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菜編。各位有聽過
最新一集的《究竟想怎樣》了嗎?這集我們提到了很多不同的課程,今天這篇文章想特別介紹「
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因為我也有修過這個學程,覺得相當值得推薦,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興趣在自然生態研究的人有所幫助。
消弭地理區隔,不只一間大學的課程?
未來地球生態學程相當特別,以清大李家維老師募集的資金為基礎,是一個跨校辦理的學程,我修課那屆除了清華大學,還集結有臺大、中興、東海、東華的學生跟老師,當時清大主要由黃貞祥老師處理總籌,今年這屆則加入了顏士清老師跟郭立園老師,招生對象主要是大學生,研究生也能報名,於選課系統點選前,還需要另外的報名跟面試,確定沒問題才會入選。
三學期馬不停蹄,理論與實作兼顧
每年教課方式好像都會微調,這邊我只能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差距理應不太大。學程總共分成三個學期,第一學期是線上課程,由不同領域的老師錄製影片,教授關於不同物種分類群的知識,是個「生物多樣性」很高的課,觀看影片除了自行做筆記,還得問問題,隔一段時間老師就會召集大家分組討論,基本上這個學期的任務即是擁有關於不同物種的基礎學識。
第二學期的課主要在寒假進行,因為學程結束時需要有專題成果,那時候的課程著重於統計、作圖等,還有幫忙大家進行專題發想。第一次認真思考專題是在放寒假前,所有人拉車到了福山植物園,在上面的會議室,一個逃不掉的空間,慌亂的絞盡腦汁。儘管修課前就知道有專題這檔事,但多數人其實沒什麼概念,直到那天老師明確跟我們說:「大家要想幾個能做的題目出來喔!」實際感才比較濃烈。專題題目方向不限,指導教授要自己找,也不限是在什麼學校或機構,但老師希望大家能接觸不同於自己原實驗室的研究題目,甚至能跨校合作。
除了思考專題外,在植物園的中途還有很多活動,例如學習野外採集方法,像下圖的巨大彈弓,其功能為採集高處的葉子,拉這個器具需要用到全身的力量,很有意思,順帶一提,照片裡的小馬尾是菜編我本人。另外,我們還學了關於土壤分層的研究方法,知道如何放陷阱 (Sherman Trap) 抓小型哺乳類,他們喜歡吃蜜地瓜喔!老師們學識淵博,沿路介紹各式各樣的植物,就連大便也能講出一番道理,生平第一次聞麝香貓的大便,有種很特殊的腥味,在收取這次的經驗後,現在上山我也養成了翻大便猜是什麼物種的習慣?
Sherman Trap / 地瓜放在裡面,如果有動物跑進去就會被關起來
疫情程咬金,馬來西亞雨林之旅被迫取消
最後來到第三學期,本來預定暑假要去
馬來西亞雨林進行野外調查實習,該地是東華大學孫義芳老師的樣區,據說是一個連衛星電話都會斷訊的地方,有機會去到這樣的地方進行調查,其實是吸引我來修課的最大誘因,為了能好好在雨林生存,我們還先學了些有關熱帶雨林的知識,且唯有通過基本測試,有足夠了解的人才能去,可惜因為疫情爆發,所有人都沒辦法去,這趟特別的旅程就這樣被迫取消,多數同學後來去了屏東辜嚴倬雲保種中心實習,而我則
以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的實習代替。
學程尾聲,大家來到臺大集合,進行專題研究成果分享,當時我做的專題是關於鳥類溝通的實驗,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詳述,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那天老師們還有找回前幾屆的學長姊,蠻有趣的,其中幾位後來沒有繼續做生態研究,還有材料系的博班生,那時候未來地球做的專題已經在發表論文階段。
這是一個內容相當豐富的學程,從理論到實作的經歷都很多樣,我們也有到臺大上課交流,甚至還有到科博館,參觀了標本室,還去到大會議室進行分組討論,當時的館長還是孫維新老師。我非常推薦這個學程,但這屆最後報名時間已經過了,想修課的人可以在下次釋出報名資訊時手刀報名!
延伸閱讀:
- 中研院生多中心實習:https://vocus.cc/article/5fd0af23fd8978000133dac2
- 鳥類溝通的實驗:https://vocus.cc/article/60f1467bfd897800015cbbab
- 第四屆未來地球生態學程:https://pansci.asia/post-review/%E7%AC%AC%E5%9B%9B%E5%B1%86%E6%9C%AA%E4%BE%86%E5%9C%B0%E7%90%83%E7%94%9F%E6%85%8B%E5%AD%B8%E7%A8%8B%E4%BB%8B%E7%B4%B9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