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中華民國模式」讓台灣淪為中國對外作戰的箭靶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上篇文章的結論在強調目前的「台海現狀」,是當年的國民黨為了同時在國內外得到最大利益而不得不維持的內戰形式。這樣的內戰形式為什麼可以從老蔣總統時代一直維持到現在?為什麼中共幾十年來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著台灣經濟起飛、看著台灣邁向民主化、看著台灣和其他國家建立非官方關係?為什麼中共不早日完成統一大業?還是說,這樣的內戰形式,對中共來說其實是有利的

要解決以上的疑惑,或許可以來回顧一下八二三砲戰,這場莫名奇妙的戰爭最後像兒戲般的打到單打雙不打,在兩岸都宣告勝利下草草落幕。國民黨這邊聲稱阻止了共產黨的侵略,共產黨這邊則是聲稱完成了政治性任務,並在多年後中美建交才正式停止對金門的砲擊。在這場戰爭之後,因為以下的原因,確定了台灣成為中國對外作戰箭靶的悲慘地位:

  1. 因為八二三砲戰期間美國的介入,讓中共確認了:只要打台灣,就可以讓美國出兵。以經典日本漫畫哆啦A夢來比喻,中國就是胖虎,台灣就是大雄,而美國就是那個有著各種黑科技、隨時可以救援大雄的哆啦A夢。這個局勢開了一個方便之門:當胖虎想要挑戰哆啦A夢的時候,只要去打大雄就可以達到目的,而不必直接和實力深不可測的哆啦A夢直接交鋒,所以從中美貿易戰後,中國派軍機大量擾台,而不是直接開航空母艦飛去關島跟美國正面衝突。中國國內高漲的反美情緒,竟然可以靠攻擊台灣來直接得到舒解,台灣在這方面對中國來說,可以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2. 因為國民黨和共產黨共同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讓台海現狀維持在內戰狀態,所以就算對台灣出兵,也只是國內的戰爭,在法理上各國無法介入。在泛濫的民族主義的加持下,國民黨用反攻大陸這塊招牌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而共產黨也用解決台灣、香港、西藏、新疆等問題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但是和其他地區不同,台灣是唯一和中國還處於內戰狀態的政權,加上美國會介入所造成的三角關係,使台灣在中國眼中成為最完美的覇凌對象:被中國打了也沒辦法向國際求援,唯一可以求助的美國,與中國也常常有利益上的糾葛,不一定會全力維護台灣的利益。這麼孤立無援的政權,打著燈籠也無處尋,難怪中國這幾十年來一直「珍惜」它,用不停的文攻武嚇來滿足覇凌的快感,台灣就像電影「沈默的羔羊」裏面被囚禁的少女,只能不停哀嚎來滿足變態殺人魔的慾望…

細數中國近年來對台灣的攻擊,有駭客攻擊、假新聞攻勢、媒體戰、無所不包的認知作戰…只要是想得到的非傳統作戰,統統都會出現在對台灣的作戰裏,再加上中美貿易戰開打後的軍機擾台,台灣一直扮演著忠實的箭靶,承受著來自中國各式各樣的攻擊。而不停攻擊台灣的中國,在逐漸熟練如何攻擊民主政權之後,也擴大了對其他民主國家的非傳統作戰,台灣就是中國武力的試金石,反正對於在國際上孤立無援的台灣,就算受到傷害也無法正式向國際提出抗議。接下來隨著中國軍力的提昇,可以預見他們最新的高科技武器也會毫不客氣的先用在台灣,在美國陣營的第一島鏈中,台灣是唯一非國家且與中國處於內戰中的政權,中美要開始軍事衝突,應該毫無意外的會從台灣海峽開始,到時候倒霉的還是台灣人民!

在台灣還是有相當多的人支持「中華民國模式」,因為這是長久以來台灣人最習慣的兩岸模式,他們會跟著中共一起反台獨,不是因為對台灣這片土地毫無感情,而是在長久受虐的痛苦中,擔心做了任何改變之後會遭受更大的痛苦,所以兩岸間「維持現狀」在各種民意調查中一直是台灣人的首選。如果台灣人更加了解這個「現狀」其實是對中共最有利、對國民黨最有利、但是對台灣人最不利的糟糕情境,還能義無反顧的支持「維持現狀」嗎?在疫情中持續的被中國無情攻擊的同時,希望有更多台灣人能了解台灣身為第一線箭靶的痛苦,重新思考現在這個「中華民國模式」到底還有沒有持續的必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1.4K會員
315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2025/04/27
在這個終戰八十年的2025年,隨著世界史的進展所開創的新視野,二戰帶給現代世界的意義,不再只是正義的同盟國戰勝邪惡的軸心國這種單純的軍事對抗敘事,而是更複雜的全方面衝突…
Thumbnail
2025/04/27
在這個終戰八十年的2025年,隨著世界史的進展所開創的新視野,二戰帶給現代世界的意義,不再只是正義的同盟國戰勝邪惡的軸心國這種單純的軍事對抗敘事,而是更複雜的全方面衝突…
Thumbnail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12
防雷線:這個世界不存在可以討論《正常人》而不爆雷的文章,除非像書中三一學院的學生,用「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這種不讀書卻大放厥辭的話術,才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2025/04/12
防雷線:這個世界不存在可以討論《正常人》而不爆雷的文章,除非像書中三一學院的學生,用「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這種不讀書卻大放厥辭的話術,才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
Thumbnail
#反情報操作 - 中國發射衛星通過台灣南部上空事件 敵國及在地協力者將有兩種情報操作 1不怪中國,怪台灣政府發佈警報 2說中國幫民進黨選舉 應對方式: 第1點,將行為發起者指回中國政府,回顧去年射彈道導彈穿越台灣上空時指責台灣政府不反應的意見。強調碎片可能傷害民眾 第2點請參考下方引用推文(此
Thumbnail
#反情報操作 - 中國發射衛星通過台灣南部上空事件 敵國及在地協力者將有兩種情報操作 1不怪中國,怪台灣政府發佈警報 2說中國幫民進黨選舉 應對方式: 第1點,將行為發起者指回中國政府,回顧去年射彈道導彈穿越台灣上空時指責台灣政府不反應的意見。強調碎片可能傷害民眾 第2點請參考下方引用推文(此
Thumbnail
神仙打架, 身為一般的人民又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神仙打架, 身為一般的人民又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打架都需要一個理由,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成為導火線,但終究都是點火的人決定時間點與原因的出現。
Thumbnail
打架都需要一個理由,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成為導火線,但終究都是點火的人決定時間點與原因的出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