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14世:西藏大哉問》|務實的哲學家

2021/08/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Giloo裡看《達賴喇嘛14世:西藏大哉問》建議可以搭配《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就像黑咖啡配甜得要死的草莓糖霜蛋糕—超苦與超甜的mix。絕對心靈宗教精神和絕對的物質資本主義同時存在,歡迎來到現實世界!!
14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是西藏族人的精神領袖,他強調非暴力的重要(如同甘地的不合作運動)以及教育文化的傳承。他豐富的學識、流利的英文及便捷的口才,讓他贏得世界對西藏的關注與同情。
1950年11月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達賴喇嘛提前親政,執掌西藏的政教大權,與中共定了「十七條協議」,但沒多久十七條協議破裂。在中共的壓迫下,在1959年他帶領著族人到印度北部,創立流亡政府,但在外仍不斷呼籲中共放下暴力,希望能夠西藏自治。
達賴喇嘛認為人們應該開拓視野、走出世界,用慈悲關心他人。從他辦理教育的學校,可一窺達他的教育方針。學生學習多種語言(藏語、英文、印度語、中文等)建立起藏族與世界的連結,也學習各種科學知識、藏族傳統文化等。而西藏喇嘛除了讀經戒律,更有辯經的文化,透過理解辯論經文,讓佛教能對外推廣,成為一種普世的哲學思想。他曾說:佛教有「業報」的思想,今日西藏會變成如此,正是過去忽略了這些事的重要性,因此更應該不斷學習,來改善西藏的未來。
達賴喇嘛經常在公開場合演講訪談,有人問如何解決朋友親人的煩惱?他回答:我不知道。但你是他朋友,你應該知道答案。有人問:日本人自殺率高,該怎麼辦?他回答:我不知道。但他在其他的訪談記錄裡說:如果人能夠放大視野關心他人,做出貢獻,那麼自己的煩惱就顯得微不足道。他機智幽默的回應,背後是寬容與慈悲的哲學觀。
因導演是日本人,因此特地拍攝日本與藏族年輕學生的訪談對比紀錄。訪問裡,日本學生多數討厭讀書,認為只是為了念大學找工作,對人生未來感到無望;藏族學生則非常喜歡讀書,並期待未來自己能為藏族或世界貢獻心力,而且生活雖然簡樸,但他們很快樂。他們對物質欲望低,很少有外求的物慾。他們展現出來的心靈平靜,讓人感受到一種莫名安定的活力。
先進國家的年輕人對世界失望,流亡政府的藏族年輕人反而懷抱著希望,這是資本主義走到盡頭的一種諷刺。人類的慾望無窮無盡,慾望一旦滿足只能獲得短暫的快樂,因為新慾望隨時馬上就會出現在路邊的櫥窗。反而在慾望滿足前,產生的那種期待感,才是快樂的高峰。
近年來流行的斷捨離,除了是對應房價高漲,房子寸土寸金的辦法外,也是大家對於無止盡追逐物質生活,卻永遠薪水不足、快樂不足而感到煩惱的反撲。
我們只是凡夫俗子,自然有經濟上的需求,但是金錢到了滿足安全感的程度後,能增加快樂的效果有限。看完紀錄片後,我知道為什麼不丹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了。快樂是一種內心的狀態,不能往外追尋只能向內觀照。知足常樂不是老生常談,而是一種真正的人生哲理。想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追尋平靜,或許藏族的佛學思想能帶給我們另一種心靈的啟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7會員
45內容數
天生愛看故事的人。 小說、電影、電視劇都是我的愛。 如果說追劇看戲是浪費時間,那就讓這些浪費的時間活出它的意義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