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午後雷陣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其實是到了長大之後,才知道小時候讀的課本,像是地理、歷史、自然生物跟化學,教導的東西都是真的──會刻意強調是「真的」,那是因為直到我讀大學的某個時期,潛意識仍認為這些教材內容都是獲取「考試分數」的工具,從來沒把它當作真的。而這種潛意識也是受從久以來的填鴨式教育塑成的。也無怪乎當別人提及「這不過是國小常識」,我卻往往不明白:蛤?有教過這東西嗎?
不過,也許因為是住在中部的關係,對於季節的變換倒是特別敏感。也漸漸從生活的接觸,傾聽,觀察,嗅聞,牢記了它的規律。
尤其是夏季的午後雷陣雨。
國小四年級的暑假,我記得我們剛結束與一位高壓教育的班導師的邂逅。可以的話,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不要再遇到那位老師,或者遇到她、並且有勇氣拆了椅子腳反擊她。反正她都是在那一學期後離開的,乾脆一點,把她打到離開。
總而言之,那年暑假的下午是我最快樂的日子。我哥哥去補習,我則在家吹冷氣、玩網路遊戲天堂。那時候每天就是在燃柳村用超級沒有效率的方式刷圖騰賺錢、偶爾跟認識的網友聊聊天;過程中,外頭都會逐漸陰暗起來,然後下起轟鳴響徹的午後雷陣雨。
因為實在太頻繁了,直到現在,仍熟記那年暑假降在外頭的雨景、雨聲、雨型、雨味。對夏季午後雷陣雨的認識,就是這麼來的。
今年台灣上半年面臨旱季,好不容易熬到五月底降起今年第一波梅雨,我有些住在北部的朋友仍不時會抱怨:為什麼雨都下在中南部?
為什麼雨都下在中南部?蛤?你們不知道嗎?夏季的雨季型態,一直都是以中南部為主啊!
我不太會分什麼高低氣壓,但是我知道每年夏天的開頭,都會有幾波西南氣流侵襲中南部地區;冬天則固定是大陸冷氣團、冷鋒面,會在苗栗以北下起整整一兩個月的大雨。
夏天中南部,冬天下北部。這可是常識。
然而,就好像對這種常識毫無概念但又不想理解一樣,朋友聽了一下,又馬上轉移話題聊起Vtuber。我也是無奈哼了哼聲,想著:「每次都在那喊不下雨,啊氣象就告訴你什麼時候會下了,是在哭喔?」果然一周過後,六月初總算是下起全台大雨,各地的水庫直至現在幾乎都滿了。
好笑的是,看到雨終於下了起來,而且連下一個月,這些朋友馬上忘記先前的抱怨,歡呼總算下雨了;雖然仍有幾個人很莫名,總是在下完一波雨後,繼續靠夭雨怎麼不下了,讓人很想挖出他的眼睛看看他到底看了什麼。
不過算了,就這樣吧。至少雨是來了。
為期一年不知道幾個星期,降在北部的午後雷陣雨。悶熱,讓人異常懷念在老家的空間,單純而幼稚的時刻。

〈關於Moonrogu〉
嗨,我是Moonrogu!一位奇幻小說家,你可以叫我村長。從2018年加入方格子並持續寫作至今,已累積數百篇極短篇小說創作以及三篇長篇奇幻小說的連載;而除了小說,我也寫我的寫作觀點,並發展成付費專題「奇幻寫作事」。如果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透過追蹤、訂閱,隨時follow最新的文章資訊!另外,誠摯邀請加入vocus Premium,閱讀我的Premium限定創作!
社群追蹤:FB粉專噗浪PlurkIG
經營出版專題:

拍手五下,輕鬆支持我繼續創作 ↓

avatar-img
12.5K會員
1.9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的其他內容
我就連國小第一次打架,母親勸過我「忍耐」,但直到現在我還是很後悔沒把同學打到住院很可惜。忍耐,我大概是做不來的。我無法像她這樣,百般忍耐,百般承受。那種苦,只有她吃得下,別人吃不來的。 這未必是好事。若是小時候就懂事,我大概會提醒母親不要這麼累。 但大概也起不了作用就是。畢竟我母親老早選擇坦然接受。
提早回北部吧!這個想法纏繞在我腦袋裡很久,很長。可是我始終沒有去下訂提早北返的高鐵車票,我就只是每天打開訂票系統,看著傍晚、晚上後的車票被訂光;中午、下午的時段也陸續沒票;一直到初二凌晨十二點,初三的車票,只剩早上六、七點的班次,要趕,根本趕不上。 於是我一直拖到初六,才離家。
親戚還沒來,但媽媽已經端著自己帶來的食材準備張羅中午的大餐;由於廚房窄小且爐子早已堆滿廚具──包括外婆總是會準備的那鍋滷肉──我在這幫不上忙,也沒忙可幫,所以只能坐在客廳吃著外婆不吃的麻荖、餅乾,要不然就是外出照照太陽、吸一下田園清新的空氣,我甚至直接在門口做起伸展操。鄉下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無聊
於是除夕的下午我都在樓梯上坐著,要不然就是進廚房幫母親一點小忙。直到下午五點把菜都端出來拜祖先,燒金紙,等大伯、二伯一家人都到場出現後,又把冷掉的菜拿去熱一下,圍爐吃年夜飯。 不過想起這頓年夜飯,我又有一點頭痛。
空氣安靜而清晰,不遠處的小山不斷傳來大冠鷲的鳴叫,水流潺潺,枝葉騷騷,偶爾有某戶人家的狗,不知所謂的胡亂大叫。 就彷彿二十年前在這裡生活時一樣。 彷彿十年前時一樣。 彷彿一年前時一樣。 沒什麼變過。
如果真的打算不回去,那我還必要買嗎?畢竟一盒十幾顆鳳梨酥,我根本吃不完。但,現在不買,再晚幾天就真的買不到了,不如先繼續觀察疫情吧......於是就這樣,我又多拖延了幾天後,某天下午,疫情逐漸趨緩,不再有本土病例發生。 然後我隔天一早就去帶了一盒鳳梨酥,回租屋處以前又買了南下的高鐵車票。我要回家了。
我就連國小第一次打架,母親勸過我「忍耐」,但直到現在我還是很後悔沒把同學打到住院很可惜。忍耐,我大概是做不來的。我無法像她這樣,百般忍耐,百般承受。那種苦,只有她吃得下,別人吃不來的。 這未必是好事。若是小時候就懂事,我大概會提醒母親不要這麼累。 但大概也起不了作用就是。畢竟我母親老早選擇坦然接受。
提早回北部吧!這個想法纏繞在我腦袋裡很久,很長。可是我始終沒有去下訂提早北返的高鐵車票,我就只是每天打開訂票系統,看著傍晚、晚上後的車票被訂光;中午、下午的時段也陸續沒票;一直到初二凌晨十二點,初三的車票,只剩早上六、七點的班次,要趕,根本趕不上。 於是我一直拖到初六,才離家。
親戚還沒來,但媽媽已經端著自己帶來的食材準備張羅中午的大餐;由於廚房窄小且爐子早已堆滿廚具──包括外婆總是會準備的那鍋滷肉──我在這幫不上忙,也沒忙可幫,所以只能坐在客廳吃著外婆不吃的麻荖、餅乾,要不然就是外出照照太陽、吸一下田園清新的空氣,我甚至直接在門口做起伸展操。鄉下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無聊
於是除夕的下午我都在樓梯上坐著,要不然就是進廚房幫母親一點小忙。直到下午五點把菜都端出來拜祖先,燒金紙,等大伯、二伯一家人都到場出現後,又把冷掉的菜拿去熱一下,圍爐吃年夜飯。 不過想起這頓年夜飯,我又有一點頭痛。
空氣安靜而清晰,不遠處的小山不斷傳來大冠鷲的鳴叫,水流潺潺,枝葉騷騷,偶爾有某戶人家的狗,不知所謂的胡亂大叫。 就彷彿二十年前在這裡生活時一樣。 彷彿十年前時一樣。 彷彿一年前時一樣。 沒什麼變過。
如果真的打算不回去,那我還必要買嗎?畢竟一盒十幾顆鳳梨酥,我根本吃不完。但,現在不買,再晚幾天就真的買不到了,不如先繼續觀察疫情吧......於是就這樣,我又多拖延了幾天後,某天下午,疫情逐漸趨緩,不再有本土病例發生。 然後我隔天一早就去帶了一盒鳳梨酥,回租屋處以前又買了南下的高鐵車票。我要回家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呼嘯的風聲、滴落車棚屋頂的雨聲、雨水潮濕的氣味、外頭冷涼的空氣等,這些是室外正在發生的事情。但待在室內的我,看著書、喝著咖啡、全身乾爽著。我的皮膚感受不到風的吹拂,頭髮沒有雨水的浸潤,鼻腔沒有雨水的是氣味,感官之間的連結,似乎在文明之中斷裂了......更多
我想,這幾天經常性的午後雷陣雨,似乎成了七月份的季節儀式。有時候你覺得雨停就會放晴,卻又聽見悶雷還隱隱作響。用通靈者的角度聆聽,它們似乎要傳達什麼重要的訊息?我又想,在雷雨輪替的午後,不需在外面快遞送餐或跑業務,怎麼說都是幸運好命的人,而能夠在家裡安心讀書與寫作的人,或許更是累世修來的福報吧。  
Thumbnail
搬來淡水將近二十個年頭,過往的夏天淡水幾乎是不會下午後雷陣雨的。縱然有下雨,通常也發生在傍晚的時候,經常也不過就是小小一陣,要一直進入十月秋天之後才會是淡水的雨季。 這兩年也許氣候變遷的關係,一切有了一些悄悄地改變。六月份的淡水午後,連續好幾天的午後都會下起一陣雨,且是不小的那種,且下雨前也會從遠
Thumbnail
午休時轟隆一聲 有的小朋友在熟睡中挫一跳 起床後大雨滂沱 孩子若要問 啥是滂沱 Ella會說 這是滂沱 帶寶寶們出來大門口觀察 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室 雷公爺爺也來助陣 實在是太好的教材 話說雨棚上個月才換新的......
Thumbnail
每到五月六月,總有幾個禮拜都處於陰鬱的天氣,但雨水對土地和植物來說是很重要的。
前言 明天(113.6.10)端午節了,吃完午餐後出門購買拜拜用的東西。買了大哥喜歡的甜食,拜拜所需的雞肉和魚,以及拜後共餐的炸物等…沒想到原本陰陰的天氣,慢慢的飄起了雨絲,然後突然米粒大的雨點直洩而下,馬路低窪處馬上積了水,雨點打在馬路上,打在積水處,濺起了雨花,濺出了漣漪。雖然穿上了雨衣,但雨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種子老師培訓第二階段 這個週末是第二階段的種子老師培訓,課程已來到繪本帶領及實際製作教案的環節,種子老師們都迫不及待的做更進階的學習。   種子老師如甘雨滋養孩子成長 週六的課程由巫邕儀老師帶領,「不知道哪一片雲會下雨」是巫老師第一個分享的故事。她曾在高路公路上被灰灰的雲追著跑,雲過來時
Thumbnail
  還在讀書的時候很喜歡下雨,因為雨營造一種浪漫,離群索居的孤獨,將個人暫時從擁擠喧囂中劃分開。於是地理課本上多雨的東北角變成少年聽雨的最佳選擇,一年超過兩百天的降雨日,光用看的眼睛估計也要發霉。   可是島嶼看似不大,東北角對於那時還是學生的我而言非常遙遠,由西南到東北,彷彿需要穿越光年。因
Thumbnail
一個關於雨的記憶,隨著時光的流逝,雨始終伴隨著作者的生活,帶來清醒和迷糊,像一首童謠又像是回憶的淚水。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呼嘯的風聲、滴落車棚屋頂的雨聲、雨水潮濕的氣味、外頭冷涼的空氣等,這些是室外正在發生的事情。但待在室內的我,看著書、喝著咖啡、全身乾爽著。我的皮膚感受不到風的吹拂,頭髮沒有雨水的浸潤,鼻腔沒有雨水的是氣味,感官之間的連結,似乎在文明之中斷裂了......更多
我想,這幾天經常性的午後雷陣雨,似乎成了七月份的季節儀式。有時候你覺得雨停就會放晴,卻又聽見悶雷還隱隱作響。用通靈者的角度聆聽,它們似乎要傳達什麼重要的訊息?我又想,在雷雨輪替的午後,不需在外面快遞送餐或跑業務,怎麼說都是幸運好命的人,而能夠在家裡安心讀書與寫作的人,或許更是累世修來的福報吧。  
Thumbnail
搬來淡水將近二十個年頭,過往的夏天淡水幾乎是不會下午後雷陣雨的。縱然有下雨,通常也發生在傍晚的時候,經常也不過就是小小一陣,要一直進入十月秋天之後才會是淡水的雨季。 這兩年也許氣候變遷的關係,一切有了一些悄悄地改變。六月份的淡水午後,連續好幾天的午後都會下起一陣雨,且是不小的那種,且下雨前也會從遠
Thumbnail
午休時轟隆一聲 有的小朋友在熟睡中挫一跳 起床後大雨滂沱 孩子若要問 啥是滂沱 Ella會說 這是滂沱 帶寶寶們出來大門口觀察 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室 雷公爺爺也來助陣 實在是太好的教材 話說雨棚上個月才換新的......
Thumbnail
每到五月六月,總有幾個禮拜都處於陰鬱的天氣,但雨水對土地和植物來說是很重要的。
前言 明天(113.6.10)端午節了,吃完午餐後出門購買拜拜用的東西。買了大哥喜歡的甜食,拜拜所需的雞肉和魚,以及拜後共餐的炸物等…沒想到原本陰陰的天氣,慢慢的飄起了雨絲,然後突然米粒大的雨點直洩而下,馬路低窪處馬上積了水,雨點打在馬路上,打在積水處,濺起了雨花,濺出了漣漪。雖然穿上了雨衣,但雨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種子老師培訓第二階段 這個週末是第二階段的種子老師培訓,課程已來到繪本帶領及實際製作教案的環節,種子老師們都迫不及待的做更進階的學習。   種子老師如甘雨滋養孩子成長 週六的課程由巫邕儀老師帶領,「不知道哪一片雲會下雨」是巫老師第一個分享的故事。她曾在高路公路上被灰灰的雲追著跑,雲過來時
Thumbnail
  還在讀書的時候很喜歡下雨,因為雨營造一種浪漫,離群索居的孤獨,將個人暫時從擁擠喧囂中劃分開。於是地理課本上多雨的東北角變成少年聽雨的最佳選擇,一年超過兩百天的降雨日,光用看的眼睛估計也要發霉。   可是島嶼看似不大,東北角對於那時還是學生的我而言非常遙遠,由西南到東北,彷彿需要穿越光年。因
Thumbnail
一個關於雨的記憶,隨著時光的流逝,雨始終伴隨著作者的生活,帶來清醒和迷糊,像一首童謠又像是回憶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