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語小報到國語日報
國語日報在1948年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節出版創刊號,過程辛苦。報社裡唯一辦過報紙的人,就是我爸爸,他原來在北平主持國語小報;一份每個國字旁邊都有注音符號的三日刊,學生只要認識注音符號,就能發音正確的讀這份報紙;它能快速有效的幫助認字、提高語文水準。
記得小時候我們一家人,就住在北平國語小報社的後院裡,住屋是一間倉庫改建成的平房,都是舊式門窗,上面糊著半透明的紙,換季時糊上潔白的新窗戶紙,冬季晚間回家,見到透過窗戶紙灑到戶外的蠟燭光,那是我們溫暖的家。院子裡有一顆古老巨大的桑樹,爬上高枝採桑葚吃…,都是我美好的童年回憶。
台灣國語推行委員會主委魏建功伯伯,時常來找父親長談,邀他去台灣開辦國語日報,因為台灣才是最需要推行國語的地方。老爸捨不得離開自幼生長讀書的北平,猶豫了好一陣子,後來說服了自己,他說:
「花三年的時間,最多五年,把報社創立起來咱們就回北平。」
一九四八年春,父親乘船押著印刷機和一套有注音符號的銅模子,用來鑄造帶有注音符號的大小鉛字,在基隆上岸。母親和我們兄弟二人在同年的秋季,搭乘美信輪自天津、上海輾轉到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