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37天。大數據一詞最早出現於2012年,直至今日大部分產業都無可避免的需要大數據這項技術。對於很多沒有技術背景的學生來說,要理解大數據算法、處理邏輯或許較為困難,但大數據帶來的新商業模式所創造的供需革新,之於每個崗位都需做出相應調整迎合未來趨勢。
本篇圖多字多XD將集中探討大數據行銷的可行方式,衡量指標與評估分析,探討用戶分級和應對模式,希望能對相關領域感興趣的同學有些許啟發。
一、大數據演變趨勢?
數據趨勢由從前的品牌時代(電視台購物)→用戶時代(PC端)→AI時代(移動端),通過資料庫分析和標籤歸類用戶,再以用戶行為的識別進而產生高社交性的產品設計。
因信息流動加速、用戶獲取信息渠道增加,使得數據分析精確度和速度的要求提升,多筆資料之間也需更密集的交換與整合,避免數據孤島產生。
二、用戶策略如何制定?
現代市場與傳統最大的區別在於:「由市場開發轉為由產品本身出發。」不是先決定要進入什麼市場才制定對應產品,而是「先找出用戶需求」再量身打造市場策略。
因此在制定策略前,我們首先要知道可開發用戶能夠分為哪幾種類型:
a.現有用戶:知道此產品且定期、定量購買。故現有與未來價值皆高。
b.不滿意型:知道此產品,但購買意願不高(外觀、實用性...)。可理解為:已購買產品但回購率低,所以未來價值較低。
c.拒用型:知道此產品,但不需要(有其他替代品)。可理解為:未購買產品但如果有較優秀的替代品會選擇購買新產品,所以未來價值較高。
d.準客戶:知道此產品並表現喜愛,但沒有管道購買或買不起。故現有價值低但未來價值高。
再參照CLV(顧客終生價值)將上述四種類型矩陣化:
對應不同顧客,在行銷手法和媒介上的選擇也會有所不同。以重點發展型客戶群來看,其特點是缺乏管道、價格高昂、刺激等原因,等於客戶無法接觸或不想接觸產品;對於這類型客戶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誘因」,無論是促銷優惠券、線上場景式H5平台、線下沉浸式體驗互動,都是可實行的方法之一。
☑ 手遊「絕地求生」的例子:
三、新行銷模式產生
網路世代出現後,行銷理論由4P轉為整合性高的4I原則:
☑ Interesting趣味原則:將行銷包裹「娛樂」的糖衣,讓娛樂性將使用戶主動產生話題。
☑ Interests利益原則:站在用戶角度思考,這項行銷活動能帶給我什麼好處?
(圖六、騰訊視頻「夏日電影野餐周」鼓勵年輕人走出家門)
☑ Interaction互動原則:用戶親自參與互動與創造的行銷過程,與品牌之間相互交流。
(圖七、京東「一點當點行」在北京鬼屋朝內81號舉辦)
☑ Individuality個性原則:打造個性化行銷方式投用戶所好,使用戶產生獨一無二的尊榮感。
大數據行銷模式除了創意外,還需要顧客管理(如:售後服務如何執行?)、商品開發(如:數據分析出來的客群該用什麼產品滿足?)、組織決策(如:組織如何調整部門工作分配?)、社群經營(如:如何透過網絡強化品牌形象?)等由內而外、由線上至線下的完整配合,所以並非所有企業都適合這種新行銷方式,若一味效仿潮流或不當投入反而可能破壞企業體質導致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