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在家工作,必須比平時更留心自己的狀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疫情緣故,我已經在家工作一陣子了。

最一開始十分欣喜,工作效率也比平時在公司還高,感到滿滿成就感。後來一度感到恐慌與失落,每天看著一天比一天高的確診數,思索著若我明天即將離開人世,那我今天還要認真工作當社畜嗎?卻又因為不敢出門,無法與深愛的人們相見,只好沉迷於手遊,甚至搞不清楚今天星期幾。廢了幾天後,意識到自己的焦慮不只影響到了工作,還有生活,才終於打起精神來,逼自己在規律的時間就寢與起床、少刷疫情消息減少焦躁、少盯電子螢幕改看紙本書、邊聽幾個英文學習podcast邊打掃居處、改變自己家中的工作場域等,讓自己找回最佳狀態。

在這段試圖抓回狀態的過程中,我不斷提醒自己「活在當下」。過去或未來本來就不是我們可以改變或控制的,人類的原廠設定值就是只能替當下做主。因為變因太多,所以我們只好也只能控制現在。雖然感受到身為而人的渺小,但也因為好幾個現在能影響著未來與累積成過去,又頓時覺得自己若能順利把握當下,好像也是滿偉大呢。

然而,當我好不容易找回高效率狀態後,我又發現久不出門的自己,似乎成了工作狂。因為不用出門通勤,一起床就能工作;因為一直待在家,一有想法就能打開筆電,而且通常洗澡時會有超多靈感,洗完出來就可以馬上執行。少了場域與時間的劃分,覺得休息好像總不夠充分,腦袋似乎一直在運轉,也因為居處空間狹小,空氣的流動讓我很無感。發覺這樣的自己時,一方面感到無言好笑,一方面又感到慶幸。無言好笑的是自己怎麼總是走在兩個極端,沒有中間值;慶幸的是我對自己是有感的,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也能提點自己,試圖去改善問題。

而我也意識到「雞蛋不要放在同個籃子裡」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工作。當你的工作是你的所有、是你全部的成就感來源時,若你哪天沒了它,你的世界將失去重心,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就此一蹶不振。或許「雞蛋不要放在同個籃子裡」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父母對待兒女吧,當孩子長大成人時,年邁的爸媽該做些什麼,重新在這些本為照顧兒女的時間上放置適合的事情呢?「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或許本來就不是「一份」工作與「一種」生活的平衡吧,我想。

接下來,我計畫創造一些更有效的儀式感、規劃時間表、安排運動時間、記錄下自己的狀態變化(於是來這邊發文)、嘗試自己其他可能感興趣的事物,讓生活不再只有工作。希望將來的自己能再找回最佳狀態,不是毫無喘息工作狂、也不是毫無產能的廢人。

話說人類果真是群居的動物,需要在這世界上有產能與貢獻來確認自己的價值,又需要維持一定程度的社交鏈。雖然我自認自己是個善於獨處的人,但長時間的獨處下來,一度以為自己被關在什麼一人牢房裡,發現現在偶爾說話也會有些語句不清(因為太久沒跟真人說話了?)看來不能只是傳訊息,通話或視訊也是必要的社交呀。

這陣子最開心的時刻是久久出門去賣場採購物資的時候,可以見到陽光、可以見到人類、可以動動身子,感受到自己活著。

疫情期間最該關心的別無他者,是自己的狀態呀。


(那麼,有耐心看到這邊的人,是否能留個言跟我做些社交互動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G(欸居)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我是AG(欸居),南部人首次一人北漂,在這書寫我的生活與學習。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與自己相處的過程中,我正學習著如何更細微地感受自己當下的感受。 無論做些什麼,只要可以享受自己與自己相處的時間,都好,都挺好。 你呢? 今天和自己說說話了嗎?
Thumbnail
在與自己相處的過程中,我正學習著如何更細微地感受自己當下的感受。 無論做些什麼,只要可以享受自己與自己相處的時間,都好,都挺好。 你呢? 今天和自己說說話了嗎?
Thumbnail
自從疫情開始,過去一年有不少時間在家工作,以下是明顯可見的幾點現象: 結論: 我之後還是會在家工作,畢竟這是我目前的最佳選擇,也許哪天重回辦公室,體驗辦公室氣氛以及各種活動,但那些好像又不太適合我這個老人,哈哈哈。
Thumbnail
自從疫情開始,過去一年有不少時間在家工作,以下是明顯可見的幾點現象: 結論: 我之後還是會在家工作,畢竟這是我目前的最佳選擇,也許哪天重回辦公室,體驗辦公室氣氛以及各種活動,但那些好像又不太適合我這個老人,哈哈哈。
Thumbnail
雖然因為工作屬性的關係,疫情期間我仍正常上下班,並未居家辦公,新家獨居的機會讓我忽然間有很多獨處的時刻。空間裡只有自己的氛圍,遺世而獨立,珍惜和自己好好相處的時刻,是來自於維持社交距離的恩賜。 不習慣 一個人的時候,關於自己內在的
Thumbnail
雖然因為工作屬性的關係,疫情期間我仍正常上下班,並未居家辦公,新家獨居的機會讓我忽然間有很多獨處的時刻。空間裡只有自己的氛圍,遺世而獨立,珍惜和自己好好相處的時刻,是來自於維持社交距離的恩賜。 不習慣 一個人的時候,關於自己內在的
Thumbnail
2個月的在家生活也已經進入「習慣模式」了! 從一開始不能去咖啡廳工作有點失落、工作完不能找一家店在店內享受美食、在家裡工作有點提不起勁,到現在已經可以在家享受各種生活了!在各種環境下都能享受生活,真的是這次疫情下最大的收穫了! 如果不是這次的疫情,我們也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也可以很享受!我們以為只有在氣
Thumbnail
2個月的在家生活也已經進入「習慣模式」了! 從一開始不能去咖啡廳工作有點失落、工作完不能找一家店在店內享受美食、在家裡工作有點提不起勁,到現在已經可以在家享受各種生活了!在各種環境下都能享受生活,真的是這次疫情下最大的收穫了! 如果不是這次的疫情,我們也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也可以很享受!我們以為只有在氣
Thumbnail
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至7/12。為了避免接觸傳染,再怎麼不情願也得嘗試遠距工作。改變來得太突然適應不良,每天焦頭爛額不像個人嗎?這篇文章整理幾個遠距工作常見的缺點,以及我認為可以怎麼調整,才能好好利用遠距帶給我們的彈性,把日子過得更像個人。
Thumbnail
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至7/12。為了避免接觸傳染,再怎麼不情願也得嘗試遠距工作。改變來得太突然適應不良,每天焦頭爛額不像個人嗎?這篇文章整理幾個遠距工作常見的缺點,以及我認為可以怎麼調整,才能好好利用遠距帶給我們的彈性,把日子過得更像個人。
Thumbnail
Random Drawing 腦袋一片空白,有沒有很多這樣的時候?因為太多的雜事,工作,家庭,生活,情人,現在再加上疫情。什麼,都令人感到疲累。很想提起勁,卻什麼也動不了。很想做些什麼,卻只有想法,空無行動。所以,執行力極度重要。然而,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時間,也很重要。在家工作的第20天,似乎也已經適
Thumbnail
Random Drawing 腦袋一片空白,有沒有很多這樣的時候?因為太多的雜事,工作,家庭,生活,情人,現在再加上疫情。什麼,都令人感到疲累。很想提起勁,卻什麼也動不了。很想做些什麼,卻只有想法,空無行動。所以,執行力極度重要。然而,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時間,也很重要。在家工作的第20天,似乎也已經適
Thumbnail
台灣疫情爆發邁入第三週了,看著每天的染疫人數以百來計算,還有著死亡案例,更能體會全球籠罩在病毒風暴中的氛圍與生活轉變,也考驗著每個人用甚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關卡。 我的外展工作得要暫停,回到辦公室以電話關懷中追蹤個案;同時,我的孩子停止上課,兩個孩子在家需要有人照顧,在居家辦公的規定下來之前,我也面
Thumbnail
台灣疫情爆發邁入第三週了,看著每天的染疫人數以百來計算,還有著死亡案例,更能體會全球籠罩在病毒風暴中的氛圍與生活轉變,也考驗著每個人用甚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關卡。 我的外展工作得要暫停,回到辦公室以電話關懷中追蹤個案;同時,我的孩子停止上課,兩個孩子在家需要有人照顧,在居家辦公的規定下來之前,我也面
Thumbnail
把自己的套房或是家中客聽,或是有書房的人,當成辦公室的人們兒,早就大有人在了吧。但是對於,我,這個頭一遭必須將做了將近二十年的習慣改變的人來說,還是有其衝擊。雖然,教學技巧與台風是需要人與人親自面對面才有會的溫度,但是,畫面與螢幕又是另一回事。 一直以來,就是個保守派的自己,對於改變這件事,需要時
Thumbnail
把自己的套房或是家中客聽,或是有書房的人,當成辦公室的人們兒,早就大有人在了吧。但是對於,我,這個頭一遭必須將做了將近二十年的習慣改變的人來說,還是有其衝擊。雖然,教學技巧與台風是需要人與人親自面對面才有會的溫度,但是,畫面與螢幕又是另一回事。 一直以來,就是個保守派的自己,對於改變這件事,需要時
Thumbnail
在這個非常時刻,我們的第一要務是保持健康,不被感染病毒,更不要變成傳播病毒給家人朋友的那個人,光是如此我們就已經達成最重要的任務了。無法照著計劃好好工作沒有關係;讓自己放鬆,休息後再回頭繼續。六十分總比零分好,明天可能就有七十分了;終究會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的。
Thumbnail
在這個非常時刻,我們的第一要務是保持健康,不被感染病毒,更不要變成傳播病毒給家人朋友的那個人,光是如此我們就已經達成最重要的任務了。無法照著計劃好好工作沒有關係;讓自己放鬆,休息後再回頭繼續。六十分總比零分好,明天可能就有七十分了;終究會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的。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爆發一波,大家又接到遠距在家工作的指令了。而我已經在家工作一年多了,所以完全無感。 聊到在家工作這個心態轉變,我在幾年前就有認真想過,因為我是一個很不喜歡被限制工作地點、時間的人;但我也不喜歡像業務到處跑來跑去。 我就只是想在一個舒服的、可以專注的地方,符合自己生活作息的時間工作。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爆發一波,大家又接到遠距在家工作的指令了。而我已經在家工作一年多了,所以完全無感。 聊到在家工作這個心態轉變,我在幾年前就有認真想過,因為我是一個很不喜歡被限制工作地點、時間的人;但我也不喜歡像業務到處跑來跑去。 我就只是想在一個舒服的、可以專注的地方,符合自己生活作息的時間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