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短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終於看到一本關於台語歌的專書了。雖然它是一本論文,不過作者文筆很好,各類概念信手捻來,將台語歌曲跟台灣近現代史做了很有系統的整合,讀來甚有韻味。
我對台語歌有一份深厚的感情,是其他語言歌曲比不上的。我童年是在江蕙、黃乙玲、陳小雲、陳盈潔、蔡秋鳳、王瑞霞、林晏如、陳一郎、洪榮宏、蔡小虎、葉啟田、陳百潭……等台語歌手的歌聲中長大的。台語歌往往被視為鄙俗卑下,上不了廳堂,但我不知為何非常眷戀這種江湖味。唱KTV的時候,我必點的就是黃妃版的〈追追追〉,我個人很不愛蘇打綠版,覺得變得軟膏膏(nńg-kô-kô)的,完全失去那種獨特的風塵氣口。(青峰迷請見諒)
本書最主要的重點是台語歌有演歌味道,不是本來就存在的,而是二戰後刻意「日本化」--以演歌方式演唱的結果。如果聽過日治時期的歌手(例如純純、愛愛等女士)演唱,她們的咬字清晰,聲音是顆粒狀的。到了戰後的文夏、紀露霞等歌手,就變成像小提琴那樣的滑音了。演歌化除了抒發戰後人民離亂的悲苦之外,也有跟當權者刻意背道而馳的意味。挺有趣的,原來印象中的傳統,經常是後來創造的結果。
藉由書籍還得知一些奇妙的知識,原來台灣第一首大流行的台語歌是〈雪梅思君〉(取自七世夫妻中的第五世:商琳與秦雪梅)。另外也推翻了我對「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印象,它不但沒顯著改善佃農的生活,反而造成中小地主的破產,種下五十年代後台灣農村動盪蕭條的惡因(似乎可跟吳音寧的《江湖在哪裡》相對照)。越來越能理解,戰後初期台灣人說的「狗去豬來」誠不虛也。
這本論文我很喜歡的地方是,它擴大了台語歌中的悲情哀戀,將它放到社會環境的脈絡下來看,就能領悟那樣的歌(例如戰前的閨怨歌、戰後的行船歌、𨑨迌人歌)為何出現在那樣的時代。我也可以透過此書,去領略我父母長輩過去失語的,一段段的苦痛歷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是我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謹以此詩紀念一行禪師(1926-2022)圓寂。 別說我明天就要離開 即使今天,我也還在抵達。 深入地看吧,我每秒都在抵達, 抵達為春天枝頭的蓓蕾, 抵達為一隻小小的鳥,翅膀還沒長好, 在我的新巢中學唱, 抵達成一朵花心中的毛毛蟲, 或在石頭中隱藏自己的珍寶。 我還在抵達,為了要歡笑和哭泣,
剛讀完這本書,個人很贊同宋尚緯對《人慈》的評論。有關人類的善惡,大概到人類滅亡之前都會是個永恆的命題。這本書的特異之處,是標記了人類的正面特質與事蹟。其實想想也對,如果世上真存在那麼多邪惡之人,我們住的房子會不時坍塌;出門可能就跌進好幾坑大窟窿;走在路上就會被搶劫或遭到隨機殺人犯刺殺。除了少數戰亂或
很早以前就聽過《逆女》這本小說,但近日拜重新出版所賜,才把小說讀完。電視劇版在我中學時曾風靡好一陣子,女主角還因此得到金鐘獎。然我當時並未完全認同身分,又加上是悲劇,下意識地不想接觸,因而錯過了當紅的時間點。 讀完之後,發覺這真的是有年代的書。因為裡面用字遣詞滿文藝腔的,現在的我讀來有點不習慣。不過
「痛苦的人是危險的,我就是那個危險而痛苦的人,所以我也吸引其他痛苦而危險的靈魂。」 — — 陳雪《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 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非常鍾愛陳雪這位作家。然而我並不是喜歡她筆下的女女或男女情慾,而是她作品中描述的階級矛盾與身分尷尬帶來的創痛。當今的文學作家,大部分出身自中產階級,或接受中
近來因教學工作之故,又重看了這部影史上的經典之作。第一次觀賞是在高中的時候,高一的國文老師放給我們看的。只是當時還是個不解世事的青少年,雖然覺得這部電影確實很好,卻體悟不深,說不清好在哪裡。現在年逾而立,經歷許多人事,比較能感同身受裡面人物的掙扎與超脫之處。 一開始最震撼的是人世中黑暗的一面,電影用
謹以此詩紀念一行禪師(1926-2022)圓寂。 別說我明天就要離開 即使今天,我也還在抵達。 深入地看吧,我每秒都在抵達, 抵達為春天枝頭的蓓蕾, 抵達為一隻小小的鳥,翅膀還沒長好, 在我的新巢中學唱, 抵達成一朵花心中的毛毛蟲, 或在石頭中隱藏自己的珍寶。 我還在抵達,為了要歡笑和哭泣,
剛讀完這本書,個人很贊同宋尚緯對《人慈》的評論。有關人類的善惡,大概到人類滅亡之前都會是個永恆的命題。這本書的特異之處,是標記了人類的正面特質與事蹟。其實想想也對,如果世上真存在那麼多邪惡之人,我們住的房子會不時坍塌;出門可能就跌進好幾坑大窟窿;走在路上就會被搶劫或遭到隨機殺人犯刺殺。除了少數戰亂或
很早以前就聽過《逆女》這本小說,但近日拜重新出版所賜,才把小說讀完。電視劇版在我中學時曾風靡好一陣子,女主角還因此得到金鐘獎。然我當時並未完全認同身分,又加上是悲劇,下意識地不想接觸,因而錯過了當紅的時間點。 讀完之後,發覺這真的是有年代的書。因為裡面用字遣詞滿文藝腔的,現在的我讀來有點不習慣。不過
「痛苦的人是危險的,我就是那個危險而痛苦的人,所以我也吸引其他痛苦而危險的靈魂。」 — — 陳雪《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 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非常鍾愛陳雪這位作家。然而我並不是喜歡她筆下的女女或男女情慾,而是她作品中描述的階級矛盾與身分尷尬帶來的創痛。當今的文學作家,大部分出身自中產階級,或接受中
近來因教學工作之故,又重看了這部影史上的經典之作。第一次觀賞是在高中的時候,高一的國文老師放給我們看的。只是當時還是個不解世事的青少年,雖然覺得這部電影確實很好,卻體悟不深,說不清好在哪裡。現在年逾而立,經歷許多人事,比較能感同身受裡面人物的掙扎與超脫之處。 一開始最震撼的是人世中黑暗的一面,電影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行歌年代記》由歷史學者黃裕元所著,是一本主要聚焦在臺灣早期流行歌的核心關鍵——「翻唱歌曲」的著作;在這本書當中分成18個章節,各自以不同的標題,來呈現早期台灣流行歌的各個樣貌。
Thumbnail
本文(下篇)介紹1994~2009年經典的台語歌曲,包括:甲你攬牢牢、愛情限時批、志明與春嬌、流浪到淡水、追追追、雙人枕頭、夢中的情話、歡喜就好、空笑夢、好膽你就來、港都夜雨等共28首台語經典歌曲,並對照當時我國所發生的大事紀,讓大家更可以了解台語流行歌曲在當時所代表的時代意義!
Thumbnail
本文(上篇)介紹1980~1993年經典的台語歌曲,包括:傷心酒店、舊情也綿綿、向前走、雪中紅、情字這條路、惜別的海岸、愛拼才會贏、愛情恰恰、一支小雨傘等共32首台語經典歌曲,並對照當時我國所發生的大事紀,讓大家更可以了解台語流行歌曲在當時所代表的時代意義!也以歡喜的心情祝福中華民國雙十國慶快樂!
一直喜歡聽老歌!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線上翻閱日治時期酒樓霸主江山樓出版的導覽手冊(《江山樓案內》)。
Panai唱柯智豪所寫的〈入漿〉。我曾經問柯董aka柯大aka豪神aka豪大大,歌詞裡的「花收變硬,免閣美麗,甘願入漿,我是你的,白漿飽穗, 不再花開。」是不是一種情慾描寫,他耐人尋味的表示,只要你願意,每首歌都可以情慾解讀,話是四兩撥千斤,表情倒是很興奮。 今天突然想起,「情慾的暗示」這件事,
本文介紹臺灣本土文化中的臺客元素,由來和變化。透過學習臺語語言,加深對臺灣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溝通。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根據💙青鳥行動|泰戈爾|台灣精神 • 自由 做了兩首歌。 分享了兩個版本,我自己比較喜歡「合唱交響詩」的版本,聽起來有點像詠嘆調,較有氣勢。另外一個比較偏向現代流行的抒情女高音,比較容易上口,也頗有特色,尤其有穿插廣東化發音,連結到香港的反送終,會很有感觸。 https://www.you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行歌年代記》由歷史學者黃裕元所著,是一本主要聚焦在臺灣早期流行歌的核心關鍵——「翻唱歌曲」的著作;在這本書當中分成18個章節,各自以不同的標題,來呈現早期台灣流行歌的各個樣貌。
Thumbnail
本文(下篇)介紹1994~2009年經典的台語歌曲,包括:甲你攬牢牢、愛情限時批、志明與春嬌、流浪到淡水、追追追、雙人枕頭、夢中的情話、歡喜就好、空笑夢、好膽你就來、港都夜雨等共28首台語經典歌曲,並對照當時我國所發生的大事紀,讓大家更可以了解台語流行歌曲在當時所代表的時代意義!
Thumbnail
本文(上篇)介紹1980~1993年經典的台語歌曲,包括:傷心酒店、舊情也綿綿、向前走、雪中紅、情字這條路、惜別的海岸、愛拼才會贏、愛情恰恰、一支小雨傘等共32首台語經典歌曲,並對照當時我國所發生的大事紀,讓大家更可以了解台語流行歌曲在當時所代表的時代意義!也以歡喜的心情祝福中華民國雙十國慶快樂!
一直喜歡聽老歌!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線上翻閱日治時期酒樓霸主江山樓出版的導覽手冊(《江山樓案內》)。
Panai唱柯智豪所寫的〈入漿〉。我曾經問柯董aka柯大aka豪神aka豪大大,歌詞裡的「花收變硬,免閣美麗,甘願入漿,我是你的,白漿飽穗, 不再花開。」是不是一種情慾描寫,他耐人尋味的表示,只要你願意,每首歌都可以情慾解讀,話是四兩撥千斤,表情倒是很興奮。 今天突然想起,「情慾的暗示」這件事,
本文介紹臺灣本土文化中的臺客元素,由來和變化。透過學習臺語語言,加深對臺灣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溝通。
  的確,鄭宜農不是「典型的台語歌手」,她的歌也不是「典型的台語歌」,她的歌給許多人一種似乎是將「文青語言」翻譯成台語之後的「潮潮的」、「流行的」產物。但又有多少的歌手會願意像鄭宜農這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台語人揹負的東西一點一點拾起?直到她能做出一張(人們覺得不夠典型的)純台語專輯?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根據💙青鳥行動|泰戈爾|台灣精神 • 自由 做了兩首歌。 分享了兩個版本,我自己比較喜歡「合唱交響詩」的版本,聽起來有點像詠嘆調,較有氣勢。另外一個比較偏向現代流行的抒情女高音,比較容易上口,也頗有特色,尤其有穿插廣東化發音,連結到香港的反送終,會很有感觸。 https://www.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