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脫你對資訊分析的一廂情願:《資訊》、《數據為王》

甩脫你對資訊分析的一廂情願:《資訊》、《數據為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Big data is like teenage sex: everyone talks about it, nobody really knows how to do it, everyone thinks everyone else is doing it, so everyone claims they are doing it.” (大數據像未成年性愛:人人湊熱鬧、沒人懂門道;人人以為別人在幹,搞得人人都說自己在幹。)在大數據開始對一般私部門使用者釋出時,這是最流行的笑話,至今不輟。

  至今不輟最為可怕,因為這個產業發展速度驚人,更驚人的是還是沒多少人稍微懂它。明明不是量子物理學或如何在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當中找出第三條路這種宏大艱澀的領域。人類處理資訊的速度完全跟不上資訊產生的速度,但就連人類處理資訊的方法也追不太上資訊。但後者主要是因為人類心理上跟大腦的懶惰。人腦太喜歡故事、太著迷於關聯性、對因果關係也成癮已久,於是我們輕易認為兩道獨立的訊息之間,只要有我們能理解的關係,就當成合理的解釋。可怕,懶惰得可怕。

  數據能提供一部分的全貌,但用錯規格,就沒有用。性別、年齡、地區、教育程度,的確都是有意義的分眾條件,但為什麼是這些條件?這個答案在大數據年代裡,恐怕跟人為什麼喝牛的奶而不是其他動物的奶一樣:因為方便。牛是單位乳產量最高的家畜,雖然牛奶的酪蛋白不適合人類消化。性別、年齡、地區、教育程度是傳統分眾條件,容易取得、已知用法,但它對當下的使用目的來說,不見得最合用。正確使用資訊、正確看待資訊,才有機會從資訊獲得比較貼近世界實況的真確知識。


這本與其說實用,其實是科普。從何為資訊的大哉問,從結構上找出資訊之所以為資訊的範疇定義。在物理學般的定義探究後,揭露在生物學上、在社會裡,資訊自我複製的本質從而何來。在眾人理解最淺薄的領域裡,這是一本最深刻的書。撥開表面的紛擾和看似只求分享毫無意義的迷因,資訊本身就是具有結構的內容。用一整部研究來探索這個結構,如同物理學家試圖逼近熵的本質一樣,抽象而精準,以求盡量正確定義這個如霧如謎,又被所有人掛在嘴上卻不明究理的詞彙。

在資訊爆量的時代,從資訊的本質下手了解,比較有機會以不變應萬變。


如果只能讀一本書來從理論到實務來學習數位行銷,我推這一本。作者 CJSoWork 的創辦人,也是社群行銷經驗十數年,每一天都在進取的專業人士。十數年來每天都在進步真的很驚人,尤其在注重經驗的專業上,例如洞察力。這本書的長處除了發展理論也不斷提出實例佐證,但最令人動容的還是數據和洞察之間的整合。整合最難,絕大多數人都只是說說,沒有完整執行的能力。但所有人、所有行銷人之所以碰數據,都是為了能拿來用,用來找出一個切中目標的洞見。作者不斷打磨對數據行銷的提問,才一直問出重要且值得執行的問題。這是行銷思維最精華的部分,由會用數據的專業人士為您呈現。建議每一個做數位行銷的人、每一個做行銷的人,潛心一讀。

閱讀愉快。

avatar-img
麟左馬騳驫
283會員
244內容數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已出版作品裡最滿意的是《搏落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麟左馬騳驫 的其他內容
我們對疾病理解有限。在知識的界線外,人類往往用想像力來理解,因為我們沒別的辦法。唯一務實的路線,就是知道想像力有其極限,而且千差萬錯又充滿偏見。
最近入手了新玩具Kindle Whitepaper閱讀器,一時間全世界的英文書我來了,不過要怎麼挑適合自己又讀得完的原文文本?我有五個方針與大家分享。
在一個政治隨時可以抽走任何經濟成果的國家,就連馬雲這種曾經備受關注,與黨也關係良好的成功企業家,都可以被關靜音,甚至可以被奪取一切權利。在這個經濟體下,從事具有創新力的經濟活動,風險就遠高於在其他經濟體下冒險。政治體制是安全閥,被封閉權力體系捏住的安全閥,只會為統治者而開啟。
不管條件如何,人人都可以墮落。因為墮落是從人心裡開始的,只看外在條件不能了解內在轉折。早期往往把人的成敗歸於性格,中期喜歡把人的成敗用成長條件拆解,近期流行用環境和系統性成因來看個人的選擇處境。但文學之寶貴,就在潛入人物的內心,把墮落的內在翻出來給你瞧。
被造神的政治人物面對食慾,本該走下神壇,但他們吃喝什麼、怎麼吃喝、如何請客國宴,往往又成為塑造金身的利器。 一道料理追溯出國愁和家味,是大家需要能作為本土認同的文化原型,悄悄或明白地將自己的認同入菜,來集合同溫層的歸屬感。
才不會說台灣人當知台灣事這種話,這是情緒勒索。但是直勾勾地正面打開台灣,不閃不避、不打官腔,也許是了解一塊土地的最佳態度。
我們對疾病理解有限。在知識的界線外,人類往往用想像力來理解,因為我們沒別的辦法。唯一務實的路線,就是知道想像力有其極限,而且千差萬錯又充滿偏見。
最近入手了新玩具Kindle Whitepaper閱讀器,一時間全世界的英文書我來了,不過要怎麼挑適合自己又讀得完的原文文本?我有五個方針與大家分享。
在一個政治隨時可以抽走任何經濟成果的國家,就連馬雲這種曾經備受關注,與黨也關係良好的成功企業家,都可以被關靜音,甚至可以被奪取一切權利。在這個經濟體下,從事具有創新力的經濟活動,風險就遠高於在其他經濟體下冒險。政治體制是安全閥,被封閉權力體系捏住的安全閥,只會為統治者而開啟。
不管條件如何,人人都可以墮落。因為墮落是從人心裡開始的,只看外在條件不能了解內在轉折。早期往往把人的成敗歸於性格,中期喜歡把人的成敗用成長條件拆解,近期流行用環境和系統性成因來看個人的選擇處境。但文學之寶貴,就在潛入人物的內心,把墮落的內在翻出來給你瞧。
被造神的政治人物面對食慾,本該走下神壇,但他們吃喝什麼、怎麼吃喝、如何請客國宴,往往又成為塑造金身的利器。 一道料理追溯出國愁和家味,是大家需要能作為本土認同的文化原型,悄悄或明白地將自己的認同入菜,來集合同溫層的歸屬感。
才不會說台灣人當知台灣事這種話,這是情緒勒索。但是直勾勾地正面打開台灣,不閃不避、不打官腔,也許是了解一塊土地的最佳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