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釀投稿|《蚵豐村》:沒落漁村的生活輓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文/顏鈺杰

海風如鈴,把玩著綑綁成串的蚵殼發出清脆的聲音。

《蚵豐村》拍攝於嘉義縣東石鄉網寮村,一個僅有一條對外產業道路,靠海,靠養蚵、剖蚵為生,人口約 300 餘戶的小村子。十六釐米底片復古顆粒感像是讓時空重置一般,構建一齣漁村男性的遷移傳記,是一部反映台灣遷徙、家庭關係與男子氣概構建的電影。

raw-image

離家、返鄉,破敗的成功想像

落日燃燒著生命最後的籌碼,將日漸下沉的蚵豐村染得透紅。擱淺的船,水中的村,磚牆與蚵船錯落其中。在臺灣的西南沿海,你可以看見「天地為逆旅」的村民,因為繳不起房租,讓家園一遍又一遍地由海浪沒收。

年近三十的盛吉回到了漁村,穿著白領襯衫、拉著公事包顯得與此地格格不入。他在婚宴上對著村民吹噓著在台北談生意,忙於應酬、喝著美酒、開著名車的畫面,扮演起叱吒風雲、衣錦還鄉的姿態。

那些成功的想像是狹窄的,在光鮮亮麗的玻璃帷幕之後,娶一個美嬌妻、生的孩子成群、享盡物質歡愉的天倫之樂。阿吉也想追求這樣的美好藍圖,甚至從小就立誓有一天會離開這個鬼地方。或許他曾告誡自己只有離開這裡才能求得高貴的車、名貴的床。不過而立之年的阿吉,卻兩手空空回到了漁村,他只是一個被資本主義所唾棄的孩子,遍體麟傷。

只有父親看穿阿吉謊言背後的荒唐。

養蚵家業,在爺爺那一代是獨自對抗大自然,胼手胝足創業的舉步維艱;在父親那一代是隱忍大半輩子物質的慾望,只為了攢錢讓孩子有一天能夠到台北讀書;那麼阿吉回家又是為了什麼?

raw-image

極限村落

祖孫三代的命運因緣際會被一條名為「宿命」的線拉扯著。你可曾想過這有多不公平?我們都依稀記得課本上對於西南部地層下陷的描述,下陷區之居民已然是全球氣候變遷中第一批的氣候難民(climate refugees),他們的生活猶如一座孤島,連墓園都被積水淹沒。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國發會預估 5 年後,2025 年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占全人口 20%,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諷刺地,嘉義縣是全臺灣走得最「先進」的縣市,其中的好幾個鄉鎮早已率先步入超高齡社會。「極限村落」是日本社會學家大野晃所創的詞彙,用以描述農村因為人口外流導致產業空洞化,地方組織者多為高齡者無法有效爭取資源,社區共體的機能也走向衰老、滅村。「這三年你未曾聽過新生兒的哭聲」──同樣在嘉義縣的六腳鄉永賢村,十年以來只有 14 名新生兒,其中民國 99 至 102 年新生兒人數為零。可見極限村落、滅村離臺灣並不遙遠。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0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住在大武山腳下,是吹不到海風的。 但太平洋黑潮上的風,卻悄悄透過網路,鑽進我心中早已遺忘25年的生鏽老風鈴。 那風鈴從來不發出悅耳的聲音,我很怕被風搖響,雙手遮住耳朵,不想再聽到暗夜在東海岸公路,狂飆機車青年的哭聲。
Thumbnail
住在大武山腳下,是吹不到海風的。 但太平洋黑潮上的風,卻悄悄透過網路,鑽進我心中早已遺忘25年的生鏽老風鈴。 那風鈴從來不發出悅耳的聲音,我很怕被風搖響,雙手遮住耳朵,不想再聽到暗夜在東海岸公路,狂飆機車青年的哭聲。
Thumbnail
雲林口湖多以養殖漁業維生,生產烏金(魚)、鰻、蛤、蝦…,但人口老化,農漁夫平均70歲以上,多處廢耕。 「到底是農業需要我們,還是我們需要農業?」10年前,幾個年輕人退伍時,談起從小靠漁養大,奶粉錢、註冊費都從土地而來,他們想有沒有方法振興養殖漁業?於是拿出「娶某本」成立 好蝦冏男社 ,模擬大自然魚蝦
Thumbnail
雲林口湖多以養殖漁業維生,生產烏金(魚)、鰻、蛤、蝦…,但人口老化,農漁夫平均70歲以上,多處廢耕。 「到底是農業需要我們,還是我們需要農業?」10年前,幾個年輕人退伍時,談起從小靠漁養大,奶粉錢、註冊費都從土地而來,他們想有沒有方法振興養殖漁業?於是拿出「娶某本」成立 好蝦冏男社 ,模擬大自然魚蝦
Thumbnail
萬物皆可拋,但尊嚴呢?當警察無預警上門,先拆房再扔掉你的證件,你會作何反應?如果,受害者換成「遊民」或「露宿者」,你還會一樣憤怒、給出一樣的答案嗎?香港導演李駿碩繼跨性別議題的《翠絲》之後,二度將鏡頭轉向社會邊緣人身上,只不過這回《濁水漂流》的主角們,換成了香港社會底層的露宿者。
Thumbnail
萬物皆可拋,但尊嚴呢?當警察無預警上門,先拆房再扔掉你的證件,你會作何反應?如果,受害者換成「遊民」或「露宿者」,你還會一樣憤怒、給出一樣的答案嗎?香港導演李駿碩繼跨性別議題的《翠絲》之後,二度將鏡頭轉向社會邊緣人身上,只不過這回《濁水漂流》的主角們,換成了香港社會底層的露宿者。
Thumbnail
身為海口人,不比外地來的都市土包子,加上平時就是個偷得浮生半日閒的老嫗,沒有當網美的興致。所以只要心情稍有一絲塵埃未定,就會驅車前往就近的鄉村海岸,看看破瓦頹牆,憶起當地昔日風光景象,滿懷傷悲的感嘆著如今人去樓空,不比當年繁華的滄桑。因此,更樂於當一匹享受孤獨潦寂、不受控制的野狼。 那是一股沿著海線
Thumbnail
身為海口人,不比外地來的都市土包子,加上平時就是個偷得浮生半日閒的老嫗,沒有當網美的興致。所以只要心情稍有一絲塵埃未定,就會驅車前往就近的鄉村海岸,看看破瓦頹牆,憶起當地昔日風光景象,滿懷傷悲的感嘆著如今人去樓空,不比當年繁華的滄桑。因此,更樂於當一匹享受孤獨潦寂、不受控制的野狼。 那是一股沿著海線
Thumbnail
《失格教育》《海邊最後的夏天》《河流,奔跑著,倒映著》《海邊的女人們》《引言》《野馬分鬃》影評
Thumbnail
《失格教育》《海邊最後的夏天》《河流,奔跑著,倒映著》《海邊的女人們》《引言》《野馬分鬃》影評
Thumbnail
貧困者聚集的老舊社區生活,究竟是逼不得已的避難所?還是鄰里相互照應的桃花源?或許我們可從「地方知識」的概念,看看這些社區大小民眾如何在資源貧瘠的環境下求生存與發展的方法,為臺灣保留不同時代在地生活的珍貴記憶與智慧。
Thumbnail
貧困者聚集的老舊社區生活,究竟是逼不得已的避難所?還是鄰里相互照應的桃花源?或許我們可從「地方知識」的概念,看看這些社區大小民眾如何在資源貧瘠的環境下求生存與發展的方法,為臺灣保留不同時代在地生活的珍貴記憶與智慧。
Thumbnail
這裡的漁民猶如被社會剝奪的人(socially deprived),因為缺乏取得資訊的能力、缺發經濟資源、缺發決策機會所以被剝奪,又因為被剝奪而更沒有資源、更沒有決策機會。台灣社會的底層多集中在鄉村、都市邊陲等區域,在資本主義發展下,被邊緣化,連上流競爭的門票都拿不到。
Thumbnail
這裡的漁民猶如被社會剝奪的人(socially deprived),因為缺乏取得資訊的能力、缺發經濟資源、缺發決策機會所以被剝奪,又因為被剝奪而更沒有資源、更沒有決策機會。台灣社會的底層多集中在鄉村、都市邊陲等區域,在資本主義發展下,被邊緣化,連上流競爭的門票都拿不到。
Thumbnail
還記得當時新冠肺炎爆發之際,第32例確診患者,是一個逃逸移工。 一直存在台灣社會、被當成隱形人的高比例的逃逸外籍移工成了大家擔憂的事情。 只要發生問題,便高呼「徹底查緝逃逸外勞」,彷彿問題就可以被解決......誰不愛一份安穩的工作,移工為什麼會要逃跑?
Thumbnail
還記得當時新冠肺炎爆發之際,第32例確診患者,是一個逃逸移工。 一直存在台灣社會、被當成隱形人的高比例的逃逸外籍移工成了大家擔憂的事情。 只要發生問題,便高呼「徹底查緝逃逸外勞」,彷彿問題就可以被解決......誰不愛一份安穩的工作,移工為什麼會要逃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