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上醫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獨居是趨勢,年輕時一個人住很開心,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生活起居就會增添許多問題,因此「獨居老人」也就變成一個必須動用社會資源關注的議題。
依據內政部的定義,符合獨居老人定義,也就是依此定義才能獲得福利措施或補助,有四項條件:
第一,六十五歲以上單身獨居。
第二,兩位以上老人(目前六十五歲以上算老人)同住,但其中一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與子女同戶籍,但子女沒有長時間同住(老人有連續三天以上獨居的事實)。
第四,與子女同住,但子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符合資格以及若還有其他各種需求與困境,政府都有相對應的協助與救濟措施。不過,即便經濟與平日的生活自理沒有問題,單身且獨居的熟齡朋友,還會有另一個不方便,就是獨自到醫院就診。若只是看門診那倒是還好,若是要動手術,那就會有點麻煩。
因為目前醫院手術後的流程設計,通常都假設會有個家屬協助完成各種出入院手續,若術後病人可以勉強自己行動那也還好,若是必須在恢復室等候,須由家屬協助辦理結帳領藥等等手續,那該怎麼辦?單身的人沒有親近的家屬幫忙,若是小手術也不太好意思麻煩朋友,但又不想(或不符合)申請政府的長照服務,可以有居服員協助就診,那就會處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尷尬處境。
有位資深的醫師就曾說過,在醫院裡常看到任性的獨自就診的老人,他知道在那些無理取鬧的行為背後,內心其實躲藏著一個恐懼的小孩。
陪伴與帶長輩看病的方法與資源
根據統計,假如不是特別罹患某種急性疾病或意外,許多高齡長輩的健康狀況也許原本好好的,但忽然就在幾個星期內就急轉直下,變得非常衰弱而失能,所以若不是與長輩住在一起,甚至住在不同城市,除了常常打電話問候外,還是要抽出時間至少每個月見父母一次面。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住在香港時,每二星期一定回台灣屏東鄉下陪媽媽,持續經年,後來她覺得媽媽真的老了,就毅然決然放下一切,搬到屏東跟媽媽一起住。
當有機會回老家陪父母時,難免會想到幫他們整理堆積如山的物品,但是有許多我們覺得是垃圾該回收的東西,在未取得他們同意前,千萬不要隨便扔了,要體貼他們的心情,因為隨著年紀愈大,身邊許多我們曾經珍惜與擁有的事物都不斷的失去,還包括失去親友及自己的健康,那種失落及惶恐,是我們不容易體會的,因此當他們想用物品填補內心的空虛或在恐懼中有所依附時,千萬不要殘酷地說:「這些東西你以後根本用不到。」
父母的身體除了看得到的病痛外,也許還有許多是他們不想講,或者怕我們擔心的不舒服,建議在生日的時候送他們高階的健康檢查當禮物,這樣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問:「健檢報告出來了嗎?」來掌握他們的健康狀況,那些隱而未宣的病痛也可以在共同討論健檢數據的時候得以了解。
長輩跟任何年齡層的人一樣,分為兩種,一種是有不舒服卻不肯講,隱瞞病情一直拖著,另一種是常常抱怨這裡痛那裡痛,但是檢查或治療卻始終無法改善,身為子女,對這兩種極端狀況都要準備妥善的應對方式。
不管是我們自己身體病痛或帶長輩到醫院就診,除了檢驗數據提供醫生參考外,病人訴說病情的進展狀況也是很重要的,但是疼痛的描述非常主觀,而且是從外在檢查不出來的,也因為醫生看不到,所以我們能提供給醫生的訊息就很重要,可以幫醫生在多種可能的病因中理出頭緒,比較有機會作正確的診斷。
因此在到醫院前,最好做好以下幾點紀錄,第一,痛了多久?是昨天開始,還是已經一個星期或更久?
第二,每次從哪裡開始痛?然後那些地方連帶也都會痛?
第三,每次痛會持續幾分鐘?一直痛,還是痛一陣子好一些,然後又痛?一天會痛幾次?還是多少天痛一次?有沒有注意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引起疼痛?
第四,是哪一種痛?是悶悶地痛;還是像針刺到的痛?還是像電到一樣?
第五,很痛,還是普通痛?
第六,在這次看病以前曾經有這樣的痛過嗎?是幾個星期,幾個月或幾年前?那時候有去治療嗎?還是這次是第一次這樣痛法?
要完整回答以上六個問題,在家就必須先仔細觀察,並且在紙上個紀錄,不然到了診間,若是病人很多,醫生問診的時間就不多,若是一下子想不起來說不完整的話,醫生也只能根據有限的資料,甚至是「錯誤的揣測」來下診斷,無法藥到病除,雙方都只有浪費時間耽誤病情地一次又一次嘗試錯誤,很可惜。有這些紀錄,若是不能由自己陪伴長輩到醫院就診,也可以託給看護交給醫生看。
假如住在不同城市,實在無法常常陪伴長輩到醫院時,因為社會環境不斷在改變,有許多行業不見了,但是隨著新的需求也增加許多行業,比如自費陪診服務的出現。
許多高齡長輩因為孩子忙或者不在身邊,但是老人家慢性病多,常有就診的需要,近年有業者推出各種付費的服務,包括接送家裡的老人家到醫院看病,檢查或治療,當然也包括代為批價跟領藥,也可以幫忙寫下醫生的囑咐或藥師提供的用藥注意事項,讓無法陪診的家屬可以掌握父母就醫的狀況。
這種按小時收費的照顧服務員,對民眾來說,可以彌補近年政府推動的「長期照顧服務法」的不足之處。因為要申請免費政府補貼提供的照服員,須達到一定的標準,比如身心失能持續已達或預期達6個月以上的老人家,才是長照法的適用對象。而且所謂失能的判定也要符合多項標準,因此,對於家中有老人家的許多家庭來說,雖然不符合長照法的失能標準,但是老人家也無法獨自去醫院看病,有了這種新出現的自費陪診服務的確方便許多。
除了運用真人陪伴服務之外,對於高齡長者的照顧,也要善加利用科技與人工智慧。目前遠距照顧的技術發展與運用,正在快速興起中。
其實所謂「遠距」照護,不見得是指距離非常遙遠,而是指只要出院離開醫院,就算遠距,病人即使待在家裡,仍然可以透過智慧科技與電子傳輸的應用,讓自己以及家人或醫院,隨時知道身體的狀況,那些不斷記錄與回傳的各項數據,比如心電圖、血壓或血糖的數值,讓醫生更能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當智慧科技偵測到異常數值時,會主動通報相關人員,有必要時,也可以在病情惡化之初,就及時救援。
這種醫療用途的遠距智慧科技,對於偏鄉的健康照護,也是值得發展的輔助工具,雖然目前的法規因為責任歸屬的問題,還不允許遠距的醫療診斷行為,但是在病情變化的偵測方面,的確可以提供醫師更多有效的資訊來協助治療。
假如我們運氣不錯,若能在長輩身體還算健康時就陪伴他們,應該趁機會問他們的遺願與遺囑,以及希望接受的終老方式。
這些問題對華人很敏感,也不是上一代長輩會主動跟孩子談的,或許可以在一起看電視劇,看新聞,或從別人相關的遭遇中把握機會來談,不過不必急著一次就追根究柢問清楚,慢慢來,一次談一點,要讓老人家有心理準備,也要給他們充裕的時間慢慢沉澱思考。
如果覺得直接問他們還是很突兀不太禮貌的話,可以從吐露自己的想法開始:「我希望我死後的骨灰可以撒在玉山上,因為……」「假如我身體不能走動必須要人照顧的時候,會想住到xx安養院,因為朋友說那裏有很多活動,設備也很好……」
另外一個方式就是透過與父母看過往的相片,聊起以前的溫馨往事,然後從早已過逝的爺爺奶奶或親戚朋友他們面對人生最後階段的不同例子,來談自己希望如何,在這溫暖的回憶中,以前人為借鏡,也是跟父母聊生後事很好的機會。
目前醫院手術後的流程設計,通常都假設會有個家屬協助完成各種出入院手續,若術後病人可以勉強自己行動那也還好,若是必須在恢復室等候,須由家屬協助辦理結帳領藥等等手續,那該怎麼辦?單身的人沒有親近的家屬幫忙,若是小手術也不太好意思麻煩朋友,但又不想(或不符合)申請政府的長照服務,可以有居服員協助就診,那就會處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尷尬處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原聲十多年來的發展,我雖然很清楚,但是實質上參與的並不多,只在協會籌備初期,以及每一、二年應好朋友羅綸有的邀請參加一些或大或小的活動,(大的如音樂會、小者如核心幹部的私人聚會)。  雖然關心原聲,但是從不擔心,因為知道有阿貫老師,羅綸有及其他許多熱情又能幹的志工全心投入,另一方面我也知道,需要我
從很年輕時就體會到,人人都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就不再嚐試說服別人,改變別人,更不會期待別人會「自我反省,誠心道歉」,若真的有人能面對自己過去的錯誤,那是「賺」到的,多年來我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對別人有期待」。  這種合理化的行為,在心理學上當然會有很完整的論述,但是即使我們沒讀過心理學,從小看
七月初的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討論數位威權主義,提出一般人常有的三個迷思。  首先是以為數位監控很「智慧」。認為中國有很多監控攝影機都擁有準確度很高的人臉辨識功能,尤其在前年某場演唱會中,從數萬個觀眾辨識出幾位通緝犯而當場逮捕,讓人害怕「1984」小說中的老大哥已活生生地出現。  的確,單從數據來看,全
日本作家曾野綾子有這樣的三個體會:「第一,沒有任何事足以確信不疑。第二,人的感情會逐漸轉化成不只男女關係而已。第三,隨著年紀漸增,會開始相信運氣,但相信運氣並不表示努力毫無意義,只是不覺得唯有努力才能開拓人生。」 我相信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有自己獨特且不同於年輕時的體會,這些有時跟生理年
 這個調查的結論很清楚,愈早退休活愈久,超過五十五歲,每晚一年退休就少活兩年  曾經有個研究,調查了美國大型企業的員工退休年齡與壽命的關連性,發現六十五歲屆齡退休的員工,平均壽命不到六十七歲,也就是退休後平均只再活十八個月。  若是提前在五十五歲退休,平均壽命是八十三歲,也就是退休後再活二十八年,如
派對總是會結束」,2014年起這批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後,經濟成長已放緩到年成長百分之六,百分之七左右,加上房價、物價高漲就業又困難,不婚不生不買似乎也是無奈下的選擇,這跟台灣稱現今年輕人為「崩世代」所面對的困境是一樣的。 幾十年來,每一、二年,中國就會出現某個爆紅的現象,或許因為人口眾多,這些現象也會
對於原聲十多年來的發展,我雖然很清楚,但是實質上參與的並不多,只在協會籌備初期,以及每一、二年應好朋友羅綸有的邀請參加一些或大或小的活動,(大的如音樂會、小者如核心幹部的私人聚會)。  雖然關心原聲,但是從不擔心,因為知道有阿貫老師,羅綸有及其他許多熱情又能幹的志工全心投入,另一方面我也知道,需要我
從很年輕時就體會到,人人都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就不再嚐試說服別人,改變別人,更不會期待別人會「自我反省,誠心道歉」,若真的有人能面對自己過去的錯誤,那是「賺」到的,多年來我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對別人有期待」。  這種合理化的行為,在心理學上當然會有很完整的論述,但是即使我們沒讀過心理學,從小看
七月初的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討論數位威權主義,提出一般人常有的三個迷思。  首先是以為數位監控很「智慧」。認為中國有很多監控攝影機都擁有準確度很高的人臉辨識功能,尤其在前年某場演唱會中,從數萬個觀眾辨識出幾位通緝犯而當場逮捕,讓人害怕「1984」小說中的老大哥已活生生地出現。  的確,單從數據來看,全
日本作家曾野綾子有這樣的三個體會:「第一,沒有任何事足以確信不疑。第二,人的感情會逐漸轉化成不只男女關係而已。第三,隨著年紀漸增,會開始相信運氣,但相信運氣並不表示努力毫無意義,只是不覺得唯有努力才能開拓人生。」 我相信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有自己獨特且不同於年輕時的體會,這些有時跟生理年
 這個調查的結論很清楚,愈早退休活愈久,超過五十五歲,每晚一年退休就少活兩年  曾經有個研究,調查了美國大型企業的員工退休年齡與壽命的關連性,發現六十五歲屆齡退休的員工,平均壽命不到六十七歲,也就是退休後平均只再活十八個月。  若是提前在五十五歲退休,平均壽命是八十三歲,也就是退休後再活二十八年,如
派對總是會結束」,2014年起這批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後,經濟成長已放緩到年成長百分之六,百分之七左右,加上房價、物價高漲就業又困難,不婚不生不買似乎也是無奈下的選擇,這跟台灣稱現今年輕人為「崩世代」所面對的困境是一樣的。 幾十年來,每一、二年,中國就會出現某個爆紅的現象,或許因為人口眾多,這些現象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專業評估、評估環境、專業指導、您有這些困擾嗎?照顧家人或照顧長輩的困擾,想自己照顧,但是不會照顧、沒有專業的知識,環境是否友善老人、家人的健康。交由照顧管家團隊協助您。專業指導、專業評估、環境協助。 親人、病人的離開 學會獨處、孤獨 認知心靈歷程 面對親人或病人的離開,學會獨處和理解
Thumbnail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獨居戶數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八成。這一趨勢導致「孤獨死」案例的頻繁發生,僅新北市去年就曾在一天內報告了三起孤獨死事件。本文將探討老人獨居現象的原因、社會影響及可能的對策。
Thumbnail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
Thumbnail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專業評估、評估環境、專業指導、您有這些困擾嗎?照顧家人或照顧長輩的困擾,想自己照顧,但是不會照顧、沒有專業的知識,環境是否友善老人、家人的健康。交由照顧管家團隊協助您。專業指導、專業評估、環境協助。 親人、病人的離開 學會獨處、孤獨 認知心靈歷程 面對親人或病人的離開,學會獨處和理解
Thumbnail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獨居戶數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八成。這一趨勢導致「孤獨死」案例的頻繁發生,僅新北市去年就曾在一天內報告了三起孤獨死事件。本文將探討老人獨居現象的原因、社會影響及可能的對策。
Thumbnail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
Thumbnail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