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生命日記】十一姑留給我的滋味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8年7月25日,正在運動的我突然看到門外的先生朝我揮手,我速速走去。
菲比:「你怎麼想來找我?」先生沒回應,逕直指向我媽的車,爸爸坐在駕駛座,副駕駛座是堂弟,我和先生上了後座。但車上氣氛異常靜默。
菲比:你們怎麼都來啦?
爸爸:妳阿嬤沒呼吸了。
也從那時候起,再也沒有人會用日文叫阿公的名字( 引同 )。過去,我一直以為阿嬤叫的是「沈老」,直到今年我才成功問出這個在我心裡放很久,但很難開口的問題。其實我應該在阿嬤活著的時候問她,但因為這個類似「沈老」的稱呼,實在太常聽見,我就因為習以為常,導致不以為意,直到阿嬤去世,才突然意識到以後再也不會聽到這一聲(曾經再熟悉不過的)喚名。
但阿嬤的離開對我來說還是很難跨過的檻,以及不想近期對阿公造成二度傷害,所以這個問題就一直擱在心底,直到今年覺得一定得找機會問出口,所以就趁一個我坐副駕駛座,阿公在後座的時機,問了這個問題,我想若沒看到彼此的臉,應該可以稍微忍住,於是終於知道這聲阿嬤專屬呼喚的真正意思。
少女良芬
阿嬤生於民國23年次,生肖狗,那個年代的台灣女性大多活得比較壓抑,但阿嬤的父母是在生了十個男孩後,第十一胎才成功生下家裡唯一女孩,所以阿嬤完全是被「重女」的心態養大的,十個哥哥對唯一的妹妹疼愛有加,讓這個十一姑以任性少女風行過一生,並留給我許多幸福記憶。
阿嬤本身廚藝就很好,所以她留給我關於食物的回憶也不少,小時候媽媽和嬸嬸都上班,平日都是阿嬤做三餐,我們家三餐都是白飯配菜,並且不知為何我們餐餐有魚(可能因為爸爸愛釣魚?)。但吃過很多菜的菲比卻到了小學才第一次吃到稀飯,並且還是某次回外婆家吃到的,因為覺得稀奇,回家就和阿嬤說:「以後我們也改吃稀飯。」不料,阿嬤卻說:「稀飯是以前沒辦法的時候吃的,現在可以吃飯,就不要吃稀飯了」。
菲比上國小後開始帶便當,我和弟弟的便當都是早上阿嬤現煮的,最喜歡阿嬤半煎炸的豬排,可惜在我結婚前阿嬤都沒讓我幫忙做菜(從小五開始,我負責削水果與洗碗雜工),因此直到現在我都還不知道那個豬排是怎麼做的,但我想可能就是用老薑,醬油,二砂醃過,再裹上蛋液、麵包粉,半煎炸的吧!
說到便當,我們家還有一個有趣的畫面,就是家人吃的香腸通常都沒頭沒尾,因為菲比特別愛吃食物邊角,吐司硬邊、蛋糕邊、蜂蜜蛋糕下方的薄紙,以及香腸的兩頭。因此,當早餐菜色有香腸時,所有的香腸頭尾在我上桌前,就已經放入我的便當盒,如果是晚餐有香腸,阿嬤會把它們集中在靠我的一側。
小時候沒法像現在輕易地記錄影像,所以不可能有小時候的便當照,但今年媽媽幫我帶的便當裡清晰可見的香腸頭們(我媽當然也知道我愛吃香腸頭)可見一斑
廚藝其實已經很了得的阿嬤還精益求精地按時收看《傅培梅時間》(我也跟著一起看),但節目播出時段似乎和煮飯時間重疊,所以她一直沒法專心,因此我就一度扮演實況轉播員,只是我的理解能力並不好,轉述落東落西,但聰慧如阿嬤,沒被我說到的細節,依然可以靠自己領悟,做出她想試做的那些菜式。
並且透過阿嬤留下來的滋味,我才知道我們家是如此地與眾不同。關於這點得回到2002年菲比的第一份工作,某天同事們約好下班後一人一菜,當天菲比(在畫廊用電磁爐)做了一大碗公蕃茄蛋花湯,然後第一名同事喝了我的湯後慘叫一聲......
同事:「妳的蕃茄蛋花湯怎麼是甜的!?」
菲比:「什麼意思?蕃茄蛋花湯本來就是甜的啊!番茄炒蛋也是甜的啊!」
直到這天我才知道原來其他人家裡的番茄蛋料理都是鹹的,然後我的蛋花湯瞬間變成同事眼中的暗黑料理......
除了蕃茄蛋加的是糖,阿嬤留給我的味道還有茴香(阿嬤做的是茴香蛋花這是只有阿公、阿嬤、爸爸、叔叔和我會吃的一道菜)。現在每到產季它也就是菲比餐桌上的常備菜,但有趣的是我家先生以前居然沒吃過這味。
菲比做給自己與先生的便當,茴香冬粉
從小菲比生長在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國中英文課有個題目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 Who are they? 同學回答的人數大多不超過五,成員大致就是爸媽兄姊弟妹與本人。直到有次老師點我答題,我回了 “ There are 10 people in my family, they are my grand father, grand mother, father, mother, uncle, aunt, cousins, my younger brother and me.” (這是課本教的答話術)一開始同學對這個尋常的課本問題沒太在意,直到我說出10這個數字,並一串家人,瞬間收到許多驚奇表情,至今每每想到曾經的應答現場,心裡都會吹入一陣暖意。
謝謝少女心阿嬤,其實在我結婚以前我都以為「婆婆」大概就是一種很會逛街,愛送禮物的角色,因為阿嬤作為一名婆婆,她約了還沒上幼稚園的我和我媽,一起去穿耳洞,買耳環,並且在媳婦生日時會送上一套上品屋(小時候阿嬤愛逛的舶來品店)衣物,而我就是一個常被阿嬤帶去逛街的跟班。但在我結婚後,才驚覺阿嬤這位婆婆實在太夢幻了,現實完全打破我過去的認知,人生處處有驚嚇,但被嚇過後還能好好活下來,也就(比較)免疫了(絕對不是痊癒喔!畢竟有些事,破了就回不去了)。
與正在人生歷險的您共勉,Fighting!Go Go!
一張姑姑還沒出嫁,叔叔還沒結婚,所以堂弟堂妹還沒被懷胎時的全家福
27會員
109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