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勝者驕,敗者虛心,或許這是政黨輪替的常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普遍存在人類大腦,即使是高社經地位、高學歷、甚至科學研究人員也無法避免。與我們原本認知或態度符合的資訊,我們會很喜歡閱讀;不符合、相抵觸的資訊,我們會傾向不要去看或找其他資訊來反駁。這會造成選擇性閱讀,在社群網路時代,更會激化成極端化的論述在網路佔上風----因為更容易引發支持者的閱讀與分享

raw-image

在這結合網路趨勢的研究,在美國已經進行二十年。一般來說,隨著民主黨、共和黨的支持者的兩極化,可預測的是,民主黨支持者一定偏向自由派的媒體,共和黨支持者會花比較多時間在保守派的論述。平常大家會有習慣訂閱的媒體與bookmark的網站;如果進入研究的情境,在安裝追蹤軟體的電腦上提供左右平衡的資訊,大家一樣會按照自己的政治意向選擇文章來看。

不過,美國一系列的總統大選投票前研究,還是微妙地呈現出,當民調結果顯示某黨勝算很大時,該黨支持者的選擇性閱讀就更明顯,相對的預料會輸的陣營,會比勝選陣營的支持者,花比較多時間閱讀「支持敵營觀點」的文章,研究者推測,這是因為敗選陣營的支持者為了瞭解政策上會有的變化,務實地想多瞭解敵對政黨上台後會有什麼改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2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陳豐偉編譯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5K會員
539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美國期中選舉? 選舉行情?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Thumbnail
美國期中選舉? 選舉行情?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Thumbnail
美國期中選舉綜合分析:攸關未來兩年美國及全球政治經濟走向的期中選舉今天登場,拜登的中局之戰(halftime)很可能真變成終局之戰(endgame)
Thumbnail
美國期中選舉綜合分析:攸關未來兩年美國及全球政治經濟走向的期中選舉今天登場,拜登的中局之戰(halftime)很可能真變成終局之戰(endgame)
Thumbnail
美國兩大政黨之一(共和黨)不再視另一政黨為合法的政治理念的競爭者,而是事關族群文化生存戰爭中不具正當性的敵人。對於如此勢不兩立的敵手,政治鬥爭手段自政治鬥爭手段自然無所不用其極。鑑於傾向共和黨的選民數逐年下滑,善用美國憲法中善用美國憲法中保護政治少數的設計乃成為反敗為勝的主要戰略。
Thumbnail
美國兩大政黨之一(共和黨)不再視另一政黨為合法的政治理念的競爭者,而是事關族群文化生存戰爭中不具正當性的敵人。對於如此勢不兩立的敵手,政治鬥爭手段自政治鬥爭手段自然無所不用其極。鑑於傾向共和黨的選民數逐年下滑,善用美國憲法中善用美國憲法中保護政治少數的設計乃成為反敗為勝的主要戰略。
Thumbnail
符合新聞專業的報導都有這影響力了,網路世界上各種煽動對立的粉專,會如何讓人們互相敵視,也就可想而知了。
Thumbnail
符合新聞專業的報導都有這影響力了,網路世界上各種煽動對立的粉專,會如何讓人們互相敵視,也就可想而知了。
Thumbnail
二〇〇八年年底,在小布希總統主政八年下,共和黨的執政已經到了疲態,支持率到了美國史上的倒數第二。在這一年,一半以上的選民仰賴網路取得選舉訊息超過傳統媒體,然後從二〇〇五年起,越來越多選民傾向支持民主黨,讓民主黨贏得二〇〇六年期中選舉,這是十二年來第一次。在二〇〇八年時,兩黨支持度差距到了14%。
Thumbnail
二〇〇八年年底,在小布希總統主政八年下,共和黨的執政已經到了疲態,支持率到了美國史上的倒數第二。在這一年,一半以上的選民仰賴網路取得選舉訊息超過傳統媒體,然後從二〇〇五年起,越來越多選民傾向支持民主黨,讓民主黨贏得二〇〇六年期中選舉,這是十二年來第一次。在二〇〇八年時,兩黨支持度差距到了14%。
Thumbnail
來自優質媒體、認真撰寫的新聞報導,通常還是可以讓讀者駐留稍稍多一點時間,但並不會比「立場相同的傳聲筒」多多少。以投入的成本與獲得的各種利益相較,針對支持者撰寫煽動性的圖文,至少在短時間內可以得到不成比例的分享數與聲量。沒有明顯立場的媒體,在社群網站時代就不是那麼容易生存了。
Thumbnail
來自優質媒體、認真撰寫的新聞報導,通常還是可以讓讀者駐留稍稍多一點時間,但並不會比「立場相同的傳聲筒」多多少。以投入的成本與獲得的各種利益相較,針對支持者撰寫煽動性的圖文,至少在短時間內可以得到不成比例的分享數與聲量。沒有明顯立場的媒體,在社群網站時代就不是那麼容易生存了。
Thumbnail
在這些研究裡,受測者被安排看的是意識形態平均分配、標題經過設定的文章,然後用監視設備以及網路行為記錄軟體來觀察受測者的閱讀行為。但如果一個人大部分資訊來自網路、然後網路資訊多數來自同溫層呢?那他的選擇性閱讀恐怕是更嚴重了。這都會加重不同政黨支持者的歧見與歧視。
Thumbnail
在這些研究裡,受測者被安排看的是意識形態平均分配、標題經過設定的文章,然後用監視設備以及網路行為記錄軟體來觀察受測者的閱讀行為。但如果一個人大部分資訊來自網路、然後網路資訊多數來自同溫層呢?那他的選擇性閱讀恐怕是更嚴重了。這都會加重不同政黨支持者的歧見與歧視。
Thumbnail
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後,男性受測者願意給「自己人」的錢變少了。這說明。「內團體的愛」會讓人更大方,你可想像那些熱情的政治捐助者,在選戰激烈或有共同敵人時,會願意捐獻更多錢,也可回想在三、四十年前的「黨外」時代,候選人助理拿著袋子在場子裡承接男性居多的支持者丟出來的鈔票。
Thumbnail
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後,男性受測者願意給「自己人」的錢變少了。這說明。「內團體的愛」會讓人更大方,你可想像那些熱情的政治捐助者,在選戰激烈或有共同敵人時,會願意捐獻更多錢,也可回想在三、四十年前的「黨外」時代,候選人助理拿著袋子在場子裡承接男性居多的支持者丟出來的鈔票。
Thumbnail
網際網路興起後,人們對於政治新聞「選擇性接觸」的問題更加嚴重。有四分之一的人幾乎只仰賴單一觀點的新聞來源。學者認為,美國新聞媒體為了爭奪特定政治族群的市場,內容越來越不追求中立客觀。於是,當我們熱烈擁抱網路世界時,臉書、推特等網站,悄悄地讓我們因為政治意見而分化成不同的群體,然後彼此看不起。
Thumbnail
網際網路興起後,人們對於政治新聞「選擇性接觸」的問題更加嚴重。有四分之一的人幾乎只仰賴單一觀點的新聞來源。學者認為,美國新聞媒體為了爭奪特定政治族群的市場,內容越來越不追求中立客觀。於是,當我們熱烈擁抱網路世界時,臉書、推特等網站,悄悄地讓我們因為政治意見而分化成不同的群體,然後彼此看不起。
Thumbnail
選戰還是另類資訊戰?──假新聞產業的興起與美國總統大選 2020年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落幕;美東時間12月14日,透過全美選舉人團正式投票,確立總統當選人,而其將於 1 月 20 日於華府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 46 位總統。 讓我們把時間稍微往前拉一點,回想選舉前的社會狀態。你看到了多少的新聞、
Thumbnail
選戰還是另類資訊戰?──假新聞產業的興起與美國總統大選 2020年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落幕;美東時間12月14日,透過全美選舉人團正式投票,確立總統當選人,而其將於 1 月 20 日於華府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 46 位總統。 讓我們把時間稍微往前拉一點,回想選舉前的社會狀態。你看到了多少的新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