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三級警戒的即興處方:擁抱變動的當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自從 Covid-19 全球爆發以來,台灣幸運地在 2020 年成功地阻擋病毒阻絕於境外,在 2021年5月中旬台灣社群感染爆發前,台灣彷如進入歌舞昇平的平行時空。但病毒無聲無息地竄入社區,諾亞方舟,偏安一方小島,頓時觸礁,襲捲於疫情浪潮之中。5月14日,全台三級警戒到來,隔天病例數一舉飆破 3 位數,焦慮蔓延全島,陡升案例及迅速墜落的防疫世界排名,聳動的媒體提問與標題以及焦慮的社群輿論,一瞬間全島仿若天崩地裂,世界末日就在眼前。

raw-image

台灣民情一向偏保守保護主義,厭惡風險,嫌惡損失。對於變動感到焦慮,但這次疫情,我親身徹頭徹尾感受全體的焦慮在媒體間共振,焦慮透過社群媒體推波助瀾,讓多數人失去恐慌進而失去了基礎的判斷力,歇斯底里地哭天搶地。

控制恐慌的情緒

做了3年多的即興表演,也許是即興思維的洗禮,我自帶無可救藥的樂觀。總覺得有些即興心態夠幫助大家調整適應心態,在疫情與變動之中展現面對挑戰的韌性。即興的黃金守則 “Yes! And…” 。 Yes 是務實地面對並接受現實的情況。 And 是思考自己可以在當下發揮什麼影響力。我觀察許多謾罵與指責是出於對於未知的恐懼,並且推卸責任,這裡說的責任不是對他人的責任,而是個人對於自己的責任。 完成可以操之在我的責任。

raw-image

個體影響力

在三級警戒下,大家自認是無力的個體,但事實上每個單一個體都無比的重要。對我來說這次的三級警戒反而讓我重拾家庭時光,並且有機會讓改造居家環境。我們是有動能的個體,隨時可以發揮力量,即便這個力量在疫情肆虐大敘事貌似微不足道,但對於個體以及周遭的環境與關係社群是真真切切能發揮實質正面的影響力。

我相信任何熱愛劇場的人,都必須承認劇場現場的魅力是網路平台難以複製取代的體驗,更何況即興表演是非常在乎現場互動的劇場表演形式。FIG Formosa Improv Group 福爾摩沙即興組合 憑著擁抱當下信念,接受疫情帶來的變動。劇團旋即勇敢地決定將表演轉為線上,我們第一時間聯繫新加坡 ASAP Improv 劇團的朋友 Timothy,請他將在新加坡將即興劇轉線上的經驗傳承給我們這些剛經歷封城驚恐的島民,幫助我們克服挑戰,不曾嘗試過的線上表演模式。

raw-image

FIG 也將實體的即興表演工作坊轉成線上,摸索不同數位工具。在擁抱變動的經驗我們意外獲得海外的線上觀眾與來自世界各地工作坊參與者,雖然這些數字尚屬零星,但我們沒有感恩我們沒有因為變動停止行動的腳步,我們因為變動展開的行動,讓我們劇團夥伴對於數位工具、拓展線上社群觀眾有了更多的突破,微小的行動會伴隨一點一滴微小的改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當有行動力的個體。

“Yes! And…” 同島一命的合作溝通術

恐慌的時刻,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立場不同護貼標籤。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防衛機制,可惜的是這樣的自我防禦機制經過社群泡泡的推波,反而讓社會更撕裂,溝通找不到交匯點,變成各言爾志的平行線。即便立場不同,溝通時可以先肯定對方的觀點,並空出心中的一塊嘗試理解,找到最大公約數的共識,再提出自己的看法。

即興舞台的魅力不在秀異而是讓「夥伴發光」。每個人在即興表演當下,按照情節發展隨時置換導演與演員的角色,大家齊心在沒有劇本的狀況下即興創作演出,當下每一刻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故事情節走向。要把戲共同演好,不會糾結誰的點子好、誰的詮釋出色、誰對這齣戲的功勞最大,因為當下大家即刻共享舞台的氛圍與榮耀,無需爭前恐後地表現,只要應用 “Yes! And…” 互相肯定、串連並堆疊舞台上所有人的點子與台詞,肯定彼此就能建立鮮明故事主線。

信任與合作

當我看到面對疫情,大家彼此攻訐,不信任的氛圍實在是讓我倍感難過。因為總的來說,台灣島上應對疫情就像即興舞台的演員,也許大家帶著不同的想像與立場要去解決一件事,先肯定願意共享舞台的夥伴,肯定對方的觀點,表示出理解後,再細說自己的看法,以求同存異的溝通氛圍,進行溝通。如果一開口控訴立場相左的欺瞞、無能實質上是無助於解決問題。以合作、肯定的態度給予對方自己的建議與看法,不是隔岸觀火的批評,才能達成對話共識,也能激發更多新的看法與開拓可能解決問題的方式。

擁抱變動的當下

希望台灣能多點勇氣去培養擁抱變動的韌性。公共政策的錯誤理應監督檢討,但不宜淪為公審謾罵。不同政黨也許因為透過批評博取政治聲量,媒體為了媒體流量也不斷地激化衝突,公審獵巫。但我們終究要理解,疫情的影響是同島一命,無法抽離。也許今天你想指責衛福部長、台北市長、機師工會、北農果菜市場,他們背後都不是一個人或者是標籤。衛福部被是一群公衛專家與防疫專業團隊,台北市背後有一群專業的公務員團隊。台灣仰賴的出口經濟乃至疫苗運輸,如果沒有機組團隊何以為繼。沒有北農蔬菜市場,每日食材供應必定帶來衝擊。肯定這些決策決定的初衷與立場,再提出建議與批評。面對未知與挑戰,沒有完美的應對方案,我們需要的是專注當下,隨時調整修正方案。擁抱當下,觀察專注周遭,自信肯定的做出明確的行動與選擇,並保持彈性。

即興舞台如無法預測的生活,希望這樣的太對可以做為應對三級警戒的心情處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randa 藝拍即合的沙龍
6會員
11內容數
即興表演是沒有劇本的表演形式。世界是座即興舞台,即興表演強調擁抱當下、肯定自我、表創意達、團隊合作協作等面向,應用即興工具箱提供「創意表達」、「自我察覺」、「團隊凝聚」、「溝通技巧」、、「故事創作」、「即興表演」等工具資源
2022/05/25
除了即興劇舞台,我們還能發揮即興力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呢?FIG邀請好友Cheyenne 來為大家解迷引導。FIG 特別邀請台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的李顯德( Cheyenne Maechtle )老師,擔任客座指導。住居台灣多年的他,專長英語教學、公眾演說與表演藝術;喜愛學習外語、寫作與戲劇表演。
Thumbnail
2022/05/25
除了即興劇舞台,我們還能發揮即興力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呢?FIG邀請好友Cheyenne 來為大家解迷引導。FIG 特別邀請台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的李顯德( Cheyenne Maechtle )老師,擔任客座指導。住居台灣多年的他,專長英語教學、公眾演說與表演藝術;喜愛學習外語、寫作與戲劇表演。
Thumbnail
2022/05/03
工作坊目標 設計工作坊時,我便以賦能與行動力作為出發點,透過戲劇與遊戲活動設計讓學員打開察覺力,探索內心與自我對話,召喚擁抱當下即刻行動的勇氣,引導學員破思考框架,思考女性多元角色。
Thumbnail
2022/05/03
工作坊目標 設計工作坊時,我便以賦能與行動力作為出發點,透過戲劇與遊戲活動設計讓學員打開察覺力,探索內心與自我對話,召喚擁抱當下即刻行動的勇氣,引導學員破思考框架,思考女性多元角色。
Thumbnail
2022/04/29
受北祥科技邀請擔任【溝通合作的必修學分-聆聽與信任】的工作坊講師,透過應用即興的戲劇活動與 ORID焦點討論法,引導不同部門的學員反思團隊合作過程的溝通品質的反思與展望。
Thumbnail
2022/04/29
受北祥科技邀請擔任【溝通合作的必修學分-聆聽與信任】的工作坊講師,透過應用即興的戲劇活動與 ORID焦點討論法,引導不同部門的學員反思團隊合作過程的溝通品質的反思與展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再次看到11例,我想很多人難免會緊張,甚至有俗稱的「既視感」,彷彿去年5月的惡夢又要重演。前一晚一位朋友才特別叮嚀我,疫情在台灣恐怕會再起,大家都得多加小心注意,朋友關心問:「但你應該還好?你可以居家工作,應該比較不受影響?」原本我也這麼想,但真的跟我無關嗎?我真的不受影響嗎?⋯⋯
Thumbnail
再次看到11例,我想很多人難免會緊張,甚至有俗稱的「既視感」,彷彿去年5月的惡夢又要重演。前一晚一位朋友才特別叮嚀我,疫情在台灣恐怕會再起,大家都得多加小心注意,朋友關心問:「但你應該還好?你可以居家工作,應該比較不受影響?」原本我也這麼想,但真的跟我無關嗎?我真的不受影響嗎?⋯⋯
Thumbnail
自從 Covid-19 全球爆發以來,台灣幸運地在2020年成功地阻擋病毒阻絕於境外,在2021年5月中旬台灣社群感染爆發前,台灣彷如進入歌舞昇平的平行時空。但病毒無聲無息地竄入社區,諾亞方舟,偏安一方小島,頓時觸礁,襲捲於疫情浪潮之中。5月14日,全台三級警戒到來,隔天病例數一舉飆破 3 位數,焦
Thumbnail
自從 Covid-19 全球爆發以來,台灣幸運地在2020年成功地阻擋病毒阻絕於境外,在2021年5月中旬台灣社群感染爆發前,台灣彷如進入歌舞昇平的平行時空。但病毒無聲無息地竄入社區,諾亞方舟,偏安一方小島,頓時觸礁,襲捲於疫情浪潮之中。5月14日,全台三級警戒到來,隔天病例數一舉飆破 3 位數,焦
Thumbnail
2021年5月,台灣面臨第一次COVID-19進入社區,而疫情在短短半個月內一發不可收拾,第一個受到衝擊的就是藝文娛樂產業,目前已經進入長達一個多月的三級警戒,這段時間這些相關的工作者們所有工作都停擺,這些日子是怎麼過的呢?
Thumbnail
2021年5月,台灣面臨第一次COVID-19進入社區,而疫情在短短半個月內一發不可收拾,第一個受到衝擊的就是藝文娛樂產業,目前已經進入長達一個多月的三級警戒,這段時間這些相關的工作者們所有工作都停擺,這些日子是怎麼過的呢?
Thumbnail
突如其來三級警戒,本該理所當然的自由便利,瞬間強制限縮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謹慎,以及限令規條,為要防堵隔絕看不見的敵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翻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思索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孤獨與自由的價值。 雖然,疫情截斷了人與人的接觸,但截不斷了情感的連結與交流。
Thumbnail
突如其來三級警戒,本該理所當然的自由便利,瞬間強制限縮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謹慎,以及限令規條,為要防堵隔絕看不見的敵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翻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思索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孤獨與自由的價值。 雖然,疫情截斷了人與人的接觸,但截不斷了情感的連結與交流。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好了,經過一天歡樂的結衣之亂(?)後,來講一下比較嚴肅的話題。 提醒大家外出記得戴口罩,除了防疫還能美顏呢。 這次台灣的疫情必然讓人重視,但還有一項我們要注意的,是疫情下大家的心理狀況。 本來平安的日常,突然從短短一星期內轉化為三級警戒,大家都無法出遠門、正常工作、見朋友,在家也看著一堆恐慌搶口罩、
Thumbnail
好了,經過一天歡樂的結衣之亂(?)後,來講一下比較嚴肅的話題。 提醒大家外出記得戴口罩,除了防疫還能美顏呢。 這次台灣的疫情必然讓人重視,但還有一項我們要注意的,是疫情下大家的心理狀況。 本來平安的日常,突然從短短一星期內轉化為三級警戒,大家都無法出遠門、正常工作、見朋友,在家也看著一堆恐慌搶口罩、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1) 從5月15日下午四點雙北進入三級警戒,至5月19日全台灣啟動三級警戒的五天裡,一個小老百姓的我,仍然有許多待處理、待安排的事宜,首先是工作的暫停,以及延期的安排,還有單位同仁的上班方式的考量、規劃及決策,當中有許多需要來回討論和決定的過程,非常繁瑣和緊急。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1) 從5月15日下午四點雙北進入三級警戒,至5月19日全台灣啟動三級警戒的五天裡,一個小老百姓的我,仍然有許多待處理、待安排的事宜,首先是工作的暫停,以及延期的安排,還有單位同仁的上班方式的考量、規劃及決策,當中有許多需要來回討論和決定的過程,非常繁瑣和緊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