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發現自己的新生活!(工作&日常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疫情在家的生活即將2個月了!我們也逐漸觀察到,自己在家會過著怎麼樣的生活,與過去的游牧生活真的很不一樣!

我們大致可以分為「飲食、睡眠、工作、休息及日常」這5個面向來觀察。

上一篇我們分享了疫情期間,發現自己的新生活!(飲食&睡眠篇),這一篇我們要來觀察「工作、休息及日常」這3個面向。

raw-image

3. 工作

2個月的在家生活也已經進入「習慣模式」了!

從一開始不能去咖啡廳工作有點失落、工作完不能找一家店在店內享受美食、在家裡工作有點提不起勁,到現在已經可以在家享受各種生活了!在各種環境下都能享受生活,真的是這次疫情下最大的收穫了!

如果不是這次的疫情,我們也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也可以很享受!我們以為只有在氣氛美好的咖啡廳或公共空間才能工作有勁、才是我們最喜歡的工作空間!

只要去做,人真的能夠適應任何生活。

耍廢,是疫情期間真正重要的工作!

最一開始的兩週,我們跟平常一樣的時間開始工作,每天工作的長度也跟待在咖啡廳的時候差不多,每天手都會有點小痠(滑鼠手),但是工作的過程很充實,所以也沒有特別去理會。

兩週後開始工作提不起勁,變得更容易想睡覺、也睡得更久,我們在6月初的時候,有連續5天完全都沒有工作(XD),這是以前不太可能發生的事,哈哈!

這段時間讓我們有點不太習慣,因為工作用筆電、分享極簡生活是我們最喜歡的事情,我們也認為這件事情能夠帶給我們最多的快樂!

raw-image

尤其,移除掉我們前往咖啡廳以及到店家內用吃飯的時間,感覺時間又變多了,我們又能夠投入更多的時間來享受工作這件事才對。

但是,身體不讓我們這麼做,哈哈!(感恩身體!)

耍廢,似乎是疫情期間真正重要的工作!(XD)

我們從台北移動到台中,在從台中移動到嘉義大林,每個階段都讓我們學習把步調愈放愈慢,但到了這次的疫情警戒,才又更回到我們適合的慢步調。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經過一兩週的身體大量休息,我們也在這段時間學習到這是疫情想要告訴我們的事!感謝自然界總是為我們著想、愛著我們!

我們學習不再因為過去在咖啡廳習慣的工作模式和工時而行動,例如,早上起來未必就是開始工作的時間,多看一些漫畫也可以,如果當下身體想這麼做的話,盡可能去觀察身體的需求,讓它想幹嘛就幹嘛,身體舒服了,我們就舒服了!

工作不再是最能讓我們開心的事情,漫畫和工作一樣令人開心,瑜珈和閱讀一樣令人開心,煮飯和睡覺一樣令人開心,每件事情只要是當下身體最想去做的,當下就是令人感動開心又充實,而且不會有壓力、勉強或疲勞。

因此,每天的行程不一定完美、制式,例如,在固定的時間起床、工作、吃飯、運動、睡覺,有時候我們早上起來肚子餓了就去煮麵、看個動畫,工作個1~2小時就去床上看漫畫了,有時候一起床就先工作,下午才煮麵,吃飽出去散步一下,每天都可以很不同,只要專注當下!

這樣個感覺是很好的,什麼事都辦得到,但不去做也沒關係,想做就去做,不想做就停下來,想要有個理想生活畫面或固定的生活模式,其實只是我們在腦中給「理想生活」設下了一個限制和標籤,原來捨去限制之後,可以看到更廣大的世界!

在睡得更多、休息更多、漫畫看得更多的情況下,我們竟然完成設計了3個遊戲任務給大家玩,誰知道會發生這種事,哈哈!

raw-image

4. 休息篇

工作、休息或是日常生活,是我們人類特定為了「分類行為」、「管理行為」而設計的小標籤,如果每件事情都能在當下感到享受的話,有沒有分類行為其實無所謂。

如果說能夠賺取收入的行為就叫做工作的話,也許我們寫文章也叫做工作嗎?

因為大家的支持、願意在方格子訂閱我們的文章,我們目前每個月撰寫約2篇文章可以獲得1,500~2,000元的收入(感謝大家^^),但是對我們而言,寫文章是我們對目前生活的檢視和整理,整理物品可以讓我們充電休息,寫文章可以讓我們整理想法和生活的各個面向,能讓我們重新歸零、休息修復頭腦。

每次寫完一篇文章,我們都能更認識自己,內心感到無比的充實和能量,即使沒有這筆收入,我們還是會繼續寫文章、分享極簡生活的心得,因為我們自己就是收穫最多的人!而大約每2週生活可能就會有變化,值得我們好好檢視和整理!

當然因為有了這些收入,讓我們有錢去市場買菜、有錢去買咖啡一邊舒服地寫文章、一邊喝咖啡,有錢去買書、看電影、住旅店來充實自己,而不用被迫去做不喜歡的上班族工作,但也正因為我們想要去分享極簡生活、寫文章、拍影片,所以才有了願意支持我們的人而有了收入,所以到底是誰因誰果呢?這世界真是有趣極了!(整理就能賺錢誰會想得到呢XD)

如果姑且是用有沒有賺取收入來分類行為的話,我們的休閒活動包含、看書、瑜珈、散步、看漫畫、看動畫、看電影,我們覺得這些行為的共同點是,進行的過程中會讓人很投入其中,忘記周遭的世界,當下沒有任何時空存在,腦中思緒不會亂跑,是很美妙的體驗!

這些行為會穿插在工作行為的中間,我們發現身體其實喜歡「變化」,因此每個行為不會進行太長的時間,並會互相切換!

有些人可能會強迫自己要養成閱讀和運動的習慣,但沒有人會去養成看漫畫和追劇的習慣,因為不用強迫自己就會自動去做了!那不如也把閱讀和運動視為「休閒活動」,會不會就不須要強迫自己了呢?

5. 日常篇

以前我們常覺得洗澡很浪費時間、煮菜、洗碗很浪費時間、打掃很浪費時間,這幾個項目是我們不偏好的行為,一想到要做這件事就有點小煩,洗碗的工作兩個人要平均分配,如果自己洗碗比較多次,還會常常提醒對方,哈哈!

後來我們發現,我們就是「想太多」了!

當疫情警戒不得已要待在家裡自己煮飯和洗碗的時候,就是我們能夠好好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了!

洗菜的時候,專注在手上的菜的觸感、流過手裡的水的溫度,清洗拖把的時候,觀察灰塵被沖掉的過程,洗澡的時候,感受水流過身體的觸感,這些都是完全不同於平常工作使用筆電的體驗,能夠讓一整天變得共充實、有活力!

其實,因為疫情期間不能外出做其他事,不想工作太久且時間變多的時候,為了排解無聊而去切菜、煮菜、洗碗等,而這件事就反倒變成了能夠轉變成享受的機會,這也是疫情期間很大的收穫!我們以前不能想像,原本討厭的事情能夠變成享受的事情!

以前想要丟給對方做的事情,現在自己很願意主動去做,不會老是想要要求對方記得去洗碗等等,也是增進家人關係的好機會!

尤其,像是洗碗、洗澡、打掃這類「清除髒汙」的行為,在完成以後也有那種像整理房間之後的順暢感、歸零感,也讓我們聯想到很多修行方式提到清掃家裡的髒污就是在清掃內心的髒汙,有可能是類似的感受吧!

整理一直是我們喜歡做的事,因為每次整理都能有不同的收穫,整理可以讓空間變得愈來愈舒適,也能愈來愈認識自己,可以清楚感覺自己「變好」。

然而打掃卻不是,因為每天的灰塵髒污都會不斷地生成,感覺就是在不斷地做白工,明知道過幾天又會恢復生成灰塵,卻只能機動式反覆一樣的行為,感覺就很浪費時間(XD),最好的狀態永遠是一樣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住在旅店的原因之一,因為有人會幫忙打掃,而我們喜歡乾淨的環境。

然而,灰塵之所以會一直生成,就跟我們的內心一樣,沒有定期打掃也會不斷地產生髒汙,所以灰塵一直在提醒我們這件事,提醒我們透過打掃的方式讓自己歸零

因為這是一個熵增的世界,雖然我們可以控制物品不再增加,但要控制腦中的念頭不再增加卻是不太容易的,因此內心的髒汙有可能在我們沒有注意的時候不斷地累積,除了覺察當下,我們可以透過觀察空間的灰塵和髒汙來提醒自己,再透過專注當下的打掃行為將內心的髒污一併移除!

雖然灰塵髒污乍看不太佔據房屋的空間(XD),但它們的存在卻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同樣的看似不怎麼重要的念頭也會影響我們腦中的舒適度,而把重要美好的事物(/想法)放在灰塵上也會破壞原本重要美好的事物(/想法)。

再來,打掃完的感覺其實也是蠻不錯的!只要打掃的空間不要太大就好(XD)!

媽媽的家大約13~14坪,我們目前大概10天打掃家裡一次,會使用吸塵器和拖把,完成後身體會有點小累,我們試想,如果以後住在一個7~8坪以內的迷你屋,也許只要一條抹布就夠了,也許會更享受這個打掃過程吧!哈哈!讓我們繼續觀察下去吧!

玩家 布蘭達&維尼


加入成為玩家,開始攻略地球任務!

  • 一級極簡人玩家任務
  • 瞭解如何「貢獻世界的六大步驟」
  • 21天挑戰斷除咖啡癮
  • 如何去除自己的惰性!

更 多 遊 戲 任 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isha Chen-avatar-img
2021/08/04
我在五六月也放了一個月照顧假,顧小孩兼耍廢,也學到了這段時間給我人生下半場中場休息的機會。
布蘭達&維尼-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05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
avatar-img
極簡人的家
43.2K會員
704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足夠的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創作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極簡人的家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最近一個不小心,不曉得為何突然重溫小時候看的漫畫《玩偶遊戲》和《SKIP‧BEAT!》,都是劇情讓人印象深刻的精彩故事,實在很佩服會說故事的人。 最近有點好笑,維尼畫畫三年後,這個月開始嘗試寫寫隨筆文章,而我寫小說三年後,居然也畫起漫畫來! 其實最初是維尼提議可以畫一些跟極簡生活相關
Thumbnail
2025/05/01
最近一個不小心,不曉得為何突然重溫小時候看的漫畫《玩偶遊戲》和《SKIP‧BEAT!》,都是劇情讓人印象深刻的精彩故事,實在很佩服會說故事的人。 最近有點好笑,維尼畫畫三年後,這個月開始嘗試寫寫隨筆文章,而我寫小說三年後,居然也畫起漫畫來! 其實最初是維尼提議可以畫一些跟極簡生活相關
Thumbnail
2025/04/01
面對電影,我幾乎是無法抵抗的。 短短的兩小時就道盡人生百態,我們的生命不也是這樣曇花一現嗎? 因此某種刻在骨子的DNA好像就會讓我忍不住去親近那本質似乎相通的事物,希望在這段被特意濃縮的時空中找出一些有關自己的蛛絲馬跡。 這種難解的心理驅動不停發生在我身上,彷彿有個不知在何處的神秘人物正徑自寫
Thumbnail
2025/04/01
面對電影,我幾乎是無法抵抗的。 短短的兩小時就道盡人生百態,我們的生命不也是這樣曇花一現嗎? 因此某種刻在骨子的DNA好像就會讓我忍不住去親近那本質似乎相通的事物,希望在這段被特意濃縮的時空中找出一些有關自己的蛛絲馬跡。 這種難解的心理驅動不停發生在我身上,彷彿有個不知在何處的神秘人物正徑自寫
Thumbnail
2025/03/15
最近看了一本不錯的書,概念不算新,但值得紀錄回味,日後想要回顧的話,就有這份讀書筆記可以查閱! 之前先讀了田坂廣志的《死亡不存在》,然後才讀了他這本《幸運是可以鍛鍊的》,兩本書的概念可以互通,交集的地方都談到了量子力學的零點能量場,也可以說是阿卡西紀錄,將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宇宙訊息儲存的場
Thumbnail
2025/03/15
最近看了一本不錯的書,概念不算新,但值得紀錄回味,日後想要回顧的話,就有這份讀書筆記可以查閱! 之前先讀了田坂廣志的《死亡不存在》,然後才讀了他這本《幸運是可以鍛鍊的》,兩本書的概念可以互通,交集的地方都談到了量子力學的零點能量場,也可以說是阿卡西紀錄,將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宇宙訊息儲存的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近期最大的震撼彈莫過於公司宣布因應生活型態轉變,全員工集體邁向全遠端工作模式!在此宣告我的「數位遊牧」人生似乎正式開始! 時間更多也意味著擁有更多的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找回自己的生活節奏,也能自由的規劃每天的行程。疫情奪走了一些實體的交流機會,而我試著利用虛擬的世界找到另一種交流方式。
Thumbnail
近期最大的震撼彈莫過於公司宣布因應生活型態轉變,全員工集體邁向全遠端工作模式!在此宣告我的「數位遊牧」人生似乎正式開始! 時間更多也意味著擁有更多的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找回自己的生活節奏,也能自由的規劃每天的行程。疫情奪走了一些實體的交流機會,而我試著利用虛擬的世界找到另一種交流方式。
Thumbnail
因為疫情這樣的特殊事件,讓許多人開始遠距工作,工作場所變成「家裡」,讓工作和生活界線變得模糊,工作的時候工作變得有點提不起勁、生活的時候生活變得有點無法放鬆。 於是,大家開始尋求將「工作」和「生活」的界定清楚的方法,例如工作要設計工作儀式,並在家中設定「工作區」、「休息區」,如此才能夠平衡兩邊的生活
Thumbnail
因為疫情這樣的特殊事件,讓許多人開始遠距工作,工作場所變成「家裡」,讓工作和生活界線變得模糊,工作的時候工作變得有點提不起勁、生活的時候生活變得有點無法放鬆。 於是,大家開始尋求將「工作」和「生活」的界定清楚的方法,例如工作要設計工作儀式,並在家中設定「工作區」、「休息區」,如此才能夠平衡兩邊的生活
Thumbnail
理想的極簡生活要怎麼描述? 每個人一定都不一樣,每個不同的人生階段也不一樣,我們的版本也是一直隨著時間變化,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會停下來,透過寫文章或拍影片的方式,試著思考和描繪出目前理想生活的樣貌為何。 現在的時間,大約是疫情三級警戒開始解封、可以開始在店家內用的階段,我們離職也已經滿4年又2
Thumbnail
理想的極簡生活要怎麼描述? 每個人一定都不一樣,每個不同的人生階段也不一樣,我們的版本也是一直隨著時間變化,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會停下來,透過寫文章或拍影片的方式,試著思考和描繪出目前理想生活的樣貌為何。 現在的時間,大約是疫情三級警戒開始解封、可以開始在店家內用的階段,我們離職也已經滿4年又2
Thumbnail
2個月的在家生活也已經進入「習慣模式」了! 從一開始不能去咖啡廳工作有點失落、工作完不能找一家店在店內享受美食、在家裡工作有點提不起勁,到現在已經可以在家享受各種生活了!在各種環境下都能享受生活,真的是這次疫情下最大的收穫了! 如果不是這次的疫情,我們也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也可以很享受!我們以為只有在氣
Thumbnail
2個月的在家生活也已經進入「習慣模式」了! 從一開始不能去咖啡廳工作有點失落、工作完不能找一家店在店內享受美食、在家裡工作有點提不起勁,到現在已經可以在家享受各種生活了!在各種環境下都能享受生活,真的是這次疫情下最大的收穫了! 如果不是這次的疫情,我們也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也可以很享受!我們以為只有在氣
Thumbnail
以前的我們以為,極簡生活就是「認識自己」的生活、就是留下「與真正重要人事物」的生活。 只要愈整理,就會明白,哪些人事物是我們真正在乎的、真正認為重要的,然後將它們保留下來,將不重要、拖累我們生活的元素移除。 即使在不同階段對於物品的需求都不同,例如我們從學生、上班族、整理師、YouTuber等的需求
Thumbnail
以前的我們以為,極簡生活就是「認識自己」的生活、就是留下「與真正重要人事物」的生活。 只要愈整理,就會明白,哪些人事物是我們真正在乎的、真正認為重要的,然後將它們保留下來,將不重要、拖累我們生活的元素移除。 即使在不同階段對於物品的需求都不同,例如我們從學生、上班族、整理師、YouTuber等的需求
Thumbnail
  雙北疫情三級警戒已邁入滿月。和幾位室友在北市租房已兩年,居家辦公的期間,首當調整工作與生活的步調,以及面對全天候的室內空間。   頭一個星期還有居家辦公的私心小確幸,然而,這種竊喜到了第二第三個星期,就被生活各種軌道瞬間切換的「疫外」漸漸磨損。比如作息、上下班的切換、私有計畫的調整等等。
Thumbnail
  雙北疫情三級警戒已邁入滿月。和幾位室友在北市租房已兩年,居家辦公的期間,首當調整工作與生活的步調,以及面對全天候的室內空間。   頭一個星期還有居家辦公的私心小確幸,然而,這種竊喜到了第二第三個星期,就被生活各種軌道瞬間切換的「疫外」漸漸磨損。比如作息、上下班的切換、私有計畫的調整等等。
Thumbnail
在這個非常時刻,我們的第一要務是保持健康,不被感染病毒,更不要變成傳播病毒給家人朋友的那個人,光是如此我們就已經達成最重要的任務了。無法照著計劃好好工作沒有關係;讓自己放鬆,休息後再回頭繼續。六十分總比零分好,明天可能就有七十分了;終究會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的。
Thumbnail
在這個非常時刻,我們的第一要務是保持健康,不被感染病毒,更不要變成傳播病毒給家人朋友的那個人,光是如此我們就已經達成最重要的任務了。無法照著計劃好好工作沒有關係;讓自己放鬆,休息後再回頭繼續。六十分總比零分好,明天可能就有七十分了;終究會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的。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爆發一波,大家又接到遠距在家工作的指令了。而我已經在家工作一年多了,所以完全無感。 聊到在家工作這個心態轉變,我在幾年前就有認真想過,因為我是一個很不喜歡被限制工作地點、時間的人;但我也不喜歡像業務到處跑來跑去。 我就只是想在一個舒服的、可以專注的地方,符合自己生活作息的時間工作。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爆發一波,大家又接到遠距在家工作的指令了。而我已經在家工作一年多了,所以完全無感。 聊到在家工作這個心態轉變,我在幾年前就有認真想過,因為我是一個很不喜歡被限制工作地點、時間的人;但我也不喜歡像業務到處跑來跑去。 我就只是想在一個舒服的、可以專注的地方,符合自己生活作息的時間工作。
Thumbnail
疫情的關係,最近有越來越多人進入遠距工作模式,但在家該如何進入工作狀態呢?
Thumbnail
疫情的關係,最近有越來越多人進入遠距工作模式,但在家該如何進入工作狀態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