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有鬼》(Ghost Stories):空前絕後、驚天地泣鬼神的美版配音(上)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提起動畫配音,許多ACG粉絲總會大聲疾呼:「配音不比原音好!」當然在動畫上,就算是日文原音也是配音的,這意思其實是指:「本土配音不比日文配音好!」無論是在專業上還是契合度上。

但有一部動畫,恐怕連最死忠的「原音黨」都會同意「配音真的比原音好」,而且就算是對原音和配音的語言都不懂,也能同意「配音好像比原音好」,這真的有可能嗎?

raw-image

2005年,美國動畫發行公司A.D. Vision拿到了日本靈異動畫《學校有鬼》(另譯學校怪談)的播放權,而日本製作方的小丑社針對配音劇本提出了四點要求:「

一、不允許更改主要角色的姓名;

二、不能更改所有鬼怪被消滅(靈眠)的方式,因其來自日本傳統文化;

三、每一集的劇情走向必須和原作相符;

四、除此之外幹甚麼都行,把它賣出去!」

於是一部超越古今中外史上所有配音,空前絕後的邪典動畫就此誕生。

邪到甚麼程度呢?雖然角色姓名確實是沒有改,叫桃子的還是叫桃子(Momoko),但這也就是唯一沒改的地方了:桃子從一名傳統大和撫子型的溫柔鄰家大姊姊,搖身一變為硬核重生派基督徒,言必稱主耶穌之名,三句不忘傳教,不時用溫柔的語氣復述聖經字句……。

如果對硬核重生派基督徒不了解的,想像一下美O牧師和台北靈O堂,加起來塞進你老婆的身體裡,就是這麼驚悚。

raw-image

當然不只桃子,五名主要角色中,雷歐從一名普通宅男變成了猶太人宅男;阿一從一名有點色色的熱血少年(日本動畫主角標配)變成了垃圾話製造機;第一主角五月改動最少,只是整體上變得更加暴躁易怒;但是五月的弟弟敬一郎,該怎麼說呢……

他變成了智障。

真的就是智障,片中所有人也都叫他智障,話都說不好的那種智障。另外還有閱讀障礙。敬一郎在英文配音中的基本劇情就是「哇啦哇啦」亂說一通,然後被其他人(主要是姐姐五月)罵:「給我說話啊你這智障!」

從角色設定這點上就看出來了,英文配音完全沒有怕甚麼SJW、社會觀感、弱勢團體三小的,雖說那是2005年,但百無禁忌到了其中一名英文配音員要求在片尾名單內上假名的地步(後來在DVD中改回了真名),其觸碰敏感神經可見一斑。

節錄「名言佳句」如下:

「(教敬一郎跑步)想像有一名黑人大漢在追你!……沒有變快,好吧至少他不歧視黑人。」──阿一

「每個班級都需要有一名美緒(飼養委員),就像墨西哥人一樣,專門做白人不做的工作。」──阿一

「你信主耶穌嗎?沒事,只是想確認一下你有沒有救。」──桃子

「信主耶穌者得永生。除了同性戀和穆斯林。」──桃子

「得了,妳(桃子)怎麼不去炸墮胎診所算了?」──五月

「(敬一郎放跑了惡靈貓)敬一郎你智障嗎?!哇啦哇啦(學敬一郎說話),早知道你是智障了,願上天把你送給別人家養!」──五月

raw-image

離譜的是,雖然劇中每一句對白都被「魔改」到看不出原樣,甚至在原版沒有對白的時候都要強行插入英文對白,但是每一集的劇情走向也確實是跟原版相符的!也多虧原版本來就是單元劇,每一集都照著鬼怪出現->五月查詢媽媽的日記->用民間咒文或是民俗驅邪物解決鬼怪的流程;因此中間對白不管再怎麼改,都不用擔心劇情接不上。

台灣也有很成功、或說很辛辣的配音動畫,例如《南方四賤客》(南方公園)的前七季、或是近年的《辛普森家庭》,都是針對劇情一句一句修改成適合台灣觀眾的台詞,政治文化諷刺梗更是到處都是。但是無論是南方公園還是辛普森家庭,原作本身就是「成人喜劇」,要像是學校怪談這樣,把一部原本面向小學生的靈異劇集,徹底改造為「成人喜劇」,那真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因為全世界就真的只有美國佬這樣幹,本片在南美播出時的西班牙語配音版就正兒八經的,照著日文台詞一句句配的。而本片在美國受歡迎的情況,甚至在首播完畢後近十年、原代理公司A.D. Vision早已解散的2014年,由另外一間公司Discotek Media取得版權再度推出三碟精裝版,內含原始日、英文雙語加字幕,可謂是「官方承認背書的二次創作物」之先驅。

那麼問題來了,以「龜毛」聞名於世的日本人,為什麼會放任美國公司這樣「亂搞」自己的心血之作呢?要解答這個問題,必須回到2000年,原版動畫在日本首播時的狀況說起。(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龍鳥的巢
41會員
61內容數
我是現任PTT漫吐板板主,大家都以為我愛吐槽,但其實我更想寫一些滿滿正能量的文字,去探討一個作品「好」在哪裡。
龍鳥的巢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動畫版上映後評價逆轉,本文探討其原因並非動畫改編,而是時代變遷下,作品末日絕望的基調與現實世界困境產生共鳴,最終帶給觀眾更深層次的體悟。
Thumbnail
2025/02/20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動畫版上映後評價逆轉,本文探討其原因並非動畫改編,而是時代變遷下,作品末日絕望的基調與現實世界困境產生共鳴,最終帶給觀眾更深層次的體悟。
Thumbnail
2024/01/22
馬來西亞新銳導演張吉安繼《南巫》後,以《五月雪》帶來大馬「513事件」的另類詮釋,將當地華人移民帶去的「大戲」(歌仔戲)作為穿針引線的工具,自然也少不了招牌的魔幻演出手法,呈現了漢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奇妙揉合體,以及對馬來大國主義的探索,拿下六十屆金馬獎最佳音效獎,相當有意思。
Thumbnail
2024/01/22
馬來西亞新銳導演張吉安繼《南巫》後,以《五月雪》帶來大馬「513事件」的另類詮釋,將當地華人移民帶去的「大戲」(歌仔戲)作為穿針引線的工具,自然也少不了招牌的魔幻演出手法,呈現了漢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奇妙揉合體,以及對馬來大國主義的探索,拿下六十屆金馬獎最佳音效獎,相當有意思。
Thumbnail
2023/12/10
先畫重點:新垣結衣我老婆實在太正了。 整部片的基調是以比同性戀、雙性戀更為罕見的「水性戀」為準,如果搞不清楚水性戀是甚麼東西,那也沒有關係,只要記得結衣會聽著水聲自我發電就可以了。 女主結衣和另一個男生某甲都是純粹的水性戀者,他們對「人類」-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提不起性慾,甚至提不起打交道的
Thumbnail
2023/12/10
先畫重點:新垣結衣我老婆實在太正了。 整部片的基調是以比同性戀、雙性戀更為罕見的「水性戀」為準,如果搞不清楚水性戀是甚麼東西,那也沒有關係,只要記得結衣會聽著水聲自我發電就可以了。 女主結衣和另一個男生某甲都是純粹的水性戀者,他們對「人類」-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提不起性慾,甚至提不起打交道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不同層面切入認識與理解, 這故事的所有, 從旁觀者視角近距離的觀察, 各角色們的內心與外在變化 誰知道誰是怪物,誰是人類, 誰的腦袋被移植豬腦,誰說的話是對的? 這世界沒有絕對論 僅有相信與理解 那些「為什麼」和「所以」
Thumbnail
從不同層面切入認識與理解, 這故事的所有, 從旁觀者視角近距離的觀察, 各角色們的內心與外在變化 誰知道誰是怪物,誰是人類, 誰的腦袋被移植豬腦,誰說的話是對的? 這世界沒有絕對論 僅有相信與理解 那些「為什麼」和「所以」
Thumbnail
這部怪物,跟我所認識的是枝裕和不太一樣,沒有繼續講著無血緣關係的家庭故事,而是把焦點放在整個日本社會,那種自我封閉,不想理解彼此的壞風俗。人沒法輕鬆做自己,做自己就會被排斥,所以被迫隱藏自己,永不見天日。
Thumbnail
這部怪物,跟我所認識的是枝裕和不太一樣,沒有繼續講著無血緣關係的家庭故事,而是把焦點放在整個日本社會,那種自我封閉,不想理解彼此的壞風俗。人沒法輕鬆做自己,做自己就會被排斥,所以被迫隱藏自己,永不見天日。
Thumbnail
若論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或許會覺得他「太溫柔」,柔化了許多人性的自私與自利,因其透過電影質問的往往是體制,而非價值觀,時常將真正殘忍的衝突藏在世界背後,目光放在各個不起眼的社會角落,關注人與傷痛共存的狀態,緩緩影響觀眾心中擺盪的道德天秤。
Thumbnail
若論是枝裕和以往的風格,或許會覺得他「太溫柔」,柔化了許多人性的自私與自利,因其透過電影質問的往往是體制,而非價值觀,時常將真正殘忍的衝突藏在世界背後,目光放在各個不起眼的社會角落,關注人與傷痛共存的狀態,緩緩影響觀眾心中擺盪的道德天秤。
Thumbnail
《怪物》是日本第一部拿到酷兒金棕櫚的作品,卻被批評在性別與同志議題上不夠進步。本文就結局的不同詮釋,梳理本片與LGBT議題的關係。
Thumbnail
《怪物》是日本第一部拿到酷兒金棕櫚的作品,卻被批評在性別與同志議題上不夠進步。本文就結局的不同詮釋,梳理本片與LGBT議題的關係。
Thumbnail
每個人都曾有過孤獨、覺得心裡的某部分不被世界理解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此刻正是如此。希望這部電影想說的訊息,也如實傳達到孤獨的人的心中,讓這場電影成為重生之旅,走出電影院之後,我們仍是原來的我們,但也不是同一個孤獨的我們。
Thumbnail
每個人都曾有過孤獨、覺得心裡的某部分不被世界理解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此刻正是如此。希望這部電影想說的訊息,也如實傳達到孤獨的人的心中,讓這場電影成為重生之旅,走出電影院之後,我們仍是原來的我們,但也不是同一個孤獨的我們。
Thumbnail
帶著怪物眼光的我們,急著決斷事實的樣貌,造就「怪物」本身。    《怪物》這部電影,一開始吸引我的是版本龍一,這四個字,不知道在我這個世代有多少人知道他呢?嚴格說起來,我也是真正第一次走進電影院去聽由他所作的電影配樂。除此,我也對於安藤櫻在《重啟人生》中所展現的演技印象猶新。總之,怪物的片名,海報
Thumbnail
帶著怪物眼光的我們,急著決斷事實的樣貌,造就「怪物」本身。    《怪物》這部電影,一開始吸引我的是版本龍一,這四個字,不知道在我這個世代有多少人知道他呢?嚴格說起來,我也是真正第一次走進電影院去聽由他所作的電影配樂。除此,我也對於安藤櫻在《重啟人生》中所展現的演技印象猶新。總之,怪物的片名,海報
Thumbnail
電影【怪物】由是枝裕和執導,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集結了多位日本影視大師們的這部作品,當然必須進戲院一睹其光彩,而以沈澱過後的想法來看,個人認為確實看見了不一樣的是枝裕和。
Thumbnail
電影【怪物】由是枝裕和執導,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集結了多位日本影視大師們的這部作品,當然必須進戲院一睹其光彩,而以沈澱過後的想法來看,個人認為確實看見了不一樣的是枝裕和。
Thumbnail
我們常用「忠於原作」來諷刺那些只會依樣畫葫蘆的改編作品,可是有些改編如果太有個人風格,元素又大雜燴,可能就是場悲劇了。《手塚治虫之大都會》就有點犯了這毛病。
Thumbnail
我們常用「忠於原作」來諷刺那些只會依樣畫葫蘆的改編作品,可是有些改編如果太有個人風格,元素又大雜燴,可能就是場悲劇了。《手塚治虫之大都會》就有點犯了這毛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