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社會問題】高齡化社會誰來承擔賦稅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除了高齡化,少子化也是目前的趨勢之一。那麼現今的社會福利終將在未來某一天被打破,稅收入不敷出,全國兩千多萬人口的生活都將受到影響。
扶養比係指依賴人口對有工作能力人口的比率,亦即幼年人口及高齡人口對青壯年人口之比率;用指數來表示即每100個有工作能力人口應扶養多少個依賴人口。
據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年8月提出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圖表(如下圖)可看出,未來我國青年人口扶養比將逐年上升,其中又以扶老比為重。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 , 2020年8月
那麼問題來了,過去養兒防老,現在呢?我們除了要扶養自己的父母,還要去養當初的頂客族嗎?
扣除身體健康因素無法生育的夫妻,其他呢?年輕時,享受兩人的世界,享受著自己的薪水,無需付出心力、財力養育下一代,到老年時卻能享受其他人的孩子辛苦的納稅錢?聽起來是否有失公平?
依今年申報所的稅額,每一位申報受扶養子女免稅額僅88,000元,然而養孩子真的這麼便宜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若一對夫妻生了三個孩子,年輕時為了養活孩子省吃儉用,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犧牲了所有休閒時間去照顧他們,到了老年時,享受自己孩子的扶養說得過去也理所應當。
而頂客族呢?明明有生育能力,經濟也能負擔,卻不願意孕育下一代,只考慮到自己的感受,而人到老年時卻要求政府提供社會福利照顧他們,聽起來非常不合理,如今社會中越來越多這種人的出現,我們的政府卻視而不見,只想著如何提供社會支援給他們,從來沒想真正解決問題。
我認為頂客族有點像「月光族」到了人生的最後什麼也沒留下,還需要靠別人的接濟,雖然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們該付予同情嗎?我不知道。在我看來他們自己當初既然這麼選擇,那就要承擔帶來的後果,不該是由社會上其他人為他們買單。我信奉的一句話:「自己選擇的路,在苦、在累、在難,跪著也要走完。
面對上述問題我認為應該全面調高稅收,而扶養子女的免納所的額也一併提高,如此一來,頂客族會被賦較高額的稅收,而原先有孕育下一代的家庭稅收雖然被調高,卻也因為有扶養下一代而減稅。這樣,雖然頂客族沒有生孩子,卻也替生孩子的家庭一起養這些下一代,等年老時,這些孩童也已成年,回過頭對他們提供社會福利才會合情合理。
我們總是羨慕著北歐國家社會福利的完善,卻往往忘記這些社會福利背後是收入40%以上的稅收。面對調高稅收誰也不願意,然而大家都想要有好的社會福利,我們勢必每個人都需要退讓一步,否則國家無法進步,沒解決的問題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別總是到事情無法收拾才來後悔。
好了,這篇文章先寫道這裡,會寫這個議題是我身邊真實發生,太多太多無奈無法在文章中呈現,看著一些頂客族年輕時遊山玩水,甚至嘲笑養育下一代的夫妻傻,而年老時卻理所當然地要我們晚輩供養他們,心中挺不是滋味的。要說他們從小對我好不好,當然好,出國玩也都會帶些零食分給我們小輩,然而,這樣的好卻要我負擔他的後半餘生?是我太自私嗎?我不認為我該對他的餘生負責。放大到整個社會,我們應該怎麼做值得大家深思。
感謝大家看完我的想法,意見沒有對錯,也會因經歷而有不同,歡迎不同意見或看法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交流。最後祝各位身心健康。
...........................................................................................................................2021/08/13矛盾妞
avatar-img
2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矛盾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在火車站附近看街友們談論著自己的孩子,有感而發。
生病的日子,我還念過去的自己,享受黑夜中的寧靜。將所有心情化作新詩記錄下來。
起床,上班,吃飯,回家,睡覺。生活中每一天中這麼類似,偶爾對自己好一點,放鬆一下,認真享受平凡的每一天。
我們總說台灣是民主社會,是阿,我們是何其有幸,相較歐美國家得來不易的民主,我們取得的太輕鬆了,是不是也因為這樣,我們並沒有真正理解民主的精神呢? 我知道,光是看到標題就會有人問說:「這個人懂什麼叫做民主嗎?」
你若問我喜歡晴天還是雨天,那麼我會回答你,我喜歡晴天,但更懷念雨天。台灣是個多雨的國家,冷冷的下雨天對我而言,有一個暖心的故事,好多年了,國中的事情了,卻深深地影響我到現在…
千萬種行業,千萬種生活。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我的打工經驗,對於很多人來說應該都沒有嘗試過的職業-客服人員
今天在火車站附近看街友們談論著自己的孩子,有感而發。
生病的日子,我還念過去的自己,享受黑夜中的寧靜。將所有心情化作新詩記錄下來。
起床,上班,吃飯,回家,睡覺。生活中每一天中這麼類似,偶爾對自己好一點,放鬆一下,認真享受平凡的每一天。
我們總說台灣是民主社會,是阿,我們是何其有幸,相較歐美國家得來不易的民主,我們取得的太輕鬆了,是不是也因為這樣,我們並沒有真正理解民主的精神呢? 我知道,光是看到標題就會有人問說:「這個人懂什麼叫做民主嗎?」
你若問我喜歡晴天還是雨天,那麼我會回答你,我喜歡晴天,但更懷念雨天。台灣是個多雨的國家,冷冷的下雨天對我而言,有一個暖心的故事,好多年了,國中的事情了,卻深深地影響我到現在…
千萬種行業,千萬種生活。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關於我的打工經驗,對於很多人來說應該都沒有嘗試過的職業-客服人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前幾篇文章提到的是高齡社會的狀況及即將面臨的超高齡所可能帶來的問題,想想看2045年的台灣。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是老人—沒有勞動力,甚至生活都無法自理,需人照護的長者—,不管長照措施再齊全,照護工作再完善,都無法因應這樣的狀況,事實上,在台灣也已出現照護者與被照護者同歸於盡,其餘媒體沒報導的照護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由於看見,不管日本、台灣、韓國,與我們相近的國家,社會都充斥著類似的問題,好像可以是個時機討論了 關於『啃老』的轉型正義? 現況 在現代,我們不斷地看到,長輩結邦拉派抱怨孩子啃老,的同時,孩子要獨立出戶必須“自己付出”龐大代價 到,開始有“繼任世代”(孩子繼承父母錢財房產變得理所當然?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Thumbnail
現在富裕國家的中年人,可能會變成「三明治世代」,對上,要照顧因為活得夠久最後失智的年邁父母,往下,要擔心小孩錢賺得夠不夠用,要協助他們置產、付房貸、給生活津貼。 我們常認為歐美國家就是讓成年子女獨立自主,但物價上漲、房貸利率高昇,加上許多年輕人賺錢能力遠不如父母,有資產的父母,現在歐美年輕人依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前幾篇文章提到的是高齡社會的狀況及即將面臨的超高齡所可能帶來的問題,想想看2045年的台灣。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是老人—沒有勞動力,甚至生活都無法自理,需人照護的長者—,不管長照措施再齊全,照護工作再完善,都無法因應這樣的狀況,事實上,在台灣也已出現照護者與被照護者同歸於盡,其餘媒體沒報導的照護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由於看見,不管日本、台灣、韓國,與我們相近的國家,社會都充斥著類似的問題,好像可以是個時機討論了 關於『啃老』的轉型正義? 現況 在現代,我們不斷地看到,長輩結邦拉派抱怨孩子啃老,的同時,孩子要獨立出戶必須“自己付出”龐大代價 到,開始有“繼任世代”(孩子繼承父母錢財房產變得理所當然?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Thumbnail
現在富裕國家的中年人,可能會變成「三明治世代」,對上,要照顧因為活得夠久最後失智的年邁父母,往下,要擔心小孩錢賺得夠不夠用,要協助他們置產、付房貸、給生活津貼。 我們常認為歐美國家就是讓成年子女獨立自主,但物價上漲、房貸利率高昇,加上許多年輕人賺錢能力遠不如父母,有資產的父母,現在歐美年輕人依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