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式白朗峰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第六天,我從法國走到了義大利。
  跨越國界比想像中的還要無感。爬上山谷盡頭的隘口,隘口之後也不過是另一個山谷。泥土路一樣在草坡上蜿蜒、覆蓋冰雪的山頭一樣在兩側昂首、連路上遇見的都是同一群人。
  這段路很寧靜。沒有人類文明的那種寧靜。沒有城鎮、沒有馬路、沒有科技喧囂。站得很高,越過整片山谷能看到遠方重重疊疊延伸無盡的山頭,但不見文明。我俯瞰接下來的之字形下坡路,底部平坦的谷地上出現了一條筆直往遠方延伸的白線。直得令人生疑,像是要給車走的,拿起望遠鏡一看,三公里的直線上,有健行客在上頭,好小好小的點。

  路永遠不可能直線通往目標,腳趾不可能永遠不起水泡。把隱約不妙的腳趾纏上透氣膠帶後,蜿蜒的上坡路下起必須上背包套的雨、颳起想找掩蔽的風。看了不知道多少次手機算著還剩多少路,終於過了今日第二個高點謝庫伊隘口(Col Chécrouit)。告訴自己接下來就是一路下坡了,終於要比較輕鬆了吧。但前方的路看起來怎麼有點長。

raw-image

  到了地標謝庫伊湖(Lac Chécrouit),帶著完成作業的心情速速繞湖一圈。沒有太特別的什麼,除了一個不鏽鋼圓弧造型像長椅的東西讓我稍稍疑惑了一下。路邊這側有個標示湖名的木牌,手寫的字體。

raw-image

  繼續往前緩緩下坡。遠遠看見幾個不太像自然物的東西。走越近越明顯是個外型像望遠鏡的裝置,一列直立的木樁上各自頂著橫放的長條物,從頭到底都是木頭。這藏了什麼玄機呢?我湊到木頭旁,發現真的如同望遠鏡,長型木頭是中空的,透過中空的洞可以看見遠方,但也就這樣而已。沒有鏡片、沒有放大效果。我推了推它,也不能轉動。我想起在臺灣常常看到的一些裝置,做成一個造型但並不是真的,刻劃木頭紋路的欄杆其實是水泥、假裝是玻璃的其實是塑膠,純粹拿來看的。

raw-image

  好空虛。旁邊一個小小的說明牌,標題是Frames,接著用法文、義大利文以及英文寫著山峰的名字,角落標示著這裡的城市名庫馬耶爾(Courmayeur),看來是當地政府架設的。

  我繼續往前,瞥見路旁又出現了不銹鋼板,裁切成特別的造型,旁邊也有著說明。我頭也不轉越過它,過了段時間才突然終於領悟:原來這一系列的設計不是造型不是裝飾,它們是相框,框住山谷另一岸頂著白雪的黝黑山頭。剛剛經過的那幾個木頭窺管並不是隨意放置,那是擺在專屬的方向與仰角替這一岸的健行客指認山頭;不鏽鋼的龐大弧面也是設計好的,為了能夠一口氣框進一百八十度環繞的白朗峰山系。

  再一次遇見不銹鋼板做成的鏡面,這次做成了雪絨花(eldeweiss,註三)的造型,我終於決心停下來讀說明牌,標題寫著“Selfie”。自拍?要人對著這面鏡子自拍?我滿心不解但姑且信之地掏出相機,把鏡頭對準花形鏡面,不知該左該右地把自己喬進花中。定位後,突然在鏡面裡看見自己正站在一片山頭之下。說明牌給了答案:努瓦爾德佩泰雷峰(Aiguille Noire de Peuterey)。

raw-image

  對啊,這是TMB,重點不是白朗峰群雄爭豔的山塊嗎?在這疲倦的午後我除了行走和期待停止行走之外腦裡已沒有其他事物,但Courmayeur不容許人無視地走過,它一路佈置各式各樣的裝置,提醒人轉頭看、向後看,就是要多看一眼義大利的白朗峰。

  沒有觀景台、沒有附帶地圖以及生態照片的解說牌、沒有多國語言詳細介紹歷史文化,只有貌似無人維護卻精心設計細節的布置。在下一個鏡面,我認真嘗試著找出它要我看的風景,但說實在,不鏽鋼的鏡射效果並不太好。
  果然,義大利啊。

raw-image


註:
一、回家後試圖在網路上查找這一系列Frames的資訊,但沒找到,不知道是否真的是已經架設多年了。
二、如果老天賞臉,謝庫伊湖面也能夠像白朗湖一樣拍出努瓦爾德佩泰雷峰的倒影,網路上有圖片
三、Edelweiss又稱小白花或雪絨花,是阿爾卑斯山區有名的代表花朵,電影真善美有一首歌以此為名。聽了會發現原來就是這個熟悉的旋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崎路
26會員
78內容數
小時候從書裡找到世界,長大後從世界回頭梳理人生。
崎路的其他內容
2022/10/16
生在都市裡的我們,聽的只剩機械音響,看的逃不出電子螢幕。侷限在短短的距離、狹窄的頻寬,直到我們喪失了感受自然的能力。但渥雷本說我們並沒有永久失去感覺的能力。這些鈍化的感官是可以重新訓練開發的。他解釋森林如何能重新刺激五感,包括常被忽略的觸覺。
Thumbnail
2022/10/16
生在都市裡的我們,聽的只剩機械音響,看的逃不出電子螢幕。侷限在短短的距離、狹窄的頻寬,直到我們喪失了感受自然的能力。但渥雷本說我們並沒有永久失去感覺的能力。這些鈍化的感官是可以重新訓練開發的。他解釋森林如何能重新刺激五感,包括常被忽略的觸覺。
Thumbnail
2022/05/21
沒想到就沒機會再走錐麓古道全段了,也許僅此一次的紀錄。 高中時,學校曾辦過一場演講,講者講他高中時逃學到淡水的經歷。那時候覺得自己真沒骨氣,就快畢業了但根本沒機會逃學。長大後沒機會逃學了,就算要逃也不會去什麼淡水。
Thumbnail
2022/05/21
沒想到就沒機會再走錐麓古道全段了,也許僅此一次的紀錄。 高中時,學校曾辦過一場演講,講者講他高中時逃學到淡水的經歷。那時候覺得自己真沒骨氣,就快畢業了但根本沒機會逃學。長大後沒機會逃學了,就算要逃也不會去什麼淡水。
Thumbnail
2021/10/24
環白朗峰健行有什麼好玩的?除了可以遇到友善有趣的健行客,還有各種可愛的狗!   
Thumbnail
2021/10/24
環白朗峰健行有什麼好玩的?除了可以遇到友善有趣的健行客,還有各種可愛的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千百萬年大自然形成的地形,高山、湖泊、峽灣,總是讓人嘆為觀止。來到義大利米蘭郊區的科莫湖,受惠鄰近阿爾卑斯山源源不絕的冰蝕水,日積月累,在此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坐上纜車來到制高點,寧靜宜人的風光,讓人很想再預約下回再來。
Thumbnail
千百萬年大自然形成的地形,高山、湖泊、峽灣,總是讓人嘆為觀止。來到義大利米蘭郊區的科莫湖,受惠鄰近阿爾卑斯山源源不絕的冰蝕水,日積月累,在此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坐上纜車來到制高點,寧靜宜人的風光,讓人很想再預約下回再來。
Thumbnail
在倫敦讀書工作,沒有山,所以唯有去蘇格蘭或威爾斯,去歐洲旅行,當然要去阿爾卑斯山,之後去北美洲的洛磯山, 最後是澳洲的藍山,希望將來有一天可以去中東的西乃山,還有土耳其的阿拉拉特山,不過今天要寫的是阿爾卑山脈的白朗峰 (Mont Blanc)
Thumbnail
在倫敦讀書工作,沒有山,所以唯有去蘇格蘭或威爾斯,去歐洲旅行,當然要去阿爾卑斯山,之後去北美洲的洛磯山, 最後是澳洲的藍山,希望將來有一天可以去中東的西乃山,還有土耳其的阿拉拉特山,不過今天要寫的是阿爾卑山脈的白朗峰 (Mont Blanc)
Thumbnail
南針鋒海拔 3,842 公尺,到達峰頂的纜道建於 1955 年,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纜道,此記錄大約保持 20 年之久,但至今仍是世界上垂直距離最大的纜車,從起點夏慕尼的 1,035 公尺到終點南針峰頂 3,842 公尺,超過 2,800 公尺的高度卻只需要 20 分鐘就可以抵達,實在是鬼斧神工啊。
Thumbnail
南針鋒海拔 3,842 公尺,到達峰頂的纜道建於 1955 年,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纜道,此記錄大約保持 20 年之久,但至今仍是世界上垂直距離最大的纜車,從起點夏慕尼的 1,035 公尺到終點南針峰頂 3,842 公尺,超過 2,800 公尺的高度卻只需要 20 分鐘就可以抵達,實在是鬼斧神工啊。
Thumbnail
早上起床的陽台,今天大家終於比較沒有這麼時差的感覺了,打開門就可以感覺到冷冽的空氣,果然是在山區啊! 昨天晚上我的DSLR因為放在椅子上,又掉到了地板上,所以從今天起之後DSLR就會時不時出現Err的字樣,同時鏡頭的自動對焦馬達似乎也有問題,所以旅行一開始,DSLR幾乎無法使用。回台灣之後觀看照片,
Thumbnail
早上起床的陽台,今天大家終於比較沒有這麼時差的感覺了,打開門就可以感覺到冷冽的空氣,果然是在山區啊! 昨天晚上我的DSLR因為放在椅子上,又掉到了地板上,所以從今天起之後DSLR就會時不時出現Err的字樣,同時鏡頭的自動對焦馬達似乎也有問題,所以旅行一開始,DSLR幾乎無法使用。回台灣之後觀看照片,
Thumbnail
忽然一陣暈眩。倘然不是高山症作祟,便是豐盛的美景饗宴,讓我酣醉,於海拔三千呎的幸福裡。
Thumbnail
忽然一陣暈眩。倘然不是高山症作祟,便是豐盛的美景饗宴,讓我酣醉,於海拔三千呎的幸福裡。
Thumbnail
我進一步想,為什麼人會喜歡閱讀? 我想,有時候,我們只是在找一個「替我們寫下想法」的人。 很多想法,早就在我們大腦裡了,只是我們挖掘不出來,寫不出來,表達不出來。等到有一天,我們讀到別人文章時,就會拍案大叫:這作者,說出了我的心聲啊!
Thumbnail
我進一步想,為什麼人會喜歡閱讀? 我想,有時候,我們只是在找一個「替我們寫下想法」的人。 很多想法,早就在我們大腦裡了,只是我們挖掘不出來,寫不出來,表達不出來。等到有一天,我們讀到別人文章時,就會拍案大叫:這作者,說出了我的心聲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