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與人系列:資本、現金與數倍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雖然在二十世紀時「資本主義」像是左派革命份子指責右派保守份子的名詞,不過在二十一世紀中國經濟實力漸漸增強、發展出「國家資本注義」的概念後,「資本主義」這個名詞在中國共產黨主政的中國大陸,似乎有了比較正面的形象。

倒是在西方,有越來越多思想家開始思辨資本與金錢(或貨幣)的關係。貨幣很早就出現,但卻沒有發展成「提高生產力」的觀念,而這才應該是「資本」能提高「財富」的關鍵。

既然中國共產黨主政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如此受世人矚目,我們不妨採用這個「提高生產力」的觀念來看近來在台灣「現金」與 「五倍券」的爭議。

首先,「五倍券」等同 「現金」嗎?

「五倍券等同現金」——台灣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是這麼強調對媒體強調的。

但這就引來一個問題,如果「五倍卷」等同「現金」,政府又不是沒有發行鈔票,何必多此一舉,耗費人力物力,去印「五倍券」? 這樣一來,所謂的「五倍券」其不真是「替公務員沒事找事做」的「內捲券」?

其次,應該要聽從「民意調查結果」發放「五倍券」嗎?

「民進黨內部民調顯示,民意有六成支持五倍券」——這是台灣的民進黨秘書長對媒體說的。

政府施政瞭解民意是必要的,但只以民調數字作為施政依據其實是相當危險的。因為「個人考量」與 「國家總體考量」往往是有衝突的。所以才有「總體經濟學」和 「個體經濟學」之分。一個執政黨若沒有從「國家總體」的概念來看待執政,自然會傷害「國家總體利益」而不自覺。

更何況,沒有公布調查是如何進行的相關資料,就率爾說民意支持,其實是很不尊重統計人的作法。

那麼,如果是為了紓困,發放「現金」還是 「五倍券」比較好?

因為政府尚未正式推出五倍券,所以到底所謂的五倍券是什麼,尚不曉得。不過,我們可以先用「貨幣的單位」來看這件事。

政府因應疫情的「紓困」自然就是要幫助受到一些疫情影響的行業度過難關。既然疫情還不到可以樂觀以待的時候,餐飲相關行業的消費自然也不會太樂觀,而且人不會冬眠,不會在冬天來臨前大吃一頓,然後什麼都不吃,所以這時發「五倍券」( 而且最低面額是兩百元的話),拿到五倍券的個人在此時拿去「報復性消費」的人應該不算多。

結果就是:受到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並沒有得到幫助。

所以,發行「五倍券」,一無是處嗎

倒也不是。只是要看怎麼發。

「五倍券」應該是從凱因斯學派的「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sperity to Consume) 所發展出來的量度概念,其所代表的基本上是一種「理性經濟人」量入為出的「理性消費」觀念。

因此問題可以變成要發「幾倍券」才可以達到提高邊際消費的效果?

這其實是很有趣的問題,執政黨其實可以做個內部調查看看。

至於,計算方法,財經閱歷豐富的杜紫宸先生以自家案例為大家做示範,得到的結果是「十倍券」。

杜紫宸的時事錚言

杜紫宸的時事錚言

(下圖來自東森新聞)

十倍券的由來

十倍券的由來

(大家也算一下吧? 瞭解一下「消費券」的基本設計概念。)

當然,也有不用人人都發「消費券」就可以達到一定提高社會邊際消費的方法,只是有簡單有複雜,有意義沒意義,就看政府是否規劃得當了。

最重要的是,「刺激消費」若不是要「享受花錢的快感」,而是要「提高國內生產力」,增加「國家資本」,那麼政府要考慮的配套就更多了,而且要發行的是「補助券」而非「消費券」了!

讓想要「提高生產力」的人拿到多一點補助,以提高「國家/社會資本」,應該是最基本的「國家/社會資本主義」的信條。

總的來說,「消費券」最初的設計絕不該是等於「現金」。「現金」有「現金」的用途,「消費券」有「消費券」的用途,「補助券」有「補助券」的用途,所以才有另外發行的必要。政府應先自我釐清發行「數倍券」的目標和目的,同時提供評估相關效益的方式,外界才比較能夠提出建言或發表意見。

不此之圖,「數倍券」最後淪為「瞎捲卷」,應該也是可以預期的結果吧!


蝦捲

蝦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蓮子水共同體的沙龍
55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2021/10/29
地圖是人類探索空間的利器,在歷史上,地圖除了幫助人們探索新空間,還如何幫助人們解決城市中的傳染病問題呢? 在數位化的浪潮中,繪製資訊地圖越來越容易,我們又可以如何運用投票結果來讓「代議民主」運作得更順暢呢?
Thumbnail
2021/10/29
地圖是人類探索空間的利器,在歷史上,地圖除了幫助人們探索新空間,還如何幫助人們解決城市中的傳染病問題呢? 在數位化的浪潮中,繪製資訊地圖越來越容易,我們又可以如何運用投票結果來讓「代議民主」運作得更順暢呢?
Thumbnail
2021/08/17
一個國家印的鈔票如果太多,超過流通中實際上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很有可能造池通貨膨漲現象。如果大家都把五倍券往大賣場送,會不會形成「通貨膨脹」或「馬太效應」的現象呢?
Thumbnail
2021/08/17
一個國家印的鈔票如果太多,超過流通中實際上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很有可能造池通貨膨漲現象。如果大家都把五倍券往大賣場送,會不會形成「通貨膨脹」或「馬太效應」的現象呢?
Thumbnail
2021/08/04
人是如何創造出「錢」的? 是先有「錢」還是先有「權」?先有「債」還是先有「錢」呢?
Thumbnail
2021/08/04
人是如何創造出「錢」的? 是先有「錢」還是先有「權」?先有「債」還是先有「錢」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什麼是通貨? 通貨(currency)就是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發行的鈔票以及硬幣,給社會經濟活動如商品交易、服務交易的中介商品,中央銀行有權決定本國貨幣的面值和發行量。 那根據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的統計資訊,從2001/03/31我們的發行的紙鈔有6613億元,硬幣有534億元,到2022/09/30我
Thumbnail
什麼是通貨? 通貨(currency)就是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發行的鈔票以及硬幣,給社會經濟活動如商品交易、服務交易的中介商品,中央銀行有權決定本國貨幣的面值和發行量。 那根據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的統計資訊,從2001/03/31我們的發行的紙鈔有6613億元,硬幣有534億元,到2022/09/30我
Thumbnail
講究資產配置,犧牲一些財富增長的速度,但求一個「穩」字。
Thumbnail
講究資產配置,犧牲一些財富增長的速度,但求一個「穩」字。
Thumbnail
時間回到2008年11月,在當時強大的金融海嘯席捲全世界,帶來的消費緊縮效應促使政府想要發放消費券來刺激經濟。
Thumbnail
時間回到2008年11月,在當時強大的金融海嘯席捲全世界,帶來的消費緊縮效應促使政府想要發放消費券來刺激經濟。
Thumbnail
一個國家印的鈔票如果太多,超過流通中實際上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很有可能造池通貨膨漲現象。如果大家都把五倍券往大賣場送,會不會形成「通貨膨脹」或「馬太效應」的現象呢?
Thumbnail
一個國家印的鈔票如果太多,超過流通中實際上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很有可能造池通貨膨漲現象。如果大家都把五倍券往大賣場送,會不會形成「通貨膨脹」或「馬太效應」的現象呢?
Thumbnail
在西方,有越來越多思想家開始思辨資本與金錢(或貨幣)的關係。貨幣很早就出現,但卻沒有發展成「提高生產力」的觀念,而這才應該是「資本」能提高「財富」的關鍵。 既然中國共產黨主政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如此受世人矚目,我們不妨採用這個「提高生產力」的觀念來看近來在台灣「現金」與 「五倍券」的爭議。
Thumbnail
在西方,有越來越多思想家開始思辨資本與金錢(或貨幣)的關係。貨幣很早就出現,但卻沒有發展成「提高生產力」的觀念,而這才應該是「資本」能提高「財富」的關鍵。 既然中國共產黨主政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如此受世人矚目,我們不妨採用這個「提高生產力」的觀念來看近來在台灣「現金」與 「五倍券」的爭議。
Thumbnail
最近五倍卷的事情,好像備受關注,特別是它是在這三級警戒降級之後,準備要發放的消費卷,但我不確定的是這是要用於振興還是紓困,我以為應該是紓困;但之前的三倍卷,說是振興經濟,但顯然好像連要如何評估以及效益都沒有精算好,所以現在五倍卷的發行又掀起來更大一波的討論,問題還是都差不多,但不知道最後又會變成什麼
Thumbnail
最近五倍卷的事情,好像備受關注,特別是它是在這三級警戒降級之後,準備要發放的消費卷,但我不確定的是這是要用於振興還是紓困,我以為應該是紓困;但之前的三倍卷,說是振興經濟,但顯然好像連要如何評估以及效益都沒有精算好,所以現在五倍卷的發行又掀起來更大一波的討論,問題還是都差不多,但不知道最後又會變成什麼
Thumbnail
無論是消費券、振興三倍券或者是現金派錢根本上都是替代了日常消費,而原本該花的這筆錢,只是短期上被儲蓄,沒多久還是會花費掉。 如果經濟部推估的這1349億元既然只是日常消費,那麼,到底振興了什麼呢?
Thumbnail
無論是消費券、振興三倍券或者是現金派錢根本上都是替代了日常消費,而原本該花的這筆錢,只是短期上被儲蓄,沒多久還是會花費掉。 如果經濟部推估的這1349億元既然只是日常消費,那麼,到底振興了什麼呢?
Thumbnail
嗨大家~今天如何?我的三倍券收款確認簡訊收到了!! 我的簡訊!! 前幾天與朋友聊到了三倍券,雖然已經想好如何規劃這筆錢,但他很不解地問我「三倍券為甚麼那麼不方便?去菜市場還不能找零?」讓我發現原來非經濟相關科系的大學生可能會對於這個議題感到不解。   對於三倍券的發行,他背後到底有那些意涵呢?  
Thumbnail
嗨大家~今天如何?我的三倍券收款確認簡訊收到了!! 我的簡訊!! 前幾天與朋友聊到了三倍券,雖然已經想好如何規劃這筆錢,但他很不解地問我「三倍券為甚麼那麼不方便?去菜市場還不能找零?」讓我發現原來非經濟相關科系的大學生可能會對於這個議題感到不解。   對於三倍券的發行,他背後到底有那些意涵呢?  
Thumbnail
撰寫:陳炯廷 揭開兆元紓困預算真相 新冠肺炎病毒對社會帶來的威脅,不只是對生命的傷害,也包括對人民生計的衝擊。陳國樑向多維記者表示,台灣對疫情的控制還不錯,卻相對忽視疫情對經濟活力和消費規模緊縮的負面影響。 儘管政府為紓困振興所提出的財政刺激方案,從政府支出的名目上已翻倍增長,從第一波紓困的60
Thumbnail
撰寫:陳炯廷 揭開兆元紓困預算真相 新冠肺炎病毒對社會帶來的威脅,不只是對生命的傷害,也包括對人民生計的衝擊。陳國樑向多維記者表示,台灣對疫情的控制還不錯,卻相對忽視疫情對經濟活力和消費規模緊縮的負面影響。 儘管政府為紓困振興所提出的財政刺激方案,從政府支出的名目上已翻倍增長,從第一波紓困的60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