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家裡時,翻出了床箱底下的大批舊書。在防疫期間,圖書館封閉的同時,重新找出一些書來看,是很開心的事情。
《我決定簡單生活》是2016年出版的書,家中還有同作者的《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以及同書名的《我決定簡單的生活:主婦版》,可以看出自2016年來,大眾之間關於斷捨離、少物、極簡生活的討論與關注。
相較於山下英子的《斷捨離》充滿著內在反思的修行感,麻理惠《怦然心動人生整理魔法》的樂觀進取,《我決定簡單的生活》作者佐佐木典士是一種大徹大悟後的果決。在《我決定簡單的生活》中,他沒有什麼理論面向,只是單純地檢討過去的自己「被物所役」的心態。
我第一次讀的時候,會覺得作者好像把人生的不順遂都歸因於「雜物太多」,有點找藉口的感覺。這次重讀後,反而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
面對這些多餘之物,回想起那些購買經驗,以及浪費的經驗,其實都會讓自己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忍不住責備自己為什麼要亂花錢、明明就知道沒有用還要買、為了討好某人而購物等,隨著這些負面情緒的湧起,內在會發出「戰或逃」的選項:戰-「才沒有這樣呢」的堅決否定這些情緒;逃-「那就不要管它」的逃避心理。
這其實是一種保護機制,但卻不是唯一應對方法。如何承認自己的負面情緒,接受過去不理智購物、囤積的自己,是非常、非常需要學習的一個環節。過了這一個關卡,才有可能以中立客觀的角度,看待眼前物件所連結到的過去自己。
不瞞各位,我的居家整理開啟於2016年第一個小孩出生時,當時或許是初為人母,覺得很有必要重新整頓一下家中環境。但時至今年,我還在參加「零雜物×收納幸福」挑戰營,就可以想到,這五年來,我的居家整理…仍是有待加強的。
過去五年間,也曾經痛下決心好好整頓居家環境(通常是在農曆年前),但面對過去花錢買下的雜物時,「想逃」的心情往往讓我半途而廢。我幫自己找了很多藉口,像是「與家人同住,不是我的東西太多了」、「小孩太黏我了,我沒有辦法空出時間整理」之類的。但在今年的防疫期間,我居然一點一點地,平心靜氣地慢慢整理,也頗有進展。
311關東大地震是日本極簡主義興起的契機
整理的過程中,「少物」成為很重要的關鍵。過去五年的整理經歷,回顧來看好像小時候在玩的俄羅斯方塊,把物品搬過來移過去,把閒置的空間、牆面填滿。但是物件不會像電玩中排列整齊後就會消失,物件還是存在在空間中。無論我再怎麼乾坤大挪移,我還是覺得空間不足,東西還是雜亂。
日本另一位極簡主義者緩莉舞曾經說過,自己成為極簡主義者的契機是因為311關東大地震時,自己差點被家中雜物砸中,逃離困難。後來,由於家裡已經不宜居住,只能回家拿取「生活所需的最少物品」,而有了「把其餘物品都捨棄掉,也可以生活」的體驗。
在《我決定簡單的生活》的前面彩頁中,作者(或是編輯?)也整理了其他極簡主義者的生活樣貌。我在這次重新閱讀後,也感受到自己看著這些照片時,內心的感覺從「這些人好厲害!」轉變為「我也想要這樣的生活!」想法的轉換讓我突破自我限制,願意讓生活走向「少物」的階段。
少物為我的生活帶來呼吸感以及輕盈感
以衣物為例,我對於目前的衣物整理已經達到不用換季,省了之前用收納箱、真空袋換季的時間,家裡也不再需要另外規畫空間來放置收納箱。
生活備品的部分,也透過記錄,可以掌握到物品使用的時間,不再盲目地囤貨。我曾經在家中找到近50包的生理用具,當時應該拍照的,找出來的當下我都傻眼了!為什麼可以盲目地買了這麼多呢?我想是因為對家中物品數量不瞭解,所以才會每次出去採買都覺得「這種一定會用到的東西」會不夠用,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買太多了。
同樣的東西,還有過便利貼。研究所的最後一年,我通勤到學校。在等車的時候,很常到車站附近的文具店閒逛,然後就買了便利貼。等到我畢業整理時,發現我有數十包便利貼…也是至今仍在使用中。
少物之後,空間的輕盈感也讓我的心情變得輕鬆。環境和心靈真的有著息息相關的連繫,尤其因為居家防疫,更是與「家」這個空間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或許,這也是宇宙的安排,讓我在這個時間點、這個心境,來重新面對家庭空間的整頓、整理。
整理物件,也是整理心情
我發現整理東西的過程,也是在整頓自己的心情。
許多過去丟不掉的東西,不是因為我們還需要它,而是我們對這些物件還有情感。這也是為什麼麻理惠的整理中,會把「紀念品」放在最後一個整理的項目中。因為我們對於物件的情感讓這些東西變得特別,割捨掉這個物品格外困難。
因此,如果有割捨不掉的物品,也沒有關係。面對這些物件時,不需要產生「戰」或「逃」的心理。反而可以先放在一邊,過幾天看到它時,再想想這個物品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當我們理清了這些丟不掉的物品對我們的意義時,也許就發現了我們過不去的障礙是什麼。
無論那一種生活模式,都對應到自己的心理。網站上也有例子是,盲目地丟棄後,又無限制的爆買,讓自己的生活再次陷入迴圈中。由此可見,極簡、少物的生活型態,是需要自己真正體認到「需要」,才能夠實踐力行成功的方式。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