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幾天想到離別這件事時,腦中自動浮現一句話:「每次離別都是小小的死亡。」前些日子,對我來說死亡是件很悲傷痛苦的事,因為那種被落下的心情實在太強烈,還有深刻的孤單感受。
  小時候總覺得離別異常困難,想找個可以停泊的港灣,可自己總在大浪中載浮載沉。這種心態導致自己害怕失去,而害怕失去,所以經常失去。原來心不安定,外在的紛亂亦隨之起舞。
  在經歷去年朋友自殺過世的事後,我逐漸願意去了解「死亡」這件事(也可以說不得不去面對)。死亡究竟是什麼模樣?死亡為什麼讓生者這麼痛苦?種種疑問在我心中落地生根。我得想辦法讓它們開出一朵花,因為如果不這樣的話,痛苦會將夜深人靜時的自己吞噬。後來透過書籍、影片,我漸漸了解「死亡」的面目。
  於是我開始回顧生命中諸多死亡。第一次間接知道死亡是高一的時候。當時每天放學都留在學校讀書,有一晚,難得接到妹妹打的電話。(當時我外出讀書住親戚家,所以沒跟妹妹住一起。)手機一接通,妹妹帶著哭腔說大舅舅過世了。我從沒聽過妹妹這個語氣,如此傷心、絕望。當時還是智障型手機的年代,我用的是滑蓋型手機。機子滑下來蓋住的瞬間,我覺得自己心中彷彿失去些什麼,有某種東西被掩蓋了。
  無法更確切形容當時的心情,可能因為當時的自己還小吧。後來是大一的時候,二姑丈因為癌症突然逝世。這次的情緒,印象很深刻,鄉下傳統式喧鬧的葬禮,法師、吵鬧的樂器聲響、誦經聲……。種種畫面在我心中埋上一層陰影,還伴隨許多淚水、聲音、哭喊。我逐漸畏懼死亡。
  時間來到大四,阿嬤過世了。原本開朗幽默的阿嬤因為癌症漸漸失去笑容,後來我不再細想她的笑,因為想到她的笑,苦就多一些。我沒辦法替她承受這些病痛,這也令人難受。
  不過還好,還好阿嬤和我最後的回憶,是非常清晰且動人的。我會永遠記得,絕不會忘。
  那時候家中其他人正忙著,所以只有我跟阿嬤坐在庭院。我坐在石椅上,阿嬤則拉了張椅子坐在我旁邊的桂花樹下。那是一個微風薰薰的早晨,陽光有些亮,卻不螫人,旁邊魚池的流水聲讓人心情平靜,風帶動樹葉之間摩擦的聲音很有存在感。
  一切是如此和諧美好,我倆相顧無語。現在回想,其實這就是最深層的溝通了,無形的牽掛與愛在空氣中流動。每每回想,阿嬤的形象便在我心中鮮活起來。一次一次提醒我,她並沒有離去,一直都在。後來當我聞到桂花的香氣,都會明白這個連結其實從未斷過,因為桂花香現在也攜帶著我和阿嬤的回憶了。
  那個天朗氣清的早晨,一直留在我心中。連同阿嬤、連同桂花香。
  最後是去年朋友發生的事。我真的很難過,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漸漸釋懷。後來才明白,她其實跟阿嬤一樣活在我心中。還有其他逝去的人,他們全部活在我心中。永遠永遠。
  終於在這段探索死亡的過程中,我得以窺見死亡鮮少人知的一面。
  死亡,其實並不可怕,它只是要我們學會短暫離別;死亡,其實很溫柔,它使得脫離肉體的靈魂很輕盈。所以,親愛的,當離別的笙簫響起,當死神輕輕撫過你的頭,別畏懼、別怕。因為,
一切都是為了相聚,為了再次回到本有的光與愛中。
而離別從來就不是死亡,是另一種形式的新生。
左前方的桂花樹,阿嬤那時候就在樹蔭下待著。我則坐在旁邊的石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2會員
154內容數
充滿想像力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晚妹妹要離開家前,張開雙手,給我一個超大的擁抱。這令人想起之前的文章裡,阿灰被神擁抱的模樣。那一刻,我真的覺得,妹妹對我而言,就是神。   她表達關心的方式總是很細微的,潤物細無聲。有時候,我會觀察到她默默看著我,那是她表達關心我的方式(她大概沒想到自己被反觀察了吧?),有時候她則會買一些零食
  19年的下半年到20年初是我非常艱困的時期,幾乎看不見希望,每天醒來的心情都是負分,然後一到晚上,想死的念頭便不斷縈繞著我。不知道如何讓自己好起來,覺得靈魂無處安放。當時常常半夜跑出去打籃球,在關了燈的球場,一道道弧線朝籃框而奔,鬱悶的心情似乎藉此舒緩一些。也許是一種逃避吧,覺得人生大概就這樣了
小熊有一天把快樂心弄丟了,她再也無法發自內心開懷地笑。即使是每一個看起來快樂的瞬間,只要嘴角稍稍上揚就變得苦澀,所有快樂的下一秒都是悲傷。   她感覺自己心中有某個重要的東西被抽掉了。   
  清冷的街燈下,有一孤魂踽踽獨行。   阿灰生前很喜歡灰色衣服,因為那總令他有種「隱形」了的感覺。他本來就是個存在感不高的人,有了灰色衣服的加持,他嚐到了消失的快感。
  來說說我和「風」的緣起吧。故事要從一次唱KTV的回憶說起,一年多前的事了,然而回想起卻覺得過了好久好久。久到好像每個人都留下一座墓碑,死去的是自己青春的靈魂,墓旁草木興盛,唯有那墓前祭拜的花一朵朵枯萎了。   
  前幾日是立秋,以往對節氣沒甚麼注意的我,這次倒是很有感覺。也許是因為在山上的關係,不像城裡那樣悶熱,入夜的溫度甚至有些寒意。之前的日子雨下不停,好不容易這一、兩天才放晴,然而我卻覺得這幾個夜晚,濕氣像滲進了心一樣難受,黏黏糊糊的,一直很想哭泣。
  昨晚妹妹要離開家前,張開雙手,給我一個超大的擁抱。這令人想起之前的文章裡,阿灰被神擁抱的模樣。那一刻,我真的覺得,妹妹對我而言,就是神。   她表達關心的方式總是很細微的,潤物細無聲。有時候,我會觀察到她默默看著我,那是她表達關心我的方式(她大概沒想到自己被反觀察了吧?),有時候她則會買一些零食
  19年的下半年到20年初是我非常艱困的時期,幾乎看不見希望,每天醒來的心情都是負分,然後一到晚上,想死的念頭便不斷縈繞著我。不知道如何讓自己好起來,覺得靈魂無處安放。當時常常半夜跑出去打籃球,在關了燈的球場,一道道弧線朝籃框而奔,鬱悶的心情似乎藉此舒緩一些。也許是一種逃避吧,覺得人生大概就這樣了
小熊有一天把快樂心弄丟了,她再也無法發自內心開懷地笑。即使是每一個看起來快樂的瞬間,只要嘴角稍稍上揚就變得苦澀,所有快樂的下一秒都是悲傷。   她感覺自己心中有某個重要的東西被抽掉了。   
  清冷的街燈下,有一孤魂踽踽獨行。   阿灰生前很喜歡灰色衣服,因為那總令他有種「隱形」了的感覺。他本來就是個存在感不高的人,有了灰色衣服的加持,他嚐到了消失的快感。
  來說說我和「風」的緣起吧。故事要從一次唱KTV的回憶說起,一年多前的事了,然而回想起卻覺得過了好久好久。久到好像每個人都留下一座墓碑,死去的是自己青春的靈魂,墓旁草木興盛,唯有那墓前祭拜的花一朵朵枯萎了。   
  前幾日是立秋,以往對節氣沒甚麼注意的我,這次倒是很有感覺。也許是因為在山上的關係,不像城裡那樣悶熱,入夜的溫度甚至有些寒意。之前的日子雨下不停,好不容易這一、兩天才放晴,然而我卻覺得這幾個夜晚,濕氣像滲進了心一樣難受,黏黏糊糊的,一直很想哭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來臨時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Thumbnail
在我心中,家的模樣不是地理環境或居住時間而定,而是和我一起生活的人,那個人所在的地方,無論在哪,對我而言都有家的模樣。
前陣子朋友和我聊天提到:「突然發現怎麼道別跟面對生死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確實很值得探討,畢竟連對我而言是個算能預見,但自己經歷時也不免跌入深淵。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死亡,是曾祖父。當時年紀還很小,跟在媽媽身邊,和其他親友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沿著坡慢慢走。我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來臨時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與生命告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對我來說,民間的死亡描述,都美化了親人離世的哀愁,作為一個陪伴者,我是看著阿嬤淡出、褪去我的生命,並非等到阿嬤搶救無效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Thumbnail
在我心中,家的模樣不是地理環境或居住時間而定,而是和我一起生活的人,那個人所在的地方,無論在哪,對我而言都有家的模樣。
前陣子朋友和我聊天提到:「突然發現怎麼道別跟面對生死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確實很值得探討,畢竟連對我而言是個算能預見,但自己經歷時也不免跌入深淵。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死亡,是曾祖父。當時年紀還很小,跟在媽媽身邊,和其他親友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沿著坡慢慢走。我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此