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們如何看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倫敦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米爾斯戴維多夫曾作過一個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的實驗。
他帶領著研究團隊到非洲的納米比亞,探訪森林裡的原住民辛巴族,在他們的語言中沒有指稱藍色的詞彙。實驗方式是,他以電子螢幕向辛巴族人展示一個由十二個方塊圍成的圓圈,其中有十一個綠色方塊跟一個鮮藍色方塊,結果他們都選不出哪一個是藍色的。
另一個測驗是方塊全是綠色的,只是其中有一個呈現一點很淡的黃色色調,結果他們每一個人對這非常微不足道的色差都描述出來。
實驗的對照組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英語中有藍色這個詞彙,所以他們很輕鬆就指出綠色塊裡的藍色,但卻看不出綠色泛黃的那個色塊。住在森林裡的辛巴族他們語言中有很多詞彙形容不同層次的綠,所以他們能輕而易舉辨認出綠色色塊中些微的不同。
我們一直以為有眼睛應該就可以看得到,而且我看到的顏色是紅色的,你看到的也應該是,我看到的是圓形的,你看到的當然也是圓的,但事實上卻不是,我們看的東西,除了從眼睛送訊號進大腦之外,究竟看到什麼,是由大腦依過去經驗來解讀,而每個人的經驗不同,解讀的結果當然也就不同。
換句話說,我們的感官系統(視聽味嗅觸……)無時無刻把外界的訊息傳送到大腦,大腦在收到部分訊息但還沒完全收錄完就會開始進行分析解讀,也就是大腦必須用過去的經驗幫大腦先形成某種「猜想」,這種來自「上層」的假設往往會主導「下層」來自感官系統的搜尋。
講的更仔細的話可以說,我們接收辨識訊息的過程是「從下而上」跟「從上而下」兩者同時進行,而且不斷交互作用,交互比對。從下而上的歷程進行方式是,根據刺激的特質,如顏色、形狀,再從過去累積的背景知識中選取符合這些條件的東西出來,形成初步假設,這些可能的假設有很多,大腦會再依據後面不斷傳上來的最新訊息,推翻不對的假設,最後留下來的就是最符合由下而上跟已有背景知識的假設。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背景知識,就形成不了假設,就看不到應該看到的東西,這也是辛巴族為什麼沒有辦法辨識藍色,因為他們的背景知識裡沒有藍色這個概念。
這個現象當然不是只有發生在辛巴族身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假如不知道要看什麼,腦海裡沒有這個東西的背景知識,東西擺在眼前,我們也看不見,我們時時刻刻都有「看」,但不一定「看見」。
知道這點後,就能了解溝通的困難,每個人的背景知識不同,你說的對話方可能解讀不同,你以為是清清楚楚的道理,對方卻完全無法接受,若我們明白我們的認知受限於我們過往的經驗時,或許就可以心平氣和地面對這個有時會令我們發狂的世界。
我們一直以為有眼睛應該就可以看得到,而且我看到的顏色是紅色的,你看到的也應該是,我看到的是圓形的,你看到的當然也是圓的,但事實上卻不是,我們看的東西,除了從眼睛送訊號進大腦之外,究竟看到什麼,是由大腦依過去經驗來解讀,而每個人的經驗不同,解讀的結果當然也就不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因為奧運選手的機位與住宿房間引起全民關注,其實奧委會從地方到國際一直都是超官僚又充滿利益糾葛的組織….  這次東京奧運真的是好事多磨,這麼盛大且全球矚目的比賽,居然「閉門」舉行,大概也是史無前例吧!  少了門票收入,少了觀光客,這次日本政府可真是虧大了,不過辦奧運要賺錢不容易,但是各國努力爭取,
     獨居是趨勢,年輕時一個人住很開心,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生活起居就會增添許多問題,因此「獨居老人」也就變成一個必須動用社會資源關注的議題。  依據內政部的定義,符合獨居老人定義,也就是依此定義才能獲得福利措施或補助,有四項條件:  第一,六十五歲以上單身獨居。  第二,兩位以上老人(目前六十五歲以上算
    對於原聲十多年來的發展,我雖然很清楚,但是實質上參與的並不多,只在協會籌備初期,以及每一、二年應好朋友羅綸有的邀請參加一些或大或小的活動,(大的如音樂會、小者如核心幹部的私人聚會)。  雖然關心原聲,但是從不擔心,因為知道有阿貫老師,羅綸有及其他許多熱情又能幹的志工全心投入,另一方面我也知道,需要我
    從很年輕時就體會到,人人都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就不再嚐試說服別人,改變別人,更不會期待別人會「自我反省,誠心道歉」,若真的有人能面對自己過去的錯誤,那是「賺」到的,多年來我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對別人有期待」。  這種合理化的行為,在心理學上當然會有很完整的論述,但是即使我們沒讀過心理學,從小看
    七月初的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討論數位威權主義,提出一般人常有的三個迷思。  首先是以為數位監控很「智慧」。認為中國有很多監控攝影機都擁有準確度很高的人臉辨識功能,尤其在前年某場演唱會中,從數萬個觀眾辨識出幾位通緝犯而當場逮捕,讓人害怕「1984」小說中的老大哥已活生生地出現。  的確,單從數據來看,全
    日本作家曾野綾子有這樣的三個體會:「第一,沒有任何事足以確信不疑。第二,人的感情會逐漸轉化成不只男女關係而已。第三,隨著年紀漸增,會開始相信運氣,但相信運氣並不表示努力毫無意義,只是不覺得唯有努力才能開拓人生。」 我相信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有自己獨特且不同於年輕時的體會,這些有時跟生理年
    最近因為奧運選手的機位與住宿房間引起全民關注,其實奧委會從地方到國際一直都是超官僚又充滿利益糾葛的組織….  這次東京奧運真的是好事多磨,這麼盛大且全球矚目的比賽,居然「閉門」舉行,大概也是史無前例吧!  少了門票收入,少了觀光客,這次日本政府可真是虧大了,不過辦奧運要賺錢不容易,但是各國努力爭取,
     獨居是趨勢,年輕時一個人住很開心,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生活起居就會增添許多問題,因此「獨居老人」也就變成一個必須動用社會資源關注的議題。  依據內政部的定義,符合獨居老人定義,也就是依此定義才能獲得福利措施或補助,有四項條件:  第一,六十五歲以上單身獨居。  第二,兩位以上老人(目前六十五歲以上算
    對於原聲十多年來的發展,我雖然很清楚,但是實質上參與的並不多,只在協會籌備初期,以及每一、二年應好朋友羅綸有的邀請參加一些或大或小的活動,(大的如音樂會、小者如核心幹部的私人聚會)。  雖然關心原聲,但是從不擔心,因為知道有阿貫老師,羅綸有及其他許多熱情又能幹的志工全心投入,另一方面我也知道,需要我
    從很年輕時就體會到,人人都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就不再嚐試說服別人,改變別人,更不會期待別人會「自我反省,誠心道歉」,若真的有人能面對自己過去的錯誤,那是「賺」到的,多年來我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對別人有期待」。  這種合理化的行為,在心理學上當然會有很完整的論述,但是即使我們沒讀過心理學,從小看
    七月初的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討論數位威權主義,提出一般人常有的三個迷思。  首先是以為數位監控很「智慧」。認為中國有很多監控攝影機都擁有準確度很高的人臉辨識功能,尤其在前年某場演唱會中,從數萬個觀眾辨識出幾位通緝犯而當場逮捕,讓人害怕「1984」小說中的老大哥已活生生地出現。  的確,單從數據來看,全
    日本作家曾野綾子有這樣的三個體會:「第一,沒有任何事足以確信不疑。第二,人的感情會逐漸轉化成不只男女關係而已。第三,隨著年紀漸增,會開始相信運氣,但相信運氣並不表示努力毫無意義,只是不覺得唯有努力才能開拓人生。」 我相信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有自己獨特且不同於年輕時的體會,這些有時跟生理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你們每個人都有接收訊息的能力,只是你們通常並不知道自己具備這種能力。你們是否曾有看著某個場景、某個動植物、某個事物時,你們就會有對這些事物場景的一些感覺?有時候,你也並不清楚為何會有這種感覺、反應,但事情就這樣發生了。這種感知的速度如此之快,有時候甚至會讓你們覺得是自己在幻想,尤其是當別人的感覺與你
    Thumbnail
    人類的意識很大的機率是在四維空間運行,然後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類)腦神經元不斷運作,download接受意識的訊號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誤會,有時候是因為我們自行的腦補及想像機制而造成的。 人腦很神奇…… 我現在跟你說顏色,並且請您想像一種顏色。 但此刻你腦中出現的,可能不只是顏色,還有該顏色可能的相關影像。
    Thumbnail
    2022.08.03 最近看到這句話,「思想走在觀察前面」,真是太貼切了。 你如何想,決定了你看見什麼,更決定了後續的事情。 因此每個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都像是戴著各自的有色眼鏡在觀看世界。 這個眼鏡,就是「思維模式」,是你如何「概念化」這個世界,以方便自己理解並接受它。 它關乎你如
    Thumbnail
    顏色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對我們的情緒和行為產生影響。本研究聚焦於顏色認知的心理機制,以及顏色如何受到文化、語言和個人經驗的影響。
    孩子,人的感覺與知覺,就是一種維度的呈現與表徵。你在書中看到的顏色錐形圖,你也可以套用在你們所謂的長寬高的三維數學當中。而第四維並不是時間,而是意識,也就是你們在研究的知覺,心理感覺的歷程。 視覺是你們的肉體運用光的折射的活動現象,撈取並且建築這個世界的其中一種樣貌展現給你們理解的工具。而看到這些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狗狗是如何看到這個世界的?它們的視覺和我們人類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它們對某些顏色或物體特別敏感?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進入狗狗的視覺世界,讓你更了解它們的感知和行為。 1. 狗狗的世界是黑白的? 你可能聽過一個說法,狗狗是色盲,只能看到黑白灰的顏色。其實,這是不對的。
    Thumbnail
    淺意識是由心理學家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位於我們意識之下、較難察覺的心靈層面。這一概念的形成歷程涉及多個心理學派的研究和理論,以下是一些對淺意識產生的主要影響: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 許多對淺意識的研究起源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他認為,人的心靈活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你們每個人都有接收訊息的能力,只是你們通常並不知道自己具備這種能力。你們是否曾有看著某個場景、某個動植物、某個事物時,你們就會有對這些事物場景的一些感覺?有時候,你也並不清楚為何會有這種感覺、反應,但事情就這樣發生了。這種感知的速度如此之快,有時候甚至會讓你們覺得是自己在幻想,尤其是當別人的感覺與你
    Thumbnail
    人類的意識很大的機率是在四維空間運行,然後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類)腦神經元不斷運作,download接受意識的訊號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誤會,有時候是因為我們自行的腦補及想像機制而造成的。 人腦很神奇…… 我現在跟你說顏色,並且請您想像一種顏色。 但此刻你腦中出現的,可能不只是顏色,還有該顏色可能的相關影像。
    Thumbnail
    2022.08.03 最近看到這句話,「思想走在觀察前面」,真是太貼切了。 你如何想,決定了你看見什麼,更決定了後續的事情。 因此每個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都像是戴著各自的有色眼鏡在觀看世界。 這個眼鏡,就是「思維模式」,是你如何「概念化」這個世界,以方便自己理解並接受它。 它關乎你如
    Thumbnail
    顏色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對我們的情緒和行為產生影響。本研究聚焦於顏色認知的心理機制,以及顏色如何受到文化、語言和個人經驗的影響。
    孩子,人的感覺與知覺,就是一種維度的呈現與表徵。你在書中看到的顏色錐形圖,你也可以套用在你們所謂的長寬高的三維數學當中。而第四維並不是時間,而是意識,也就是你們在研究的知覺,心理感覺的歷程。 視覺是你們的肉體運用光的折射的活動現象,撈取並且建築這個世界的其中一種樣貌展現給你們理解的工具。而看到這些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狗狗是如何看到這個世界的?它們的視覺和我們人類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它們對某些顏色或物體特別敏感?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進入狗狗的視覺世界,讓你更了解它們的感知和行為。 1. 狗狗的世界是黑白的? 你可能聽過一個說法,狗狗是色盲,只能看到黑白灰的顏色。其實,這是不對的。
    Thumbnail
    淺意識是由心理學家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位於我們意識之下、較難察覺的心靈層面。這一概念的形成歷程涉及多個心理學派的研究和理論,以下是一些對淺意識產生的主要影響: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 許多對淺意識的研究起源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他認為,人的心靈活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