的邪惡補充資料 #忙 #想很久 #發文起來 #夭壽的文筆
Thumbnail
《波斯密語》中展現猶太人主角(囚犯)跟德國軍官的權力轉變細膩而有趣
Thumbnail
《波斯密語》中展現猶太人主角(囚犯)跟德國軍官的權力轉變細膩而有趣
Thumbnail
​​又是一部觸碰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為背景的作品。由烏克蘭裔美國導演瓦迪姆・佩爾曼(Vadim Perelman)執導的電影《波斯語課》,卻從不同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另外一則同樣讓人心傷的故事。​
Thumbnail
​​又是一部觸碰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為背景的作品。由烏克蘭裔美國導演瓦迪姆・佩爾曼(Vadim Perelman)執導的電影《波斯語課》,卻從不同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另外一則同樣讓人心傷的故事。​
Thumbnail
高三時,面對沉重的備考壓力,又得兼顧學校的日常進度,繁重的課業令筆者累得昏昏欲睡,某天英文課,正當筆者百般聊賴、機械式地抄著已快變成鬼畫符的筆記時,在台上的振筆疾書的英文老師突然提到托爾金(J. R. R. Tolkien,1892年1月3日~1973年9月2日),這位語言學教授所撰寫的《魔戒》,一
Thumbnail
高三時,面對沉重的備考壓力,又得兼顧學校的日常進度,繁重的課業令筆者累得昏昏欲睡,某天英文課,正當筆者百般聊賴、機械式地抄著已快變成鬼畫符的筆記時,在台上的振筆疾書的英文老師突然提到托爾金(J. R. R. Tolkien,1892年1月3日~1973年9月2日),這位語言學教授所撰寫的《魔戒》,一
Thumbnail
《出走巴黎》有著導演過去一直有的過於晃動手持的鏡頭語言,和營造出粗糙感的畫面鏡位,讓觀眾可以在電影中更容入劇情人物的視角。這種不親切的電影語言增添了這部電影的寫實度。​而大膽而自然的裸體鏡頭和時而寫實但有時又故意特寫矇矓的性慾畫面,更讓觀眾在角色激情中看得情慾飄渺,讓人感受到這位土耳其大兵的內心世界
Thumbnail
《出走巴黎》有著導演過去一直有的過於晃動手持的鏡頭語言,和營造出粗糙感的畫面鏡位,讓觀眾可以在電影中更容入劇情人物的視角。這種不親切的電影語言增添了這部電影的寫實度。​而大膽而自然的裸體鏡頭和時而寫實但有時又故意特寫矇矓的性慾畫面,更讓觀眾在角色激情中看得情慾飄渺,讓人感受到這位土耳其大兵的內心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