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寧可用盡最後一分氣力,我也不願放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什麼是天籟?天籟,就是聽孩子叫我一聲爸。――蔡傑爸


raw-image

去年爆發疫情前,女兒的學校要進行新學期的親職演講規劃,請我推薦合適的演講者。輔導主任說這次的主題是「特殊孩子」,左思右想之後,我向主任推薦家有自閉兒的蔡傑爸。

過去閱讀過幾本關於「特殊孩子」的親子教育類書籍,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本談論自閉症孩子的書,而且兩本都是「爸爸書寫」。


爸爸,我們好嗎?:一位自閉兒爸爸的愛與煩惱書》,呂政達著

絕對要提及的其中一本是作家呂政達的著作。呂老師眾多著作中談及自己兒子的不只一本,年代比較久遠的是《與海豚交談的男孩》(九歌出版),無奈後來絕版了,之後生命潛能出版社又為呂老師出版《爸爸,我們好嗎?:一位自閉兒爸爸的愛與煩惱書》。這兩本書中,呂老師寫下育有自閉症兒子的一點一滴,也因此意外地開啟自己的創作歷程。書中多篇真誠且感人至深的文字,在我心目中堪稱是「爸爸書寫」的完美典範!

對兒子的愛,呂老師寫道:

我常覺得兒子就是直布羅陀,遮蔽在自閉症裡的心眼兒有太多的神祕峽灣,海風奇烈,任何父親都甘願擱淺。

然而書中最讓人動容的,往往是那些最真實、最赤裸裸的人性刻劃面。讓我哭得最慘的一篇是〈子王〉,這篇文章也曾榮獲「第十五屆梁實秋文學獎首獎」。作者自陳曾多次興起拋棄兒子的念頭:

無法否認自己的真實念頭,一個念頭起來,又連結著另一個強烈的想法,如同意識裡準時抵達的隱形列車。我多次起過遺棄他的念頭,只要停下腳步,讓兒子繼續向前行進,走進擁擠倥傯的人潮,身影終而掩沒。……
這時我只要悄悄轉身離開,就能結束我們的命運,解開父與子的鏈結,從緩慢啟動的列車上一縱而下,馬戲團棚下的觀眾發出驚呼。……
那一次,我真的,真的這樣做了。……他是我的王子,我想,再等十分鐘,如果他仍未出來,也許是我們沒緣分吧。……

自閉症兒子沒察覺父親的想法,更從未發現那天在醫院真實發生的事;父親也從沒向兒子提起這件事(就算提起又如何呢),但是呂政達認為兒子是「有感應的」,他寫道:

從此以後,回家的路上、馬戲團的行列,偶爾悄悄停下腳步,像唱針離開迴轉的留聲機,兒子總會警覺地轉頭望我,踅回來緊緊牽我的手,催我繼續前進,表情沉默而幸福。

面對這個表情沉默而幸福的孩子,面對這個連主詞和名詞都無法分清楚的孩子,作者自省:

我該如何形容這樣的幸福呢?我膽敢擾亂宇宙嗎?想起阿基米德的比喻,他說,給他一個點,他能把地球扛起來。總想像在這條回家的路上,兒子的書包扛在肩上,所有的水塔開始轉動,排水溝裡的小宇宙,所有的風車,跟隨著風的指揮,於是,我總也可以窺見那個懸浮在無窮空間的點、巨大的負擔,也讓我把地球扛起來吧!


當兒子走向爸爸,說著:「你是爸爸,我是子王。」作者輕輕地對兒子說:

「那麼,我必定是你的臣,你的民。」我望著他,深深地看進靈魂深處,等待自閉症的城堡,輕輕地開啟一扇門,「上蒼必然會賜福給我們的。」他看著我的眼睛,點頭。馬戲團的行列,宇宙的一角,我們繼續前進。


上面這幾段真是讓我邊看邊淚流不止啊……

這本書在博客來書籍專頁有〈子王〉的完整版試讀,強烈推薦有興趣的讀者移駕閱讀!喜歡的話,也請購書細細品味。


這一刻,我們緊緊相依:地球人老爸與星星少年的成長日記》 ,蔡傑爸著


蔡傑爸的《這一刻,我們緊緊相依》是另一本感人至深的作品。這是蔡傑爸的第二本書,記錄著自第一本書《一路上,有我陪你》出版後的六年來,升上高中的蔡傑成長的過程。

蔡傑爸是個堅毅力超乎一般人的爸爸,為了鍛鍊孩子,他親身帶著孩子運動,做的訓練是連一般正常孩子或大人如我都覺得辛苦的活動;當然,也曾有人質疑他的作法,但蔡傑爸說:「只有當蔡傑從事高強度的活動時,當他願意讓我牽著他的手溜直排輪時,我才能感覺到他的存在,我們也才可能眼神對焦。」

我曾親自聆聽蔡傑爸的演講,真的不誇張,整場演講會場可聽見聽眾擤鼻涕、擦眼淚的聲音齊飛,可見情緒感染力之強大!

當我聽到蔡傑爸說:

我只要孩子叫我一聲爸爸、只要眼神跟我對焦,這樣就夠了

(自閉症孩子兒時是學不會叫爸爸媽媽的)

無論你怎麼喊,他都不回應;有時候我會想:養這種孩子,我還不如養一隻狗.....

我迅速三秒淚崩!

當我聽到蔡傑爸分享當他第一次終於盼到孩子呼喚自己時,非常能同理那種微小但真切的願望:

什麼是天籟?天籟,就是兒子叫我一聲爸爸。


當我聽到演講中,蔡傑爸放著他和孩子一同唱李壽全的《張三的歌》:

我要帶你到處去飛翔,走遍世界各地去觀賞,

雖然沒有華廈美衣裳,但是心裡充滿著希望。


我心中真有很深、很深的觸動。

「對於孩子要有無盡的愛與包容」、「要做孩子的榜樣,要當孩子的好夥伴」,這些名言錦句我們都會說,但是當孩子處在逆風之時、當孩子的生命遇上艱難的考驗時,做父母的如何「寧可用盡最後一分氣力,也不願放棄孩子」,這需要多麼大的耐性與毅力!

而我呢?對於孩子,我又有什麼期盼?

我的孩子不是「蔡傑」、也不是「子王」,我應該也無法像蔡傑爸這樣有著高度的堅持,但我願意學習蔡傑爸的耐性與勇氣,陪伴孩子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學習坦然地面對每個驟然降臨、毫無預警的生命修煉。


註:

蔡傑爸的二本書皆由我的好朋友李翠卿小姐擔任文字撰寫,特別是《這一刻,我們緊緊相依:地球人老爸與星星少年的成長日記》,她告訴我書寫過程中,她自己也被深深觸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圈圈轉圈圈-avatar-img
2021/07/16
這應該算是我內心最軟的那一塊,光讀這篇文就紅了眼眶。謝謝分享!
誰說編輯不讀書-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16
感性的女孩兒^^
Mary Ventura-avatar-img
2021/07/15
看得想流淚⋯⋯謝謝分享!
誰說編輯不讀書-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15
感謝回應,這些都是生命的功課
四季-avatar-img
2021/07/15
特殊孩子是慢飛天使 我鄰居的大兒子就是高功能自閉症患者...現在高中了,每次看到她都覺得好辛苦! 自己顯得微不足道~ 對了,張三的歌很好聽,以前社上也常常拿出來唱呢!!
誰說編輯不讀書-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15
那我就點這一首!我願意等:)
avatar-img
誰說編輯不讀書 | reading & ______
311會員
178內容數
可能讀起來有點奇怪,但絕對少不了對書、音樂、電影滿滿的愛。
2024/12/31
許多人認為,我們的音色是高或低、聲音擁有怎樣的「個性」,是由天生的人體結構(例如聲帶和共鳴系統)所決定。然而想要擁有好聲音,不只關乎人體構造,更在於一種說話慣性。
Thumbnail
2024/12/31
許多人認為,我們的音色是高或低、聲音擁有怎樣的「個性」,是由天生的人體結構(例如聲帶和共鳴系統)所決定。然而想要擁有好聲音,不只關乎人體構造,更在於一種說話慣性。
Thumbnail
2024/03/30
齊邦媛教授是知名的學者、作家與譯者,也是早年將外國文學與學術思想著作引介進臺灣的重要推手。她在書中寫到:在文學面前,沒有「他們」、「你們」,只有「我們」啊!一字一句,至情至性,鏗鏘有力,對於後生晚輩更是一種警醒! 
Thumbnail
2024/03/30
齊邦媛教授是知名的學者、作家與譯者,也是早年將外國文學與學術思想著作引介進臺灣的重要推手。她在書中寫到:在文學面前,沒有「他們」、「你們」,只有「我們」啊!一字一句,至情至性,鏗鏘有力,對於後生晚輩更是一種警醒! 
Thumbnail
2023/09/03
讀完梨木香步的《家守綺譚》,實在愛不釋手,於是又讀了一次。遇到頻率對的書,就好像認識一個談得來的新朋友,忍不住想多聊個幾句。
Thumbnail
2023/09/03
讀完梨木香步的《家守綺譚》,實在愛不釋手,於是又讀了一次。遇到頻率對的書,就好像認識一個談得來的新朋友,忍不住想多聊個幾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請聽我說》ISBN 978986702499-2 「我沒有病,我只是個性不同」 這本由日本14歲自閉症少年寫的書,我不知道為何自己受到吸引。在特殊教育講座之後,從書攤拿起來翻閱的時候,就一直有所共鳴。 我想,一定是那簡單又簡潔的字句給了我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受。沒有甚麼艱深難懂的術語,我
Thumbnail
《請聽我說》ISBN 978986702499-2 「我沒有病,我只是個性不同」 這本由日本14歲自閉症少年寫的書,我不知道為何自己受到吸引。在特殊教育講座之後,從書攤拿起來翻閱的時候,就一直有所共鳴。 我想,一定是那簡單又簡潔的字句給了我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受。沒有甚麼艱深難懂的術語,我
Thumbnail
《讀懂孩子的情緒密碼》 《羅志仲》 今天晚上聆聽泰山基金會舉辦的講座,很感謝能聽到老師的演講。 很多內容其實聽過幾次, 但每次聽還是很多觸動, 很多的重新看見跟調整, 以下截取我喜愛的內容, 也是我跟老師兩年前開始學, 我開始用豐富的眼光看孩子。 📷父母的無助來自於沒看見其他人真實生活的狀態,其實
Thumbnail
《讀懂孩子的情緒密碼》 《羅志仲》 今天晚上聆聽泰山基金會舉辦的講座,很感謝能聽到老師的演講。 很多內容其實聽過幾次, 但每次聽還是很多觸動, 很多的重新看見跟調整, 以下截取我喜愛的內容, 也是我跟老師兩年前開始學, 我開始用豐富的眼光看孩子。 📷父母的無助來自於沒看見其他人真實生活的狀態,其實
Thumbnail
初次看到這本書名,會以為是溫馨勵志類型的小說。翻開扉頁,仔細瞧了瞧,這才發現,這可不是虛構的小說。 這是真實的人生,是作者誠實的剖白,是一個父親給兒子的深情告白。 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表面看起來好像是責任、使命,家庭、兒女的狀況如何,可以衡量這個家的父母成熟度如何。 但這都太表面了。 有的!
Thumbnail
初次看到這本書名,會以為是溫馨勵志類型的小說。翻開扉頁,仔細瞧了瞧,這才發現,這可不是虛構的小說。 這是真實的人生,是作者誠實的剖白,是一個父親給兒子的深情告白。 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表面看起來好像是責任、使命,家庭、兒女的狀況如何,可以衡量這個家的父母成熟度如何。 但這都太表面了。 有的!
Thumbnail
你的世界有許多和別人不一樣的規則,你喜歡把自己藏起來,你喜歡自己一個人玩,沒有關係,媽媽陪你。 障礙兒童的母親們,通常都甩不掉那份自責,總覺得孩子的障礙「是自己的錯」,但是,「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媽媽的錯。」這句話正是我一直想說出口的。
Thumbnail
你的世界有許多和別人不一樣的規則,你喜歡把自己藏起來,你喜歡自己一個人玩,沒有關係,媽媽陪你。 障礙兒童的母親們,通常都甩不掉那份自責,總覺得孩子的障礙「是自己的錯」,但是,「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媽媽的錯。」這句話正是我一直想說出口的。
Thumbnail
四位主角出場序從最年長的樹緯到最小的廷瑋,我們看見了成年自閉症者的困境。每個生命都有他的價值存在,如果我們能欣賞彼此的差異與獨一無二的生命姿態,事實上除了是擁抱了他人,也等同於擁抱了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所殘缺,正是因為每個生命都不完美,正是因為人類都渴望被理解,我們才更要去擁抱彼此殘缺。
Thumbnail
四位主角出場序從最年長的樹緯到最小的廷瑋,我們看見了成年自閉症者的困境。每個生命都有他的價值存在,如果我們能欣賞彼此的差異與獨一無二的生命姿態,事實上除了是擁抱了他人,也等同於擁抱了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所殘缺,正是因為每個生命都不完美,正是因為人類都渴望被理解,我們才更要去擁抱彼此殘缺。
Thumbnail
去年爆發疫情前,女兒的學校要進行新學期的親職演講規劃,請我推薦合適的演講者。輔導主任說這次的主題是「特殊孩子」,左思右想之後,我向主任推薦家有自閉兒的蔡傑爸。 過去閱讀過幾本關於「特殊孩子」的親子教育類書籍,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本談論自閉症的書...
Thumbnail
去年爆發疫情前,女兒的學校要進行新學期的親職演講規劃,請我推薦合適的演講者。輔導主任說這次的主題是「特殊孩子」,左思右想之後,我向主任推薦家有自閉兒的蔡傑爸。 過去閱讀過幾本關於「特殊孩子」的親子教育類書籍,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本談論自閉症的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