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媽媽想上班:美國頂尖名校女性重返職場的特權與矛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班總是件令人消磨意志的事,竟然有人想上班!還是菁英!果然有錢人跟腦子好的人想得跟一般人都不一樣(?)當然也是因為社會學研究總會發現一些特別有趣的細節,一窺名校女性菁英的生涯與職涯轉變。這是個嚴謹的社會學研究續編,透過縱向研究,分次焦點訪談來確認這些女性的職涯轉變及其理由。

要擠身名校行列,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不僅要品學兼優、有的還擁有不錯的家庭背景、擅長體育,從各方面看來都是自帶光環的一群人。在學校強者雲集的條件下,依舊引領風騷,求學成績名列前茅不說,就職後,更是在各領域的高度競爭中再度脫穎而出,很快的昇職中高階主管。

奈何這樣的條件下,她們在有了下一代之後,有時就「選擇」離開職場,成為上流家庭中的家庭主婦。在酸民眼中,就是可能不需要這麼高學歷的工作。如果「只是」在家擔任家庭主婦,那麼似乎不需要哈佛、柏克萊等名校光環。但,再度的,她們的生活維度和一般大眾然果然還是不太一樣的。

選擇離開職場的理由無疑的是照顧家庭的需求,彈性的工時在高度競爭的菁英工作中,其實並不存在。一如中下階層的人忙於餬口,菁英也是忙碌,不單是喝下午茶的貴族。這些菁英面對的高度競爭、加班、不斷出差,顯然無法有效空出時間來照顧家庭,儘管她們不是為了掙得基本薪資上下的薪水,但為了在中上層社會免於墜落,畢竟也不是簡單的事。

離開職場後,履歷上的空白使得回歸職場之路充滿挑戰。她們會需要面對可想而知的質疑:能否再次全心投入工作?專業是否過時?曾經滄海難為水,菁英媽媽們有過以家庭為重的兼職生活之後,確實在回到高度競爭、壓力的工作上有相當的難度。而這有時候並不是受到專業上的限制,而是工作條件和設計不允許這樣的彈性存在。即便這群女性的條件傑出,仍然無法得到充裕照顧家庭需要的彈性。更遑論中下階層。

那她們回歸職場容易嗎?研究指出比想像中的容易。菁英媽媽離開職場之後,進入了另一個競爭場。忙著帶小孩鞏固現有的社經地位,以及擔任各種志工、募款,成了運用專業進行細緻階級複製的狠角色。說什麼學鋼琴之後電子琴不好使買鋼琴很貴。人家菁英媽媽可是因為小孩划船,所以買了拖車以便拖船帶小孩去各地方比賽呢!真的是沒錢限制了想像。

菁英媽媽並不忙於營生,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來源的先生扛起了賺錢的責任,同時也把搞定家裡事的所有工作「放下」。書中稱這樣的狀況為「家務特權」,於是她們開始了新的生涯規畫,隨著離開職場的時間拉長,回到職場的樣貌也各異,共同點是都不是前老闆的手下,因為心裡清楚過去的工作並不容許為了家庭的彈性存在。

她們後悔嗎?一開始也許有些失落,但整體而言對於照顧家庭她們的回饋是滿意的,畢竟可能會在志工工作中,意外找到重返職場的好機會。若沒有經濟壓力,她們其實也不忙於家中的勞務,可以有些閒暇時間。小孩長大或者離婚之後,多數也開始積極找尋事業第二春,不管是轉向、兼職或者是轉行,都面對著年齡歧視、性別歧視。即便她們的條件這麼出類拔萃,也不免在巨輪中慘遭輾壓。

可以看見的是,在這個高社經、高學歷的條件中,她們似乎進入了一個再傳統不過的框架中,以便維繫既有的階級優勢。男主外女主內似乎不僅是種選擇,有時甚至有些不得不然。即便她們的薪水不盡然比先生低,但讓先生衝刺事業,似乎是個理所當然的選擇。而在先生的工作不順遂或創業時,這群菁英媽媽又搖身一變擔任起備胎的角色,維持家計。

總之,她們幾乎不為經濟所苦,甚至在單薪條件中,仍有餘裕安排家庭旅遊等,並且在選擇工作上,有著較優勢的特權,但在這些特權中,仍面對著性別、刻板印象、年齡等歧視。說是選擇太容易,中間錯綜複雜的條件是這本書試著梳理的,和《拚教養》、《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提到的類似,也都好看好讀。

本書翻譯通順,少部分有些繞,但算是好讀。而且性別、職業、階級的影響鋪陳並不這麼學術味,是面向大眾好讀的研究成果。而且非常厲害的透過學校的系統找到這麼多菁英願意接受訪,光這點就值得一讀。書的最後還用簡單的篇幅交代研究方法,研究流失的狀況很小,n=54降至n=43,其中對於匿名的方法也值得參考,比起國內某些名校變成蘋果小學,一眼就看穿好上一些。

書的最後提到的各樣性別問題研究與分析,顯示出男女的性別角色仍有待整體制度支持往更為平權發展。男性主導的社會經濟條件在近來也受到相當的抨擊,特別是墮胎權被米國高院視為非憲法權後,很多議題變得更嚴峻,體制上弱勢的岌岌可危,那是整個系統的危機,漸進式變革有其必要,就像已故大法官Ginsburg所想像的,逐步的變革可能是社會進步比較好的途徑。

推薦給身邊的女性朋友,以及在意各樣公平的朋友。想生、不敢生的國安危機,真的需要更多性別友善、工作友善來支撐。沒想過中上流也這麼不自由,財富自由的想像,或許都是夢,什麼都有的那種夢。只是大家掙扎的方式不同,有時羨慕別人的多,感覺自己擁有的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蔡書評的沙龍
100會員
526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老蔡書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過年又快到了,全職媽媽(或照顧者),該如何面對親友團的職業問候,這一關是有點困難,但別忘了,當初為什麼要把工作放下來! 外界很容易用刻板印象,看待「辭職在家」這件事。但是全職媽媽們的選擇,其中有一項最重要的就是──不願錯過孩子們任何一個成長過程,成為勇敢的信念實踐者。
Thumbnail
過年又快到了,全職媽媽(或照顧者),該如何面對親友團的職業問候,這一關是有點困難,但別忘了,當初為什麼要把工作放下來! 外界很容易用刻板印象,看待「辭職在家」這件事。但是全職媽媽們的選擇,其中有一項最重要的就是──不願錯過孩子們任何一個成長過程,成為勇敢的信念實踐者。
Thumbnail
我該說我很幸運嗎? 三十多年前,我爸媽搬到台北生活。這對年輕夫妻都有大學文憑,事業前景看好。但是,隨著我大哥與二哥出生,家庭壓力日趨繁重。當時他們想到的解方是,把孩子送到花蓮,託阿公阿嬤與保母照顧,週末才到花蓮探望。直到我出生後,我媽再也沒辦法好好當個「職業婦女」,決定先把孩子們顧好。 她辭職了,直
Thumbnail
我該說我很幸運嗎? 三十多年前,我爸媽搬到台北生活。這對年輕夫妻都有大學文憑,事業前景看好。但是,隨著我大哥與二哥出生,家庭壓力日趨繁重。當時他們想到的解方是,把孩子送到花蓮,託阿公阿嬤與保母照顧,週末才到花蓮探望。直到我出生後,我媽再也沒辦法好好當個「職業婦女」,決定先把孩子們顧好。 她辭職了,直
Thumbnail
上班總是件令人消磨意志的事,竟然有人想上班!還是菁英!果然有錢人跟腦子好的人想得跟一般人都不一樣(?)當然也是因為社會學研究總會發現一些特別有趣的細節,一窺名校女性菁英的生涯與職涯轉變。這是個嚴謹的社會學研究續編,透過縱向研究,分次焦點訪談來確認這些女性的職涯轉變及其理由。
Thumbnail
上班總是件令人消磨意志的事,竟然有人想上班!還是菁英!果然有錢人跟腦子好的人想得跟一般人都不一樣(?)當然也是因為社會學研究總會發現一些特別有趣的細節,一窺名校女性菁英的生涯與職涯轉變。這是個嚴謹的社會學研究續編,透過縱向研究,分次焦點訪談來確認這些女性的職涯轉變及其理由。
Thumbnail
嗯,特別強調自己是全職媽媽好像有點矯情,媽媽就是媽媽,哪有什麼全職兼職之分,就像小時候自家媽媽總會接些家庭代工回家做一樣,接些雜活賺點零花在現今的網路社會亦非難事,開個粉絲頁、拍個Youtube或錄個Podcast都有可能發展出新事業。
Thumbnail
嗯,特別強調自己是全職媽媽好像有點矯情,媽媽就是媽媽,哪有什麼全職兼職之分,就像小時候自家媽媽總會接些家庭代工回家做一樣,接些雜活賺點零花在現今的網路社會亦非難事,開個粉絲頁、拍個Youtube或錄個Podcast都有可能發展出新事業。
Thumbnail
我想去上班,但大家都說,會對孩子成長構成影響?由變身成為媽媽開始,不知你有否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到底當媽媽後,要不要繼續上班?
Thumbnail
我想去上班,但大家都說,會對孩子成長構成影響?由變身成為媽媽開始,不知你有否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到底當媽媽後,要不要繼續上班?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大陸的女性意識比台灣遲些,但比台灣滲透的更厲害,無論古裝劇、時裝劇、穿越劇、綜藝節目,都有這類的影子置入。在大陸的娛樂新聞看到這句  在一段婚姻中,難道女孩就該放棄事業 回歸家庭嗎? 能透過婚姻自組家庭,理應是人生中又重大又美好的事, 在跟許多退休長輩汲取人生故事心得,與自己廿多年的工作資歷, 我會
Thumbnail
大陸的女性意識比台灣遲些,但比台灣滲透的更厲害,無論古裝劇、時裝劇、穿越劇、綜藝節目,都有這類的影子置入。在大陸的娛樂新聞看到這句  在一段婚姻中,難道女孩就該放棄事業 回歸家庭嗎? 能透過婚姻自組家庭,理應是人生中又重大又美好的事, 在跟許多退休長輩汲取人生故事心得,與自己廿多年的工作資歷, 我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