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報導】科普,是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I hope that one day communication is regarded as part and parcel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 so that we don’t feel the need to choose. "
研究和科普工作一樣重要

研究和科普工作一樣重要

剛剛在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看到一個人物訪談,標題《Talk the talk and walk the walk》讓人不解,這篇文章的主角是 Kimberleigh Tommy,是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 的博士候選人,主要的研究題目是跟人類移動相關的功能型態學 ( functional morphology )。

不過,她的另一個身分更讓我驚奇,就是「科普工作者」!
而且還擔任了 PBS Eons 的寫手

--

訪談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你如何平衡科普工作和個人研究呢?」

她表示這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目前能做的是選擇自己能負荷的研究題目,並且兼顧科普工作。對她來說,科普跟研究是相同重要的事情,撰寫的思考過程有助於自己從不同角度理解自己的研究題目,以及能夠與公眾、其他研究領域有所接觸。

" I think that my broad SciComm work has helped me academically as well, giving me necessary perspective and helping me think about my work in different contexts. "

非常認同這個觀點,每次在撰寫貼文都是一個串接知識的過程,思考如何吸引讀者、讓讀者看得懂的時候,跳轉不同觀點得以把每一個知識想得更仔細。

--

關於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科學傳播者,她說:願意學、願意聽

" I think that’s what makes a good communicator: willingness to learn and to listen. "

應該不只是科學傳播者需要知道這個,所有的科學研究者都該這麼做
不要覺得自己什麼都懂,對世界常保好奇才能越學越多

另外附上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 Something I am also passionate about is bringing your authentic self to whatever you do: scientists are not robots, science is not done in a vacuum. "


如果你感受到了我對這些科學問題的愛

不要懷疑,我真的很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政佑的沙龍
2.6K會員
186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陳政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31
今天的文章將帶來《究竟想怎樣》的第六集內容!世界真奇妙,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生物,你可能知道跳蚤,但你聽過跳蟲嗎?既然名字裡有個「跳」字,想必是個跳高能手~
Thumbnail
2022/10/31
今天的文章將帶來《究竟想怎樣》的第六集內容!世界真奇妙,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生物,你可能知道跳蚤,但你聽過跳蟲嗎?既然名字裡有個「跳」字,想必是個跳高能手~
Thumbnail
2022/10/18
2022諾貝爾獎有哪些?新鮮報你知
Thumbnail
2022/10/18
2022諾貝爾獎有哪些?新鮮報你知
Thumbnail
2022/05/24
  大家好,我是菜編。各位有聽過最新一集的《究竟想怎樣》了嗎?這集我們提到了很多不同的課程,今天這篇文章想特別介紹「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因為我也有修過這個學程,覺得相當值得推薦,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興趣在自然生態研究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2022/05/24
  大家好,我是菜編。各位有聽過最新一集的《究竟想怎樣》了嗎?這集我們提到了很多不同的課程,今天這篇文章想特別介紹「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因為我也有修過這個學程,覺得相當值得推薦,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興趣在自然生態研究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傳播的過程」,作為一個相對新的學門,科學傳播融合各式傳播學理論,不同理論有不同的傳播模型,發展這些模型的目的在於:釐清科學傳播的過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傳播的過程」,作為一個相對新的學門,科學傳播融合各式傳播學理論,不同理論有不同的傳播模型,發展這些模型的目的在於:釐清科學傳播的過程。
Thumbnail
科學為何需要被普及?不是只有科學家需要懂科學嗎?Sky in the wall自詡為一個科學傳播平臺,科學傳播跟科普一樣嗎?Sky成員間的首次讀書會,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針對科學傳播的由來及事例進行討論!
Thumbnail
科學為何需要被普及?不是只有科學家需要懂科學嗎?Sky in the wall自詡為一個科學傳播平臺,科學傳播跟科普一樣嗎?Sky成員間的首次讀書會,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針對科學傳播的由來及事例進行討論!
Thumbnail
 " I hope that one day communication is regarded as part and parcel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 so that we don’t feel the need to choose. " 研究和科普工作一樣重要。
Thumbnail
 " I hope that one day communication is regarded as part and parcel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 so that we don’t feel the need to choose. " 研究和科普工作一樣重要。
Thumbnail
寫科普文章其實會有壓力,雖然很多人會覺得科普寫作很困難、不知道怎麼開始,但就這幾年的經驗來說,科普寫作其實沒有想像中難,但確實有它困難的地方,而這個困難點就是壓力來源。最後會跟各位報告未來這一年的寫作計畫,期待之後文章的各位趕快追蹤起來!
Thumbnail
寫科普文章其實會有壓力,雖然很多人會覺得科普寫作很困難、不知道怎麼開始,但就這幾年的經驗來說,科普寫作其實沒有想像中難,但確實有它困難的地方,而這個困難點就是壓力來源。最後會跟各位報告未來這一年的寫作計畫,期待之後文章的各位趕快追蹤起來!
Thumbnail
除了實質的研究結果,學歷在各方面仍有相當的影響力,社會通常會較信任知名大學、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而偏廢小大學、小機構的研究成果。 近幾年越來越多人從事科普寫作,他們會以較平易近人的文字描述科學研究成果,這些人裡面有一些本身是科學家,有一些不是,這些人正是科學家與大眾間的橋梁。
Thumbnail
除了實質的研究結果,學歷在各方面仍有相當的影響力,社會通常會較信任知名大學、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而偏廢小大學、小機構的研究成果。 近幾年越來越多人從事科普寫作,他們會以較平易近人的文字描述科學研究成果,這些人裡面有一些本身是科學家,有一些不是,這些人正是科學家與大眾間的橋梁。
Thumbnail
資訊透過網路爆炸性傳播,批判性思考已然成為這個世代所必備的能力之一。意識物 Consciousness,嘗試以多元的設計方法呈現科學知識的跨領域科學寫作平台因應而生。意識物的編輯部門成員跨足計算科學、社會科學及生命科學與心智哲學等領域,設計部門則涵蓋建築、工業設計及商業設計等相關背景的夥伴。 
Thumbnail
資訊透過網路爆炸性傳播,批判性思考已然成為這個世代所必備的能力之一。意識物 Consciousness,嘗試以多元的設計方法呈現科學知識的跨領域科學寫作平台因應而生。意識物的編輯部門成員跨足計算科學、社會科學及生命科學與心智哲學等領域,設計部門則涵蓋建築、工業設計及商業設計等相關背景的夥伴。 
Thumbnail
一般人或許多認為學者就是「博學多聞」的人,然而事實上學者僅是在某一知識點上鑽研較深的人;甚至或許很多讀到碩士的人都有類似的感受:「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的無知」。
Thumbnail
一般人或許多認為學者就是「博學多聞」的人,然而事實上學者僅是在某一知識點上鑽研較深的人;甚至或許很多讀到碩士的人都有類似的感受:「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的無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