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我與原聲教育協會

閱讀時間約 27 分鐘
對於原聲十多年來的發展,我雖然很清楚,但是實質上參與的並不多,只在協會籌備初期,以及每一、二年應好朋友羅綸有的邀請參加一些或大或小的活動,(大的如音樂會、小者如核心幹部的私人聚會)。
雖然關心原聲,但是從不擔心,因為知道有阿貫老師,羅綸有及其他許多熱情又能幹的志工全心投入,另一方面我也知道,需要我幫忙的時候好朋友就會開口,就像綸有之於荒野協會,他也知道,若荒野有需要,只要我開口,他一定會全力以赴。
後面附上羅綸有懷念阿貫老師的長文(真的是很長的一篇文章),先將她在文章提到的我的部分節錄於此,最後再附上他的長文,紀念一段美好的因緣。
.....在老師即將從台灣最頂尖的建國中學退休前一年,我問她退休後想做什麼事,她說「遊山玩水,有辦法的話,就去學開輕型民航機,翱翔天際。」老師一直懷抱崇高理想,口才便給,魅力四射,整天閒晃或是搞飛機,我想她大概不會開心;那時剛好參與並見證了好友李偉文帶領了一群朋友,跟保育先驅徐仁修共創「荒野保護協會」,從無到有,幾年時間成為台灣最大的環保團體的成就,覺得做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以老師的能力,似乎不難,便問老師願不願意成立個基金會或協會,做有益社會的事,老師很務實,馬上問「錢從那裡來?」當時的我在投資銀行工作,不知天高地厚,就說第一桶金由我負責,老師想了想就說「好!」
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我就來關切詢問老師進度,一直到退休前三四個月,老師都回報找不到項目。我想再不施壓,等到真退休了,就來不及了,反正出錢的人最大,我就板起面孔,要求老師務必言而有信,負起責任,一個月內給我答案,老師聽了,居然點頭同意。
老師後來告訴我,剛好這個時候,想起曾經見過的南投縣信義鄉的馬彼得校長。馬校長由體育老師轉行帶國小合唱團,拿了好幾次全國合唱冠軍,逢人就談他想成立音樂學校,讓學合唱的孩子們,可以得到更全面而持續的教育,老師第一次聽到就上了心,但不覺得跟自己有關連,那時剛好被逼急了,覺得或許可以一試。上山一席長談後,老師確認這就是她想做的事,於是告訴馬校長「我們一起來做這個音樂學校吧!」這下輪到馬校長發愣了,他的夢想跟許多人對牛彈琴過,現在居然有人當真。之後老師找了同是建中退休的藍蔚老師再度上山......
在老師即將從台灣最頂尖的建國中學退休前一年,我問她退休後想做什麼事,她說「遊山玩水,有辦法的話,就去學開輕型民航機,翱翔天際。」老師一直懷抱崇高理想,口才便給,魅力四射,整天閒晃或是搞飛機,我想她大概不會開心;那時剛好參與並見證了好友李偉文帶領了一群朋友,跟保育先驅徐仁修共創「荒野保護協會」,從無到有,幾年時間成為台灣最大的環保團體的成就,覺得做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以老師的能力,似乎不難,便問老師願不願意成立個基金會或協會,做有益社會的事,老師很務實,馬上問「錢從那裡來?」當時的我在投資銀行工作,不知天高地厚,就說第一桶金由我負責,老師想了想就說「好!」
美好美善 - Mihomisang!》
- 記阿貫老師 2021.06 綸有

阿貫老師每回演講,都習慣用「美好美善 - Mihomisang!」來做結尾,這是布農族道別時對彼此的祝福,希望分別後好好活著,好好的面對未來。而老師自2008年掌舵原聲以來,連結台灣社會的愛心,也的確幫助原聲的孩子們,在美好美善的道路上成長茁壯。Mihomisang!相信在天上的阿貫老師,會用這個真摯的道別語,祝福每一位跟原聲結緣的朋友。

這兩個月來,不時會想起老師生前種種,有時候,甚至毫不切實際地想著,她真的離開了嗎?會像以往一樣,總在我們都以為她要錯過時,在約定時間的最後一秒鐘出現,讓我們喜出望外嗎?

老師完全的自信又絕對的自在,有她在的地方,就感覺既安定又放心;她總是充滿了能量,跟她共事相處的人,很難不跟她產生情感的連結;而她又是如此地求好心切,奮力作為,從不停下腳步。

原聲的專屬攝影師,也是老師最得力的幫手小呂,經常跟老師一起開車,長途跋涉往返南投信義鄉,他說「我們往往全程一句話都不說,有一回,她突然邊開車(老師是從來不讓出駕駛座的)邊跟我說,小呂,我最喜歡跟你一起上山,因為一路什麼都不用說,我的心可以好好安靜下來。」「我當時沒有明白,但事後回想,她除了睡覺以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原聲,幾乎時時都在跟人講話,好事也罷,操心的事也罷,被倒垃圾也罷,無牽無掛的寧靜時刻,對她而言,是多麼珍貴!頓時,深深感受到老師的疲憊。」

我知道,老師已經為原聲付出了她的所有,她留下了漂亮的背影,和身邊所有人對她深深的思念。

0. 聽見歌再唱

在阿貫老師蒙主恩召前一個晚上,她虛弱地躺在病床上,滑手機看「聽見歌再唱」電影特映會結束後的觀影迴響,一直為原聲音樂學校募款而操心的老師,心中必定還在盤算,是不是會有更多的人,因爲這部電影的連結,能夠多認識原聲一些,進而能夠在行動上,多支持原聲一些。

黑人導演十二年來一直想拍這部電影,老師及馬校長一直到三年多前才點頭,但黑導的劇本還是被老師批評得體無完膚,之後黑導戰戰兢兢,改了十個版本,一直到第十一版,才敢再拿給老師看,這時老師對他說「還是不夠好,但還算有趣,勉強有六十分,可以開拍了!」老師對美感與品質有她獨到的敏銳,原聲大大小小的事,也在她近乎苛求的標準下,保持著特有的風格與品味,包括這部以馬校長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她也以票房超越「海角七號」作為標竿來要求黑導。

她其實是這部電影的不掛名監製,黑導說。在籌拍的末期,資金出現了缺口,已經承諾的資金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到位,眼看趕不上暑期的拍攝時間,黑導只好決定延後一年開拍,老師知道之後,馬上動員原聲天使,三天內就以現金補足差額,讓電影如期開拍。本片的監製鳳美說「從來沒看過像阿貫老師這麼猛的人,她帶來一團軍隊(原聲音樂學校),一群啦啦隊(原聲天使投資人),外加一箱金銀財寶!」

在拍攝期間,高雄山區出現土石流,加上其它突發狀況,讓預算上飆,黑導將房子押給銀行,借了二胎,還是不夠,這時老師又出現了,她早就料到這個狀況,當初找天使投資人時,就已經預留伏筆,二話不說,立刻補足所有資金缺口。黑導說「老師支持你,同時她也不會留退路給你。」

在剪接階段,黑導與監製團隊有呈現方式的爭執,老師看過黑導的版本後說「你的版本加上音樂跟特效後,應該會很好看,我可以跟天使投資人交待了,你就堅持你的意見,不要妥協。」老師不是做電影這一行的,一般人很難從半成品推斷結果,但她的直覺與自信,穩定了黑導的情緒,也定錨了院線上映時的剪接版本。事實上,之後她突然引退跟病魔搏鬥,一直沒能看到這部電影的最終版本。

1. 老師的禮物

阿貫老師的本名叫廖達珊。我和她初遇在1974年的復旦中學,她是位剛踏出大學校門的國中生物老師,我則是剛進國中的小毛頭。國小時期的我較為叛逆,常被叫到訓導處罰站,老師們大多不喜歡我,但成了達珊導師班的學生後,卻有了個大翻轉。她包容我、欣賞我,給了青春徬徨時期的我,難得的認同與信心。

畢業之後四十餘年間,我一直跟老師保持密切聯絡,從不間斷。其實她大我不到十歲,但她總能持續進步,人生各個階段都給我帶來新的啟發,雖是亦師亦友,老師總能保持為人師表的高度(開車時除外)。記得國三畢業前,我和兩位同學一起邀請老師餐宴以為感謝,沒想到老師一口回絕,用很阿貫(事後回想)的口氣說「吃飯不是我要的,我要你們將來給我更大的禮物。」

在老師即將從台灣最頂尖的建國中學退休前一年,我問她退休後想做什麼事,她說「遊山玩水,有辦法的話,就去學開輕型民航機,翱翔天際。」老師一直懷抱崇高理想,口才便給,魅力四射,整天閒晃或是搞飛機,我想她大概不會開心;那時剛好參與並見證了好友李偉文帶領了一群朋友,跟保育先驅徐仁修共創「荒野保護協會」,從無到有,幾年時間成為台灣最大的環保團體的成就,覺得做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以老師的能力,似乎不難,便問老師願不願意成立個基金會或協會,做有益社會的事,老師很務實,馬上問「錢從那裡來?」當時的我在投資銀行工作,不知天高地厚,就說第一桶金由我負責,老師想了想就說「好!」

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我就來關切詢問老師進度,一直到退休前三四個月,老師都回報找不到項目。我想再不施壓,等到真退休了,就來不及了,反正出錢的人最大,我就板起面孔,要求老師務必言而有信,負起責任,一個月內給我答案,老師聽了,居然點頭同意。

老師後來告訴我,剛好這個時候,想起曾經見過的南投縣信義鄉的馬彼得校長。馬校長由體育老師轉行帶國小合唱團,拿了好幾次全國合唱冠軍,逢人就談他想成立音樂學校,讓學合唱的孩子們,可以得到更全面而持續的教育,老師第一次聽到就上了心,但不覺得跟自己有關連,那時剛好被逼急了,覺得或許可以一試。上山一席長談後,老師確認這就是她想做的事,於是告訴馬校長「我們一起來做這個音樂學校吧!」這下輪到馬校長發愣了,他的夢想跟許多人對牛彈琴過,現在居然有人當真。

之後老師找了同是建中退休的藍蔚老師再度上山,看到了如天使般布農族孩子們的臉龐,更被他們如天籟般的歌聲感動;馬校長也找了在部落學校成立合唱團的始作俑者阿滿校長一起商議,四位心念純真的教育工作者把臂言歡,找到了共同的願景,決定一同為給布農族孩子們最好的教育,奉獻他們的熱情。老師有感於這些孩子的聲音乾淨純粹,有如來自天上,遂以「原聲音樂學校」名之。之後,她執教過的復旦中學與建國中學的學生們,果真成為她推動原聲志業,最堅實的支持力量。

事後回想,我都很驚訝於自己那段時間對老師的緊迫盯人,當時我在大陸工作,離老師十萬八千里,工作繁忙,卻沒頭沒腦地熱衷這件八字沒一撇的事。老師以前常笑說說被我推入火坑,但不知為什麼,老師離開後,我每想到這個過程,便激動落淚。仔細深思,這應該是天主的旨意吧!我就是那個信差,通知老師去領取這份天主為她準備的大禮物;而就在她上山的那一個歷史時刻,老師便承擔起了原聲的責任,為布農族的孩子們毫無保留的燃燒了她的才華與熱情,以此榮耀天主!

2. 十年樹人

「當初原聲成立時,多數族人都不看好,感覺就像其它來到部落的新鮮事物一樣,很快就會以失敗收場」原聲家長如此回憶。阿滿校長也以「萬事不備,還欠東風」來形容當時的窘境,連馬校長也說,他當初完全看不到未來,只顧悶著頭做,心想在原聲倒下去之前,能做多少算多少。經過了十三年,原聲卻欣欣向榮地茁壯,一屆一屆的畢業生,展現了各自美好的樣態,而像原聲這樣從音樂到學習、乃至於品格教育,長期深耕,用愛跟陪伴支持孩子們,一直到大學畢業為止的運作方式,真正改變了原住民孩子的命運,也在偏鄉教育中豎立了典範。

原聲音樂學校是個假日學校,來自南投信義鄉十一個部落的孩子,週末由遊覽車接到原聲上課,上課內容實際上以英文數學國文理化生物等學科知識的補強為主,音樂教育與練唱為輔。馬校長和阿滿校長平日還有各自任教學校的繁重工作,原聲音樂學校成立之後,他倆即全年無休,不再有假期;除了兩位校長在山上帶孩子以外,所有原聲經費的募集,課輔老師的尋找(大多數是從台中或台北每週末開車上山),對外演出的接洽,以及各項大小事宜,就由(阿)貫藍(蔚)老太兩肩扛下。

老師在年初生病住院返家時,我剛好有機會去探望老師,聊起老師在原聲最難忘的往事,老師說「其實創辦原聲前幾年,只是用負責任的態度,盡我所能,執行工作,把原聲撐起來,沒有時間想太多;但在原聲成立約三、四年的時候,在一次分享會中,我聽到小學正要畢業的田雨卉說,她很感謝原聲,讓她敢向阿嬤説她要讀國中,她說她一定會在家裡好好洗衣服煮飯,因為有原聲在後面支持,阿嬤才同意讓她繼續升學....」講到這時,老師落下淚來,她說「這也是我在原聲第一次流淚,直到那個時候,我才突然明白,我們這麼辛苦做原聲的事,是有意義的。我們在山下,不會想到,一個孩子想上進,想進國中繼續升學,這麼卑微的願望,會是個奢求,但因為有著原聲的存在,給了這些孩子希望。」「後來雨卉繼續升學,進了慈濟護專、慈濟大學,她成為一個有選擇權的人,她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她成為別人的祝福。」老師抿著嘴,邊說邊拭淚。

老師說她第二次在原聲掉淚是在2018年的暑假,這剛好是原聲成立的第十個年頭。原聲一開始就許下願景,將來原聲的工作要由原聲培養長大的原住民孩子接手。馬校長的教育中最重要的精神,是要學生們找到自信,懂得承擔責任,他要孩子們接受現代教育的薰陶,同時也灌輸他們原住民的文化,讓他們既有面對世界的能力,也要有對部落的認同和承擔。她說「每年暑期都是由建中人文資優班的學生,到山上來幫原聲孩子們辦理夏令成長營,一開始我就跟春木老師說好,到第十年,就應該由長大的原聲孩子來辦成長營。」「其實一直都心裡沒譜,2016、2017開始有原聲培養的大孩子加入成長營幫忙,但在2018年,真下定決心要建中學生退出,讓原聲孩子完全挑起這個擔子,還是心驚膽跳。」這次活動由五位原聲培養的大學生,帶領四十幾位原聲國中畢業以上的孩子,從企劃到執行一手包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原聲大孩子,都回來加入營隊幹部的行列。「在成長營的惜別晚會上,聽到這些大孩子們興奮而自信的分享,想到這幾天他們令人驚豔的表現,再回顧過去十年走過來的路,我忍不住飆淚!」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原聲是十年樹人呢!」在原聲十週年時,阿貫老師曾得意地這麼說。阿滿校長也說「教育要靠時間的積累,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我們需要十年,才能讓一個山上的孩子相信,他是有機會的,他是有用的人,他是可以追求夢想的,我們需要更多的十年,才能帶來更多的改變。」

在進入原聲的第二個十年之後,貫藍老太也啟動了傳承計畫,年輕又有熱誠的Ellen和素素進入原聲,開始分擔阿貫老師及藍蔚老師的工作,並準備逐步接班,只沒想到才剛起步不久,老師卻飄然遠去。

3. 馬校長的夢想

布農族認可的人得要有個布農族的名字,在原聲初具雛形那天,馬校長幫老師取名Akuan「阿貫」,這是他母親的名字,意思是聰明能幹的女人,從此老師自稱「阿貫」,再也不提「達珊」兩個字。阿貫老師也果真像馬校長的母親一樣,呵護支持著馬校長的夢想!

成立原聲音樂學校不是馬校長唯一的夢想,後來大家逐漸察覺到,馬校長根本是個點子不斷的夢想創造家,而每個點子都美好且有難度,並相當昂貴。阿貫老師不僅使命必達,嘗試著在理想與現實交界處落實這些夢想,更經常把這些夢想直接升級進階。馬校長說「我有企圖心,要把每一件事做好;但阿貫老師有野心,她要把每件事做得比所有人都好。所以每回都是我開始做夢,接著這個夢想會被阿貫老師加持膨脹,然後每個人都被這加大的夢想拉著跑!」

玉山星空音樂會就是最好的例子。馬校長一開始只想在山上辦一場音樂會,讓部落的家長孩子們能夠欣賞到夠水準的音樂演出,同時讓原聲的孩子們演唱給族人們聽。當時老師猛反對,她說在山上誰會想來聽音樂會?到時可能只有小貓兩三隻,再加上喝醉的人晃到現場。老師最後妥協同意試辦一場,所以第一屆玉山星空音樂會是很陽春的,5X3公尺的舞台,加個背板,一套爛音響,就辦起來了,三百多位觀眾,大多是部落的人參加,當晚果真所有喝醉的人也都來了,但在聽到原聲唱原住民歌曲時,全場觀眾包含喝醉的族人都跟著合唱,全場歡樂!這次音樂會得到族人很高的評價。於是第二年老師決定將音樂會升級,舞台音響都是台北演唱會的規格,找專業志工控場,邀請團體也是精銳盡出,當年登台的包括了台北愛樂合唱團、葉樹涵銅管五重奏、原住民歌手梁文音等,另外更邀請了原聲的贊助天使及曾經跟原聲結緣的好朋友們上山共襄盛舉,入場門票只送不賣, 有一千多人參加,現場氣氛High到不行,也打響了「玉山星空音樂會」的招牌。從此,觀眾人數年年增加,邀請的團體也不斷推陳出新,到第九年時,現場已被全國各地慕名而來,辛苦跋涉上山,超過六千名的觀眾擠得水泄不通,已是一票難求的年度嘉年華會了!

讓世界聽見玉山唱歌,從一開始就是馬校長的願景!所以有了每年暑期的海外巡演,透過音樂節活動,校際交流,寄宿家庭接待,與教堂或醫院等的公益演出等,讓孩子們增長眼界。阿貫老師也動用了一切可能的資源與人脈,讓參訪的規格與交流團體的檔次,都能推到最高!觀賞完了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到台灣的表演後,馬校長也問,為什麼不能去音樂之都維也納跟他們交流?後來2016年也真的辦成了歐巡團,也到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的所在地奧地利皇宮,在有五百年歷史的圓頂音樂廳,與他們同場PK,更難得的是此行也在莫札特等音樂傳奇都曾表演過的聖彼得大教堂獻唱,這些都豐美了孩子們的經驗跟視野。

後來,馬校長說他想帶著孩子們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國家音樂廳對表演團體審核嚴格,檔期更是有限,但是不久之後,果然就在文曄科技及星展銀行贊助,及許多天使的奔波協調之下,完成了國家音樂廳的原聲專場表演。當天馬校長得了流感住進臺北三總,開演前才拔掉點滴針頭直奔音樂廳,當天所有知道內情的人都在祈禱,希望馬校長不要昏倒在舞台上。

以原聲教育協會這樣沒有資源,沒有背景的組織,要挑戰這些目標,真的沒那麼容易。在阿貫老師的運籌帷幄之下,當然還要感謝鳳文姊、美青姊、宜靜姊、和道哥、仁達美智、新浩,及許許多多天使的協助,才能讓這些夢想一一實現。

另外一位不請自來的天使就是齊柏林,在馬校長提起他想帶孩子們登玉山之頂後不久,柏林就找上門來,邀請為紀錄片「看見台灣」,赴玉山主峰拍攝片尾曲,原聲原本不接商業演出,但阿貫老師網路搜尋了柏林執著空拍台灣夢想的故事後,覺得這個人太特別了,決定全力支持。後來隨著「看見台灣」的瘋狂賣座,原聲童聲合唱團在台灣的知名度也隨之打開。這裡還有段佳話,在完成片尾曲拍攝後,柏林送了張十萬元的支票捐款給原聲,但老師知道他是靠卡債度日的人,哪敢收他的錢,但柏林卻堅持一定要給,正僵持不下的時候,老師想到了剛和原聲結緣,由車和道帶領的一群美國來的天使正說要捐款給原聲,於是遊說他們捐款一百萬元給「看見台灣」電影計畫,並得到他們的首肯,原聲也在這個前提下收下了這十萬元,善念交會,兩全其美!

不過,馬校長最大的夢想還沒實現呢!馬校長原先的期望是,讓原聲從一個部落的假日音樂學校,轉型為公辦民營或機構辦學的體制內原聲音樂小學,甚至向上延伸到國中部,孩子們可以住校,原聲的全人教育理念也能夠落實,無奈努力了十餘年,持續不斷遇到阻礙與困難,至今無法突破。馬校長說「我知道,原聲音樂國中小學建校沒能完成,是阿貫老師心中的遺憾,以前為了完成夢想,現在更為了不讓阿貫老師失望,我一定要完成原聲建校的任務!」

在部落建校屢受攔阻,倒是新北市政府向原聲展開了歡迎的雙手,2018年原聲在關渡成立了原聲國際學院高中部。這個決定給了原住民孩子們在求學期間最難以銜接適應的高中階段,一個體制內的友善解決方案,今年第一屆學生也將畢業進入大學;但原聲國際學院的成立,也意味了原聲每年要多負擔上千萬元額外的開銷。

4. 以無所求而成其大

原聲食指繁浩,龐大的支出年年需要張羅,要取得捐款人的認同,既是原聲理念及成果的展現,也是耗精費神的辛苦過程,而原聲與所有贊助天使之間的橋樑就是阿貫老師。記得我曾經訪談原聲前幾屆的學生,他們印象中最噴淚的原聲記憶之一,就是看到阿貫老師在感謝天使時九十度鞠躬的照片,她們心目中的阿貫老師智慧而優雅,所以看到她為了沒有血緣關係的原聲孩子們,用最謙卑的姿態募款,讓原聲孩子們都覺得感動。

對捐款人來說,阿貫老師代表了原聲,她多年來的言行合一所給人的信賴感,以及她細膩入微的溝通與連結,讓贊助人可以安心地護持著原聲。磊山保經、傳藝寰宇、文曄科技、日本東京霞關獅子會、新竹築愛、瑞士銀行、禾伸堂、關東鑫林科技、八方雲集、珍珠匯、安致勤資公益信託社福基金、坦順科技、喬威科技、晶豪電子、臺灣職業女性聯誼會、張榕枝、范志強、李愛珠、王楊嬌、趙克中、車和道、還有許許多多識與不識的朋友,一直用實際行動灌溉原聲的成長!

老師珍惜募來的善款,精打細算,嚴格控管,原聲發展到目前規模,固定加上業務人事費用只佔總支出的百分之十幾;為了省錢,多年來原聲的辦公處所都是無償借用,一路落腳在藍蔚老師家,到老師學生或原聲天使擁有的閒置空間。經常跟老師一起跑上跑下的和道說「有次陪阿貫去談租借音樂會的椅子,跟對方磨了一個小時,終於說服老闆少收五千元,出來後我跟她說,這樣太沒經濟效益了,我可以立刻捐幾萬給你,不必浪費時間跟對方討價還價。但她回説,我的工作是幫原聲看緊荷包,我只能付合理的價格給供應商,慢慢談,還是可以談下來的。至於你的捐款,是原聲的收入,多多益善,但兩者不相干喔。」老師不常請客,但有時會邀集特別發心努力的志工,或對原聲特別幫忙的朋友們吃飯,只要是請客,她是很講究的,一定是享用她覺得特別的好東西,不過這種時刻,她會先找好自己教過的經濟狀況較好的學生,或是剛好在身邊的原聲天使,確認金主之後,才行邀約,絕不動用原聲的經費。連原聲小朋友下山到各處參加活動或錄音所需餐費,老師也總會找來探班的天使們幫忙買單。

老師不求自己的利益,更不求虛名!從原聲成立開始,四位創辦人就共同決定由馬校長對外代表原聲的形象,另外三位創辦人則各自分工,把原聲裡裡外外打理得面面俱到,但是他們一直堅持沉潛低調,鮮為外界所知。儘管阿貫老師深具個人魅力,但她說「名利是毒藥」,一直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她的原則是,只要募款,她一馬當先,除此之外,遠離鏡頭,謝絕報導,她說「不要忘了,我們是為原住民服務的團體,馬校長那麼帥,原聲小朋友們那麼可愛,當然要聚焦他們呀!」「原聲的核心就是信仰跟教育,這兩條道路都如此寬廣深遠,我們就一直走下去,其它的都微不足道!」

5. 老師的魅力

知名的作曲人編曲家冉天豪,也是原聲近年來在音樂的表現上不斷提升的幕後推手之一,他說他跟老師是不打不相識,老師初找上他合作時,感覺姿態有點高,他賞了閉門羹之後說「我現在很忙,若真想找我合作,一年後,帶著企劃案過來!」沒想到老師真的乖乖等了一年,才帶了企劃案,約了天豪在原聲新店慈濟醫院演唱現場見面,他先聽了小朋友們的演唱,因為沒有心理準備,所以被嚇了一跳,怎麼會有一個從沒聽過的童聲合唱團,可以唱出這樣神奇的聲音?但後來真的吸引他黏在原聲的,卻是阿貫老師。他說「這個強勢的老師,有著讓人忍不住會喜歡的特質。」

透過原聲的工作與巡演,天豪跟老師相處了十年,是老師敬重的年少英雄;天豪對老師的觀察,相當程度上總結了我對不同原聲朋友訪談老師印象的共通之處。他說「老師有時缺乏耐心,有時要求太高,但是她總要把事情做到百分之百的這種偏執,卻非常迷人。」「她能看到一個人的潛能優點,可能這些是連這個人自己都未必看到的,而且她會逼著這個人,把它彰顯出來。」「她內心溫暖柔軟,非常有愛,非常有溫度,可是她從不讓這些情感,以庸俗的方式流露出來。」

馬校長說「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阿貫老師身邊的人都那麼愛她,當一個老師,不是你認真,學生就會喜歡你,你必須有內涵,有外在,有讓人喜愛的溝通方式,但我覺得她真正魅力所在,是她發自內心真誠地愛每一個人,她心中沒有分對象,都是一樣的愛。」「雖然她對每個人的要求都很高,但你知道她是用她的愛在激勵你!」

阿滿校長說「阿貫對人的好,不是表面的,她是用生命在關心每一個人,她不只是關心每個原聲小朋友、志工、職工,還會去認識他們的家人,甚至寵物,因為她會想完整的認識你了解你。她跑遍每一個部落做家庭訪問,對每一個小朋友的背景都如數家珍,這得花多少時間,這得有多大的毅力跟愛心呀!」

藍蔚老師說「我最珍惜和阿貫老師之間心有靈犀的感覺,很多想法不用說,彼此都懂得的,一起拼戰十幾年,這樣不落言詮的默契只能在她身上找到。」

老師特別喜愛有才華的年輕人,為了原聲她更是廣交天下英雄豪傑,但老師永遠不卑不亢,因為不是為了自己,所以請人幫忙,她從不覺得不好意思,也因為原聲孩子們的成長與表現,讓老師有信心,相信有機會進來參與原聲的志工,都是蒙福的人,這些年來,除了天豪,還有春木、黑導、武錚、皓玫、媛美、和道、新浩、美智、育銘、宗佑、祥興、靜一、友棣、威愷、亦甫、柏哖、Lulu、Jessica 、小呂及許許多多不同時期參與的志工,撐起了原聲的一片天。原聲的四位創辦人都是人格者,她們有愛無私,這樣的氛圍留住了許多長期的志工。包辦幾乎每場玉山星空音樂會舞台總監的黑導就說「四位創辦人都有很強的使命感,讓人忍不住會認同他們的堅持,我一直待原聲裡頭,因為有一個感覺,就是不要讓做好事的人孤軍作戰。」許多志工有樣學樣,越陷越深,到最後被阿貫老師概以「奴工」稱之。

6. 悲傷的終點是愛

老師身體一直很好,年近七十還不見白髮,平日容光煥發,她愛跟人打趣說她是我的同班同學,也常自豪自己用熬夜來美容;但去年開始,有很長的時間,她都有消化道的問題,七月時在大家的催促下,老師終於同意做全身健康檢查,當天拿到初步報告時,老師還說「錢白花了,消化系統沒有大問題,我還可以幫原聲拼個二十年!」沒想到幾個月後,情勢逆轉,十一月時診斷出新的狀況,必須立刻積極治療,老師從她一天十六小時的原聲工作中引退,為了讓老師專心對抗病情,大家不敢打擾,所以,對絕大多數認識阿貫老師的朋友來說,她是在最燦爛的時刻悄然離去,彷彿連告別都是多餘。

去年五月時,天豪的父親離世,老師發了封信安慰處在低潮的他,裡頭的字句,似乎也透露了老師對死生的領悟,謝謝天豪的分享,讓我們得以一窺老師的心境。

『「失去」是最最艱難的人生功課......
我們不知道 死亡會在何時 以何種面目出現 那是我們無法掌握的
我們也深知 一生中得面對許多的失去--父母 手足 伴侶......
其實我們從未有真正準備好的時候
面對失去 哪有足夠的話語能夠安慰!

此刻 我也只能借用一位哲人的箴言 來與你分享
~~悲傷的終點是愛
有這種愛的地方就有慈悲
那樣的慈悲有它自己完整的智慧
如果你能奉獻你的心 你的意 你的腦
某種超越時間的東西便於是存在
然後就有那個東西所給予的祝福
這祝福不在寺廟裡
不在教堂裡
你在哪裡
這祝福就永遠跟隨著你~~』

老師是有信仰的人,每當原聲遇到挑戰或困難的時刻,她總會在冷靜分析完之後,帶著篤定的笑容說「天主會做最好的安排,我們把一切托付給主吧!」是的,對於老師的離開,認識阿貫老師的人,沒有人準備好,也永遠無法準備好,但主已召喚。天主息了她在世間的勞苦,她留下的,就交給與老師有同樣慈悲與愛的人來承擔吧,而當我們能奉獻我們的心、我們的意、我們的腦,那麼老師的祝福就緊緊跟隨著我們。

老師,Mihomisang!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酷兒影展與酷蓋爸爸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內捲到躺平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愈晚退休壽命愈短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年紀大才體會到的事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發展中的數位威權主義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合理化與自我欺騙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中學以下的素養教育與經驗談:國中社會篇(下)現代公民非常實際,很多家長與朋友可能都誤會了。但筆者碰過不少認真的老師,很努力從教師手冊,跟上網與其他老師討論,就是上到學生提不起興趣。然後筆者以前在補習班聽到的抱怨還是一樣,不懂老師在講什麼。因為欠缺現實感。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1-09-07
    中學以下的素養教育與經驗談:國中社會篇(上)筆者要提的,是拿給小朋友試驗過,還有點效果的辦法。當然僅只於參考,社會科專科老師應該會有更佳的做法,筆者個人的建議多出自個人經驗與小範圍施行的結果。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1-08-31
    純粹的善與美~紀錄我的教育歷程 每個活動表演,盡心盡力,鞠躬盡瘁~ 幼教的歷程,總是有滿滿的美麗與回憶,數十年如一日,走著走著,也是風風雨雨好多年,沒有後悔,只有純粹的善與美~充斥著我的生命記憶!
    Thumbnail
    avatar
    凡昕老媽
    2021-08-11
    袁惟仁帶給我們的理財震撼教育-原來這三種保險各自有這樣的用途。袁惟仁1991年以歌手的身分出道,出過多張專輯、得過兩次金曲獎;從凡人二重唱單飛後,事業更上一層樓,轉型為音樂製作人,更寫出《征服》、《離開我》、《夢一場》等膾炙人口的歌,後來還活躍於各大選秀節目中擔任評審,幾年下來,演藝工作為他帶來了豐厚的收入,但為何一場突發的腦溢血,讓袁惟仁必須靠友人月助4萬?
    Thumbnail
    avatar
    保險顧問Lydia
    2020-12-03
    當友會會長教會我的事情-原來不求回報的付出,其實可以得到更多那天收到一則來自友會學妹的訊息:「學姊,你什麼時候有空?我們想給你一個驚喜!」萬萬沒有想到,竟然可以收到友會學妹的送舊禮物,而且這個禮物對我來說,可能是遠遠超越本身商品的價值……
    Thumbnail
    avatar
    溫曉風
    2020-08-01
    8月20日:在少年監獄,尋找讓社會與教育更好的答案<p>坦白說,進到青少年監倉的十個有六、七個,原來也是因想搵快錢而運毒,但在社會責怪他們成為負累,以廢青標籤他們的時候,我們又有沒有省思過,到底我們給了一個怎樣的社會和教育制度?</p>
    Thumbnail
    avatar
    黃之鋒
    2017-10-30
    饒舌與對抗 Vol 4:教會我強硬的不是貧窮,是童年〈Life as a Shorty〉<p>Fashawn似乎想說:「即使我的童年生活如此,但這樣的生活形塑了現在的我」。如今已是小有名氣饒舌歌手的他,回頭看看自己的童年生活,或許有些遺憾與缺失,但是總的來說他依舊長大成人,並且踏上了他的夢想之路。</p>
    Thumbnail
    avatar
    吳念達
    201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