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短感

2022/02/1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終於看到一本關於台語歌的專書了。雖然它是一本論文,不過作者文筆很好,各類概念信手捻來,將台語歌曲跟台灣近現代史做了很有系統的整合,讀來甚有韻味。
我對台語歌有一份深厚的感情,是其他語言歌曲比不上的。我童年是在江蕙、黃乙玲、陳小雲、陳盈潔、蔡秋鳳、王瑞霞、林晏如、陳一郎、洪榮宏、蔡小虎、葉啟田、陳百潭……等台語歌手的歌聲中長大的。台語歌往往被視為鄙俗卑下,上不了廳堂,但我不知為何非常眷戀這種江湖味。唱KTV的時候,我必點的就是黃妃版的〈追追追〉,我個人很不愛蘇打綠版,覺得變得軟膏膏(nńg-kô-kô)的,完全失去那種獨特的風塵氣口。(青峰迷請見諒)
本書最主要的重點是台語歌有演歌味道,不是本來就存在的,而是二戰後刻意「日本化」--以演歌方式演唱的結果。如果聽過日治時期的歌手(例如純純、愛愛等女士)演唱,她們的咬字清晰,聲音是顆粒狀的。到了戰後的文夏、紀露霞等歌手,就變成像小提琴那樣的滑音了。演歌化除了抒發戰後人民離亂的悲苦之外,也有跟當權者刻意背道而馳的意味。挺有趣的,原來印象中的傳統,經常是後來創造的結果。
藉由書籍還得知一些奇妙的知識,原來台灣第一首大流行的台語歌是〈雪梅思君〉(取自七世夫妻中的第五世:商琳與秦雪梅)。另外也推翻了我對「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印象,它不但沒顯著改善佃農的生活,反而造成中小地主的破產,種下五十年代後台灣農村動盪蕭條的惡因(似乎可跟吳音寧的《江湖在哪裡》相對照)。越來越能理解,戰後初期台灣人說的「狗去豬來」誠不虛也。
這本論文我很喜歡的地方是,它擴大了台語歌中的悲情哀戀,將它放到社會環境的脈絡下來看,就能領悟那樣的歌(例如戰前的閨怨歌、戰後的行船歌、𨑨迌人歌)為何出現在那樣的時代。我也可以透過此書,去領略我父母長輩過去失語的,一段段的苦痛歷史。
31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