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社交距離的啟發-和自己相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hoto by Valerie Elash on Unsplash
雖然因為工作屬性的關係,疫情期間我仍正常上下班,並未居家辦公,新家獨居的機會讓我忽然間有很多獨處的時刻。空間裡只有自己的氛圍,遺世而獨立,珍惜和自己好好相處的時刻,是來自於維持社交距離的恩賜。
不習慣
一個人的時候,關於自己內在的聲音變的好清楚好明顯。總是習慣先完成老闆的,同事的,父母的,朋友的需求,忽然間,那個角落邊的自我,成了唯一的主角。
也有點無助
工作上:已經有點習慣一個專案有各部門合作完成,現在有種操之在我,但是一切百廢待舉的壓力。居家時:已經習慣煮飯洗廁所不是自己的工作,就算是洗碗也可以常常賴皮,只要管好自己的房間就好,現在通通都是我的,不時的,還要對著相看很害怕的各類昆蟲曉以大義,你別過來,不然我就。。。
最親密的,一直在身邊的是⋯
其實不是別人,而是內在的自己。親愛的朋友你們會嗎?不時的,作決定前,內心黑天使與白天使交戰著,不同的觀點無關好壞,都來自於自己的一部分。當下看起來的無意識,若是在適當的時機抽絲剝繭,往往會有一種瞭然於胸的恍然大悟,開始與自己和解。
喜歡自己,別無選擇
意志力中心空白(人類圖語言)使然,我特別容易欣賞有自信心的人,自信心無關乎成就,是一種發自內心覺得自己好棒的特質。在人群裡,意識到自己很容易被充滿自信的人們吸引,總想藉由分析對方,洞悉獲得自信的秘訣。自信雖然不是內建卻可以藉由累積獲得,發現唯有喜歡自己的設計/特質,接受我就是這樣的普通卻又獨一無二,個人潛能才能真正發揮,快樂與滿足則隨之而來。
進而感受與環境的和諧相處
獨居是一個很棒的練習,買屋租屋都好,觀察真實的自己與住家環境的交互作用,無需擔心影響同居人,透過嘗試、感受與觀察,營造一個更能放鬆與展現自我的環境,也能看到透過個人力量對住所帶來的改變,逐步練習累積經驗與成就感,視情況將層次拉高到生活進而事業目標。
疫情終究會減緩,只是需要時間,在保持社交距離仍為最佳防疫措施的當下,恰好是和內在的自己好好相處的絕佳時機。當內在力量穩定累積且收放自如時候,搭配外在環境的紛擾漸漸沉寂,就是蓄勢待發的好時刻,無論解封後你想做的是什麼,共勉之~
2021.06.13
avatar-img
191會員
209內容數
2021年開始接觸人類圖,仍記得自己一開始聽到的喜悅,還有剛接觸的困惑,化作一張張的圖,內心疑惑「我是這樣的人嗎?」想要更了解自己的渴望,藉由課程學到了滿滿的知識,經過時間的沉澱,終於等到情緒清明,薦骨有回應,是時候可以慢慢寫出屬於自己的感受,我的探索人類圖之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光福利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就算整個身體都是頭,也能「區分」。 學習人類圖後,我清楚頭腦是外在權威,但是與內在權威不總是相同,常常掩蓋了內在權威(身體)的聲音,透過自我察覺,透過等待,我們更能辨認出什麼是頭腦的聲音。懂得「區分」,讓我們透過內在權威做決定,更靠近身體之所向,又能與外在權威和平共處,使內外平衡。 關於察覺頭腦的聲
我非常喜歡睡覺,那是一種愛自己的方式,又餓又累的時候我會先睡覺,生病的時候,遇到壓力的時候,都想睡覺。雖然我曾經羨慕那些不需要睡很久的人們,畢竟,睡眠時間少,醒著時間比較多,彷彿是生命的延長。 與其說喜歡自己愛睡覺的特性,倒不如是喜
當寫作已經變成了習慣,當以文會友已經成為樂趣,這一週,似乎到了另外一個層次,關乎於沈浸、專注的力量。 這一週精神層面很豐富,一種痛苦並快樂著的感覺,第一個念頭像是「追劇」,因為劇情感動震撼人心,即使眼皮已經很沈重,身體已經很疲勞,可是
覺察課程的第四講,瑪莉安老師(Mary-Ann:人類圖去制約之旅的作者)將焦點放在「察覺來自周圍的抗拒」。抗拒,是一個被抵抗、不被認同的感覺,相信,我們聽到這個詞的第一感受,很大比例是負面的,我們容易把聚焦在如何解除抗拒,更有甚者選擇逃避或
承接上篇文章察覺自己的情緒運作,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去「等待」情緒的清明,讓察覺的面向更細緻與多元。這一週,我有以下的學習與體悟: 觀察一:多等一下,察覺到內心真正的想法 二週前,我買了一個印表複合機,按照網站活動,我需要去官網申請贈
自從年初在河堤步行聽到了人類圖知識,就非常有興趣的閱讀相關書籍與上課。一面很驚訝這個學問的蓬勃;另一方面,周圍的人幾乎沒什麼人聽過,這個學問看起來像是占星又像是算命,我也沒有多做說明,畢竟,自己走在驗證的路上,正好奇這個學問
就算整個身體都是頭,也能「區分」。 學習人類圖後,我清楚頭腦是外在權威,但是與內在權威不總是相同,常常掩蓋了內在權威(身體)的聲音,透過自我察覺,透過等待,我們更能辨認出什麼是頭腦的聲音。懂得「區分」,讓我們透過內在權威做決定,更靠近身體之所向,又能與外在權威和平共處,使內外平衡。 關於察覺頭腦的聲
我非常喜歡睡覺,那是一種愛自己的方式,又餓又累的時候我會先睡覺,生病的時候,遇到壓力的時候,都想睡覺。雖然我曾經羨慕那些不需要睡很久的人們,畢竟,睡眠時間少,醒著時間比較多,彷彿是生命的延長。 與其說喜歡自己愛睡覺的特性,倒不如是喜
當寫作已經變成了習慣,當以文會友已經成為樂趣,這一週,似乎到了另外一個層次,關乎於沈浸、專注的力量。 這一週精神層面很豐富,一種痛苦並快樂著的感覺,第一個念頭像是「追劇」,因為劇情感動震撼人心,即使眼皮已經很沈重,身體已經很疲勞,可是
覺察課程的第四講,瑪莉安老師(Mary-Ann:人類圖去制約之旅的作者)將焦點放在「察覺來自周圍的抗拒」。抗拒,是一個被抵抗、不被認同的感覺,相信,我們聽到這個詞的第一感受,很大比例是負面的,我們容易把聚焦在如何解除抗拒,更有甚者選擇逃避或
承接上篇文章察覺自己的情緒運作,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去「等待」情緒的清明,讓察覺的面向更細緻與多元。這一週,我有以下的學習與體悟: 觀察一:多等一下,察覺到內心真正的想法 二週前,我買了一個印表複合機,按照網站活動,我需要去官網申請贈
自從年初在河堤步行聽到了人類圖知識,就非常有興趣的閱讀相關書籍與上課。一面很驚訝這個學問的蓬勃;另一方面,周圍的人幾乎沒什麼人聽過,這個學問看起來像是占星又像是算命,我也沒有多做說明,畢竟,自己走在驗證的路上,正好奇這個學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但單從字面上來理解「社交距離」的話,筆者倒是聯想起字面上的另一種的意思:在交通不便捷的年代,社交活動的參與需要消除的距離隔閡,與現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啊… 日本時代昭和年間,臺灣人究竟是如何長途跋涉、趕赴各種各樣的聚會呢?當然在那個時代
Thumbnail
許多孩童在沒有限制下使用網路並與人交際。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引發許多危險,甚至威脅生命安全。在沒有家長監督的前提下使用網路,可能會引發哪些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毋庸置疑,為了幫助建立和維持牢固的關係,您需要保持尊重-尊重他人的時間,見解,感受等。這對於一對一的關係(例如婚姻或親密的友誼)至關重要。 在涉及組類型動態的緊密關係中,確實如此。如果您在團隊中工作,那麼如果您尊重團隊中的其他人,情況會好得多,並且友誼會更加牢固。除了要做正確的事之外,最大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之前就一直想找個機會談談「社交」這件事,剛好在看見Matters的某位曾經是讚賞公民的作者寫的一篇,文中提到他成為讚賞公民一個月之後的種種心路歷程,讓我覺得現在或許就是一個很適當來聊聊這話題的時間點。
Thumbnail
感到壓力、孤立和恐懼本來就是藥物使用的風險因子,且許多讓他們保持戒癮狀態(清醒)的社會結構,在疾病大流行的期間可能都會消失。當人們失去支持系統、結構性的生活及人際關係時,可能會轉而使用藥物來緩解他們的壓力、焦慮和孤獨感。
Thumbnail
近期在整理我自己的招募數據資料發現,在我自行可控制的招募漏斗變數,仍保有持續的正成長。例如履歷開發數量、求職者邀約面試數量,以及實際到場面試人數。 經過統計,相關數據皆超過25個百分比的成長,但最終檢視實際報到數卻為負增長。進一步檢視其中環節發現,在錄取率上有所下滑。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但單從字面上來理解「社交距離」的話,筆者倒是聯想起字面上的另一種的意思:在交通不便捷的年代,社交活動的參與需要消除的距離隔閡,與現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啊… 日本時代昭和年間,臺灣人究竟是如何長途跋涉、趕赴各種各樣的聚會呢?當然在那個時代
Thumbnail
許多孩童在沒有限制下使用網路並與人交際。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引發許多危險,甚至威脅生命安全。在沒有家長監督的前提下使用網路,可能會引發哪些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毋庸置疑,為了幫助建立和維持牢固的關係,您需要保持尊重-尊重他人的時間,見解,感受等。這對於一對一的關係(例如婚姻或親密的友誼)至關重要。 在涉及組類型動態的緊密關係中,確實如此。如果您在團隊中工作,那麼如果您尊重團隊中的其他人,情況會好得多,並且友誼會更加牢固。除了要做正確的事之外,最大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之前就一直想找個機會談談「社交」這件事,剛好在看見Matters的某位曾經是讚賞公民的作者寫的一篇,文中提到他成為讚賞公民一個月之後的種種心路歷程,讓我覺得現在或許就是一個很適當來聊聊這話題的時間點。
Thumbnail
感到壓力、孤立和恐懼本來就是藥物使用的風險因子,且許多讓他們保持戒癮狀態(清醒)的社會結構,在疾病大流行的期間可能都會消失。當人們失去支持系統、結構性的生活及人際關係時,可能會轉而使用藥物來緩解他們的壓力、焦慮和孤獨感。
Thumbnail
近期在整理我自己的招募數據資料發現,在我自行可控制的招募漏斗變數,仍保有持續的正成長。例如履歷開發數量、求職者邀約面試數量,以及實際到場面試人數。 經過統計,相關數據皆超過25個百分比的成長,但最終檢視實際報到數卻為負增長。進一步檢視其中環節發現,在錄取率上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