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釀影論|回應史蒂芬.金的鬼魂:《莉西的人生異旅》、《局外人》、《鬼店》與《安眠醫生》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在德國劇作家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最後一部歌劇作品《帕西法爾》(Parsifal)中,神諭裡的愚人(註1)帕西法爾拒絕了克林索爾的誘惑──過去,克林索爾因貪於淫慾,而不被聖杯接納成為聖杯騎士,克林索爾在自宮後甚至被聖杯所驅逐,因此他轉而圈養花妖,透過其美色誘惑聖杯騎士,以此與蒙沙瓦國王安佛塔斯對抗──,並摧毀了克林索爾的堡壘,重拾聖矛、回到蒙沙瓦,對著一生被傷口折磨、如今已經一心求死的安佛塔斯說道:
只有刺傷你的矛
能夠治癒你的傷。
(only the Spear that smote you
can heal your wound.)
最終,帕西法爾以當初克林索爾刺傷安佛塔斯的聖矛,治癒了安佛塔斯的傷。讀到這裡,或許我們將萬般疑惑:何以刺傷安佛塔斯的矛,最終同樣治癒了安佛塔斯?
首先,雖然刺傷安佛塔斯、使安佛塔斯一生陷入苦難的矛,與最後治癒傷口的矛,皆為傳說中刺死了耶穌基督的那一把聖矛,然而握有聖矛、將矛刺向安佛塔斯的人,卻明顯截然不同。在克林索爾刺傷安佛塔斯時,他已經被聖杯拒絕──因為他破壞了自己的身體,破壞了身體的「自然性」,因此他被聖杯放逐,等同於被神的恩典所放逐,成為黑暗的化身;至於帕西法爾則是未經世事、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記得──因為他的母親為了不讓帕西法爾重蹈父親戰死沙場的覆轍,於是讓帕西法爾進入愚笨無知的狀態中。而他在見到受苦的安佛塔斯後,心中同樣閃現了一陣刺痛。
兩個分別持矛的角色:代表墮落與黑暗且使安佛塔斯陷入無盡痛苦的克林索爾,與心地善良、神諭稱之為愚人、最終拯救安佛塔斯的帕西法爾,似乎構成了某種「善良/正義與邪惡」的陳舊對比──神諭中的愚人不僅是純潔的,同時具備同理心,而第一次看見受傷的安佛塔斯、多年來不斷為無法拯救安佛塔斯而感到自責的帕西法爾,正符合了這樣的人格特質──,又或者,是展現了安佛塔斯「棍棒和石頭或許可以打斷我的骨頭…就算你擊倒了我,我仍然會站起來」(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you shoot me down, but I get up)(註2)的不屈不撓。
不過,不論是上述的何種說法,我們皆未能理解「用刺傷你的矛來治你的傷」的含義。因此,我們必須如《安眠醫生》(Doctor Sleep, 2019)的丹尼一樣,為了終結最後一位以「閃靈」為食的真結族高帽蘿絲,帶著同樣擁有閃靈能力的艾柏拉回到遠景飯店──我們同樣必須回到遠景飯店,我們必須回到最初被克林索爾刺傷的地方。
回應神話
它總是記錄了過去或現在被社會暴力所造成的傷害或是失去。但是,不同於創傷,鬼魂(haunting)創造了一種尚未被完成的事物(something-to-be-done)。(Gordon, 2008: xvi)
社會學者艾佛利.戈登(Avery Gordon)於其著述《鬼魂記事》(Ghostly Matters)中開宗明義地定義了「鬼魂」──不論是 ghost 或是 haunting,或是幽靈/鬼影(specter)──的意義,將如何於此書中呈現。此指的「鬼魂」類似於德希達(Jacques Derrida)《馬克思的幽靈》(Specters of Marx)的「幽靈」:1989年,東歐與蘇聯共產政權的解體,是否也對馬克思主義判了死刑?而我們是否也如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說,共產政權的瓦解使我們來到了「歷史的終結」,從此將是一個多元民主政治(pluralistic democracies)與資本主義經濟(capitalist economies)霸權的時代?──實際上,馬克思的思想將會作為一種徘徊於當今社會上的「幽靈」,要求我們去回應社會不公義所造成的倫理問題。在戈登提及「社會暴力」的當下,便決定了她的「鬼魂」與德希達的「幽靈」,皆有著回應他者與社會的要求。
但是,我們將要談論的鬼魂,比社會或政治的層面更為狹窄,卻也同時涵蓋了人類的層面。我們的「鬼魂」,是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鬼魂:而這個鬼魂,也是在今年的《莉西的人生異旅》(Lisey’s Story, 2021)、去年的《局外人》(The Outsider, 2020)(港譯《異鄉客》)這兩部影集,甚至是橫跨近四十年的電影《鬼店》(The Shining, 1980)及其續集《安眠醫生》中的鬼魂。
相較於德希達或是戈登的鬼魂、幽靈富有對他者的關懷,史蒂芬.金的鬼魂是更為簡單、具體的,甚至已經毫不費力地來到了我們以及角色們的面前。《莉西的人生異旅》、《局外人》及《鬼店》中的部分人物,在成為確實存有的鬼魂之前,早已被迫(或是不得已)要回應鬼魂──莉西的作家丈夫史考特和其哥哥保羅,在年幼時遭到走火入魔的父親虐待:父親認為史考特和保羅的心中具有邪惡,為了驅逐邪念,父親將自己虐待兩兄弟的行為合理化,包含拿走史考特的爬梯、逼迫史考特從高聳的廢棄建築物上躍下,並且在脅迫的同時不斷以利刃劃傷保羅。
為了逃離父親的瘋狂行徑,史考特與保羅共同構築了一個想像的世界,並稱之為「異界之月」。長大後的史考特將這個想像世界寫進了自己無數篇的小說裡,但這也無形中將許多閱讀過小說的人推向了精神崩潰的邊緣,如在圖書館動土儀式上當著莉西的面槍擊史考特的男子,對著史考特說道:「你偷走了我的思想。」(You steal my mind)──這句話的另外一個意思彷彿是:「滾出我的腦袋!」(Get out of my mind!);或是狂熱崇拜史考特、精神有些異常的吉姆,以及與史考特共享「異界之月」的莉西姊姊亞曼達。
或是《局外人》中的弗蘭基兇殺案──男孩弗蘭基在家附近被不明生物殘忍地啃食殆盡──發生後,弗蘭基所參加的少年棒球隊教練泰瑞成為了頭號犯罪嫌疑人,可是在擁有同一時間、不同地點,幾乎確鑿的不在場證明,卻因為犯罪行為產生漏洞的情形下,泰瑞在出庭第一次審判時遭到近距離射殺身亡。打從泰瑞於第二集死亡後,案情便陷入了長期的膠著,直到私家偵探荷莉的介入,將自己對於神話及歷史的理解帶入了始終秉持科學與理性辦案的警探拉斐爾的世界,而案件最後甚至真的朝神話的方向發展:那個能夠假扮成「人類」卻非人類的生物,確實存在著。
最後是自《鬼店》便開始與存在自己食指上的閃靈「托尼」對話的丹尼。在丹尼的父親傑克一步一步走向瘋狂之前,母親溫蒂始終相信托尼是丹尼的幻想朋友,而非真實存在的事物,直到丹尼透過托尼/閃靈預示了「謀殺」(murder)的發生,才使溫蒂相信他們必須逃離遠景飯店⋯⋯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80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位(異性戀)女性對於理想愛情有不同的喜好與細節要求,不過,若討論何種處理原則能吸引大多數女性,那麼我會說,女性觀眾更著重角色之間的感情與共鳴,而非純然的物化,因此情感/情慾的萌芽發展過程,眼神交流與肢體語言,以及曖昧的對話與氣氛,重要性很高。
《蘇州河》將生命訴諸於人與河流,城市正在向前,但河畔的人卻停滯了。朦朧的蘇州河畔,流傳著一個沒有然後的故事:一男一女墜河而亡,一男一女永遠地分離,河畔彷彿坐著一隻人魚,但沒有人看清,每人的雙眼,只凝望著酸臭腐朽的河流。
為影癡而生的《釀電影》,2021 年夏季最新專題「我的未來不是人」探究科幻片的未來想像!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這樣賽博龐克(cyberpunk)的未來,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在魔幻寫實電視劇出現的當代,觀眾也該進⼀步反思⽂學改編劇的未來,「要說什麼故事?」、「如何⽤創新⼿法把⼀個故事說好?」、「希望留給觀眾哪些關於⾃身定位或城市記憶的省思?」都遠比「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是否回應了某些⼈的記憶?」、「某個角⾊、某個物件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來得迫切與重要。
《鹿角男孩》在不同的橋段中,總會提到《頑童流浪記》,可以想見作者對於「家」的觀念,有受到馬克吐溫的影響。兩個故事都是關於認識他者與認同異己。由歷史情境閱讀,《鹿角男孩》兩位主角的「黑人與混種人類」組合,是種認同異己的宣揚。即使主流與異己意見不合,不該無端仇視,而是貴在相互包容與尊重。
《王冠》影集甫播出就引起王室成員的關注,據說女王也曾是影集的紛絲,但是面對到第四季兒子與兒媳的婚姻,女王為此希望劇組在影集片頭標註純屬虛構,但劇組堅持《王冠》影集為半自傳類型作品,意旨影集由真實故事改編,並非全虛構作品。
每位(異性戀)女性對於理想愛情有不同的喜好與細節要求,不過,若討論何種處理原則能吸引大多數女性,那麼我會說,女性觀眾更著重角色之間的感情與共鳴,而非純然的物化,因此情感/情慾的萌芽發展過程,眼神交流與肢體語言,以及曖昧的對話與氣氛,重要性很高。
《蘇州河》將生命訴諸於人與河流,城市正在向前,但河畔的人卻停滯了。朦朧的蘇州河畔,流傳著一個沒有然後的故事:一男一女墜河而亡,一男一女永遠地分離,河畔彷彿坐著一隻人魚,但沒有人看清,每人的雙眼,只凝望著酸臭腐朽的河流。
為影癡而生的《釀電影》,2021 年夏季最新專題「我的未來不是人」探究科幻片的未來想像!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這樣賽博龐克(cyberpunk)的未來,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在魔幻寫實電視劇出現的當代,觀眾也該進⼀步反思⽂學改編劇的未來,「要說什麼故事?」、「如何⽤創新⼿法把⼀個故事說好?」、「希望留給觀眾哪些關於⾃身定位或城市記憶的省思?」都遠比「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是否回應了某些⼈的記憶?」、「某個角⾊、某個物件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來得迫切與重要。
《鹿角男孩》在不同的橋段中,總會提到《頑童流浪記》,可以想見作者對於「家」的觀念,有受到馬克吐溫的影響。兩個故事都是關於認識他者與認同異己。由歷史情境閱讀,《鹿角男孩》兩位主角的「黑人與混種人類」組合,是種認同異己的宣揚。即使主流與異己意見不合,不該無端仇視,而是貴在相互包容與尊重。
《王冠》影集甫播出就引起王室成員的關注,據說女王也曾是影集的紛絲,但是面對到第四季兒子與兒媳的婚姻,女王為此希望劇組在影集片頭標註純屬虛構,但劇組堅持《王冠》影集為半自傳類型作品,意旨影集由真實故事改編,並非全虛構作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影像的性暴力已成為數位時代女性遭受性暴力的一大主要形式。在國內,未成年人有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的保護,對於成年人,則尚欠缺「未經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或「影像性暴力」的具體法律,也欠缺對被害人的保護服務。展翅透過預防宣導、專業人員培訓、檢舉及諮詢熱線、兒少被害人服務、倡議等工作來回應影像性暴力問題
Thumbnail
由於當年查克史奈德導演因家裡發生了悲劇,使得他在《正義聯盟》電影的執導工作只進行一半,就改由喬斯溫登接手,可出來的成品跟原本內容差了十萬八千里。而之後查克史奈德宣布在 2021 年將重推出自己的正義聯盟電影版本,但也引起粉絲好奇,這部電影到底要怎麼融入當下的 DC 電影宇宙呢?
Thumbnail
約翰.威廉斯從原來配合電影創作者的喜好與需求,一步步成為替星戰電影定調的大師,他不僅是星戰電影的御用樂師,他就是星戰電影音樂。他展現的技巧與美學,啟發引領了無數年輕的音樂學習者與愛好者。但無論約翰.威廉斯的音樂表現如何轉變,仍有兩大好萊塢古典風格的要素是不變的,那就是「主題動機」與「影音對位」⋯⋯
Thumbnail
使《你那邊幾點?》是一部社會寫實的電影,小康不太可能有閒暇時間,抑或開始走遍台北將時鐘轉成巴黎的時鐘,小康的動作比較像是一個「想像的」行動,或者是行為表演。時鐘象徵資本主義的標準化時間,但在這部影片中時鐘又矛盾地同時代表小康想念湘琪內在的心理時間。
Thumbnail
透過這部電影,我想探討電影的時間在什麼程度上反應出社會現實中的時間概念,以及電影如何反抗資本化與異化的社會時間。選擇《你那邊幾點?》的原因是這部片既討論社會時間,像是異地的時差,也透過敘事的設計,使得兩位主角的生活狀態對社會時間具有某種反身性。
Thumbnail
我受懷特的啟發,認為歷史學者根據各種事實編寫出的故事並沒有比藝術作品更加真確,兩者在知識論的標準上是同等的虛構。不論是藝術家或者歷史學家對於歷史的觀點都是一種「敘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因為敘事結構與意識型態的預設,而產生不同意義和角度的史觀。
Thumbnail
2018年由黃香凝所策劃的《影像的謀反》於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挑選許多具有後設電影手法以及多線式敘述的錄像作品,討論影像的力量如何介入政治,反抗既有的權力架構,並重新想像過去與創造未來。本文試圖由思考錄像藝術的敘事結構以及展覽的呈現方式,是如何創造一種「另類的歷史方法論」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影像的性暴力已成為數位時代女性遭受性暴力的一大主要形式。在國內,未成年人有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的保護,對於成年人,則尚欠缺「未經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或「影像性暴力」的具體法律,也欠缺對被害人的保護服務。展翅透過預防宣導、專業人員培訓、檢舉及諮詢熱線、兒少被害人服務、倡議等工作來回應影像性暴力問題
Thumbnail
由於當年查克史奈德導演因家裡發生了悲劇,使得他在《正義聯盟》電影的執導工作只進行一半,就改由喬斯溫登接手,可出來的成品跟原本內容差了十萬八千里。而之後查克史奈德宣布在 2021 年將重推出自己的正義聯盟電影版本,但也引起粉絲好奇,這部電影到底要怎麼融入當下的 DC 電影宇宙呢?
Thumbnail
約翰.威廉斯從原來配合電影創作者的喜好與需求,一步步成為替星戰電影定調的大師,他不僅是星戰電影的御用樂師,他就是星戰電影音樂。他展現的技巧與美學,啟發引領了無數年輕的音樂學習者與愛好者。但無論約翰.威廉斯的音樂表現如何轉變,仍有兩大好萊塢古典風格的要素是不變的,那就是「主題動機」與「影音對位」⋯⋯
Thumbnail
使《你那邊幾點?》是一部社會寫實的電影,小康不太可能有閒暇時間,抑或開始走遍台北將時鐘轉成巴黎的時鐘,小康的動作比較像是一個「想像的」行動,或者是行為表演。時鐘象徵資本主義的標準化時間,但在這部影片中時鐘又矛盾地同時代表小康想念湘琪內在的心理時間。
Thumbnail
透過這部電影,我想探討電影的時間在什麼程度上反應出社會現實中的時間概念,以及電影如何反抗資本化與異化的社會時間。選擇《你那邊幾點?》的原因是這部片既討論社會時間,像是異地的時差,也透過敘事的設計,使得兩位主角的生活狀態對社會時間具有某種反身性。
Thumbnail
我受懷特的啟發,認為歷史學者根據各種事實編寫出的故事並沒有比藝術作品更加真確,兩者在知識論的標準上是同等的虛構。不論是藝術家或者歷史學家對於歷史的觀點都是一種「敘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因為敘事結構與意識型態的預設,而產生不同意義和角度的史觀。
Thumbnail
2018年由黃香凝所策劃的《影像的謀反》於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挑選許多具有後設電影手法以及多線式敘述的錄像作品,討論影像的力量如何介入政治,反抗既有的權力架構,並重新想像過去與創造未來。本文試圖由思考錄像藝術的敘事結構以及展覽的呈現方式,是如何創造一種「另類的歷史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