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講|繪圖能力=社交光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噗浪上看到了這樣的話題,關於畫圖的初心

推主敘述畫圖的初心

推主敘述畫圖的初心

於是有人開始討論年輕繪手和SNS的關係,認為現在繪手為了在SNS上搏得更多關注開始偏離畫圖的初心,但是越堅持下去反而越痛苦,目標也跟著開始失焦。

畫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社交?

其實這跟之前寫的這篇裡面說的【建立職業意識】很相似。

  • 希望繪圖技能可以運用在工作上又不會影響私人情緒,就必須建立職業意識。
  • 反之在SNS社交或是提升人氣的話,也必須學習觀察、有基本的行銷的概念。

注意,以上這兩個出發點都是為了應對外界,而非為了自己。

畫圖的出發點如果不是為了自己,當然是需要花更多功夫的。畢竟正因為自己不知道外界偏好什麼、規則變化,所以需要花時間去了解,再磨練出可應對的技能。

例:想要在SNS上被更多人看見的話,需要哪些條件?
  • 目前主流的繪圖風格
  • 現在最受歡迎的作品(原創、二創)
  • 了解客群受眾的喜好劇情套路
  • 磨練該風格技能,以此更加熟練
  • 研究下什麼樣的關鍵字可以吸引人點閱
  • 在SNS上建立包裝形象
  • 什麼樣的言語談吐可以引人關注
  • 想吸引什麼樣的客群受眾

以上等等,還有其他條件就不贅述了;基本上只要繪圖能力有一定的水平,再搭配以上幾點,其實就能經營到一定的人氣,很多條件並非反應在繪圖能力上。

這邊要提「繪圖能力」跟受歡迎程度不一定有關,有些專業的職業繪師經營SNS的比重很低,也就沒什麼人氣和受歡迎的問題,因為這位繪師的重心並不在這。

其實說穿了經營SNS就是一種品牌行銷
raw-image

品牌就是繪師的圖和個人包裝形象,想要藉由繪圖來經營SNS,和藉由畫圖來讓自己得到快樂是兩回事。

而從中得到的快樂和成就感來源也不同,來自SNS上的反饋多為關注的讚數、轉發數、留言數...等等數字,完全源自於網路上的他人。如果經營SNS的初心是為了商業行為利益為目標的話,那一路上的受挫就是必經過程壓力,需要去克服。

如果畫圖的初心是為了單純的快樂卻被SNS的數字牽著走,可能就要停下來想想了。

雖然這麼說,但我覺得畫圖並不快樂,這也不是我的初心和唯一價值。

就算是以前我也沒有過把畫的圖當作寶物的想法,比較像是情感上抒發出來的產物,或者是想法的具體表現,純粹只是想畫出看的見摸得到的東西。老實說過去作品大多被我歸類在黑歷史了...現在叫我正面去翻以前畫過的本子,應該翻沒幾頁就直接羞恥到趴在地上,真的不誇張(???)

而且畫圖當下的感受並不是快樂,要用焦慮和痛苦來形容也不為過。因為有想求快的心態,會覺得以前好像把時間都浪費掉了,沒有好好磨練該提升的地方,以至於在畫圖的過程中遇到瓶頸時會很焦慮。

但也不全部是痛苦的,畫圖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快樂,更多的是平靜

靜靜的一個人,專注的一筆一筆完成正在畫的圖。這個當下我只想把圖完成,會不會得到許多讚或轉發都是後話,那不是畫圖的當下要去想的。眼睛專注地盯著畫面、手腕在繪圖板上移動,頭戴著耳機聽音樂、各種影片或直播、Podcasts來當工作背景樂,是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與外界隔絕的專注狀態。

如果在過程中覺得自己好像有進步了、畫的順手了,才會感到一點快樂,這個快樂是源自於『我學到了、我學會了』這種感到自己正在學習和進步的快樂

圖完成的那一刻,帶來的是鬆一口氣、解脫了的感嘆,終於把盤旋在腦中很久的東西呈現出來了,享受一點點的成就感之後就想著:這張圖終於可以結案了!!(靈魂吶喊)再來才是藉由圖跟志同道合的同好交流帶來的快樂,來源依舊的不是SNS上的關注數字,而是跟少數幾個人的交流中獲得的反饋和更多的可能性。

雖然畫圖的過程很艱辛(?)但是畫出來的圖從無形的想法變成了看的到的圖片、提升了一點技法熟練度、還附帶量少質精的回饋,這些成為繼續畫下一張圖的動力。

順帶一提,我的畫圖初衷已經寫在這篇裡了,總之我會繼續畫下去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莫脩的沙龍
21會員
19內容數
莫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4
※此篇文章是單純想法整理,算是我獨自燒腦的胡言亂語,凌亂XD 最近在噗浪上看到這張,就是用一些句子來代表30歲會有的心態。 起初想說每個人的際遇不同,不一定到了30歲就一定會出現跟項目一樣的狀況,況且也有人是到了30歲之後反而開始起飛,或者跟30歲之前一樣始終如一。 在思考過後,仍覺得被說中?
Thumbnail
2022/03/14
※此篇文章是單純想法整理,算是我獨自燒腦的胡言亂語,凌亂XD 最近在噗浪上看到這張,就是用一些句子來代表30歲會有的心態。 起初想說每個人的際遇不同,不一定到了30歲就一定會出現跟項目一樣的狀況,況且也有人是到了30歲之後反而開始起飛,或者跟30歲之前一樣始終如一。 在思考過後,仍覺得被說中?
Thumbnail
2021/12/13
這篇才在講我不會占卜,結果之後開始認真研究塔羅牌、還幫朋友占卜...怎麼會這樣( º﹃º )???(一臉茫然)自打臉的速度還蠻快的,不過最近要專心畫稿所以暫停了。 E 會想寫這篇,其實是前陣子看到有關靈性逃避的文章,想到幾年前剛接觸這塊領域的時候我也有過裡面的狀況。那時候很迷茫焦慮,一直看各種星座和
Thumbnail
2021/12/13
這篇才在講我不會占卜,結果之後開始認真研究塔羅牌、還幫朋友占卜...怎麼會這樣( º﹃º )???(一臉茫然)自打臉的速度還蠻快的,不過最近要專心畫稿所以暫停了。 E 會想寫這篇,其實是前陣子看到有關靈性逃避的文章,想到幾年前剛接觸這塊領域的時候我也有過裡面的狀況。那時候很迷茫焦慮,一直看各種星座和
Thumbnail
2021/11/30
前陣子有想認真去了解人類圖,是可以從中看出自己有什麼樣的設計,進而了解自己的構成、能如何加以運用自身特性的工具。 雖然看了資料後大概有個概念了,九大中心、人生角色...等等的,但是要怎麼合起來看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目前是還沒整合貫通,因此想找人解圖說明。 以我來說,我會想藉由人類圖來了解這些問題:
Thumbnail
2021/11/30
前陣子有想認真去了解人類圖,是可以從中看出自己有什麼樣的設計,進而了解自己的構成、能如何加以運用自身特性的工具。 雖然看了資料後大概有個概念了,九大中心、人生角色...等等的,但是要怎麼合起來看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目前是還沒整合貫通,因此想找人解圖說明。 以我來說,我會想藉由人類圖來了解這些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與ChatGPT閒聊不務正業的評估方式,你現在的狀況適合自己不務正業嗎? 這是我與ChatGPT閒聊,我不太想把自己的思想結論整理出來寫成文章。因為每個人的想法與思考方式都不一樣,或許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歸納與整理。畢竟一百個人可以寫成不同的一百份書籍,當然可能有類似的思考方式,我想這就是
Thumbnail
與ChatGPT閒聊不務正業的評估方式,你現在的狀況適合自己不務正業嗎? 這是我與ChatGPT閒聊,我不太想把自己的思想結論整理出來寫成文章。因為每個人的想法與思考方式都不一樣,或許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歸納與整理。畢竟一百個人可以寫成不同的一百份書籍,當然可能有類似的思考方式,我想這就是
Thumbnail
  在現代職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個人品牌的建立對於職場和職涯的發展至關重要。透過創作,我們可以展現自己的專業知識、創造力和價值觀,建立起一個有力的個人品牌。本文將以程式設計師和繪師兩個職業為例,詳細且系統性地探討如何透過創作來建立職場和職涯個人品牌。從選擇適合的創作方式、持續學習和分享、管理網絡形象
Thumbnail
  在現代職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個人品牌的建立對於職場和職涯的發展至關重要。透過創作,我們可以展現自己的專業知識、創造力和價值觀,建立起一個有力的個人品牌。本文將以程式設計師和繪師兩個職業為例,詳細且系統性地探討如何透過創作來建立職場和職涯個人品牌。從選擇適合的創作方式、持續學習和分享、管理網絡形象
Thumbnail
看到那些美圖背後付出的努力,反而覺得創作者是為了療癒、滿足欲望等需求而存在,是偉大的存在,如果沒有他們的作品來撫慰現實世界的自己,也是某方面的世界毀滅了。 因此我改變了想法:我想畫出自己喜歡、大家也喜歡的作品。
Thumbnail
看到那些美圖背後付出的努力,反而覺得創作者是為了療癒、滿足欲望等需求而存在,是偉大的存在,如果沒有他們的作品來撫慰現實世界的自己,也是某方面的世界毀滅了。 因此我改變了想法:我想畫出自己喜歡、大家也喜歡的作品。
Thumbnail
之前提過我會去創作活動擺攤,我很喜歡擺攤,那是很直接的交流,可以直球接收到客人、粉絲對自己作品喜歡的情感,還能聽到一些感想,但不得不說有時候在構思商品的時候、或是看著自己已經做出來的商品時,感受偶爾會很複雜...
Thumbnail
之前提過我會去創作活動擺攤,我很喜歡擺攤,那是很直接的交流,可以直球接收到客人、粉絲對自己作品喜歡的情感,還能聽到一些感想,但不得不說有時候在構思商品的時候、或是看著自己已經做出來的商品時,感受偶爾會很複雜...
Thumbnail
或許很多創作者也試過,在孤獨的創作路上,總是會覺得自己創作的作品在自己眼中總是不好,完成作品後再看就是不喜歡,甚至覺得別人的總是更加好。面對這種想法,很多人會努力地掙扎,想要脫離又不知不覺走回頭,不斷地在這種思維模式上徘徊。創作者似乎需要很高的心理質素,但或許只是走錯了路。
Thumbnail
或許很多創作者也試過,在孤獨的創作路上,總是會覺得自己創作的作品在自己眼中總是不好,完成作品後再看就是不喜歡,甚至覺得別人的總是更加好。面對這種想法,很多人會努力地掙扎,想要脫離又不知不覺走回頭,不斷地在這種思維模式上徘徊。創作者似乎需要很高的心理質素,但或許只是走錯了路。
Thumbnail
前陣子噗浪上看到了這樣的話題,關於畫圖的初心 推主敘述畫圖的初心 於是有人開始討論年輕繪手和SNS的關係,認為現在繪手為了在SNS上搏得更多關注開始偏離畫圖的初心,但是越堅持下去反而越痛苦,目標也跟著開始失焦。 畫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社交? 其實這跟之前寫的這篇裡面說的【建立職業意識】很相似。 E
Thumbnail
前陣子噗浪上看到了這樣的話題,關於畫圖的初心 推主敘述畫圖的初心 於是有人開始討論年輕繪手和SNS的關係,認為現在繪手為了在SNS上搏得更多關注開始偏離畫圖的初心,但是越堅持下去反而越痛苦,目標也跟著開始失焦。 畫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社交? 其實這跟之前寫的這篇裡面說的【建立職業意識】很相似。 E
Thumbnail
老實說,這是我多年的疑問,但自己也在藝術領域一段時間,也常常會遇到學生或是朋友,以及其他人問這類的問題。但是否就是成為一個創作者的目的呢?自己身為創作者,不論是實際的立體創作還是文字,都充滿著像與不像,理解與不理解,也會隨著當時情況與目標有所變動。
Thumbnail
老實說,這是我多年的疑問,但自己也在藝術領域一段時間,也常常會遇到學生或是朋友,以及其他人問這類的問題。但是否就是成為一個創作者的目的呢?自己身為創作者,不論是實際的立體創作還是文字,都充滿著像與不像,理解與不理解,也會隨著當時情況與目標有所變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