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相對論》「眼前的黑不是黑!」——朱嘉漢(小說家) VS. 陳昭淵(詩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編按:本篇標題「眼前的黑不是黑」,引用自蕭煌奇〈你是我的眼〉歌詞

攝影:達瑞

你待過最黑最暗的地方,是在哪裡呢?就算愛穿黑色衣服,但你睡覺敢關燈,在夜裡自在漫步嗎?逗點編輯部邀請《夜讀巴塔耶》作者朱嘉漢、《深海作業》作者陳昭淵,把兩人關在黑暗無光的地下室,透過手電筒對談黑暗的感官經驗,也分享彼此對於「黑」的聯想。知性滿滿,充滿金句!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raw-image

▌凝視黑暗的角落

嘉漢:先分享一點最近發生的小事。我前幾天偶然閱讀到一份資料,是關於澎湖講美村曾有過的越南難民營。不須知道細節,我就彷彿遭到雷擊:我就在那裡當兵啊!我的人生也只有在那時,會在一點到三點,或兩點到四點的深夜,除了微小的照明之外,剩下全然的黑;只聽得見海聲、風聲,以及有點距離的營區裡的小瓦數燈泡光暈。對於都市的我來說,那是我凝視黑暗最難忘的記憶,得要清醒著看著黑暗。

昭淵:聽起來真的很黑。

嘉漢:這樣的黑,一種凝視著未知,好像與命運對視。我猜想,當時的難民,無論是在海上漂流,或在難民營度過無人知曉的歲月時,也經歷過這樣的黑?聽說你在南投長大,對於黑,又有什麼深刻的記憶呢?

昭淵:我跟你剛好相反,小時候對黑是滿熟悉的,因為住家附近沒有鄰居,都是田地,到了晚上只要一關燈,世界就是一片漆黑。小時候好像是怕黑,睡前還要開小夜燈。你呢,都市中很難有全黑的時刻吧?

嘉漢:沒錯,我以前沒有感覺,以為那就是夜晚了。雖然也會有短暫幾週到鄉下住,不過只是覺得比較暗,沒有特別強的刺激。一般來說,我們眼睛常感覺到的是強光的刺激,但是受到黑暗的刺激,剛剛說的澎湖經驗就是一例,則會覺得整個人清醒地被丟入黑暗。

昭淵:真的!黑暗也會帶來刺激!

raw-image

嘉漢:話說,你怕黑這件事,是為什麼呢?像是怕鬼嗎?到了什麼時候才比較不怕黑?

昭淵:小時候聽很多恐怖故事呀,還有因為看《玫瑰之夜》之類的節目在說鬼故事,變得很怕鬼,鬼出沒的時間都是晚上,自然也變得對黑暗有所恐懼,怕鬼會突然出現。黑夜中因為視覺上看不見,但其他感官還在運作,於是人會開始組織想像與畫面,若這時恐懼又在其中加油添醋,等於用想像力將自己最害怕的東西創造出來……

後來知道很多鬼故事是假的,所以比較不怕鬼了。

嘉漢:沒錯,在黑夜當中,想像力的限制器被移除,胡思亂想就會無限制蔓生。巴塔耶所說的「眼睛無法直視」的事物,其中一個就是黑夜。某方面來說,文明的照亮——像是啟蒙的原意是「光」——驅逐了黑暗,好像在除魅過程中,把想像的空間也驅除了。若稍微談遠一點,像是從此之後,就由理性主導一切,而瘋狂就隱沒在黑夜當中了。我在想,黑夜象徵的不文明、野蠻,似乎成為文學藝術的某種鄉愁,你覺得呢?

raw-image

▌黑與光,光與影,人的許多面

昭淵:很喜歡你說瘋狂與黑夜的關聯。確實,很多時候「黑」會作為書寫陰暗面的符號, 但我想,這裡說的陰暗面不全是負面的意思,比較像是隱藏起來不為人所知的一面——有時候甚至自己也沒發現,可能是恐懼、焦慮、甚至是衝動、慾望,一些在光天化日下不方便表露的衝動,暗地裡湧起的騷動。 這些情緒很常在深夜裡或是獨處的時候跑出來,自然也和黑有所關聯。如果照你剛剛提到的,可以說理性像是光,而感性像是黑暗嗎?

嘉漢:我不知道能不能那麼說。作為類比,我比較覺得是「理性/非理性」、「知/非知」、「秩序/混亂」,因為有些時候,我們所說的感性,有點太理性化了,哈哈哈。對我來說是理性之外的世界吧,不可被理性所捕捉的東西。就像我們的生活經驗大部分在光明,現代的社會似乎剝奪了黑暗的經驗。但是想想,其實宇宙是無盡的黑,而星光只是點綴,彼此遙遠的。你剛剛說黑與書寫,我覺得很有趣,你過去的創作經驗是怎麼處理這種黑,這種陰暗面的呢?

昭淵:我認為人不可能只有一個面向, 當觀察群體生活和個人獨處時自己腦中的念頭,就能發現有數個差異極大的自我交織成這個「我」, 雖然是完全不同的個性,但都是「我」的一部分。我對自我在公領域和私領域所展現的樣貌衝突非常感興趣, 很多時候是透過書寫發現,啊原來我有這種念頭、我有這種欲望。

嘉漢:你說得好清楚,真好。

raw-image

昭淵:可能因為我也不對那些陰暗的情緒做判斷,對我而言它們和正面情緒是一樣的,應該是中性的,或者說是可變動的,我更好奇在這些負面標籤以外,可以如何定義這些黑。所以我的創作常常是想辦法讓這些黑可以有另一種詮釋。那你呢?你的寫作中如何處理黑或陰暗的意象?

嘉漢:我的話不好說。應該說,這就是我處理的方式。我在文學裡意識的黑,基本上就是「意識到有很大一部分是意識無法觸及的部分」。譬如說,語言意識到無可言語的沉默,理性意識到無可理解的瘋狂,意識碰上更為廣大的無意識。後者比前者廣大且深邃許多。或者是說,陸地,其實也只是海平面以上的一小部分。

昭淵:對對對!「深邃」,就是這個詞!黑象徵無知或未知,同時也就等於了「無限」, 會有所恐懼應該也是因為這個無限的關係,因為那超出了思想所能到達的地方,再往前一步不曉得會去哪裡。

raw-image

▌未完待續!逃出黑暗地下室的兩人,還有話要說。請持續鎖定街頭相對論!

raw-image

夜讀巴塔耶
《眼睛的故事》、《情色論》重量級文學家「巴塔耶」概念導讀書

作者:朱嘉漢
出版:逗點文創結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逗點人的沙龍
26會員
145內容數
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我們不要放棄它!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直播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這一次,我們好好討論現代人的戀愛課吧!。
逗點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我們經常聽到「象牙塔」三個字,可能拿來形容學院、醫院或是各種超級專業的領域,你是否想過,身在其中的人究竟是要越踏越深,還是快點走出去呢? 有些專業人士其實不太喜歡知識普及!這次邀請了從事歷史普及的學者翁稷安,以及從事哲學普及的作家朱家安一起討論這個現象,認真思考知識系統如何運作的讀者們,請不要錯過!
Thumbnail
2025/02/20
我們經常聽到「象牙塔」三個字,可能拿來形容學院、醫院或是各種超級專業的領域,你是否想過,身在其中的人究竟是要越踏越深,還是快點走出去呢? 有些專業人士其實不太喜歡知識普及!這次邀請了從事歷史普及的學者翁稷安,以及從事哲學普及的作家朱家安一起討論這個現象,認真思考知識系統如何運作的讀者們,請不要錯過!
Thumbnail
2025/01/06
你記得上一次提筆寫信是什麼時候嗎?那封信最後又寄給了誰?詩人林禹瑄最近從比利時回來台灣,逗點編輯部趁機邀請她與詩人鄭聿一起討論與「手寫信」有關的種種回憶,沒想到中間兩人還岔開討論到各自的創作怪癖。喜歡兩位詩人的讀者們,請不要錯過啦!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2025/01/06
你記得上一次提筆寫信是什麼時候嗎?那封信最後又寄給了誰?詩人林禹瑄最近從比利時回來台灣,逗點編輯部趁機邀請她與詩人鄭聿一起討論與「手寫信」有關的種種回憶,沒想到中間兩人還岔開討論到各自的創作怪癖。喜歡兩位詩人的讀者們,請不要錯過啦!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2023/12/26
「街頭相對論」第一集,邀請柏森(詩人)與陳夏民(出版人)討論「理想的身高」。看兩位小巨人分享個子不高之苦,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2023/12/26
「街頭相對論」第一集,邀請柏森(詩人)與陳夏民(出版人)討論「理想的身高」。看兩位小巨人分享個子不高之苦,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白晝與黑夜相依,光芒與陰影並存。世間萬物皆有著陰與陽的一體兩面,我雖為一介凡夫,卻也難以跳脫這自然的法則。光明是我外在的待人之道,但這光鮮面孔的背後,似乎卻藏著另一副黑暗的輪廓。
Thumbnail
白晝與黑夜相依,光芒與陰影並存。世間萬物皆有著陰與陽的一體兩面,我雖為一介凡夫,卻也難以跳脫這自然的法則。光明是我外在的待人之道,但這光鮮面孔的背後,似乎卻藏著另一副黑暗的輪廓。
Thumbnail
「黑暗並不會讓我失去感官,當萬物撕去了一層層發亮的胎膜,裡頭就是我要尋找的詩歌。」——曹馭博 漢娜鄂蘭在〈人的條件〉裡提過,音樂和詩是「物質化」程度最低的藝術,以及詩的材料是語言,它似乎是最人性的、最不具世界性的藝術,其最終產物一直最接近原本啟發它的思想。
Thumbnail
「黑暗並不會讓我失去感官,當萬物撕去了一層層發亮的胎膜,裡頭就是我要尋找的詩歌。」——曹馭博 漢娜鄂蘭在〈人的條件〉裡提過,音樂和詩是「物質化」程度最低的藝術,以及詩的材料是語言,它似乎是最人性的、最不具世界性的藝術,其最終產物一直最接近原本啟發它的思想。
Thumbnail
你說我不說話的時候,眼睛常常望著遠方,是在思考什麼嗎?其實我並沒有思考什麼,只是安靜地坐著;我們安於彼此安靜的時候,像自己在和自己獨處,並不怕在對方面前表現失了話題的熱絡。看著你說話的樣子,我偷偷地端詳你的眼睛,那是一對黑色的眼睛,而為何在我多年來的印象裡,你是一雙褐色的眼睛呢?
Thumbnail
你說我不說話的時候,眼睛常常望著遠方,是在思考什麼嗎?其實我並沒有思考什麼,只是安靜地坐著;我們安於彼此安靜的時候,像自己在和自己獨處,並不怕在對方面前表現失了話題的熱絡。看著你說話的樣子,我偷偷地端詳你的眼睛,那是一對黑色的眼睛,而為何在我多年來的印象裡,你是一雙褐色的眼睛呢?
Thumbnail
黑暗也有的自己的責任 一扇歷史的乾玻璃 有些人看見風景,有些人看見自己
Thumbnail
黑暗也有的自己的責任 一扇歷史的乾玻璃 有些人看見風景,有些人看見自己
Thumbnail
週日下午我與曹馭博相約在台北信義路的咖啡館,談論他最近出版的第二本詩集《夜的大赦》。「氣象說等等會下雨,我們先出去拍個照。」攝影師說。二十分鐘後兩人回到店內,外頭果真烏雲密布,馬上轉為傾盆大雨,彷彿在阻止光竊聽我們接下來的談話主題:光的欺瞞。
Thumbnail
週日下午我與曹馭博相約在台北信義路的咖啡館,談論他最近出版的第二本詩集《夜的大赦》。「氣象說等等會下雨,我們先出去拍個照。」攝影師說。二十分鐘後兩人回到店內,外頭果真烏雲密布,馬上轉為傾盆大雨,彷彿在阻止光竊聽我們接下來的談話主題:光的欺瞞。
Thumbnail
  黑夜,漆黑地伸手不見五指。 無星無月,也不像是夏季的夜晚一般富滿生命力。 只是單純的黑夜,完全的黑暗所支配的這般夜晚,不免讓人有些孤寂。 在一片黑暗之中,景色什麼的已經毫無意義。 即使雙眼在適應黑暗後,能夠看清楚一些東西的輪廓,但那些也只不過是毫無意義的做法。    「不如試著接受它?」  
Thumbnail
  黑夜,漆黑地伸手不見五指。 無星無月,也不像是夏季的夜晚一般富滿生命力。 只是單純的黑夜,完全的黑暗所支配的這般夜晚,不免讓人有些孤寂。 在一片黑暗之中,景色什麼的已經毫無意義。 即使雙眼在適應黑暗後,能夠看清楚一些東西的輪廓,但那些也只不過是毫無意義的做法。    「不如試著接受它?」  
Thumbnail
你待過最黑最暗的地方,是在哪裡呢?就算愛穿黑色衣服,但你睡覺敢關燈,在夜裡自在漫步嗎?逗點編輯部邀請《夜讀巴塔耶》作者朱嘉漢、《深海作業》作者陳昭淵,把兩人關在黑暗無光的地下室,透過手電筒對談黑暗的感官經驗,也分享彼此對於「黑」的聯想。知性滿滿,充滿金句!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你待過最黑最暗的地方,是在哪裡呢?就算愛穿黑色衣服,但你睡覺敢關燈,在夜裡自在漫步嗎?逗點編輯部邀請《夜讀巴塔耶》作者朱嘉漢、《深海作業》作者陳昭淵,把兩人關在黑暗無光的地下室,透過手電筒對談黑暗的感官經驗,也分享彼此對於「黑」的聯想。知性滿滿,充滿金句!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有些悲傷事情那麼相似。我在鏡裡看到一張似曾相識的臉。一種悲傷是另一種悲傷的倒影。」挺喜歡倒影的形容,好像告訴我們,地球上另一隅的人都在經歷類似的事,總有人理解我們的。儘管我們悲傷,我們並非孤獨一人。
Thumbnail
「有些悲傷事情那麼相似。我在鏡裡看到一張似曾相識的臉。一種悲傷是另一種悲傷的倒影。」挺喜歡倒影的形容,好像告訴我們,地球上另一隅的人都在經歷類似的事,總有人理解我們的。儘管我們悲傷,我們並非孤獨一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