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我們的音色是高或低、聲音擁有怎樣的「個性」,是由天生的人體結構(例如聲帶和共鳴系統)所決定。然而《如何運用聲音:從日常生活到舞台演出》一書告訴我們,想要擁有好聲音,不只關乎人體構造,更在於一種說話慣性。透過認識「發聲行為」,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更好的使用這些發聲的結構部位。
《如何運用聲音:從日常生活到舞台演出》這本書很薄,我卻反覆翻讀了很久。發聲與說話真是一點都不簡單,並不單純是受到生理性結構的影響這麼簡單,還是與生理、心理及思考的慣性有關。說話的內容與人的思緒有關,而聲音,更會透露我們此時此刻的身心狀態。
舉例來說,當我們受到某種社會壓力或期望所影響時,我們會想要改變或壓抑自己的想法,這時,思緒會影響我們的身體狀態,身體狀態又會影響聲音,於是我們的呼吸會開始變得短淺、急促,說話也顯得急躁、不安,或是受到情緒影響,刻意拉高音調或聲量。
由此觀之,呼吸、思考、發聲、動作彼此之間密切相關,因此學習發聲,同時也要學習如何呼吸、思考與覺察情緒,無怪乎作者在書中寫道:
我們的呼吸變得不自由,我們的聲音就不能充分發揮。
當你有辦法完全整合你的思緒、情緒、呼吸和聲音,代表你有一個運作良好的好聲音。你找到了自己的聲音。
真正的挑戰是無論遇到什麼情境,都能隨時保持呼吸自由與深沉。
對於在平日生活中就喜好觀察與思考的人來說,應該多少都有想要發表的欲望,不管是聽演講時的舉手發言、錄製podcast來發表想法,或是運用文字來寫作。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觀點我覺得滿受用的。他認為聲音實務的起點,並不是發出聲音的瞬間,而是在更早之前,那股你想要表達的衝動。這股衝動會預備、啟動、調整吸氣,並改變呼吸肌肉的活動,使其從單純的呼吸變為積極的支撐聲音。
所以,當你的思緒愈龐大或渴望被聽見的欲望愈強烈,所需要的氣息就會愈多,身體也會流入更多的空氣。作者建議我們在發聲之前,去關注發聲的意圖,讓聲音的意圖做為吸氣的起始點。
我滿喜歡作者上述這個說法,在編輯工作中,其實也有類似的概念。
在閱讀文字時,一個高明的編輯通常會去尋找文字背後的思緒和想法。有時在工作時,也會試著從閱讀作者未完成的稿子中,協助他們將那些隱藏起來的,或者還沒被梳理開來的思緒、情緒和話語轉化為文字。文字也確實如同發聲一般,不同的文字節奏與文字與文字間的呼吸,都會給讀者截然不同的感受。閱讀這本書時,書中有許多段落都讓我停頓下來思索,學習如何運用聲音,與學習如何運用文字,竟有這樣的異曲同工之妙!
「氣息和思緒是一體的。否則再多的呼吸練習也不會為呼吸帶來目的,或使它與我們所說的內容有機結合。」作者在書中的這句話,被我牢牢的記在心上。我想這個概念不只適用於發聲練習,無論是寫作練習、伴侶與親子間的對話練習、踏實感練習……各種練習都無法捨本逐末。
在2024年的最後一天,感謝這本書陪伴著我,給我這麼好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